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创新”为主题,首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2004年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企业文化论坛组委会主办、首钢总公司承办、江苏远东集团协办。
此次论坛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国经济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出现新的潮流的背景下召开的。论坛的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研究和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新经验、新方法,促进企业领导人提高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创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因此,此次论坛引起各方瞩目。与会人士对当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从理论建构到实际运作、从宏观发展到具体问题,把握发展的时代脉搏,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其中颇多真知灼见。
企业文化创新是新世纪提升中国企业能力的必然选择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而企业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层次的一个必然选择。
就总体水平而言,我国已经越过了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到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新的发展时期,与所处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全球化及国际产业转移相符合,从而形成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相对有利的外界条件。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在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在更深刻地参与国际分工的客观形势下,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和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文化是潜在的生产力”。 与会代表认为,企业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的,以企业管理哲学、企业精神为核心,以最高目标为共同价值的企业行为。它是企业的灵魂,是精神支柱,是潜在的生产力。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积淀;企业文化只有付诸实施才有意义,企业文化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不断创新,要目标化、系统化、具体化,有氛围、有载体、有典型;与制度创新融为一体,促进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而且要常抓不懈。
企业家要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
社会责任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共有的文化内涵。代表们认为,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要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消除贫困、促进社区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维护职工权益既是企业家的责任,又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企业家要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勇于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诚信是企业文化自觉的行为基础。实践证明,经营发展状况良好的企业必定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业界声誉和社会声誉。现代经济社会要求企业在诚信环境下从事经营活动,企业间的竞争最终是信誉和品牌的竞争,而凝聚力和品牌竞争的基础就是诚信。诚信是企业对政府、社会、员工、顾客以及债权人的一种承诺,承诺得到社会认同后,诚信就会变成企业的财富。
和谐与均衡是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民营股份制企业,远东集团提出企业生态的“五要素平衡”,通过服务客户、员工、股东、政府、社会,通过创建“一人进远东,全家远东人”的和气的内部关系,通过创建“一握远东手,永远是朋友 ”的和睦的客户关系,通过创建“一心创伟业,诚信谋发展”的和谐的社会关系,把“和”看作顺应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践行“三个代表”,与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相呼应的自觉行动。
企业家必须自觉地借鉴、融合古今中外的企业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企业建立在中国的土地上,其文化理念当然要植根于中国,但必须吸纳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借鉴国外的企业文化思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提炼创新。北京丽都饭店有限公司的做法是,每当外方经理到任时,中方经理都要介绍中国国情、介绍党的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介绍企业历史沿革,让他们及时认识到党组织在企业管理、改革、调整和稳定发展中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苏州供电公司在开展流程优化咨询工作中发现:一个看似简单的流程调整,背后却有着新旧组织文化的冲突与变革、事关企业组织文化重塑与再造的大文章,而这个重塑与再造的成功,关系着企业发展能力的提升。
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基础的、核心的、主导的作用,特别是处于重要战略转型期的企业文化,其反作用力更为明显。在企业变革中,自觉地进行文化的再造与制度的再造并行不悖。上海纺织控股有限公司的实践表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重组能否成功,已不仅取决于资本融合的运作状况,更依赖于以不同企业为载体的文化的融合程度。企业重组之患,不是来自有形资产,而在于无形的文化,所谓“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误,不亡也抵于亡”。要用开放的视野和文化张力把企业重组中经济和文化这两篇文章统筹起来,往思想文化的深处做,往企业持续发展的远处做,往市场经济的高处做。有代表提出,在企业文化改造的问题上当前要注意八个原则:市场决定原则、自上而下原则、随机制宜原则、机制支持原则、要素匹配原则、专家辅助原则、累积成果原则和积极谨慎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落实
企业文化力是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实现的。做企业、做品牌就是做文化,必须塑造科学的价值观;做文化就是做人,必须经营创新型人才;做人就是做SBU,力争人人为市场创造价值。
树立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企业工作者要坚持不懈地用企业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使员工自觉地为实现企业新的战略目标行动;围绕这个核心,注意处理好企业与社会、与人、与自然的关系;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战略目标;要在投入产出分析、资源配置、运营控制、绩效考核等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把功夫下到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
