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已推行了8年,作为一名教师,我努力地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践行新课改活动时,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也可作为一种资源来激活课堂气氛、充实课堂内容。如必修1第四单元12课的“八国联军侵华”这一章节,当我讲述到“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设在北京紫禁城内。慈禧太后当天清晨闻讯,携光绪帝仓皇出逃。”时,学生夏梦举手提问道:“老师,八国联军既然攻陷了北京,慈禧太后怎么可能出逃成功呢?更何况,八国联军虽名为镇压义和团,实则为瓜分中国,怎么可能放弃清政府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呢?”学生朱军则说:“慈禧可能在北京附近,因此才能出逃成功。”他们的对答引起了学生们的广泛争论,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学生的疑问可以转化为思考的动力,于是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我接着说道:“刚才夏梦和朱军的争论其实是两个问,其一,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慈禧到底在哪里?其二,慈禧如果在北京,慈禧的出逃情况是怎样的?关于这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在课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先思考一下,下一节课我们专门讨论。”
第二天上课,我们就上节课遗留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第一个问题是: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慈禧到底在哪里?问题一出,同学们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会心一笑请两位同学作答。
徐智:根据我所查8月15日凌晨,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枪炮声中,慈禧为了保全性命,置国家危难于不顾,带着光绪皇帝、皇后、瑾妃、大阿哥溥隽等换了便装,分乘三辆马车,仓惶离开紫禁城,开始了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生活。这支仓惶的皇室队伍,由马玉昆率领1000余名护驾官兵以及神机营、虎枪营部分官兵保驾,共2000多名官兵,经南口、居庸关、怀来县、宣化府、阳高县、大同府、代州、忻州,于八月十七日到达山西太原。夏梦:在《中国通史》20卷第1273面有这样的记载,“8月15日凌晨,慈禧太后装扮成民间妇女,头挽便髻,身穿蓝布夏衫,带着光绪帝,皇后,瑾妃、大阿哥及王公大臣十二三人,在2000余名兵勇的护卫下仓皇出逃。”因此,我得出结论,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慈禧太后在北京的紫禁城。
观点既出,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继而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慈禧如果在北京,慈禧的出逃情况是怎样的?
王信心:我查到慈禧太后是怎样逃出北京城的。“8月15日慈禧率光绪及大阿哥浦口等仓皇出逃。天未明时,载澜飞驰入宫,说夷兵已攻东华门。”太后知事情已到最后关头,要跳水自杀,载澜拉住她衣服说:“不如且避之,徐为后计。”于是太后发不及簪,仓惶出逃,光绪随后。隆裕、瑾妃及大阿哥等一同登车,王公大臣或骑马,或徒步,踉踉跄跄,形成一支千余人的扈从队伍,由景山西街出地安门西行,上午8时出西直门。
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我们知道了慈禧太后的出逃路线,她为什么能成功出逃呢?
