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结束,回想整个高三阶段,感受最深的是:第一,一味实施题材海战术,师生皆累。可也没别的更好的办法,现代教育的考核机制,决定了语文教师只能以反复的训练与考试去争取所任学科的更高分数,只能以快捷与高效,以操作性的技术训练来分解课内外的时间与精力。基于此,大多数教师对课本只能也只好避而远之;第二,回归课本时,只是走马观花。可实际是,高考考题与课本关系非常密切,如果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高考题型甚至题目,或直接或间接地从课本出来。下面我们姑且从近三年的部分语文高考主观题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诗歌鉴赏方面的情况,
[2009年·全国卷·12题](1)这首诗(姜夔的《次石湖书扇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以下同)第一册第一单元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中:“上片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诗人独特和深沉的思绪?”
这两个问题,问法基本相同,都是考查人们对本诗歌意象的理解能力及理解后的概括能力。
[2008年·全国卷·12题](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宇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杜甫的《蜀相》课后练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例,说说这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这两个问题都是着点于考查诗歌中妙字妙词的作用,从鉴赏诗歌的角度而言,它们都属于炼字型。
[2007年·全国卷·12题](1)从词(《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练习:“诵读归园田居,说说诗人描写了怎样的农村生活场景,哪些诗句突出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这两个问题都是让读者挖掘诗中关键的字、词、句来体会作者的心情。只不过前者重在让读者体会并概括作者的心情,难度高些;后者则已把作者的心情告诉了读者,然后让读者依此心情挖掘其关键字词,难度则低些,这也符合高一高二重在积累、重在养成良好思维和技能习惯的教学要求。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现代文大阅读方面的情况。
1,句子含义题
[2009年,全国卷,15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2008年。全国卷,15题]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咸了哲学家与诗人。
[2007年,全国卷。15题置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申的含意。(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这一类的考查题在高中语文课本六册书中比比皆是,如第一册的演讲词、现当代散文、序言单元,第二册的小说、杂文等单元,第三册的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单元,第四册的小说单元、戏剧单元,第五册的哲学论文等单元,第六册的科技论文等单元,这些单元中,或部分或全部的课文都或多或少的设置了这一类型的思考与练习。其中有的题目、有的句子还设计了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实际上已告诉了我们理解句子含义的几种方法。比如,可以从修饰手法角度,或从关键词,或从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含义。
2 作用题型
(2009年,全国卷。14题]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008午,全国卷,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007午,]i-l~卷,16题]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扬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上这些考题都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筛选信息能力的。像这一类的问题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本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如第二册,《祝福》“小说的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庄周买水》“文章结尾一段,写甘霖欲降和庄周敲桶而歌,对深化主题起什么作用”;《南州六月荔枝丹》“试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引用的诗词典故,并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我若为王》“课文描绘我若为王后的种种情景,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课文后的这些练习与我们的考题是十分的相近,可以说,考题基本上只是稍微改了些字词罢了。
此外有些语言应用题也如是。如2007年与2008年的全国卷的第十八小题都考查了“语言表达得体”这一要点。这与我们第一册课本的“写作、口语交际”中的“文明得体一一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二)”的要求和设计目的是一致的。
从以上方面的粗略分析,我们可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真正以课本为本,充分挖掘课本的有效资源。但我们在挖掘课本有效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改变不重视语文课本的观念。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高考语文考试好像与课本关联不是很大,于是语文课本往往是放在“被遗忘的角落”。一些教师也常埋怨高考偏离课本,尤其是现代文阅读,与教材严重脱节,使他们感到语文教学的前途一片茫然,但我们在挖掘了高考试题与课本的关系以后,就会充分地发现:只要认真挖掘教材潜能,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落到实处,得益于课内,运用于课外,教材与高考就能融会贯通,有机统一,考试便能驾轻就熟。
第二,以科学的方法重组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为师生选择和处理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应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和教学的培养目标,如原有基础、发展取向和学习需要方面的差异,对教材进行调整处理或改编重组,使教与学都能充分培养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我们可以某个作家一一鲁迅的作品作为一个学习和研究课题,将其在高中教材中出现的全部作品及相关内容一一《<呐喊>自序》、《祝福》、《药》、《阿Q正传》及单元知识“我说鲁迅”放在一起教学。可以让学生横比,在学习中,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同一作家的思想;若经过教师的引导,或是针对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可以进行纵比,那么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同一时期同一时代背景下不同作家的思想感情,或是一个时代的特征与作家们思想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三,挖掘课后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应变解答能力。课本中每篇文章后都安排有“思考和练习”,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不太重视这个内容,或一点带过,或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放过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机会。虽然从每篇课文单独的“思考与练习”中并不一定能看出其重要性,然而,当我们从整个高中教学目标来看高中六册现代文的所有“思考和练习”时,再结合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我们便不难看出: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全部考点及例题,都已分散地归结到了我们所学的教材的“思考和练习”之中。
高中三年一盘棋,高中三年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与良好思维的养成是关键。高中语文课本中“说明”部分明确指出:“应力求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这实际是告诉我们,要以课本为本,挖掘语文教材的有效资源,并将课本中各项知识技能和各项需养成的能力和要求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积累好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学生语文水平与应试能力的提高则会是水到渠成的事,高考中我们也就会有胜算的信心。
责任编辑 刘宇帆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诗歌鉴赏方面的情况,
[2009年·全国卷·12题](1)这首诗(姜夔的《次石湖书扇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以下同)第一册第一单元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中:“上片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诗人独特和深沉的思绪?”
