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滋养 美美与共

来源 :新作文·教育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5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9月,重庆市渝中区教委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批准临江路小学为巴蜀小学教育集团的成员校。作为临江人,我们既热烈期待着巴蜀小学教育集团能带给临江路小学发展的新机遇,又隐隐担心临江路小学会被集团文化淹没,逐渐失去自我。
  在忐忑的心情中,我们迎来了集团校派驻我校的友谊大使——集团校课程部的张帝部长。他爽朗地笑着说:“马校长让我每个星期都到临江路小学来,和大家一起工作。现在,我也是临江人了!”这明朗的笑容如一袭春风,驱散了我们满心的烦恼。
  就这样,每周一上午的管理例会上,总会出现张部长的身影,他以丰富的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经验,巧妙拨动大家思维碰撞的琴弦。每次热烈的研讨,都是巴蜀集团的文化与临江路小学的文化相互滋养的过程。
  首先,张部长和我们一起寻觅:临江路小学这些年来,到底做了些什么?从2011年,我校成为流动人口子女定点就读学校开始,学校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有相当部分进城务工家长教育能力低、教育时间少,导致学生的文明习惯缺失严重。为适应这种变化,我校从学校已有的广泛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书香文化”中提取更适应学情的元素,逐步聚焦到学校“礼文化”的建设,确立了“习礼成品为学成德”的办学理念。八年来,学校已经积累了许多礼仪教育的经验,打造了礼仪走廊和礼仪涂鸦墙,编写了《尚礼尚行》礼仪校本教材,创作了多首礼仪童谣及礼仪教育歌曲《礼FOR YOU》,开展了礼仪星和礼仪示范班级的评选活动。这些已经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我校“礼文化”特色发展的坚实背景。在寻觅中我们逐渐明确了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创建“临江礼好”德育品牌。
  接着,张部长带领“临江礼好”德育品牌建设项目组的成员,进一步追问:“以前做的这些事有什么内在联系?‘临江礼好’德育品牌体系如何建构才合理?”学术性的梳理恰恰是我们的短板。怎么办?这时,张部长主动与我们共享集团校的人脉资源,为我们牵线搭桥,将重庆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陶元红,重庆市教科院科研处副处长、规划办副主任郭晓娜等专家请进了临江校园,为我们做专业引领;又将巴蜀小学的管理团队、新教师团队带入临江校园,进一步激发我们思维的火花。通过教师、管理人员、专家等不同维度地反复研讨,我们逐渐建构起了临江路小学礼仪教育体系:将我校“礼学课程”分为善学、知礼、能行三大校本课程,聚焦“知礼课程”,构成“临江礼好”德育品牌的主体。其中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生活礼,回归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生活场景,细化为问候礼、用餐礼、行走礼等15个礼仪内容,日日重复,养育习惯;另一条线是生涯礼,围绕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时间节点,以拜师礼、及第礼等庄重典礼的形式,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足迹。
  然后,张部长领着项目组一起进行思考:“如何将“临江礼好”德育品牌的成果物化,使其可复制,可借鉴?他推荐专业设计团队与我们合作,反复研讨、打磨,精心设计“临江礼好”品牌标识,以及“临临”和“江江”礼仪形象吉祥物等丰富、直观、实用、简便的礼仪教育工具资源包,建构了“临江礼好”德育品牌成果体系。
  正当“临江礼好”德育品牌初具雏形,我们觉得可以喘一口气的时候,张部长却带来了巴蜀小学教育集团将参加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的讯息,并为临江路小学争取到一个宝贵的参展名额。我们犹豫着,我们能行吗?张部长给我们打气:“学校需要走出去,一是向大家展示、分享我校‘临江礼好’德育品牌建设的成果,增加品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广泛学习别人的新思想,促进项目组的自我反思与提升”。于是,2018年11月,临江路小学携《“临江礼好”礼仪教育工具箱》亮相第四届教博会,获得了赞誉,也收获了宝贵建议,进一步充实、丰富了我校品牌建设的思路。我们感慨:“不走出去,不能发现差距;不走出去,不能获取新知;不走出去,不能激发灵感。学习,要勇于走出去,不做井底蛙!”