夏梦:根据我所查的情况,八国联军当时进攻北京时从天津出发时,八国联军的总兵力约在两万人左右,其中日军约1万人,俄军4千人,英军3千人,美军2千人,法军800人,德军100人,奥军与意军加起来不到100人。由于德、奥、意的大部队尚未到达,加上法军在前往北京的路途上消耗人数过半,所以谁先攻进北京城,实际上成了日、俄、英、美这四国之间的角逐。
朱军:我查到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的概况。8月14日凌晨,联军来到北京城外向北京发起总攻。俄军攻东直门,日军攻朝阳门,美军攻东便门,英军中午始达北京,攻广渠门,上午11时左右,美军率先攻入北京外城。晚上9时,俄、日军各自由东直、朝阳破门而入。8月15日,逐步攻占了北京各城门,随即与清军在京城各处展开巷战。8月16日晚,基本上联军已经占领北京全城。
刘娟:这是我查到的北京各城门示意图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方位表。从北京列强的占领其情况看,由于列强兵力有限,并不是从北京城每个城门同时进攻,主要从京城东部进攻。再加上北京乃是清政府京师重地,当时直隶军队就高达12万人,再加上各省派来的勤王之师4万多人,总兵力有16万人。通州失守后,清军7.8万和义和团5万余人共守北京。由于清军和义和团将士英勇作战,虽然没有抵挡住列强的进攻,但延缓了列强进入北京城的时间。
徐智:我们知道,北京城分为外城,皇城和紫禁城三部分。当8月15日清晨,联军进攻皇城的东华门时,慈禧太后惊恐之中携光绪帝出逃。由于联军知道紫禁城内有倚叠如山的珍宝,再加上列强之间的矛盾,这都为慈禧太后逃出北京城提供了机会。如美日联军即将攻下端门和午门时,可就在这时,天安门城楼上的第十四步兵团接到了美军司令查飞的命令,要他们立即停止进攻,重新撤回到正阳门。原来在联军的高层会议上,对美军和日军各自强攻紫禁城产生了争议。俄军司令李尼维去在法军司令福里的支持下,强烈反对美军的做法,主张对满清皇室要持宽容的态度。在各国的压力之下,美军只得做出了重大的让步。
史中秋总结;由上述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时,慈禧太后确实在紫禁城,由于八国联军兵力有限,再加上八国之间的内部矛盾,还有四国的进攻步伐不一致,我们可以看出八国联军主要从北京城的东面如东直门、朝阳门、东便门、广渠门进攻。而西面则没有八国的军队。从八国联军的进攻时间看,由于清军和义和团的英勇抵抗,他们进攻北京城并不是太顺利,也由于列强之间在出于瓜分中国、掠夺中国利益上的矛盾,慈禧太后才得以从紫禁城往西逃出京城。
整个课堂气氛热烈,井然有序。从这节课中,我感受到在新课程改革中,由于过分注重教师的教,致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开发的一些课程资源或被闲置、或流失。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启发引导学生开发课程资源。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者,既能丰富课程资源,又能使教师的教育视野大为开阔,进而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激发教师的创造智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包集中学)
在践行新课改活动时,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也可作为一种资源来激活课堂气氛、充实课堂内容。如必修1第四单元12课的“八国联军侵华”这一章节,当我讲述到“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设在北京紫禁城内。慈禧太后当天清晨闻讯,携光绪帝仓皇出逃。”时,学生夏梦举手提问道:“老师,八国联军既然攻陷了北京,慈禧太后怎么可能出逃成功呢?更何况,八国联军虽名为镇压义和团,实则为瓜分中国,怎么可能放弃清政府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呢?”学生朱军则说:“慈禧可能在北京附近,因此才能出逃成功。”他们的对答引起了学生们的广泛争论,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学生的疑问可以转化为思考的动力,于是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我接着说道:“刚才夏梦和朱军的争论其实是两个问,其一,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慈禧到底在哪里?其二,慈禧如果在北京,慈禧的出逃情况是怎样的?关于这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在课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先思考一下,下一节课我们专门讨论。”
第二天上课,我们就上节课遗留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第一个问题是: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慈禧到底在哪里?问题一出,同学们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会心一笑请两位同学作答。
徐智:根据我所查8月15日凌晨,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枪炮声中,慈禧为了保全性命,置国家危难于不顾,带着光绪皇帝、皇后、瑾妃、大阿哥溥隽等换了便装,分乘三辆马车,仓惶离开紫禁城,开始了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生活。这支仓惶的皇室队伍,由马玉昆率领1000余名护驾官兵以及神机营、虎枪营部分官兵保驾,共2000多名官兵,经南口、居庸关、怀来县、宣化府、阳高县、大同府、代州、忻州,于八月十七日到达山西太原。夏梦:在《中国通史》20卷第1273面有这样的记载,“8月15日凌晨,慈禧太后装扮成民间妇女,头挽便髻,身穿蓝布夏衫,带着光绪帝,皇后,瑾妃、大阿哥及王公大臣十二三人,在2000余名兵勇的护卫下仓皇出逃。”因此,我得出结论,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慈禧太后在北京的紫禁城。
观点既出,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继而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慈禧如果在北京,慈禧的出逃情况是怎样的?
