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有情人都来教语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n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一所名校的青年教师上公开课,课题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有近百位教师在听课。
  悄悄又扫读了一遍文本内容,我的胸腔里已是潮润润的,眼眶再次盈满泪水。
  史铁生的文字是抓心的,我禁受不住他的文字的冲击。我能想象到他写这些文字时的情形,他一定是一次又一次平抚着自己的心情,一次又一次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泪水肯定会一遍又一遍打湿眼眶,一串又一串沾湿衣襟。这是一个用生命写作的人,这是一篇醮着血泪写成的文字。
  老师让学生“初读课文,感受母爱”,先后有七位同学站起来朗读了文句,老师还让学生归纳了“____的母亲”“____的儿子””“____的女儿”。
  接着让学生“品读细节,感受母爱”,还把“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改成“母亲跑过来握住我的手”,把“忍住哭声说”改成“抱头痛哭”,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感情。
  可是……可是学生读得毫无感情,老师也似乎总急着往前赶,毫不动情!
  我听课的心情已经变得很糟糕了,我努力让自己不分心不走神……老师还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终于最后老师完成了她精心设计的板书:一个大大的红心,心的左边竖排着三个词是“母”“慈爱”“无私”,右边竖排着三个词是“子”“怀念”“愧疚”。
  综合看这堂课,课的导入和收束不可谓不扇情,学生学习活动不可谓不热闹,PPT不可谓不花哨,板书不可谓不精心……课堂似乎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快活的氛围”。无情的老师引领着无情的学生,在无情地肢解一篇多情的文章。
  我真想听到师生朗读文本时的哽咽,我真想看到纯真的泪花在师生的眼眶里打转,我真想感受到师生的心灵被文字感染以后的微微颤抖……但是这一切在课堂上都没有发生。史铁生用生命和血泪写出来的文字,应该是鲜活的、有温度的、有感染力的、有冲击力的。如果这样的文字都不能浸润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情感该是多么苍白,我们的心灵该是多么冷漠。如果语文都缺失了人文情怀,我们的课堂该多么可悲可怕。
  为什么情感这么浓郁的文字感染不了师生?为什么师生这么无情?原因在于他们与文字隔离着,他们似乎只是在听别人讲人物的悲情故事,他们甚至连旁观者都不是。
  怎样才能让文字鲜活起来打动师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亲近文字,向文本深处行走,开掘文字深处蕴涵着的厚重情感;只有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和灵魂世界,我们才能感同身受,才能“体味”“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人文情怀。被文字深处蕴含的情感打動了、感染了,冰凉的文字就有温度了,就鲜活了。
  我们试着慢慢走近人物,进入文本深处。
  《秋天的怀念》里的母子是两个生活中的不幸者。
  (一)史铁生(儿子)的不幸
  到农村插队当知青,回城工作以后瘫痪了。病患对年青的他在精神上的打击很大。他变得脾气暴躁,而且特别敏感,对生命失去信心,对生活感到绝望。他当时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死——这也是母亲最担心的。
  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亲人),你会怎么劝他?或者说我们善良美好的愿望是什么?“要热爱生活,好好活着”“生活中还有比你更不幸的人呢”。你说的很对,可他听吗?
  史铁生一度深陷这种因为双腿瘫痪带给他的灰心绝望的痛苦中而不能自拔。他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于是他忽略了母亲的不幸,他把自己的痛苦转嫁到母亲的身上却不自知。
  (二)母亲的不幸
  知子莫如母。儿子的一切不幸她全知道,她最担忧儿子精神上垮了,担心他迈不过人生不幸的坎而做出绝望的事,所以她时时刻刻都担惊受怕。她肯定劝过儿子,也许还讲过一些很正确的道理,可能越说他越烦,越劝他越糟,所以,母亲就不敢劝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了。她说话做事格外敏感也格外小心,唯恐对儿子带来一丝丝的刺激和伤害;儿子发泄的怨恨、痛苦、悲伤、绝望,她全都默默地接纳、承受。她的身体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她的精神和心灵承受看更大的煎熬。她最大的心愿其实跟我们一样,就是希望儿子战胜不幸,热爱生活,好好话着。
  儿子是不幸的,可他只在乎自己的不幸,全然忽略了母亲的不幸,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翻倍的”(《我与地坛》)。母亲是不幸的,可她忽略了自己的不幸;儿子的不幸她全知道,可她不知道怎么帮儿子战胜不幸。
  (三)人物的“幸”
  史铁生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日子里,母亲用无私博大的爱陪伴着他,守护着他,对他不离不弃,让他沐浴在亲情里,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和痛苦承受着因为儿子的不幸而带给她的不幸。当他懂得了母亲,懂得了她的苦、她的不幸、她的厚重的爱,他终于从生命的阴影之中走出来了。
  母亲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她活着的时候,总想带儿子去“看北海的花儿”,总是鼓励儿子“要好好活着”,这些心愿儿子都给她实现了。母亲在昏迷前忧心忡忡说的、让她临终还担惊受怕的事儿,却最终没有发生。那是因为儿子终于迈过了人生不幸的坎儿,感知到了母亲的隐痛和忧虑。天堂里的她可以释怀了,因为她的残疾瘫痪的、曾经对生命绝望的儿子懂得她的心了,他和他的妹妹在人间“好好活着”。这样厚重的文字怎能不重重叩击我们的心灵?怎能不感染和净化我们的灵魂呢?
