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已经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纳。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教学探究的主旋律。有效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拓展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是推进主体学习的有效方式,更是一种富有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正体现了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长远来看,课堂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充分重视课堂提问。
一、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地位及作用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讲过类似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问,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课堂提问的重要之处不仅在于切入学生的疑惑之点,设置悬念,从而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索的欲望,还在于激起学生探究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为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创造机会,保证学生能够保持相对长久的浓厚学习兴趣。
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的探索证明,质疑是人的天性。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和发展自己质疑的天性,促使其自主形成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课堂教学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大大提高学生的主体质疑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强有力的独立基础。其次,课堂提问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积极思考,是不会质疑的。学生有疑问,说明他学习过程中在积极思维,在用“心”去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所获得的信息。这样不断积极思维的结果,学生的创造力一定能得到逐渐培养和增强。有人说的“不会质疑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正是这个道理。
二、目前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教师固然是教育的主导,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提问也会出现问题,从而使语文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1.课堂提问缺乏计划性,过分重视提问的数量,使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上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为提问而提问。这些随意提出的问题,有些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这种提问,不但不能激发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却又过于深奥,学生无从答起,课堂出现冷场,教师或责备学生,或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堂提问重视优等生,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只将眼光盯在几个尖子生身上,即使有时候照顾到后进生,也会害怕他们答不出、答不准要点,影响教学进度。特别是公开课时,这类现象尤为突出。这就使得后进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而是消极等待,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最终导致其思维能力衰退,产生厌学情绪。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创造能力人皆有之。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唤醒每个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使学生人人都具有创新精神。
3.更有甚者课堂提问只重结论,轻过程;或超出学生能力,难度过大;或流于形式,轻实效。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学习主要是掌握知识,即记住结论,至于探究过程无关紧要,不必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于是这些教师在课堂上围绕着结论设计问题,忽视对学习过程的提问与反馈。其实,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有些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上课时只是问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类似的问题,学生也是简单的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使学生思维的质量低下,学生也只能是简单应和,并没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堂提问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针对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不足的探究
正如马克思说的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针对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我从以下六方面谈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课堂提问设计合理、数量适中,既系统又科学。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但并不意味着问题越多越好,就越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只有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才能做到数量适中。一方面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在准确把握住问题的数量多少后,还应考虑到问题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系统性要求设计好问题的难易层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而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科学合理,题意明白准确。首先,问题中概念的含义和指向要明确,问题范围要大小适中。其次,问题中的概念应是不相容的关系,否则也使人无法找到答案。再次,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用语一定要准确、恰当,能真正表达应该表达的意思。
(二)课堂提问面向全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理解能力、知识水平、个人经历的差异,对问题的看法肯定会有许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尝试展开集体讨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选择:“你们觉得谁说得更好?”“你们认为谁的想法更贴近当时的情况?”“假如你看到了这种景象,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你感觉他们俩谁理解得更合情理?”“你认为谁理解得更深刻?”等等。这样,宽容学生的一切想法和看法,肯定学生的发现、参与和探索,鼓励自由奔放的想象,既尊重了每一个同学,保护了参与的同学的积极性,又使更多的同学得到了参与的锻炼机会,使学生始终处于对知识的渴望,发现、获取知识的兴奋,研究、探索问题的喜悦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课堂提问时,尤其要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更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三)课堂提问题的时间间隔久些,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有的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根本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这样势必造成少数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的优秀生在尽情挥洒,大多资质平平者在“隔岸观火”,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尤其是所谓的小组合作探讨学习,智者滔滔不绝,庸者洗耳恭听。时间一到,老师一声令下:停,我们开始回答问题。至于这个问题学生探讨到何种程度,何种深度,对文章的理解有多大作用,老师不得而知。这种所谓的自主合作形式充其量只是走过程而已。留一点空白,让学生静心思考;留一段寂静,让学生默默探究,用心与文本对话。频繁的问答,难以达到对话的最佳境界,有时,一段冷场往往绽放智慧的火花。教学设计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它只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
(四)课堂提问题要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
如何学好语文?《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闭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五)课堂提问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真切体验文章美质。
心理学家卢家楣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份,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因此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只有激起并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提问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能达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六)课堂提问时展现“生活”情境,激活语文课堂。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抱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比如在《背影》这一课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和母亲很好,却对父亲颇多怨言。难予理解课文中的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父亲的不满,然后跟学生讲述一个父亲疼爱自己的小故事,通过老师的故事,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再现语文。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又掌握了知识。同时,通过提问学生就自然而然的转变了角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与社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鼓励和实现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每位老师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就得在课堂提问中转变观念,不断探索,优化提问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地位及作用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讲过类似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问,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课堂提问的重要之处不仅在于切入学生的疑惑之点,设置悬念,从而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索的欲望,还在于激起学生探究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为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创造机会,保证学生能够保持相对长久的浓厚学习兴趣。
