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课前精心备课、精心设计、精心制作,课中气氛营造、师生互动、拓展延伸,课后能力迁移、信息反馈、反思改进等,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围绕学生学会会学的目标下进行。
  【关键词】教学设计关注说明成长预测和分析调控和应变经验和评价
  教学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因此,课前精心备课、精心设计、精心制作,课上气氛营造、师生互动、拓展延伸,课后能力迁移、信息反馈、反思改进等,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是在围绕学生学会会学的目标下进行;而实际的情况却是教师把每节课要教内容一点一滴都记在教案上,生怕有一丝遗漏,课堂上按“案”宣科,教案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教学设计反而成了语言知识的汇集点、机械模板,教师无意识地继承和模仿已有的生成客体——教学设计,而完全忽略了教学主体学生的存在。教学是开放性、创造性的存在,课堂是多变性、灵活性并存的载体,学生是有独特思想与个性的生命;“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注意生成新的与原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之中,以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所以,面对新课程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学情况,有效的应对策略就是: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一、课前设计——提高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1.立足教材,活化教材,关注学生发展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而传统的教学设计则表现为教师既定的设计和学生被动接受,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多地强调知识教育,而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和精神价值的培养。因此,教师不能再把教材看作唯一的教学内容,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化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课堂实际出发,根据需要调整教学方案,创造性地对教材加工重组,对已有的活动反思质疑,使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存在势在必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挖掘课程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优化教学设计,提高预测能力
  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把方案一一写出来,做到有备无患;做好课前教学设计的“二度设计”,关注学生思维方向、方法多样性的可能性,考虑是肯定还是否定或是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向,积极呵护学生的不同思维方法,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切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性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对教材、对学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策略所作的预设和规划。强调课堂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并非主张师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开放、弹性和发展的教学预设。周密预设、有效引导,才会有动态教学的生成。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个性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教师无法预测课堂中可能发生的全部事件;但对教师和学生来讲,每一堂课都是不可重复,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留有空间和时间,预设的教学设计是一个框架,一个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师既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要考虑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实际结果的不一致性,不同教学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有了课前的充分的预测,就能有效化解“突发事件”,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打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对预设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时进行调整。课堂的预设计划必须要考虑课堂上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正是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教师要事先预测学生的思维方向的可能性,在课堂中就有备无患、胸有成熟、满足需要、调控自然。
  二、课中变化——提高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的“二度设计”,即对教学设计的多次的反思与改进。由于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教学通常并不能完全按预设进行,总会出现一些“意外”;正如著名教授叶澜指出的那样:“课堂应是向求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如何合理、巧妙地处理“意外”,使“意外”成为意外的课程资源,这主要决定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取决于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提高修养、深刻研究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与学生的关注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课中教学设计的“二度设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思维的方向和策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当我们发现学生的思路偏离教学设计方向,或者生成出现新的教学资源时,我们就必须进行调整、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使之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完成教学目标。有位老师在开学之初的高一年级的英语课堂上发现,“Friendship”的教学内容刚刚进行到5分钟,就有两位学生表现厌倦不听课;这位老师课后和我说:我当时想,学生刚开学不到一个一星期,竟敢在课堂上毫无忌惮地讲话,按照常规做法就会狠狠批评他们一通,我不知道他们原来是早已熟悉的好朋友;当时的想法是与其批评他们一通,不如就“Friendship”这一话题和学生谈谈什么是朋友。主意一定,我就丢开原先的教学预设,对他们说:“you’re not true friends, you are fair-weather friends. Do you know what is fair-weather friends?”听我说了这句话,学生兴趣立刻被激发了。然后告诉他们fair-weather就是汉语中的“酒肉朋友”高中三年中应该怎样做朋友,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由“意外”引起而插入的这一节课,不仅让学生看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宽容的态度,对他们的尊重也激发了学生共同营造宽松、自由、高效的英语课堂的激情,增加了他们的参与度。
  新课程中的一堂课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过程,这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能够完全了然于胸的,但只要以学生的成长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曲线、思维的张弛、情感的波澜,随时调控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才会真正起到指引教学的作用。
  三、课后反思与改进——提高教学经验和评价能力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课后反思与改进,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课后反思与改进关注的是教学活动全过程,教学再设计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时间等进行反思于改进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由于各种不同的理由以及认识上的偏差,课后反思常常被教师们忽略,追求“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却忘了再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才更好”,追问其实是为了改进,改进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效率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由此我想到在教学实践中的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经典的案例、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等就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而来的,它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提升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坦途,是一般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的关键一步。课后反思与改进是教师积累和储备教学资源的过程,也是进行有效的知识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一个英语教师是否具有反思意识、具备反思能力与改教师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教育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发现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实际教学有较大不同,及时写出反思,分析原因,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出改进。由此可见,课后反思与改进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学,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吕红波《教师反思的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2]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夏建清. 英语课堂“意外”的种类及处理原则,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1).
