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置探究作业我们设置了两个环节,以课堂上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的方式呈现学生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重在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挖掘题意,通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定未知数列方程组,此时我们给老师的定位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服务者,组织起学生的有效讨论,并激励他们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点拨学生的思路,让孩子们能够勇敢地对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思路提出见解。
关键词:前置,探究,激励
引言
这几年我校正致力打造由郭思乐教授创设的生本课堂模式的教学,我们的数学课立足前置探究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智慧,培养他们勤学善问的意识和能力,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获得真正的学习体验,因此教研组将定其为这次团队研修的主题,我们数学老师们把以如何突破“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分析蕴含的数量关系和设定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共同研修了《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例。
一、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们已经有了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同时也掌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技能,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探究智慧和对新知识的求知愿望,因此课堂上学生可以做到让老师“少教”,让自己“多学”。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运用教材,编制前置探究作业,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的平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在实践中获得充分的体验。
二、研修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节课,着重让学生经历分析数量关系,设定未知数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体会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也是一节感悟课。而本章内容从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的引入到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讨论,始终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展开,让学生体会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也是依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实际问题需要。同时,如“鸡兔同笼”也体现数学学科中蕴含的文化,增强数学趣味性。在教学中,可对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整合,注重拓展,加强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数学能力,同时为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能力打下基础。
(二)研修教法与学法
我们定下来了前置探究一小组讨论一班级交流一激励提升的课堂环节。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以最近热门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中出现了鸡兔同笼问题为引人,自然的进入了课题,同时也与时俱进,再次让学生领略数学的魅力。接着的2分钟编题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历头脑风暴,模仿鸡兔同笼编制问题情景,进一步体会等量关系,感悟知识的生成。
三、研修历程
(一)第一次试教备课
带着研修主题,我们开始了《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研修磨课历程。前置的设计原则是简单、根本、开放,我们给本节课定位为第一课时新授课,赵老师的初稿中选择了一些层次不一的问题作为前置探究的内容,那么,我们的学生的知识能力状况会如何,我们先尝试将我校七年级某班的学生作为参考对象,在商议中对初稿中的前置问题数量进行删减和修改,时间匆忙,第一次试教下来,却发现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探究,老师无可点拨,我们确定的前置看上去只不过是几道没有针对性的应用题,让学生完成了一节习题课而已。课后,我们推翻了原来的前置设想,我们纠结于选择怎样的题去让学生学习和讲题,而忽视了题目只是一个载体,我们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剖析方程组模型中蕴含的内在数量关系,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思维体验,获得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应是一节感悟课
(二)第二次试教备课
是把题目难度加深,追求标新立异吗?或是按老套路借新壳(生本课堂)完成教学的标准环节?我们再次阅读了教材和相关资料,最终定下了前置的第二稿,把《奔跑吧兄弟》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保留下来做为开局新课题引人,增加了2分钟的编题环节,既简单又根本反映了一类应用题的规律,自然过渡到我们的主环节前置探究的交流学习中。第二次试教的对象是该年级较好的一个班级,我们发现前置探究的设计意图仍不明显,对于前面的探究活动,学生仍只是熟练的解题讲题,对如何挖掘学生的思维老师似乎也是一时无措,尤其是最后一个探究活动,坐在后面的老师几乎也都被上来讲题的孩子“绕晕”了,这时一个男孩子的发言让我们精神一振:“老师,我是先算出两个方程组的结果,再从结果比较判断未知数的设法的!”一瞬间,我们看到了火花,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
(三)第三次试教备课
再次集体备课,经过大家的一致思考,觉得我们的课堂应该更多注重学生思维生成的空间,我们的前置只是给孩子搭建这样的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充实课堂,而老师力在不断的推动点拨,我们的前置不怕简单,还需再根本开放些,让学生有更多的理由相信学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不只是灵光一现,它是有充分的规律方法可寻的。我们再次摒弃了前置第二稿的几乎内容,把原来的最后一个探究内容放到了提升环节,而让一个更为简易理解的“工程问题”代替,把提升环节中的设问改为“怎样分配这些正方形纸板和长方形纸板?”,如此改动下来,前置探究活动更具有开放性,定位在大多数学生能接受,而不同常规应用题的设问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提升环节会给学生证明自己或許比老师更优秀。
通过赵老师的第三次时讲,本节课的前置最终定稿,随之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大体确定。同时我们也将重点放在激励点拨及教学语言的使用上,团队的老师们对前置作业和教学的各环节再次进行挖掘,把自己当成学生,对问题进行研习,这就有了第四次的备课。
(四)第四次集体备课
要把学生“hold”住?老师需要滔滔不绝?我们再次明确老师一定要“少讲”,不要预设的应用题答案,课堂上不是专用老师显示本事的舞台,而是学生交流展示和释放疑惑的空间,我们的教学目的正是把这样学习的空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生成更大可能,而愈是这样,也越需要考验教师的功力和专业素养。接下来我们的课越磨越深人细节之处,如“如何由鸡兔同笼看方程组、方程、算术之间的联系”,“未知量与设定未知数的关系”等,也在为学生可能或未知的表现感到兴奋和激动,上课的赵老师虽然年轻却富有冲劲,经验不足却更乐意给孩子伸展的空间,数学课创设的活动是思维的活动,是静亦动,激发学生智慧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参考文献:
该文中引用的课例摘要出自我校赵岚老师主撰写的教学设计《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