这两个问题,问法基本相同,都是考查人们对本诗歌意象的理解能力及理解后的概括能力。
[2008年·全国卷·12题](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宇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杜甫的《蜀相》课后练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例,说说这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这两个问题都是着点于考查诗歌中妙字妙词的作用,从鉴赏诗歌的角度而言,它们都属于炼字型。
[2007年·全国卷·12题](1)从词(《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练习:“诵读归园田居,说说诗人描写了怎样的农村生活场景,哪些诗句突出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这两个问题都是让读者挖掘诗中关键的字、词、句来体会作者的心情。只不过前者重在让读者体会并概括作者的心情,难度高些;后者则已把作者的心情告诉了读者,然后让读者依此心情挖掘其关键字词,难度则低些,这也符合高一高二重在积累、重在养成良好思维和技能习惯的教学要求。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现代文大阅读方面的情况。
1,句子含义题
[2009年,全国卷,15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2008年。全国卷,15题]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咸了哲学家与诗人。
[2007年,全国卷。15题置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申的含意。(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这一类的考查题在高中语文课本六册书中比比皆是,如第一册的演讲词、现当代散文、序言单元,第二册的小说、杂文等单元,第三册的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单元,第四册的小说单元、戏剧单元,第五册的哲学论文等单元,第六册的科技论文等单元,这些单元中,或部分或全部的课文都或多或少的设置了这一类型的思考与练习。其中有的题目、有的句子还设计了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实际上已告诉了我们理解句子含义的几种方法。比如,可以从修饰手法角度,或从关键词,或从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含义。
2 作用题型
(2009年,全国卷。14题]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008午,全国卷,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007午,]i-l~卷,16题]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扬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上这些考题都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筛选信息能力的。像这一类的问题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本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如第二册,《祝福》“小说的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庄周买水》“文章结尾一段,写甘霖欲降和庄周敲桶而歌,对深化主题起什么作用”;《南州六月荔枝丹》“试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引用的诗词典故,并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我若为王》“课文描绘我若为王后的种种情景,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课文后的这些练习与我们的考题是十分的相近,可以说,考题基本上只是稍微改了些字词罢了。
此外有些语言应用题也如是。如2007年与2008年的全国卷的第十八小题都考查了“语言表达得体”这一要点。这与我们第一册课本的“写作、口语交际”中的“文明得体一一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二)”的要求和设计目的是一致的。
从以上方面的粗略分析,我们可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真正以课本为本,充分挖掘课本的有效资源。但我们在挖掘课本有效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改变不重视语文课本的观念。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高考语文考试好像与课本关联不是很大,于是语文课本往往是放在“被遗忘的角落”。一些教师也常埋怨高考偏离课本,尤其是现代文阅读,与教材严重脱节,使他们感到语文教学的前途一片茫然,但我们在挖掘了高考试题与课本的关系以后,就会充分地发现:只要认真挖掘教材潜能,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落到实处,得益于课内,运用于课外,教材与高考就能融会贯通,有机统一,考试便能驾轻就熟。
第二,以科学的方法重组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为师生选择和处理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应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和教学的培养目标,如原有基础、发展取向和学习需要方面的差异,对教材进行调整处理或改编重组,使教与学都能充分培养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我们可以某个作家一一鲁迅的作品作为一个学习和研究课题,将其在高中教材中出现的全部作品及相关内容一一《<呐喊>自序》、《祝福》、《药》、《阿Q正传》及单元知识“我说鲁迅”放在一起教学。可以让学生横比,在学习中,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同一作家的思想;若经过教师的引导,或是针对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可以进行纵比,那么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同一时期同一时代背景下不同作家的思想感情,或是一个时代的特征与作家们思想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三,挖掘课后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应变解答能力。课本中每篇文章后都安排有“思考和练习”,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不太重视这个内容,或一点带过,或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放过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机会。虽然从每篇课文单独的“思考与练习”中并不一定能看出其重要性,然而,当我们从整个高中教学目标来看高中六册现代文的所有“思考和练习”时,再结合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我们便不难看出: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全部考点及例题,都已分散地归结到了我们所学的教材的“思考和练习”之中。
高中三年一盘棋,高中三年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与良好思维的养成是关键。高中语文课本中“说明”部分明确指出:“应力求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这实际是告诉我们,要以课本为本,挖掘语文教材的有效资源,并将课本中各项知识技能和各项需养成的能力和要求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积累好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学生语文水平与应试能力的提高则会是水到渠成的事,高考中我们也就会有胜算的信心。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