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建构的平台,组织引领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自主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结合教学实践,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结构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构建;数学课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指导与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素材,通过自主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而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自主建构的平台,组织引领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建构数学认知结构。让学生在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自我感悟、自主构建,获取新的知识,这是当前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动”起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仅就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结构的课堂教学模式,略谈几点粗浅认识,供同行们商榷。
一、前提准备,铺路架桥
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数学知识前衔性和旧知识的后接性,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先知,“时刻准备着”去同化和接受新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对即将教学的新知识施以积极的影响,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规律,为新知的接受创设同化点,让学生运用已形成的学习策略更顺利地学习新的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从头脑中提取旧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的情景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景下进行学习,可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原有知识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和表象,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所以,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动态配乐课件,带领同学们欣赏奥运会比赛场馆——水立方。接着提出“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一说你看都看到了什么数学模型?”于是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准备好的平面图形的教具贴在黑板上。并随口问到:“我们前几节课新认识的图形朋友是哪一个?”学生齐声回答:“三角形。”我再问:“学了三角形的哪些相关知识?”“三角形内角的特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当学生说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教师很自然的提出:“那你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吗?五边形的内角和呢?多边形内角和?”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此时不仅引导学生提取出本课需要的旧知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而且搭建了一个让学生主动思考研究多边形内角和的平台。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样,为探究新知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意义建构,经历过程
1. 自主探索
要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领导学生大胆尝试和动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发现新问题、新规律。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利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没有量角器的情况下可以怎么求四多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在充分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组合作的要求: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一种四边形进行研究。
(2)小组交流,确定研究方法。(可利用不同的方法)
(3)明确分工,计算并记录四边形内角和。准备全班汇报。
教师巡视,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了解讨论情况,把握合作学习的时间,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2. 汇报交流
组织全班汇报,让不同的意见都能展示,并进行必要的评价、概括、总结。比如:还是《多边形内角和》这节课,以小组为代表汇报进行全班交流。生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接对角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个三角形180°×2=360°。”生2:“长方形有四个角,都是直角,90°×4=360°,所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生3:“我们认为正方形内角和是360°。”这样又为概括多边形内角和前进了一步。
3. 验证猜想
让学生经历实践——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并能积累活动的经验,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当学生猜出四边形内角和是360°时,教师启发地问:“刚才三位同学汇报的四边形内角和都是比较规则的四边形,那么一个任意的四边形是否也是这样的结论呢?”于是学生又进入了积极的讨论中,并研究出两种方法:方法一是测量法:用量角器分别量出四个角,计算出内角和。方法二是剪拼法:把四个内角标出序号,剪开后拼成一个周角。从而得出结论:四边形内角和是360°。进而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种最简单的方法:用分割法,把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研究五边形、六边形内角和。并填写研究报告单: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 概括总结
适时概括出定义、法则、定律、性质、公式等。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使数学活动进行理论提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画龙点睛的讲解也是非常重要。还是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引领学生观察实验报告单中的一组图形和数据,发现多边形内角和规律,并概括出计算公式,这一环节是十分必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知识的建构过程,很顺利地概括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180°×(n-2)。这样学生充分感受结论的得出及规律产生的过程,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三、拓展:理解巩固
1. 专项练习
针对新知识点,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针对练习,让学生明确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强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在《多边形内角和》一课,第一个练习是公式直接运用的专项练习。先口述思考过程,再动笔计算。如:9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首先说思考过程:9边形可以分成9-2=7(个)三角形。所以9边形的内角和是:180°×7=1260°
2. 巩固练习
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或强调,设计变式练习。在《多边形内角和》一课,理解练习中设计了,给出多边形的内角和,求是几边形的问题。这是逆向思维的练习。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和灵活掌握知识情况,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多种数学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促进反思
