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大学物理课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改善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如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利用高等数学的“微元”思想、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引入物理学史料、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运用微课等。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 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的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带头学科,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渗透到了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一、 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充分渗透高等数学的“微元”思想
理工专业的学生经过高中系统的学习,对物理内容已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尽管在内容体系上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但是在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若学生已习惯于中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将对大学物理的教学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做好大学物理知识和中学物理知识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初期教师必须适当放慢起始教学速度,待学生适应后再过渡到正常的教学速度,使学生尽快地从中学物理学习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大学物理的部分知识是在中学物理基础上的提高,在讲授大学物理知识的同时,与中学物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讲解,让学生知道大学物理知识和中学物理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但大学物理教学学时极其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互动,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大学物理在处理问题上离不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多数都要用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工具来解决问题,许多问题都要先在研究对象上取一微元进行研究,然后再积分来解决问题。
二、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的组织至关重要。教师授课时,语言要明快,措词要准确,条理要清楚,讲解要利落,语调要抑扬顿挫。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教师的语言主次不明,说话颠三倒四,拖泥带水,缺乏感染力,学生就会思想涣散,甚至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恰如其分的比喻,再配合形象的肢体语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适当地引入物理学史料,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物理学史是科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了众多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发明研究技术的艰难历程。多结合教材,适当引入物理学史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适当地引入物理学史,绝不是浪费时间,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才可能由被动到主动,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兴趣的培养不光要靠学生,更需要教师善加引导,充分发掘本学科的精髓。比如量子物理部分教学,如果仅依靠理论推导总结规律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活动则枯燥无味。这时就应该充分发掘相应的物理学史,若能将教学内容融合在物理学史中讲授,则不仅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丰富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操。
四、结合大学物理内容介绍一些科技前沿动态
在近代物理部分,我们可以介绍广义和狭义相对论在GPS卫星时钟校准中的应用。另外每年诺贝尔物理奖揭晓时,我们可以结合所学过的知识给学生讲讲这其中的工作。只要国内甚至国外有重大的科研成果,都要在课堂上作或简或详的介绍。通过这些物理学在前沿科技中的应用实例,学生感觉到高科技并非高不可攀,其基本理论就在大学物理课堂中。学生对科技前沿问题很感兴趣,会提出各种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这样就将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从“要我学”转变 为“我要学”。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要求物理教师自己要随时关注科研动态,在备课的时候在网上多查些物理知识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在重大科研项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开拓学生的视野。
五、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常识性科技知识水平
如何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体现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在讲授大学物理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例如:在讲解带电导体电荷分布情况时,曲率半径比较小的位置,电荷比较密集,电场强度比较大,容易产生尖端放电现象,解释尖端放电的发生机理以及尖端放电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由此引出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和静电除尘器的制作原理;在讲分子极化时可以介绍微波炉加热食物的原理;在讲授黑体时,解释为什么埋在废墟下的人很容易听到外面的声音而外面的人不易听到里面人发出的声音;在讲碰撞时,附带两句台球运动;讲偏振时,介绍其在“行云流水”壁画中的应用;还有跳台跳水,冰箱制冷原理等这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引入,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还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六、合理运用“微课”,加强自主学习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视频课程[6]。微课以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炼、针对性强、便于携带、学习和观摩而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肯定和热捧。微课的教学内容明确,一般为一个知识点或课程中的一个难点等,这样降低了学生在知识接受能力上的要求,符合微课平等学习的思想,不论成绩好坏,学生都能利用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并且微课的时长比较短,一般限制在5-10分钟之内,使得学生可以集中最大的注意力来学习微课中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提高整个大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就要从基础课程的教学抓起。希望以上几点关于大学物理教学的建议对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魏平. 大学物理趣味性课堂教学探究[J]. 天中学刊, 2010, 25(2).
[2] 陈惠敏,门卫伟. 大学物理教学中穿插物理学史料的作用及方法探讨[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9( 2).
