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的新特点
(一)高校档案载体日趋多样,加速管理的系统化
网络促使档案信息存储载体、传递方式迅速地发展和更新,高校的档案不仅仅是原来的印刷型档案,还有如光盘、音像资料等等高新技术载体。信息利用的高速传输与精准性成为信息服务的重要标准,也成为衡量档案工作的重要指标。办公的自动化,纸质文件的数字化,文件传输的网络化加速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
(二)高校档案管理方法更加先进,注重服务对象的人本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突破了以前的人工检索的限制,开始了全新的超文本、超媒体阅读和自动化检索方式。用户不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可以进入网站更方便、更为快捷地得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档案文件的利用率。信息的快速增长,在丰富档案馆藏量、满足师生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对信息鉴定的要求,以及信息筛选的难度,对教师、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选择性的收集,突出重点,有所侧重。
(三)高校档案信息时效性极大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加强
网络化的管理,实现了档案资料的一体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在网络上生动、形象地示范档案管理的规范和要求,普及档案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及时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高校档案馆在服务学校、辅助教师、方便学生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主动、适时的提供利用。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档案信息的保密性
网络环境下的保密工作是档案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网络上实现档案资源的利用、共享必须符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是任何档案信息都可以放在网络上,如果是涉密信息就杜绝输入联网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根据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档案文件的上网范围、使用权限做出规定,对现有的档案按照保密期限进行登记分类。坚决做到应保密的绝不泄密,应开放的绝不保密。
(二)档案管理类软件的适用性
高校档案管理网络环境离不开优秀的档案管理信息网络软件,这类软件的适用性非常重要,而且要绝有非常广阔的扩展空间和不同密级档案之间交流使用的强大功能。档案管理信息网络软件用户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要求软件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使用人的多样性,允许使用者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进,增强软件的维护性和可靠性。
(三)档案管理网络运行的安全性
高校档案管理网络运行的安全性是来自黑客、病毒以及系统本身的故障,所以说技术上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要完善制度规定体系,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尤其是要加大对涉及网络安全的的违反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相关立法,让那些黑客不敢妄为。还应注重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期控制,加强技术保障措施,注意做好档案信息的备份工作。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途径
(一)加强制度化建设
随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实施,为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档案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规范。该办法规定了高校档案工作校长领导制,强化了高校档案工作的条件保障,并对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提出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及现代化管理技能的要求。国家对高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为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高校要以此为契机 ,立足本校的自身特点,对以前的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订,积极采取措施提升自身的发展空间。
(二)理顺各方关系,发挥网络优势
建立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化协调机制,制定一系列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全国高校档案网络,真正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局面。要注意加强标准化建设,如数据库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网络传输的标准、著录规则的标准等等,为高校及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层次,引进高技术人才
档案工作人员是具体档案行为的实施者,也是档案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决定因素,高校档案馆人员队伍建设具有特别的优势。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也是为创新的最好基础。高校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是档案馆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专业的技术,学习的能力,将为高校档案馆的发展增添活力。此外,还要重视引进相关专业的优秀高技术人才进馆,以促进知识的融合与交流。
(四)夯实基础,突出“利用”功能
信息社会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也为档案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档案工作需加大“两个对象”的关注,一个是工作对象——档案信息,另一个是服务对象——用户。高校档案馆应准确把握社会大局,在考虑用户的潜在需求的前提下,及时迅速的进行信息收集。同时,结合档案的特点与信息的属性,完整安全的贮存信息,系统有序的管理信息,以便在用户产生利用需求时,提供准确快速的信息服务。
(五)外引内联,多方合作
合作与交流成为信息生产与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各项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校档案馆的合作交流应表现在:在校内的交流:各院系之间交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与方法,捕获最新的信息;与师生交流,提高档案信息的认知度;与校内图书馆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国内外的优秀高校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共同进步。社会组织进行进行交流,把握社会发展动态不断完善与优化自我,为学校建设、教师科研、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9(05).
[2]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服务管理功能的关系初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09).
[3]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J].甘肃科技,2009(04).
