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D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品味的重要手段,得到政府的广泛重视与支持。文章主要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
  无论是生态系统还是生物群落,只有当其达到多样化之后才具有稳定性,城市绿化中植物的多样性也是如此。多样的生态系统及物种构成使城市的园林绿地具备了较好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而单调的生态系统及物种构成使城市园林自我调节能力变差,一旦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园林可能失去其应有的形态及功能。
  我国植物数量和种类繁多,原产种子植物有3万余种,木本植物大约有192科1300属8000余种,连同亚种、变种、变型、品系等一并估计约有10000余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余种,灌木树种6000余种,是世界园林植物重要发祥地之一。我国国土跨越寒带、温带和亚热带,南北方气候差异、土壤差异、水文差异非常大,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决定了植物的多样性。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土壤显红色,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不高;北方地处温带,土壤呈黑色,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矿质养分较丰富。南方气候温暖、降水丰沛,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mm,降水集中在七八两月,且多暴雨,每年的春季少雨。这些都决定了我国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为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多样性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品味的重要手段,得到政府的广泛重视与支持。但是,不可否认,园林绿化在备受追崇的今天也存在许多的问题:第一,植物种类单一。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城市的园林绿化中使用的植物都在千种以上,以保证园林绿化的植物生态平衡和稳定。而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使用的植物种类只有三四百种。近年来大规模引进的外地绿化植物,主要集中在少数品种,跟风和盲从的现象表现突出。植物种类的单一,造成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第二,乡土植物比例少。目前,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过于青睐外来物种,忽视了乡土植物。许多人认为外来的就是好的,见的多了就不新鲜了。外来种的无序引进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排挤本土植物、微生物和小动物,使其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不利于丰富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和构建地域特色的绿地景观。第三,植物引种缺乏安全性认识和措施由于各种形式的国际间植物材料交流相当频繁,使城市绿化植物引种成为最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途径之一。我国目前在植物引种上,不仅在引种安全上意识薄弱,也缺乏科学有效的措施,不利于生物入侵的防范。第四,植物功能单一。园林植物具有观赏、庇荫、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但当前园林绿化中普遍重视观赏功能,而忽略其它功能。
  2.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多样性对策
  2.1增加植物种类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容易遭受病虫害的袭击,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来维持其稳定,成本高,而且容易对环境产生危害。增加植物种类,提高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我国园林绿化的唯一出路。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城市园林绿化实现植物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同时我们还可以引进一些适合种植的优良植物,增加植物种类。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和引进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技术要求高和生态风险大的工作。有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盲目的引进一些所谓“优良”品种,导致本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因此我们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试验和风险评估之后,才可以引进新品种。同时还要完善物种引进的相关规定,从法律的角度来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2.2注重体现城市特色
  城市园林绿化要体现城市特色,首先要加强设计水平。设计师要充分了解生态园林的内在含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建设都应当按照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以全新的理念来进行,全面提升园林设计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等,体现生态与美学的和谐统一,创造出体现地方特色的园林精品。保住地域特色底线选择的园林植物一定要有地域代表性,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风貌。本土植物的使用量及其与外来植物的比例是城市园林实现其特性的重要环节。如果一个城市的基调树种是外来树种,那么这个城市的园林风貌很难体现其地域特征;而如果这个城市完全使用乡土植物,又显得缺乏内涵,无法给人惊喜的感觉。城市园林设计要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降雨、城市文化氛围、功能等进行物种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进外地物种,丰富城市绿化设计。同时,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进除需考虑其自身适应性、功能性外,还需要与所在城市的性质与定位相协调,注意其功能性。如文化型城市在树种选择上主要考虑物种的景观效果,植物要能给人一种友好和容易亲近的感觉。而工矿型城市在物种选择上主要需要考虑对特定污染物的忍耐能力和净化能力等。例如夹竹桃具有很强的抗二氧化硫作用,在发电厂和钢铁厂周围种植,能够清除空气中二氧化硫。法国珊瑚具有抗燃烧的功能,在易燃的房屋和设施周围种植,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要着力于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创造出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及物种构成,保证城市园林的稳定性,营造出一个富有地方特色与文化底蕴的现代园林城市景观。