  史铁生的语言是非常厚实、非常有表现力的,看似平实的文字中,包涵着浓浓的情感,写尽了生活的辛酸和生命的厚重。当我们真正体味和理解了文句的意蕴,我们就更能感受到他语言的魅力了。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凸显文学语言的魅力和语文学科的味道,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让课堂多一份感动。
  我们呼吁:让天下有情人都来教语文,让语文老师都成为有情人。
其他文献
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班级里面完成的,和谐的班级、良好的班风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心情愉悦、乐学向上。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构建良好班级的几点做法。  一、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有章可循  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严格的管理。我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学校要求,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班级管理制度。开学初,我与学生一起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早知道》等
期刊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课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印象中,很多复习课是这样进行的: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采用“练习→讲解→再练习→再讲解”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已然成为单纯的一堂接一堂的练习课,学生累不堪言,教师苦不堪言,往往还收效
期刊
【年龄段】4-5岁  【设计思路】  ●学情分析:爬行是幼儿的基本动作之一,经常爬行能增加幼儿四肢和躯干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与灵敏性。中班的孩子在垫上爬行的时候往往出现的是手膝着地的动作,手脚着地爬的动作出现的较少。经过老师对于手脚着地爬动作的诱发后,却往往不难发现,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因为上下肢力量不够、协调性差,导致没爬几步就因为体力不支身体出现倾斜,或东倒西歪或手肘支撑在地或腿弯曲过度或两
期刊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学生在学习直线图形的周长、面积基础上第一次学习曲线图形的周长。教材关于“圆的周长”这一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创设了一个“天坛”的简单情景,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并用“绕线”“滚动”等常用方法测量圆的周长,体会测量圆的周长并不是好方法,然后安排了探究活动:“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即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期刊
说谎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行为,一组来自国内某心理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有50%的中国孩子从三岁开始说谎,到了9岁,这一数据就超过了70%。而在美国,就更加严重, 7岁就高达98%。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说谎的次数逐渐增多,技巧也逐渐成熟。这种现象给教育教学工作者增加了难度。普通的说谎,特别是初次说谎,内心常感恐惧和不安,罪恶感和侥幸感并存,并伴随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比如,眼睛左顾右盼,不敢直视别人,双
期刊
【实验器材】  微电流传感器、磁体组合、铜棒、导线  【实验改进要点】  将灵敏电流计改为微电流传感器,不仅能准确的测量到电流的产生,还可以精确地测量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数值。为更进一步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及大小做数据支持;  将多匝数的线圈改为直导线,将磁体进行组合,加大了磁场的强度,避免了由于磁场强度弱导致切割产生感应电流小不易被测量的现象。组装之后的磁体方便固定和拆卸,可以更方便地探究影响感应电流
期刊
《枫桥夜泊》一诗为唐代诗人张继所作。诗中通过夜泊所见的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客船,伴之以所闻的乌啼、钟声,勾画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秋江夜泊图。全诗声色并茂,情景交融,诗中所描的景物与诗人孤独郁闷的心情为一体,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来欣赏诗中的这种意境。  诵读是一种扎扎实实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方法。《语言课程标准》要求,在第二学段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感悟内容”。
期刊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观念:知识点只要课上教过,课下练过,拓展到位,学生就能掌握,考试应该没有问题。事实上,在这种师本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困倦、走神儿、甚至开小差,因此看似听懂了,再做题却错误百出。这是因为学生在课上表现出来的“会做”,有时只是对老师讲解的简单模仿,等题目的相似度不那么明显了,或者情景、条件一变,学生就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了。究其原因,“师本学习”这种方式
期刊
初三学生正处在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是自我意识和智慧的增长期,也是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的时期,尤其是随着学生学习负担的加重,面对社会的挑战、家长的压力、老师的要求,他们极易出现心理偏差,表现出自卑、忧郁、焦虑等症状。体育中考是中考的第一战,首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发挥情况。体育作为一种德育的手段,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一个强健的身体,还能培养学生坚
期刊
小林是我校高一年级表演班一名女生。在艺术班内成绩名列前茅,学习学科知识刻苦努力。但艺术老师发现,小林似乎对形体、台词、声乐并不感兴趣,几次发现她艺术课请假在教室内做化学习题。概括来说,她对自己初三时坚定不移选定的艺术道路产生了回避和排斥的情况。用小林的话表述就是“现在我学习的时间都来不及,我不想再学表演。”“我艺术天赋不大,感觉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心中很着急,但是时间又一天天浪费。所以就现在而言,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