衡量经营管理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一种明确而统一的价值观是否渗透到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企业文化力可以从七个基本形态上把握:战略目标的凝聚力、价值追求的驱动力、机制激励的生长力、决策理念的主导力、和合氛围的协同力、科技创新的提升力、协调发展的持续力。论坛上,来自全国的许多企业工作者都以所属企业的实际,畅谈了他们对企业文化力问题的认识和体会。中国水电七局这个与共和国同步的企业提出:要形成企业务实超前的决策文化的内驱力、精细科学的管理文化的执行力、真诚和谐的人本文化的亲和力、创新创效的科技文化的创造力,用文化加力,给企业加速。作为民营企业,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形象地把自己的企业发展概括为“小家文化变为大家文化”。他们深切感到:在中国加入WTO,企业间的竞争更加国际化的今天,淡化家族制,向全社会开放,引进职业经理人,是民营企业成长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国际化竞争的需要。民营企业要在这一轮全球竞争中有立足之地,要挑大梁,就要从根本上进行文化战略整合。
通过文化提升经营能力。上海纺织控股有限公司对全行业空间重组中留下的一批存量资产,从文化看经济、从经济形态看文化的多视角出发来考虑如何盘活。上海纺织有着源远流长的经营历史,是民族纺织业的发源地。在行业调整、重组中产生了一批壳体企业。从纯经济形态看,人去楼空,似乎只有卖地卖楼的价值,然而从文化形态上看过去,在上海母亲河黄浦江和黄金水道苏州河的两岸,聚集了一批建筑风格各异的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厂,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充分开发内存其中的文化资源优势,其价值不可估量。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当前增强企业文化力的重要手段。江淮汽车集团公司从1996年开始致力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并以创新的文化核心来支撑“江汽大厦”,他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和“五项修炼”理论相结合,把“系统思考、团队学习”的核心理念赋于公司的战略决策和制度设计中,把学习型组织的工具和方法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规范组织行为、净化员工心灵、改善组织心态、激发创新能力、培育组织的学习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学习改变了员工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用学习的手段提升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职能管理素质。学习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变革能力,培育了团队和组织的学习力,走出了一条国企渐进式变革的道路。
会议安排了中国企业文化测评中心所做的企业文化测评的专题讲座,介绍了国外先进国家在企业文化管理系统研究领域和实务操作方面的成果。代表们饶有兴味地提出了许多问题,与演讲人共同探讨如何用技术手段,提升我国企业文化测评水平,以利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能力。
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首钢集团和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袁宝华、虞云耀、徐惟诚、陈清泰、王瑞祥、程路、张修学、蒋黔贵、陈光复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企业工作者共400多人出席了会议。徐惟诚主持了开幕式。
此次论坛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国经济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出现新的潮流的背景下召开的。论坛的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研究和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新经验、新方法,促进企业领导人提高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创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因此,此次论坛引起各方瞩目。与会人士对当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从理论建构到实际运作、从宏观发展到具体问题,把握发展的时代脉搏,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其中颇多真知灼见。
企业文化创新是新世纪提升中国企业能力的必然选择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而企业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层次的一个必然选择。
就总体水平而言,我国已经越过了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到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新的发展时期,与所处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全球化及国际产业转移相符合,从而形成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相对有利的外界条件。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在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在更深刻地参与国际分工的客观形势下,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和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文化是潜在的生产力”。 与会代表认为,企业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的,以企业管理哲学、企业精神为核心,以最高目标为共同价值的企业行为。它是企业的灵魂,是精神支柱,是潜在的生产力。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积淀;企业文化只有付诸实施才有意义,企业文化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不断创新,要目标化、系统化、具体化,有氛围、有载体、有典型;与制度创新融为一体,促进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而且要常抓不懈。
企业家要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
社会责任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共有的文化内涵。代表们认为,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要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消除贫困、促进社区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维护职工权益既是企业家的责任,又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企业家要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勇于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诚信是企业文化自觉的行为基础。实践证明,经营发展状况良好的企业必定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业界声誉和社会声誉。现代经济社会要求企业在诚信环境下从事经营活动,企业间的竞争最终是信誉和品牌的竞争,而凝聚力和品牌竞争的基础就是诚信。诚信是企业对政府、社会、员工、顾客以及债权人的一种承诺,承诺得到社会认同后,诚信就会变成企业的财富。