[3] 胡铁生.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2(11):65-69.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 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的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带头学科,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渗透到了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一、 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充分渗透高等数学的“微元”思想
理工专业的学生经过高中系统的学习,对物理内容已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尽管在内容体系上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但是在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若学生已习惯于中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将对大学物理的教学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做好大学物理知识和中学物理知识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初期教师必须适当放慢起始教学速度,待学生适应后再过渡到正常的教学速度,使学生尽快地从中学物理学习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大学物理的部分知识是在中学物理基础上的提高,在讲授大学物理知识的同时,与中学物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讲解,让学生知道大学物理知识和中学物理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但大学物理教学学时极其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互动,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大学物理在处理问题上离不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多数都要用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工具来解决问题,许多问题都要先在研究对象上取一微元进行研究,然后再积分来解决问题。
二、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的组织至关重要。教师授课时,语言要明快,措词要准确,条理要清楚,讲解要利落,语调要抑扬顿挫。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教师的语言主次不明,说话颠三倒四,拖泥带水,缺乏感染力,学生就会思想涣散,甚至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恰如其分的比喻,再配合形象的肢体语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适当地引入物理学史料,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物理学史是科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了众多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发明研究技术的艰难历程。多结合教材,适当引入物理学史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适当地引入物理学史,绝不是浪费时间,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才可能由被动到主动,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兴趣的培养不光要靠学生,更需要教师善加引导,充分发掘本学科的精髓。比如量子物理部分教学,如果仅依靠理论推导总结规律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活动则枯燥无味。这时就应该充分发掘相应的物理学史,若能将教学内容融合在物理学史中讲授,则不仅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丰富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操。
四、结合大学物理内容介绍一些科技前沿动态
在近代物理部分,我们可以介绍广义和狭义相对论在GPS卫星时钟校准中的应用。另外每年诺贝尔物理奖揭晓时,我们可以结合所学过的知识给学生讲讲这其中的工作。只要国内甚至国外有重大的科研成果,都要在课堂上作或简或详的介绍。通过这些物理学在前沿科技中的应用实例,学生感觉到高科技并非高不可攀,其基本理论就在大学物理课堂中。学生对科技前沿问题很感兴趣,会提出各种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这样就将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从“要我学”转变 为“我要学”。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要求物理教师自己要随时关注科研动态,在备课的时候在网上多查些物理知识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在重大科研项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开拓学生的视野。
五、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常识性科技知识水平
如何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体现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在讲授大学物理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例如:在讲解带电导体电荷分布情况时,曲率半径比较小的位置,电荷比较密集,电场强度比较大,容易产生尖端放电现象,解释尖端放电的发生机理以及尖端放电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由此引出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和静电除尘器的制作原理;在讲分子极化时可以介绍微波炉加热食物的原理;在讲授黑体时,解释为什么埋在废墟下的人很容易听到外面的声音而外面的人不易听到里面人发出的声音;在讲碰撞时,附带两句台球运动;讲偏振时,介绍其在“行云流水”壁画中的应用;还有跳台跳水,冰箱制冷原理等这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引入,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还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六、合理运用“微课”,加强自主学习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视频课程[6]。微课以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炼、针对性强、便于携带、学习和观摩而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肯定和热捧。微课的教学内容明确,一般为一个知识点或课程中的一个难点等,这样降低了学生在知识接受能力上的要求,符合微课平等学习的思想,不论成绩好坏,学生都能利用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并且微课的时长比较短,一般限制在5-10分钟之内,使得学生可以集中最大的注意力来学习微课中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提高整个大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就要从基础课程的教学抓起。希望以上几点关于大学物理教学的建议对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魏平. 大学物理趣味性课堂教学探究[J]. 天中学刊, 2010, 25(2).
[2] 陈惠敏,门卫伟. 大学物理教学中穿插物理学史料的作用及方法探讨[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9( 2).
[3] 胡铁生.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2(11):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