王信心:我查到慈禧太后是怎样逃出北京城的。“8月15日慈禧率光绪及大阿哥浦口等仓皇出逃。天未明时,载澜飞驰入宫,说夷兵已攻东华门。”太后知事情已到最后关头,要跳水自杀,载澜拉住她衣服说:“不如且避之,徐为后计。”于是太后发不及簪,仓惶出逃,光绪随后。隆裕、瑾妃及大阿哥等一同登车,王公大臣或骑马,或徒步,踉踉跄跄,形成一支千余人的扈从队伍,由景山西街出地安门西行,上午8时出西直门。
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我们知道了慈禧太后的出逃路线,她为什么能成功出逃呢?
夏梦:根据我所查的情况,八国联军当时进攻北京时从天津出发时,八国联军的总兵力约在两万人左右,其中日军约1万人,俄军4千人,英军3千人,美军2千人,法军800人,德军100人,奥军与意军加起来不到100人。由于德、奥、意的大部队尚未到达,加上法军在前往北京的路途上消耗人数过半,所以谁先攻进北京城,实际上成了日、俄、英、美这四国之间的角逐。
朱军:我查到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的概况。8月14日凌晨,联军来到北京城外向北京发起总攻。俄军攻东直门,日军攻朝阳门,美军攻东便门,英军中午始达北京,攻广渠门,上午11时左右,美军率先攻入北京外城。晚上9时,俄、日军各自由东直、朝阳破门而入。8月15日,逐步攻占了北京各城门,随即与清军在京城各处展开巷战。8月16日晚,基本上联军已经占领北京全城。
刘娟:这是我查到的北京各城门示意图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方位表。从北京列强的占领其情况看,由于列强兵力有限,并不是从北京城每个城门同时进攻,主要从京城东部进攻。再加上北京乃是清政府京师重地,当时直隶军队就高达12万人,再加上各省派来的勤王之师4万多人,总兵力有16万人。通州失守后,清军7.8万和义和团5万余人共守北京。由于清军和义和团将士英勇作战,虽然没有抵挡住列强的进攻,但延缓了列强进入北京城的时间。
徐智:我们知道,北京城分为外城,皇城和紫禁城三部分。当8月15日清晨,联军进攻皇城的东华门时,慈禧太后惊恐之中携光绪帝出逃。由于联军知道紫禁城内有倚叠如山的珍宝,再加上列强之间的矛盾,这都为慈禧太后逃出北京城提供了机会。如美日联军即将攻下端门和午门时,可就在这时,天安门城楼上的第十四步兵团接到了美军司令查飞的命令,要他们立即停止进攻,重新撤回到正阳门。原来在联军的高层会议上,对美军和日军各自强攻紫禁城产生了争议。俄军司令李尼维去在法军司令福里的支持下,强烈反对美军的做法,主张对满清皇室要持宽容的态度。在各国的压力之下,美军只得做出了重大的让步。
史中秋总结;由上述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时,慈禧太后确实在紫禁城,由于八国联军兵力有限,再加上八国之间的内部矛盾,还有四国的进攻步伐不一致,我们可以看出八国联军主要从北京城的东面如东直门、朝阳门、东便门、广渠门进攻。而西面则没有八国的军队。从八国联军的进攻时间看,由于清军和义和团的英勇抵抗,他们进攻北京城并不是太顺利,也由于列强之间在出于瓜分中国、掠夺中国利益上的矛盾,慈禧太后才得以从紫禁城往西逃出京城。
整个课堂气氛热烈,井然有序。从这节课中,我感受到在新课程改革中,由于过分注重教师的教,致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开发的一些课程资源或被闲置、或流失。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启发引导学生开发课程资源。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者,既能丰富课程资源,又能使教师的教育视野大为开阔,进而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激发教师的创造智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包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