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开国大典》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创作巨幅油画《开国大典》,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年仅37岁的画家董希文的身上。
董希文在创作《开国大典》时,为了适应作品特定的历史内容,力求把西洋绘画的各种表现技法和民族绘画的长处结合起来,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用广大中国群众喜闻乐见的装饰风格和鲜艳色彩,把开国大典的盛况表现成一个风和日丽、富丽堂皇、庄严而热烈的场面。董希文这幅画的构图和设色等绘画技巧,创造性地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气派,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开创了一条道路。
两个月后油画完成了,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引起了轰动。那年准备在印度举行中国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需要一批油画作品,《开国大典》也在其中。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来审阅。毛主席拉着董希文的手,兴奋地说:“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这对董希文无疑是一个莫大的奖赏和鼓励。
几位领导人都说里面的人画得很像。董希文却对刘少奇说:“很抱歉,资料只有一张您正面的照片,而画里面需要侧面的,所以画出来有些不像。”刘少奇爽快地说:“这好办,这次你给我照。”后来董希文拍了刘少奇的照片,给油画进行了修改。
可惜到了1972年,“四人帮”在美术界的代理人强令修改《开国大典》,要把刘少奇去掉。面对这种情况,董希文内心非常痛苦:这不是有违历史真实吗?这不是有悖艺术家的良知吗?此时他正在外地下放劳动,不久他身患癌症,直到逝世,他都对没能亲手恢复刘少奇在《开国大典》上的画像而感到抱憾。
197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征 得上级同意,本着实事求是、还 历史本来面貌的原则,才将《开 国大典》恢复了原貌。
——《开国大典》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创作巨幅油画《开国大典》,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年仅37岁的画家董希文的身上。
董希文在创作《开国大典》时,为了适应作品特定的历史内容,力求把西洋绘画的各种表现技法和民族绘画的长处结合起来,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用广大中国群众喜闻乐见的装饰风格和鲜艳色彩,把开国大典的盛况表现成一个风和日丽、富丽堂皇、庄严而热烈的场面。董希文这幅画的构图和设色等绘画技巧,创造性地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气派,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开创了一条道路。
两个月后油画完成了,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引起了轰动。那年准备在印度举行中国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需要一批油画作品,《开国大典》也在其中。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来审阅。毛主席拉着董希文的手,兴奋地说:“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这对董希文无疑是一个莫大的奖赏和鼓励。
几位领导人都说里面的人画得很像。董希文却对刘少奇说:“很抱歉,资料只有一张您正面的照片,而画里面需要侧面的,所以画出来有些不像。”刘少奇爽快地说:“这好办,这次你给我照。”后来董希文拍了刘少奇的照片,给油画进行了修改。
可惜到了1972年,“四人帮”在美术界的代理人强令修改《开国大典》,要把刘少奇去掉。面对这种情况,董希文内心非常痛苦:这不是有违历史真实吗?这不是有悖艺术家的良知吗?此时他正在外地下放劳动,不久他身患癌症,直到逝世,他都对没能亲手恢复刘少奇在《开国大典》上的画像而感到抱憾。
197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征 得上级同意,本着实事求是、还 历史本来面貌的原则,才将《开 国大典》恢复了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