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把握文意;
2.通过分析人物心理、读准人物语气来感受二人论辩的趣味,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方面的差异,感受庄子生活的自由诗意;
3.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心理,读准人物语气,感受二人辩论的趣味。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了一单元的文言文,翻译方法基本掌握,自己理解文章大意不难。学前一则《北冥有鱼》,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性格也有了解,所以,本课教学宜拓展。但通过分析人物心理,揣摩庄周、惠施两人思想性格上的差异,读出人物辩论的语气,则有些难度。
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法、联想想象法、朗读感悟法、点拨法、评析欣赏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预习导学:
1.了解有关庄子的资料和时代背景资料。
2.搜集整理出自或源自《庄子》的成语或名言警句。
3.熟读课文,整理字词句方面的疑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讲读读其题
ppt出示: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知道你们预习的不错,谁能跟我一起讲讲这个“匠石运斤”的故事?(师引导学生讲故事。聊天对话、讲故事,比一本正经讲知识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自己实践的真知,是同仁达成的共识。)
原来庄子用“运斤成风”的故事,来表达自己惠子死后自己“无以为质,无与言之”的寂寞心情,可见,在庄子心目中,惠子是难得的知己。
在两千多年的濠水之滨,这对好朋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对话!(板书课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指名读题,释题: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这场辩论发生在哪两个人之间?(板书:庄子,惠子)
二、初读读其字
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提醒读准:濠,鲦。再学生齐读。
三、再读读其韵
1.学文言文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出节奏, 学生自读课文,ppt出示:注意读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划一处)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划两处)
③既已知之而问我。(划一处)
2.明确节奏后,齐读这几句话。
四、三读读其意
(节奏读得不错,再对照注释来译读,标出有疑点的地方。提示方法:关注注释;借助工具书;做好笔记。)
ppt出示:
1.一词多义: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③“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④“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①知鱼之乐
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③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译句: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五、辨读读其趣
(从课文意思来看,他们的对话很简单,但要分析人物心理,读出人物辩论的语气,感受辩论中的趣味,还得用心研读。)
ppt出示:
读语气,品趣味
(1)“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师范读,强调从容快乐的语气,悠闲的神态,缓慢的语速,重读“游”“从容”。假如我是庄子,你是惠子,我这话一出,你会怎么想?你第一时间想说什么?请一学生读第二句。)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指导方法:语速稍快,读出急于反驳,认真质问的样子。“安”字重读,声调上扬。师自白:庄子我就喜欢以我观物,让万物皆着我之色,随我喜忧。生活就像一出戏,我们不在别人的曲目里,怎么能知道别人的悲欢。
一个迎合别人改变自己的人,注定不快乐,待我逗逗我这爱较真的朋友!学生读第三句。)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指导:狡黠反问的语气,关注“安”“不知”与上句话的关系,重读“安”“不知”,带表情。提醒庄子已成功转移话题:由“我不知道鱼”到“你是否知道我”。师叹:好机智、善辩又从容镇定的庄子!看惠子又当如何应对?学生读下句。)
(4)“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引导:肯定、毫无争辩的语气,重读“全矣”。师首肯惠子以退为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技巧,提醒学生有表情、会心理。看你庄子再怎么狡辩!学生读末句。)
(5)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这里的“安”字怎么理解?跟前文里的“安”字有区别吗?师:多么智慧的偷换概念!提醒诙谐幽默的语气,开玩笑呢!重读“濠上”,自得其乐的表情。师:请同学们想象或模仿一下,听到庄子这句话后的惠子的表情!无可奈何,用手指指点着,“庄周啊!庄周啊!”,摇头,叹息,微笑。)
2.互怼演读。
六、延读读其美
1.课内拓展
2.课外延伸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把握文意;
2.通过分析人物心理、读准人物语气来感受二人论辩的趣味,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方面的差异,感受庄子生活的自由诗意;
3.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心理,读准人物语气,感受二人辩论的趣味。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了一单元的文言文,翻译方法基本掌握,自己理解文章大意不难。学前一则《北冥有鱼》,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性格也有了解,所以,本课教学宜拓展。但通过分析人物心理,揣摩庄周、惠施两人思想性格上的差异,读出人物辩论的语气,则有些难度。
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法、联想想象法、朗读感悟法、点拨法、评析欣赏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预习导学:
1.了解有关庄子的资料和时代背景资料。
2.搜集整理出自或源自《庄子》的成语或名言警句。
3.熟读课文,整理字词句方面的疑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讲读读其题
ppt出示: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知道你们预习的不错,谁能跟我一起讲讲这个“匠石运斤”的故事?(师引导学生讲故事。聊天对话、讲故事,比一本正经讲知识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自己实践的真知,是同仁达成的共识。)
原来庄子用“运斤成风”的故事,来表达自己惠子死后自己“无以为质,无与言之”的寂寞心情,可见,在庄子心目中,惠子是难得的知己。
在两千多年的濠水之滨,这对好朋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对话!(板书课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指名读题,释题: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这场辩论发生在哪两个人之间?(板书:庄子,惠子)
二、初读读其字
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提醒读准:濠,鲦。再学生齐读。
三、再读读其韵
1.学文言文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出节奏, 学生自读课文,ppt出示:注意读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划一处)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划两处)
③既已知之而问我。(划一处)
2.明确节奏后,齐读这几句话。
四、三读读其意
(节奏读得不错,再对照注释来译读,标出有疑点的地方。提示方法:关注注释;借助工具书;做好笔记。)
ppt出示:
1.一词多义: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③“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④“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①知鱼之乐
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③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译句: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五、辨读读其趣
(从课文意思来看,他们的对话很简单,但要分析人物心理,读出人物辩论的语气,感受辩论中的趣味,还得用心研读。)
ppt出示:
读语气,品趣味
(1)“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师范读,强调从容快乐的语气,悠闲的神态,缓慢的语速,重读“游”“从容”。假如我是庄子,你是惠子,我这话一出,你会怎么想?你第一时间想说什么?请一学生读第二句。)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指导方法:语速稍快,读出急于反驳,认真质问的样子。“安”字重读,声调上扬。师自白:庄子我就喜欢以我观物,让万物皆着我之色,随我喜忧。生活就像一出戏,我们不在别人的曲目里,怎么能知道别人的悲欢。
一个迎合别人改变自己的人,注定不快乐,待我逗逗我这爱较真的朋友!学生读第三句。)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指导:狡黠反问的语气,关注“安”“不知”与上句话的关系,重读“安”“不知”,带表情。提醒庄子已成功转移话题:由“我不知道鱼”到“你是否知道我”。师叹:好机智、善辩又从容镇定的庄子!看惠子又当如何应对?学生读下句。)
(4)“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引导:肯定、毫无争辩的语气,重读“全矣”。师首肯惠子以退为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技巧,提醒学生有表情、会心理。看你庄子再怎么狡辩!学生读末句。)
(5)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这里的“安”字怎么理解?跟前文里的“安”字有区别吗?师:多么智慧的偷换概念!提醒诙谐幽默的语气,开玩笑呢!重读“濠上”,自得其乐的表情。师:请同学们想象或模仿一下,听到庄子这句话后的惠子的表情!无可奈何,用手指指点着,“庄周啊!庄周啊!”,摇头,叹息,微笑。)
2.互怼演读。
六、延读读其美
1.课内拓展
2.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