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教学的改革对于培养高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来说,不仅是非常需要,也是非常紧迫的。课程设计问题是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传统课程已经不适用今天的教学需求。
关键字 课程设计;实用;模块;能力
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的人才,不同的大学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是当前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和不可替代的教育目标。数学教学的改革对于培养高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来说,不仅是非常需要,也是非常紧迫的。课程设计问题是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传统课程设计已经不适用今天的教学需求。
回顾传统数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重理论,重逻辑推理,知识结构系统完整,知识背景抽象,少应用,内容晦涩难懂。导致结果:培养的学生创造性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弱,学生为学习而学习。究其原因,数学来源于其他学科,却越来越割离数学作为工具科学的功能,远离实际的生活学习背景,学生学习起来特别困难,导致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同时充满疑惑。“数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是最多学生问我的一个问题,“我们不研究物理,也不研究天文等其他高科技,对于我们学了有什么用?”活脱脱一个数学无用论。
我们的高职教育定位是培养银领人才,它的定位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所以我们的课程设计和教育方式也要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实际的需求导致对课程设计提出新的要求,重视学科的应用性是我们课程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精简实用,够用为主,知识模块化
内容要求不需要多,仅是学科所需即可,删去繁琐的数学论证,将知识浓缩,压缩模块化,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学。摒弃原来重视知识系统的逻辑性,和知识的结构性的做法。以“拓宽基础,强化能力,立足应用”为主要设计原则。
二、多应用,少理论
传统数学很注重理论解释,给一条定理,然后清楚的告诉你,这个定理为什么是这样?它从哪里来,做了长篇累牍的证明,但通常却很少告诉你在哪里用得上它,怎么用?就是有了所谓的应用题,也是特地设计,远离我们的生活的情况,于是学生是很难在学习过程里面找到共鸣,也很难体现学习的有用性。举个例子,很多学生学习老早学习了导数,却依然在经济里面学习边际概念的时候觉得很难理解,为什么?问过很多的学生,原来他们压根不知道边际的概念和导数有任何关系!这是多么可悲的结果,我们的学生为学习一门课而学习它!所以在课程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它的应用性,诸如“导数”和“边际”这样的概念放在一起来讲。书本里面也没有必要对定理做长篇证明,学生不需要研究数学的来源,重点要知道给出的定理用在什么地方?这种数学方法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总之,以“思想传授为主,计算和证明为辅”,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融会贯通。
三、直观的学科背景
课程设计提倡“模块-案例一体化”,避免知识过于抽象繁复,让数学回到我们的经济生活里面来,有一个清晰易懂或者常见的背景。比如在概率统计里面,学习到回归分析,很多学生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根本不知道哪里可以用,这个时候我们及时结合案例来解释和应用这个知识点,比如,“研究过去十年广州地区春运汽车客流量和班车配置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接下来三年客流量和班车配置的情况““研究石油价格和黄金价格之间的关系”等,这样的案例,贴近经济生活,在案例的解决过程中间也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与方法的理解,学会理论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提高了用数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手段科学化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计算机的普及让教学开展方式方法更加多样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倡多媒体教学,让教学更加的生动和有趣,教学效果更加的好,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有目共睹。现在的学生几乎每一个都拥有计算机,但是你却很少听到他们用计算机来解决数学课上的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课程设计很少设计这个问题,到今天我们很多数学课程的设计依然跟过去几十年一样,我们教给我们的学生怎么去求积分,怎么去求解行列式、化简矩阵,怎么用消元法求解一个线性方程组的解,我们的学生也在认真的学习求解,花个半个或者一个小时去求解这些问题,一直都不知道原来这些一做可能花去半个甚至一个钟头的问题在计算机上其实只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可以解决了。所以课程设计上要重视计算机在学习中的应用,教授学生理论上求解的思路,更要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求解这些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软件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着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何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方法的提出,首先是从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抽象和提炼才形成的,然后再用理论化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来指导实践和服务实践。”工具性是数学的一项职能,数学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首先,课程设计要重视数学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性,讲概念原理,更要讲解概念原理、数学方法的的应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以经济管理案例或者日常生活案例驱动数学内容,争取较好实现数学模块与专业案例的对接,教他们如何解决问题。另外,在操作上,课程设计要重视“数学建模”的推广,建模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的有效方法。比如 “研究GDP和石油消耗之间的关系问题”,“评估在某一个小区投资便利店方案的可行性”等等,这种常见问题的解决,通过这些案例的建模学习着重培养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了解,所以喜欢。在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学习了十来年的数学,却不知道什么是欧式几何?它是谁创立的?原来有一个叫欧几里德的数学家;他们学了很久微积分,不知道微积分的创始人有牛顿和莱布尼茨,更不要说对他们生平的了解。当我把阿贝尔、伽罗华、莱布尼茨、柯西、高斯……这些数学家的生平、故事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显得那样的激动和饶有兴趣!