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的探索证明,质疑是人的天性。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和发展自己质疑的天性,促使其自主形成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课堂教学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大大提高学生的主体质疑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强有力的独立基础。其次,课堂提问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积极思考,是不会质疑的。学生有疑问,说明他学习过程中在积极思维,在用“心”去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所获得的信息。这样不断积极思维的结果,学生的创造力一定能得到逐渐培养和增强。有人说的“不会质疑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正是这个道理。
二、目前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教师固然是教育的主导,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提问也会出现问题,从而使语文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1.课堂提问缺乏计划性,过分重视提问的数量,使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上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为提问而提问。这些随意提出的问题,有些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这种提问,不但不能激发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却又过于深奥,学生无从答起,课堂出现冷场,教师或责备学生,或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堂提问重视优等生,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只将眼光盯在几个尖子生身上,即使有时候照顾到后进生,也会害怕他们答不出、答不准要点,影响教学进度。特别是公开课时,这类现象尤为突出。这就使得后进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而是消极等待,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最终导致其思维能力衰退,产生厌学情绪。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创造能力人皆有之。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唤醒每个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使学生人人都具有创新精神。
3.更有甚者课堂提问只重结论,轻过程;或超出学生能力,难度过大;或流于形式,轻实效。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学习主要是掌握知识,即记住结论,至于探究过程无关紧要,不必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于是这些教师在课堂上围绕着结论设计问题,忽视对学习过程的提问与反馈。其实,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有些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上课时只是问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类似的问题,学生也是简单的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使学生思维的质量低下,学生也只能是简单应和,并没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堂提问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针对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不足的探究
正如马克思说的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针对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我从以下六方面谈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课堂提问设计合理、数量适中,既系统又科学。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但并不意味着问题越多越好,就越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只有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才能做到数量适中。一方面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在准确把握住问题的数量多少后,还应考虑到问题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系统性要求设计好问题的难易层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而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科学合理,题意明白准确。首先,问题中概念的含义和指向要明确,问题范围要大小适中。其次,问题中的概念应是不相容的关系,否则也使人无法找到答案。再次,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用语一定要准确、恰当,能真正表达应该表达的意思。
(二)课堂提问面向全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理解能力、知识水平、个人经历的差异,对问题的看法肯定会有许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尝试展开集体讨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选择:“你们觉得谁说得更好?”“你们认为谁的想法更贴近当时的情况?”“假如你看到了这种景象,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你感觉他们俩谁理解得更合情理?”“你认为谁理解得更深刻?”等等。这样,宽容学生的一切想法和看法,肯定学生的发现、参与和探索,鼓励自由奔放的想象,既尊重了每一个同学,保护了参与的同学的积极性,又使更多的同学得到了参与的锻炼机会,使学生始终处于对知识的渴望,发现、获取知识的兴奋,研究、探索问题的喜悦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课堂提问时,尤其要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更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三)课堂提问题的时间间隔久些,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有的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根本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这样势必造成少数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的优秀生在尽情挥洒,大多资质平平者在“隔岸观火”,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尤其是所谓的小组合作探讨学习,智者滔滔不绝,庸者洗耳恭听。时间一到,老师一声令下:停,我们开始回答问题。至于这个问题学生探讨到何种程度,何种深度,对文章的理解有多大作用,老师不得而知。这种所谓的自主合作形式充其量只是走过程而已。留一点空白,让学生静心思考;留一段寂静,让学生默默探究,用心与文本对话。频繁的问答,难以达到对话的最佳境界,有时,一段冷场往往绽放智慧的火花。教学设计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它只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
(四)课堂提问题要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
如何学好语文?《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闭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五)课堂提问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真切体验文章美质。
心理学家卢家楣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份,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因此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只有激起并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提问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能达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六)课堂提问时展现“生活”情境,激活语文课堂。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抱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比如在《背影》这一课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和母亲很好,却对父亲颇多怨言。难予理解课文中的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父亲的不满,然后跟学生讲述一个父亲疼爱自己的小故事,通过老师的故事,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再现语文。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又掌握了知识。同时,通过提问学生就自然而然的转变了角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与社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鼓励和实现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每位老师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就得在课堂提问中转变观念,不断探索,优化提问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