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山水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e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谈及山水,总要想起很多来。
  何为山?
  苏轼有诗抒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感慨,杜甫亦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感受。山,大抵总能给人雄壮巍峨之感。
  山,远不及此。其实山可以绵延绵亘,可以险峻挺拔,山也可以磅礴大气,又或新奇秀丽娇俏可爱。山有着无数的面孔,等着余秋雨这样的人来寻它的气质,留给文化苦旅一段有趣的印象。
  山,有静静伫立的巍峨昆仑,有刻在古今每一位豪杰心中那维纳斯般的五岳山脉,也有每个人故乡郁郁葱葱的山峦,它也许是不知名的一条脉络而已。
  山犹如万人景仰的圣哲,天性那般沉稳,只是静立着,足以诠释生命:伟岸,挺拔,肃穆,庄严……好似让众人自觉拥护的伟人,仁厚是它,只是静立着,为世人献出了唐古拉皑皑的白雪,献出了峰林石山深深的溶洞,献出了黄山汩汩的温泉和茫茫的云海,天地迷蒙之中有还一道强劲有力的身影,透出葱葱松枝迎接远客…… 山犹如平平凡凡的众生,它相信沉默是金,无怨无悔,无去无从,冥冥之中演绎出了神话,演绎出了天上人间般的风景……
  何为水?
  水被赋予无数形态和意义。
  老子有云“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有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白有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煜有词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是中华文明之中儒学所推崇的善,润泽万物养育一方;水是匆匆而去的时间,从不停歇;水是浩然大气,自天上而来,奔流远去不复回;水是悠悠愁情,载不尽南后主满心忧伤事……
  水也一直有着它本身的性质。
  以灵动一词形容它最为恰当。
  水有着它独特的气节,水灵动,灵动是它的生机源泉。那是少女的鲜活俏丽,贾宝玉说过:“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那是命运世俗促狭的淘气,苏轼一樽还酹江月,感叹大江东去,淘尽多少曾经的风流人物。那是有大智慧的审时度势,水尚智,九曲十八弯终究是汇入大海,百弯而不折,它绝非懦弱,只是选择了另一条可以成功的路,终见识了两汉的雄钟巨鼎,见识了北宋的游船画舫,见识了晚清的断壁残垣……
  水守着它独特的大度,水灵动,灵动是它的蕴藉根本。“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面前江水滚滚,无情地唤起国家将亡的愁苦,汨罗江的水饱含屈子的嗟叹与绝望。“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棹一叶小舟,那活泼的江水蕴含着靖节先生终得以不用以心为形役,终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畅意与快乐。“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洞庭湖明亮而安静,那里的水倒映着安静的岳阳楼,那里的水包含了左拾遗忧国忧民的泪滴。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
  何为山水?
  我听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溪。”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山,沉稳敦厚,水,灵动聪慧。山与水,自古以来,从未被分开过,山水的互补,山水的交互,造就了这世间神奇的生命,催生了这红尘之中,江湖之上,無尽的情愫与情怀,塑成源远流长,有着山水共同特质的华夏文化。
  总是依赖山,像是有着血缘关系,情不自禁的依赖它,情不自禁的,山是刻在我心中的精神烙印。总是惊奇水,像是千面人一样,能给人很多不同的感觉,又不杂乱地,十分完美地融为一体,流淌在五千年间,流淌在我的骨血中。
  山水,是我们的骨血,是万物之原点。
  山水,又是文化的源头。这就是为何人们只要肯追随着内心的声音,便总想在中华的大地上走走,总想回味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总是会醉心于汉字的一撇一捺,诗文的一顿一挫,大好山河的一枝一叶。因为山水。也因为人们在寻找何为山水,在传承着山水所孕育的文化,自得。
  何为山水?