  2.3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
  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首先要注重本地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本地区野生资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能全面反映所在地带的气候环境,具有最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开发和利用本地的野生资源可在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减少外来生物入侵的威胁。其次要开展以乡土树种为主线的多品种绿化种植混交林和杂交林等多品种种植,降低病虫害的威胁。植物病虫是植物生态系统中一个伴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能量和营养物质形成的各种生物间的联系是一条客观存在、相互依存和互相制约的生物链。物种较多的园林风景区之所以比城市病虫害少,原因就在于封闭区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病虫害发生时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选择本地特有、珍贵和有发展前途的植物与区域特色的建筑和景物合理配置,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提升绿化效果和品位。最后还要积极开展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和加快对野生观赏植物的驯化,着力丰富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加强绿化植物的规划和培育,引导苗木生产者和绿地建设者开发应用多样的植物品种,建立种类丰富、批量较大和供应稳定的苗木基地。
  我们要遵循生态性、系统性、多样性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化生态功能,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种类,强化地域特点,品种选择,正确认识到城市绿化的首要功能是维持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使城市成为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定位区,让城市园林绿化在促进城市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张志梅.园林绿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
  [2]胡自军.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问题[J].福建林业科技,2007,6.
  [3]谭奕为,梁喜献,林少芳.南宁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及其应用调查[J].广西热带农业,2008,2.
  [4]王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2010,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标改革的重大突破,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也是当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我们教育者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但是这一点常常被多功能忽视,从而影响到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深,让我感觉到家长对教师的无奈和渴望。  在教学中经常有幼儿因为心理或多或少的不健康而导致想象力贫乏、口语表达能力差。心理不健康即表现为心理脆弱,害怕受到伤害、封闭不合群、自卑等。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这样的呢?原因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以及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的要求也从原来的温饱转向了小康,其中住宅的工程质量是决定住宅安全、舒适性的重要因素。电气工程是住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电系统相当于人体的血液系统,提供住宅所需要的基本动力,照亮住宅的每一角落,也给其他设备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相应的能源;弱电系统相当于人体的神经系统,是一栋住宅与外界交流的重要端口。因此电气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体住宅工程的质量,关系住户的安全和
法学学者桑保军在法教育学方面见解独到,见解深刻。他在自己的法学专著中探究了好多法学问题。作者在《法教育学的思考》一书中对权利发展与行政管理化、法治化关系论述精辟。
许多农村初中生,觉得作文难写,对作文不感兴趣,怕写作文,作文水平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既有学生自身诸如基础、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教学指导方面的因素。我从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障碍略有了解,在帮助学生克服作文心理障碍的针对性指导方面做过一些探索和尝试,下面,我就把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取得的点滴经验略为整理。  一、用口语训练消除学生自卑心理,引
动画艺术在上世纪30年代末就已经发展成熟。但是到了50年代末进入电视时代时,动画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艺术形式到意识形态都出现了衰退。这背后主要的原因是动画在40年代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人们对教育的关注,更多的人觉得学生的家庭作业太多,机械的抄写对学生的身心有着极大的影响.而此时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是影响青少年行为、态度、观念形成的重要媒介。语文教材,因其强烈的情感性、形象性和思想性以及背后潜藏的主流文化对学生对熏陶远比其他课程来的深
阅读是一扇窗,透过它就能看见整个世界;阅读是一盏灯,点亮它就能照亮心灵;阅读还是一根接力棒,它让人类香火绵延,永世传承.只要感悟到阅读其实是心灵的体验,那么阅读教学就会
在课堂教学与练习中,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些错误,我们老师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好这些“错误”。我们可以经常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将错就错”的训练,这种“化错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