课程设计中,不妨添加一些数学史、有趣数学小故事,数学小游戏等等,来提高数学的趣味性,增加学习的兴趣。
七、课程设计要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
数学不是单独独立出来的,它的出现实际是为其他学科做基础的,课程设计要突出数学的工具性,注重内容的实用性,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内容,为本专业服务。让基础课教学从举证式的为专业知识服务转变为主动与专业知识融合;来创造更有实效,更具有生命力的数学教育的新模式。
综上,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课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职数学教育的课程设计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课程结构的调整、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由课程设计改革所牵动的整个高职数学教育的全面改革。在课程设计中,课程设计思路要符合目前高职教育重实践,重动手能力培养人才的特点。以“精选内容,主次分明,删减枝节,注重使用,讲究实效”为课程设计操作准则。
考文献
[1]雷田礼.经济与管理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字 课程设计;实用;模块;能力
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的人才,不同的大学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是当前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和不可替代的教育目标。数学教学的改革对于培养高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来说,不仅是非常需要,也是非常紧迫的。课程设计问题是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传统课程设计已经不适用今天的教学需求。
回顾传统数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重理论,重逻辑推理,知识结构系统完整,知识背景抽象,少应用,内容晦涩难懂。导致结果:培养的学生创造性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弱,学生为学习而学习。究其原因,数学来源于其他学科,却越来越割离数学作为工具科学的功能,远离实际的生活学习背景,学生学习起来特别困难,导致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同时充满疑惑。“数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是最多学生问我的一个问题,“我们不研究物理,也不研究天文等其他高科技,对于我们学了有什么用?”活脱脱一个数学无用论。
我们的高职教育定位是培养银领人才,它的定位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所以我们的课程设计和教育方式也要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实际的需求导致对课程设计提出新的要求,重视学科的应用性是我们课程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精简实用,够用为主,知识模块化
内容要求不需要多,仅是学科所需即可,删去繁琐的数学论证,将知识浓缩,压缩模块化,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学。摒弃原来重视知识系统的逻辑性,和知识的结构性的做法。以“拓宽基础,强化能力,立足应用”为主要设计原则。
二、多应用,少理论
传统数学很注重理论解释,给一条定理,然后清楚的告诉你,这个定理为什么是这样?它从哪里来,做了长篇累牍的证明,但通常却很少告诉你在哪里用得上它,怎么用?就是有了所谓的应用题,也是特地设计,远离我们的生活的情况,于是学生是很难在学习过程里面找到共鸣,也很难体现学习的有用性。举个例子,很多学生学习老早学习了导数,却依然在经济里面学习边际概念的时候觉得很难理解,为什么?问过很多的学生,原来他们压根不知道边际的概念和导数有任何关系!这是多么可悲的结果,我们的学生为学习一门课而学习它!所以在课程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它的应用性,诸如“导数”和“边际”这样的概念放在一起来讲。书本里面也没有必要对定理做长篇证明,学生不需要研究数学的来源,重点要知道给出的定理用在什么地方?这种数学方法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总之,以“思想传授为主,计算和证明为辅”,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融会贯通。
三、直观的学科背景
课程设计提倡“模块-案例一体化”,避免知识过于抽象繁复,让数学回到我们的经济生活里面来,有一个清晰易懂或者常见的背景。比如在概率统计里面,学习到回归分析,很多学生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根本不知道哪里可以用,这个时候我们及时结合案例来解释和应用这个知识点,比如,“研究过去十年广州地区春运汽车客流量和班车配置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接下来三年客流量和班车配置的情况““研究石油价格和黄金价格之间的关系”等,这样的案例,贴近经济生活,在案例的解决过程中间也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与方法的理解,学会理论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提高了用数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手段科学化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计算机的普及让教学开展方式方法更加多样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倡多媒体教学,让教学更加的生动和有趣,教学效果更加的好,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有目共睹。现在的学生几乎每一个都拥有计算机,但是你却很少听到他们用计算机来解决数学课上的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课程设计很少设计这个问题,到今天我们很多数学课程的设计依然跟过去几十年一样,我们教给我们的学生怎么去求积分,怎么去求解行列式、化简矩阵,怎么用消元法求解一个线性方程组的解,我们的学生也在认真的学习求解,花个半个或者一个小时去求解这些问题,一直都不知道原来这些一做可能花去半个甚至一个钟头的问题在计算机上其实只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可以解决了。所以课程设计上要重视计算机在学习中的应用,教授学生理论上求解的思路,更要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求解这些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软件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着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何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方法的提出,首先是从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抽象和提炼才形成的,然后再用理论化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来指导实践和服务实践。”工具性是数学的一项职能,数学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首先,课程设计要重视数学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性,讲概念原理,更要讲解概念原理、数学方法的的应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以经济管理案例或者日常生活案例驱动数学内容,争取较好实现数学模块与专业案例的对接,教他们如何解决问题。另外,在操作上,课程设计要重视“数学建模”的推广,建模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的有效方法。比如 “研究GDP和石油消耗之间的关系问题”,“评估在某一个小区投资便利店方案的可行性”等等,这种常见问题的解决,通过这些案例的建模学习着重培养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了解,所以喜欢。在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学习了十来年的数学,却不知道什么是欧式几何?它是谁创立的?原来有一个叫欧几里德的数学家;他们学了很久微积分,不知道微积分的创始人有牛顿和莱布尼茨,更不要说对他们生平的了解。当我把阿贝尔、伽罗华、莱布尼茨、柯西、高斯……这些数学家的生平、故事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显得那样的激动和饶有兴趣!
课程设计中,不妨添加一些数学史、有趣数学小故事,数学小游戏等等,来提高数学的趣味性,增加学习的兴趣。
七、课程设计要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
数学不是单独独立出来的,它的出现实际是为其他学科做基础的,课程设计要突出数学的工具性,注重内容的实用性,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内容,为本专业服务。让基础课教学从举证式的为专业知识服务转变为主动与专业知识融合;来创造更有实效,更具有生命力的数学教育的新模式。
综上,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课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职数学教育的课程设计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课程结构的调整、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由课程设计改革所牵动的整个高职数学教育的全面改革。在课程设计中,课程设计思路要符合目前高职教育重实践,重动手能力培养人才的特点。以“精选内容,主次分明,删减枝节,注重使用,讲究实效”为课程设计操作准则。
考文献
[1]雷田礼.经济与管理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