(作者简介:刘 娟,档案馆员,开封大学科研处。)
(一)高校档案载体日趋多样,加速管理的系统化
网络促使档案信息存储载体、传递方式迅速地发展和更新,高校的档案不仅仅是原来的印刷型档案,还有如光盘、音像资料等等高新技术载体。信息利用的高速传输与精准性成为信息服务的重要标准,也成为衡量档案工作的重要指标。办公的自动化,纸质文件的数字化,文件传输的网络化加速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
(二)高校档案管理方法更加先进,注重服务对象的人本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突破了以前的人工检索的限制,开始了全新的超文本、超媒体阅读和自动化检索方式。用户不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可以进入网站更方便、更为快捷地得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档案文件的利用率。信息的快速增长,在丰富档案馆藏量、满足师生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对信息鉴定的要求,以及信息筛选的难度,对教师、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选择性的收集,突出重点,有所侧重。
(三)高校档案信息时效性极大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加强
网络化的管理,实现了档案资料的一体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在网络上生动、形象地示范档案管理的规范和要求,普及档案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及时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高校档案馆在服务学校、辅助教师、方便学生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主动、适时的提供利用。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档案信息的保密性
网络环境下的保密工作是档案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网络上实现档案资源的利用、共享必须符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是任何档案信息都可以放在网络上,如果是涉密信息就杜绝输入联网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根据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档案文件的上网范围、使用权限做出规定,对现有的档案按照保密期限进行登记分类。坚决做到应保密的绝不泄密,应开放的绝不保密。
(二)档案管理类软件的适用性
高校档案管理网络环境离不开优秀的档案管理信息网络软件,这类软件的适用性非常重要,而且要绝有非常广阔的扩展空间和不同密级档案之间交流使用的强大功能。档案管理信息网络软件用户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要求软件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使用人的多样性,允许使用者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进,增强软件的维护性和可靠性。
(三)档案管理网络运行的安全性
高校档案管理网络运行的安全性是来自黑客、病毒以及系统本身的故障,所以说技术上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要完善制度规定体系,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尤其是要加大对涉及网络安全的的违反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相关立法,让那些黑客不敢妄为。还应注重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期控制,加强技术保障措施,注意做好档案信息的备份工作。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途径
(一)加强制度化建设
随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实施,为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档案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规范。该办法规定了高校档案工作校长领导制,强化了高校档案工作的条件保障,并对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提出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及现代化管理技能的要求。国家对高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为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高校要以此为契机 ,立足本校的自身特点,对以前的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订,积极采取措施提升自身的发展空间。
(二)理顺各方关系,发挥网络优势
建立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化协调机制,制定一系列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全国高校档案网络,真正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局面。要注意加强标准化建设,如数据库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网络传输的标准、著录规则的标准等等,为高校及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层次,引进高技术人才
档案工作人员是具体档案行为的实施者,也是档案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决定因素,高校档案馆人员队伍建设具有特别的优势。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也是为创新的最好基础。高校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是档案馆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专业的技术,学习的能力,将为高校档案馆的发展增添活力。此外,还要重视引进相关专业的优秀高技术人才进馆,以促进知识的融合与交流。
(四)夯实基础,突出“利用”功能
信息社会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也为档案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档案工作需加大“两个对象”的关注,一个是工作对象——档案信息,另一个是服务对象——用户。高校档案馆应准确把握社会大局,在考虑用户的潜在需求的前提下,及时迅速的进行信息收集。同时,结合档案的特点与信息的属性,完整安全的贮存信息,系统有序的管理信息,以便在用户产生利用需求时,提供准确快速的信息服务。
(五)外引内联,多方合作
合作与交流成为信息生产与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各项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校档案馆的合作交流应表现在:在校内的交流:各院系之间交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与方法,捕获最新的信息;与师生交流,提高档案信息的认知度;与校内图书馆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国内外的优秀高校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共同进步。社会组织进行进行交流,把握社会发展动态不断完善与优化自我,为学校建设、教师科研、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9(05).
[2]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服务管理功能的关系初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09).
[3]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J].甘肃科技,2009(04).
(作者简介:刘 娟,档案馆员,开封大学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