和谐与均衡是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民营股份制企业,远东集团提出企业生态的“五要素平衡”,通过服务客户、员工、股东、政府、社会,通过创建“一人进远东,全家远东人”的和气的内部关系,通过创建“一握远东手,永远是朋友 ”的和睦的客户关系,通过创建“一心创伟业,诚信谋发展”的和谐的社会关系,把“和”看作顺应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践行“三个代表”,与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相呼应的自觉行动。
企业家必须自觉地借鉴、融合古今中外的企业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企业建立在中国的土地上,其文化理念当然要植根于中国,但必须吸纳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借鉴国外的企业文化思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提炼创新。北京丽都饭店有限公司的做法是,每当外方经理到任时,中方经理都要介绍中国国情、介绍党的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介绍企业历史沿革,让他们及时认识到党组织在企业管理、改革、调整和稳定发展中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苏州供电公司在开展流程优化咨询工作中发现:一个看似简单的流程调整,背后却有着新旧组织文化的冲突与变革、事关企业组织文化重塑与再造的大文章,而这个重塑与再造的成功,关系着企业发展能力的提升。
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基础的、核心的、主导的作用,特别是处于重要战略转型期的企业文化,其反作用力更为明显。在企业变革中,自觉地进行文化的再造与制度的再造并行不悖。上海纺织控股有限公司的实践表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重组能否成功,已不仅取决于资本融合的运作状况,更依赖于以不同企业为载体的文化的融合程度。企业重组之患,不是来自有形资产,而在于无形的文化,所谓“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误,不亡也抵于亡”。要用开放的视野和文化张力把企业重组中经济和文化这两篇文章统筹起来,往思想文化的深处做,往企业持续发展的远处做,往市场经济的高处做。有代表提出,在企业文化改造的问题上当前要注意八个原则:市场决定原则、自上而下原则、随机制宜原则、机制支持原则、要素匹配原则、专家辅助原则、累积成果原则和积极谨慎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落实
企业文化力是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实现的。做企业、做品牌就是做文化,必须塑造科学的价值观;做文化就是做人,必须经营创新型人才;做人就是做SBU,力争人人为市场创造价值。
树立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企业工作者要坚持不懈地用企业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使员工自觉地为实现企业新的战略目标行动;围绕这个核心,注意处理好企业与社会、与人、与自然的关系;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战略目标;要在投入产出分析、资源配置、运营控制、绩效考核等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把功夫下到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
衡量经营管理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一种明确而统一的价值观是否渗透到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企业文化力可以从七个基本形态上把握:战略目标的凝聚力、价值追求的驱动力、机制激励的生长力、决策理念的主导力、和合氛围的协同力、科技创新的提升力、协调发展的持续力。论坛上,来自全国的许多企业工作者都以所属企业的实际,畅谈了他们对企业文化力问题的认识和体会。中国水电七局这个与共和国同步的企业提出:要形成企业务实超前的决策文化的内驱力、精细科学的管理文化的执行力、真诚和谐的人本文化的亲和力、创新创效的科技文化的创造力,用文化加力,给企业加速。作为民营企业,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形象地把自己的企业发展概括为“小家文化变为大家文化”。他们深切感到:在中国加入WTO,企业间的竞争更加国际化的今天,淡化家族制,向全社会开放,引进职业经理人,是民营企业成长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国际化竞争的需要。民营企业要在这一轮全球竞争中有立足之地,要挑大梁,就要从根本上进行文化战略整合。
通过文化提升经营能力。上海纺织控股有限公司对全行业空间重组中留下的一批存量资产,从文化看经济、从经济形态看文化的多视角出发来考虑如何盘活。上海纺织有着源远流长的经营历史,是民族纺织业的发源地。在行业调整、重组中产生了一批壳体企业。从纯经济形态看,人去楼空,似乎只有卖地卖楼的价值,然而从文化形态上看过去,在上海母亲河黄浦江和黄金水道苏州河的两岸,聚集了一批建筑风格各异的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厂,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充分开发内存其中的文化资源优势,其价值不可估量。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当前增强企业文化力的重要手段。江淮汽车集团公司从1996年开始致力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并以创新的文化核心来支撑“江汽大厦”,他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和“五项修炼”理论相结合,把“系统思考、团队学习”的核心理念赋于公司的战略决策和制度设计中,把学习型组织的工具和方法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规范组织行为、净化员工心灵、改善组织心态、激发创新能力、培育组织的学习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学习改变了员工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用学习的手段提升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职能管理素质。学习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变革能力,培育了团队和组织的学习力,走出了一条国企渐进式变革的道路。
会议安排了中国企业文化测评中心所做的企业文化测评的专题讲座,介绍了国外先进国家在企业文化管理系统研究领域和实务操作方面的成果。代表们饶有兴味地提出了许多问题,与演讲人共同探讨如何用技术手段,提升我国企业文化测评水平,以利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能力。
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首钢集团和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袁宝华、虞云耀、徐惟诚、陈清泰、王瑞祥、程路、张修学、蒋黔贵、陈光复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企业工作者共400多人出席了会议。徐惟诚主持了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