引导学生反思与归纳总结。通过反思与总结,让学生畅谈收获从而增强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正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真正能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这只是理论层面的,想要真正的发挥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还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等因素,精心设计自主建构的教学案例,创设自主建构课堂的环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构建;数学课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指导与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素材,通过自主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而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自主建构的平台,组织引领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建构数学认知结构。让学生在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自我感悟、自主构建,获取新的知识,这是当前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动”起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仅就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结构的课堂教学模式,略谈几点粗浅认识,供同行们商榷。
一、前提准备,铺路架桥
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数学知识前衔性和旧知识的后接性,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先知,“时刻准备着”去同化和接受新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对即将教学的新知识施以积极的影响,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规律,为新知的接受创设同化点,让学生运用已形成的学习策略更顺利地学习新的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从头脑中提取旧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的情景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景下进行学习,可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原有知识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和表象,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所以,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动态配乐课件,带领同学们欣赏奥运会比赛场馆——水立方。接着提出“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一说你看都看到了什么数学模型?”于是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准备好的平面图形的教具贴在黑板上。并随口问到:“我们前几节课新认识的图形朋友是哪一个?”学生齐声回答:“三角形。”我再问:“学了三角形的哪些相关知识?”“三角形内角的特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当学生说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教师很自然的提出:“那你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吗?五边形的内角和呢?多边形内角和?”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此时不仅引导学生提取出本课需要的旧知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而且搭建了一个让学生主动思考研究多边形内角和的平台。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样,为探究新知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意义建构,经历过程
1. 自主探索
要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领导学生大胆尝试和动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发现新问题、新规律。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利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没有量角器的情况下可以怎么求四多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在充分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组合作的要求: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一种四边形进行研究。
(2)小组交流,确定研究方法。(可利用不同的方法)
(3)明确分工,计算并记录四边形内角和。准备全班汇报。
教师巡视,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了解讨论情况,把握合作学习的时间,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2. 汇报交流
组织全班汇报,让不同的意见都能展示,并进行必要的评价、概括、总结。比如:还是《多边形内角和》这节课,以小组为代表汇报进行全班交流。生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接对角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个三角形180°×2=360°。”生2:“长方形有四个角,都是直角,90°×4=360°,所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生3:“我们认为正方形内角和是360°。”这样又为概括多边形内角和前进了一步。
3. 验证猜想
让学生经历实践——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并能积累活动的经验,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当学生猜出四边形内角和是360°时,教师启发地问:“刚才三位同学汇报的四边形内角和都是比较规则的四边形,那么一个任意的四边形是否也是这样的结论呢?”于是学生又进入了积极的讨论中,并研究出两种方法:方法一是测量法:用量角器分别量出四个角,计算出内角和。方法二是剪拼法:把四个内角标出序号,剪开后拼成一个周角。从而得出结论:四边形内角和是360°。进而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种最简单的方法:用分割法,把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研究五边形、六边形内角和。并填写研究报告单: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 概括总结
适时概括出定义、法则、定律、性质、公式等。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使数学活动进行理论提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画龙点睛的讲解也是非常重要。还是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引领学生观察实验报告单中的一组图形和数据,发现多边形内角和规律,并概括出计算公式,这一环节是十分必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知识的建构过程,很顺利地概括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180°×(n-2)。这样学生充分感受结论的得出及规律产生的过程,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三、拓展:理解巩固
1. 专项练习
针对新知识点,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针对练习,让学生明确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强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在《多边形内角和》一课,第一个练习是公式直接运用的专项练习。先口述思考过程,再动笔计算。如:9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首先说思考过程:9边形可以分成9-2=7(个)三角形。所以9边形的内角和是:180°×7=1260°
2. 巩固练习
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或强调,设计变式练习。在《多边形内角和》一课,理解练习中设计了,给出多边形的内角和,求是几边形的问题。这是逆向思维的练习。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和灵活掌握知识情况,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多种数学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促进反思
引导学生反思与归纳总结。通过反思与总结,让学生畅谈收获从而增强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正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真正能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这只是理论层面的,想要真正的发挥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还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等因素,精心设计自主建构的教学案例,创设自主建构课堂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