  这是一个倾尽一生去体味的过程。
其他文献
看春去秋来,观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方小院,桂花树下,记录下祖母与我的欢颜。  祖母守一方小院。秋日,万千萧肃,唯祖母那棵桂花树云蒸霞蔚地绽放。秋夜里,夜风几缕,虫鸣几声,那香便越发浓情密意起来,勾人魂魂。祖母常搬来一把藤椅,将我轻轻搂在怀里,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指着天上的繁星,在我耳畔诉说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我摘下一枝桂花,在手中把玩,淳厚的方言在耳畔萦绕,那蒲香夹杂着浓郁的桂香,在鼻
期刊
最大的虚妄与神秘   封建宫廷不过是人工所能造出的最大神秘,也是最大的虚妄。它曲折隐晦,难以为外人所知;它的晦涩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这个地方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一些“大事”。这个阔大、伟岸和堂皇的建筑群让人瞩目,在一代又一代的仰望中,被镶了一道金边。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它在上苍眼里不过是一处“蜂巢”而已,是微尘聚散之一例。真正的大世界还是天籁自然,是万里长空,是星辰日月的昭示。人
期刊
人们越来越偏爱宜居城市,空气好,绿植多,市容美。于是,每个城市都滋生出喜爱植物的热情。植物成绿海,高大上的名字叫“天然氧吧”;科学而形象地讲,就是无须工业化制造的“绝佳空气过滤器”。  植物进城,各地有了选择倾向。就拿“市花”来说吧:张家口,大丽花;包头,小丽花; 上海,白玉兰;长沙,杜鹃;广州,木棉;兰州,玫瑰……再说“市树”:天津,绒毛白蜡;重庆,黄葛树;合肥,广玉兰;福州,榕树;厦门,凤凰木
期刊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他在位期间,制定了九品中正制,还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
期刊
一  1924年,那个顶有一头硬发、蓄有标志性八字须的倔强男人,开启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西行。这个人就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坛巨匠鲁迅。谁能想到,这样一次偶然的举动,竟然与一个学校、一个学科,甚至一个时代的出现紧密相连。这个学校就是被誉为“西北高校之母”的西北大学,这个学科就是“写作学”,而这个时代则是“创意写作”时代。  受时任西北大学校长傅铜的亲自邀约,鲁迅欣然赶赴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教育厅合办的、旨在向
期刊
取 法   书法之所以称之为书法,是因为书法有法。书法有笔法、字法、章法、墨法、身法之分,有篆法、隶法、楷法、行法、草法之别;有碑学、帖学之分,古法、今法之别;还可以有坐法、站法之分,大字法、小字法之别等等,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书写经验的总结,是运用毛笔合于规律的便于情感表达的书写技法的总称。   “书法一定要讲法,离开法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古今中外的书法大家都是在严格的法度下进行书法实践的。”(《
期刊
一   生活在北京的我,一直想要去一趟陕西,除了位于陕西中心的十三朝千年古都西安之外,便会想到陕北。提起陕北,印象最深的便是著名的陕北民歌,曾经听过一曲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歌声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朴实风格,曲调上的粗狂豪放和悠
期刊
我的老爸近1.8米的身高,虽已年过四十,但由于热爱运动,体型健壮匀称,从背后看,妥妥大帅哥一枚。在我面前,他总是十分傲慢,自詡无所不能。  有一次,老妈准备在客厅增添一个置物架,于是在网上选好了型号,置物架运送到家后,需要自己安装,于是特意请老爸来“大显身手”一番。  此刻,老爸正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喝着咖啡、翻阅报纸,接到老妈的指令后,便将报纸搁在一旁,故作轻松地向后靠了靠,慵懒地伸了个懒腰,眉毛一
期刊
我的书桌从小就陪伴我长大,它与我朝夕相处,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书桌是木质的,外面涂了一层白色的漆,下方有三个小抽屉,里面放着我的文具和一些杂物,上方是两组小书柜,非常实用。  小時候,幼儿园老师经常奖励我小红花,回到家,我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放到书桌上的玻璃板底下,我的书桌总是笑眯眯地接受,就像我的好友分享我的喜悦。长大后,小红花换成了妈妈总结的英语语法、数学公式、语文字词。每当我坐在书桌前学习时,
期刊
初夏的阳光从云层后慵懒地洒下来,洒在落雁岛的每个角落。此时,我跟爸爸正站在湖畔的小径上,清点装备,摩拳擦掌,准备开始捕鱼大计,这是我们的第二次捕鱼行动。  今年暮春,爸爸突然展现出一种对小野鱼的执念,因为他总想把抓取来的野鱼放进小区池塘里,“让池塘生态系统多样化!”这是他拍着胸膛发表的壮志。我和妈妈对于他的雄心壮志嗤之以鼻:大哥,你行不行啊,东湖里的小野鱼们可狡猾了。  果然,第一次捕鱼行动无功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