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知识?怎样获得知识?在传统的知识观点支配下,教学是外部向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理智力量,因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导向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 自第八次课改以来,自主学习始终是课改着力点. “自主”问题的本质是“学生本位”,而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及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致使我们的课堂基本上是教师的,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长久以来,我们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一直是“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 实质上,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绝非仅是知识的掌握. 自主学习就是要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以有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获得新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课堂中该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一、自主探究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学习,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而课堂中教师的过多“引导”使得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探究的就是其思想其方法,知的便是所以然.
1. 创设情境,营造研究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究
探究始于问题,问题始于情境. 好的情境和问题是能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明确探究目标、方向的首要问题.
如在教学第四册数学“认数”一道习题时,教师先用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请学生当一回小芳,从家到学校一共有900米,走了800米还有多少米?700米呢?然后填一填:
虽然是一道普通的填数题,但学生填得格外的认真,趣味盎然.
2. 铺设道路,引导学生正确探究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和尝试“教学过程”的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尝试和探索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和进行“数学过程”的教学.
如在学生填完上表后,引导学生看第一行,你发现了什么?第二行你又发现了什么?和同桌说说.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便其乐于探究
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正确探究外,还要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给予及时的肯定,使他们对于自己的探究活动充满希望和信心.
如在学生得出看了第一、第二行的结果时,马上给予肯定:“你说得很好,但你还知道了什么?”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对于教师的下一个问题常非感兴趣. 十分投入地思考这一问题,最后请全班同学交流,由学生自己得出: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减小,和不变.
同时,在探究时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探究伙伴,共同合作,就有了多元的优势的互补.
二、自主创新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引导学生敢于突破常规和传统,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去思考,往往能找到独特的解决方法. 课堂要成为学生思考创新的天地. 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自主”与“创新”. “自主”是创新的前提,但没有创新也无以展示“自主”.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旨在推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引导学生走创新性学习之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而创新思维的滋生往往从怀疑开始,而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学生潜能得到开发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起点. 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不迷信和盲从别人的意见和结论,凡事经过独立思考和分析,敢于标新立异,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如在教学“三位数连加计算”时,竖式计算178 194 236,教师先请学生独立计算,由于第一次接触连加形式的计算,在较对答案后难免会有几个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教师要求学生来做一个小医生,找找计算错误的原因,连续两次的进位加使得学生忘记加进的一,这时就有学生提出疑问“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的,不容易发生错误的计算方法呢?”从计算比较简单这一角度出发,有的学生就会发现在例题中个位上4 6 = 10,可以先将它们相加,再加上8,要比先算8 4再加6计算起来简单,十位上同样可以先算3 7 = 10. 这一发现使这道例题的计算变得简单,通过另一个类似例题的计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一方法的简便. 这时教师总结:刚才的方法因为是先凑成整十计算,所以可以叫作“凑十法”. 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最为熟悉的十以内的加法,将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提高了计算的效率. 在之后的“简便计算”中,更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创造新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中,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三、互动交流
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应改变学生惯于“听”的被动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互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各抒己见,从相互交流中获取新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把学生当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当然不能认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先进的、唯一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学习方式是落后的、过时的、应该抛弃的. 实际上,不同的学习方式各有所长,相互之间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也应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
一、自主探究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学习,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而课堂中教师的过多“引导”使得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探究的就是其思想其方法,知的便是所以然.
1. 创设情境,营造研究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究
探究始于问题,问题始于情境. 好的情境和问题是能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明确探究目标、方向的首要问题.
如在教学第四册数学“认数”一道习题时,教师先用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请学生当一回小芳,从家到学校一共有900米,走了800米还有多少米?700米呢?然后填一填:
虽然是一道普通的填数题,但学生填得格外的认真,趣味盎然.
2. 铺设道路,引导学生正确探究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和尝试“教学过程”的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尝试和探索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和进行“数学过程”的教学.
如在学生填完上表后,引导学生看第一行,你发现了什么?第二行你又发现了什么?和同桌说说.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便其乐于探究
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正确探究外,还要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给予及时的肯定,使他们对于自己的探究活动充满希望和信心.
如在学生得出看了第一、第二行的结果时,马上给予肯定:“你说得很好,但你还知道了什么?”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对于教师的下一个问题常非感兴趣. 十分投入地思考这一问题,最后请全班同学交流,由学生自己得出: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减小,和不变.
同时,在探究时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探究伙伴,共同合作,就有了多元的优势的互补.
二、自主创新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引导学生敢于突破常规和传统,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去思考,往往能找到独特的解决方法. 课堂要成为学生思考创新的天地. 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自主”与“创新”. “自主”是创新的前提,但没有创新也无以展示“自主”.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旨在推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引导学生走创新性学习之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而创新思维的滋生往往从怀疑开始,而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学生潜能得到开发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起点. 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不迷信和盲从别人的意见和结论,凡事经过独立思考和分析,敢于标新立异,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如在教学“三位数连加计算”时,竖式计算178 194 236,教师先请学生独立计算,由于第一次接触连加形式的计算,在较对答案后难免会有几个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教师要求学生来做一个小医生,找找计算错误的原因,连续两次的进位加使得学生忘记加进的一,这时就有学生提出疑问“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的,不容易发生错误的计算方法呢?”从计算比较简单这一角度出发,有的学生就会发现在例题中个位上4 6 = 10,可以先将它们相加,再加上8,要比先算8 4再加6计算起来简单,十位上同样可以先算3 7 = 10. 这一发现使这道例题的计算变得简单,通过另一个类似例题的计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一方法的简便. 这时教师总结:刚才的方法因为是先凑成整十计算,所以可以叫作“凑十法”. 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最为熟悉的十以内的加法,将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提高了计算的效率. 在之后的“简便计算”中,更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创造新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中,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三、互动交流
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应改变学生惯于“听”的被动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互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各抒己见,从相互交流中获取新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把学生当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当然不能认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先进的、唯一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学习方式是落后的、过时的、应该抛弃的. 实际上,不同的学习方式各有所长,相互之间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也应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