  后來,集团校召开学术年会、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峰会等大型活动时,马校长总是记得给临江路小学“走出去”的机会,在一次次分享、学习中,我们一次次收获、成长。同时,我们的宣传意识也逐步增强,对于品牌建设的每一步,都有意识地联系重庆日报、华龙网等新闻媒体,客观报道;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自我宣传。“临江礼好”德育品牌,乃至临江路小学在公众中的知晓度与美誉度逐步扩大。
  2019年6月,张帝部长和我们一起回首“临江礼好”德育品牌的创建之路,我们豁然开朗:集团校对我们的帮助不是简单的文化移植,而是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成熟的学术经验、深厚的社会影响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引领着我们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出“研-觅-建-聚-扬”这样的凝炼学校文化特色之路,让“临江礼好”德育品牌从临江路小学自身的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让临江路小学自己“强”起来。这样的集团文化滋养,真正实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其他文献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惧怕的东西:有人害怕考试,有人害怕上课回答问题,有人最怕写作文,因为有人怕和陌生人交往……以上种种,在我看来都不算什么,我最怕的东西是——跑道。  因为害怕跑步,我把体育列入了爱好“黑名单”。每每看到各种报道中说“体育越来越重要,已經列入中考的范畴”,我顿觉似锦的前程蒙上了阴霾。  体育课上,800米测试是我的“硬伤”。每次测试,我是能躲就躲,能逃就逃,脚疼、咳嗽、感冒、发烧……以
期刊
我16岁那年,刚好学会了开车,只要有点机会,我都想摸摸方向盘,去兜兜风。那天父亲要去远郊的一个镇上办事,叫我载他去。于是我开着车将他送到目的地后,我们约定下午2点钟再到这儿来接他。  我开著车在附近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痛痛快快地转了好了几圈,觉得基本已尽兴,才开到附近加油站去加了油。  加油站旁的电影院正播放着《吸血惊魂》等惊悚片,我想反正还有几个小时,于是就一头扎进去了。  我完全沉浸在一部部影片的
期刊
这是一位青年老师的汇报课,上课内容为《云雀的心愿》,导入部分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你能说说自己的心愿是什么吗?”  孩子们纷纷响应,积极参与,畅谈自己的心愿。(教师频频点头,很满意大家的答案,一切都按照预设的轨道进行着。)  忽然,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老师,我的心愿是能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  教师有点愕然:“你的心愿很好,但有点不切实际,恐怕难以实现!”  理解这位老师的心情,毕竟是公开课
期刊
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他的名著《阅读史》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遭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与所处。我们阅读以求了解或是开窍。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在他看来,阅读如同一种本能,是我们了解自身和世界的一个渠道。  的确,阅读有着极为实际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可以在图书和故事所营造的世界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恣意飞翔,感受阅读所带来的愉悦;阅读可以让我们养
期刊
美国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誉盛名的早期教育家。有一天,她的孩子问斯特娜夫人:“我想到同学家里去玩,可以吗?”母亲说:“可以,但必须在12点前回来。”可那天孩子比预定的时间晚了20分钟才到家。斯特娜夫人见孩子回来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指了指墙上的钟。孩子知道回来迟了,马上歉疚地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孩子赶紧換了衣服,因为每到星期二她都要和母亲去看电影。这时,斯特娜夫人又让孩子看看钟,并说:“今天来不
期刊
1918年,24岁的毛泽东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随后,他被聘为“一师”附小的主事。  1924年11月,刚刚旅欧归国的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第三任,也是最年轻的一任政治部主任。  1920年,16岁的邓颖超从直隶第一女师毕业,并因优异的成绩被推荐到京师国立高等师范附属小学担任教员。  共和国元帅徐向前出生在山西五台县一个教师家庭,从山西国民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先后在阳曲县太原第四小學、五
期刊
孩子们都在埋头写作业,我四处巡视,看有什么能帮上孩子们的。睿睿是和我儿子同月同日生的男孩儿,自由浪漫的射手座。他长相清秀帅气,很有绅士风度,在女生的口碑中很好,大家都夸他是一个细心暖男。我知道他的绘画和手工艺术特別厉害,教室里都挂着他的彩泥作品,栩栩如生。个子不高的他坐在教室中间的位置,这样细致注意到他的时间并不多。  突然看到他耳垂上贴在一个肉色胶布,我以为是治疗视力专门贴上去的。就很关心地问孩
期刊
那件宽松的黄衬衫带着长长的袖子,衣体上有四个用黑线镶边的大口袋,胸口上还有摁扣。穿了多年虽然已经褪色,但是款式还很不错。1963年,当时是大学假期,我放假在家,在一包母亲准备丟掉的旧衣服里,我翻到了那间黄衬衫。  “你不会想留着那件衬衫吧?”母亲看到我收起那件黄衬衫的时候说,“那已经是九年前年我怀着你弟弟的时候穿的老古董了。”  “留着吧,我是想,上美术课的时候我可以用来套着穿穿,谢了妈!”我趁母
期刊
爷爷的青年时代在课桌上度过,中年在讲台上度过,晚年在书香里度过,他这一辈子都是在求知中度过的。  爷爷的书多是从楼下书摊上买的,这儿的书称斤卖,人们还要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一来二去便有了买菜的味道。爷爷过去挑了书,从不计较价钱高低,但他对书的内容却要斤斤计较,往往一选就是半个钟头,选内容、选印刷、选厂家。他总是把书细细翻了又翻,然后才心满意足地付钱,拿着书踱着方步向家中走去,仿佛得了什么宝似的。他
期刊
一提起数学,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冰冷的数学公式和难缠的数学问题,但是在数学家的眼中,我们的生活无处不与数学息息相关,而一个个数学公式就是对生活最精准的表达。  记得6年前,为了让孩子们觉得数学有趣,我结合孩子们语文课本里《草船借箭》的内容,写了三则数学故事,乘机给孩子们提了三个数学问题。周瑜要求诸葛亮造箭十万是故意刁难吗?鲁肃为什么敢答应三天造箭十万,他是外行吗?草船借箭的诸葛亮真的是神算子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