  [4]徐荣仙. 论高中英语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学外语教与学,2009(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堂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新课改已推行了8年,作为一名教师,我努力地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践行新课改活动时,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也可作为一种资源来激活课堂气氛、充实课堂内容。如必修1第四单元12课的“八国联军侵华”这一章节,当我讲述到“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设在北京紫禁城内。慈禧太后当天清晨闻讯,携光绪帝仓皇出逃。”时,学生
【内容摘要】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特别重视教什么,怎么教,却极易忽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教学效果平平。本文从学生学的角度,从唤醒、设计、管理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效课堂唤醒设计管理  课堂是学生学习获得知识与能力的主要渠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课堂教学上做足文章。那么,历史教师只要围绕课标、考纲,瞄准目标进行教学,课堂就一定高效吗
在当今这个浮华时代,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如果不会拒绝,你将无法自持,陷入茫然。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接踵而至的各类教育资讯,不绝于耳的社会声音,如果不会拒绝,就会失去自我,无所适从,只能“拔剑四顾心茫然”!当了十几年的语文老师,多少次热血沸腾地随大流尝试、变革,最终的结局只能让还剩良知的我汗颜。不禁醒悟:语文教师要敢于拒绝!  那么,我们语文老师究竟应该拒绝什么呢?  一、要敢于拒
[Abstract] This paper cuts into fiv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offer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section is about the causes of lexical ambiguity, the main theories on how to understand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会使人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题记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世界的东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艰难地行进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强渡湍急涌流、翻越巍峨雪山、征服茫茫草地,在围追堵截中杀出一条血路。他们,就是英雄红军;他们,就是共产党员。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二万五
写作文是大多数学生唯恐避之而不及的,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评改学生的作文也成了教师心中永远的“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多年来,作文评改均由教师包揽到底,教师对全部作文逐篇精批细改,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批改作文形式单一。教师总认为对学生的作文从内容、结构到语言、卷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批改,会给学生的写作水
新疆喀什,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寒日萧肃,白雪纷飞,北风在天地间盘旋。  新泉湖面上,有儿童跌入冰窟,无助的母亲奋力呼救。刹那间,一个男人的身影飞奔而去,不带一丝犹豫,奔向孩子落水处,冰层破裂的声音,也未能阻挡他的脚步。就在他伸手拉人的时候,冰面突然塌陷,男子也掉落冰水,刺骨的冰冷瞬间浸透骨髓。他用身体能承受的极限,托举起孩子。  此时,闻讯赶来营救的人越来越多,10多分钟后,孩子被救起,他却力气耗
叶老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谋一篇,其实就是综合的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也就是说丰富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内在基础,而农村儿童因条件所限,接触新鲜事物,接触社会的机会少,语言不够规范,阅读量也有限,但农村儿童也有其独特的生活感受。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去搜集积累习作素材,丰富他们的语言、情感体验等,为写好作文打
【内容摘要】讨论式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讨论式教学的实施是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激活学生开放式思维,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完美彰显,和谐推进阅读教学。  【关键词】课堂组织 讨论式 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核心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
【内容摘要】近两年来,在中考作文考试命题中,话题作文已日见萎缩,标题作文已成主流。面对以后的作文教学和考试,再次加强对标题作文的研究已显得更有必要。有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选材与立意缺乏创新精神:材料雷同、人云亦云、缺乏创意。笔者研究了近两年的中考优秀作文并结合自己的日常作文教学实际,对标题作文的选材与立意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总结出由表及里、舍近求远、反弹琵琶、哀兵必胜、穿越时空、寻求热点这六点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