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把人当作工具,从如何开发教师的潜力,发挥教师的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始,开创出一种新型的服务性管理模式。通过协调、沟通、交流、激励,来把教师自己的职业目标与学校的组织目标统一起来,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教师管理;人本管理;心理契约;服务性管理
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其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然而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的教师,是直接影响和作用于教育对象的,他们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那么在学校这个组织中,对于教师的管理应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有与其他职业所不同的特点,对于教师的管理应做到以协调、沟通、交流、激励为主的,以人为本的服务性管理。
一、 依据心理契约理论做到对教师的人本管理
“心理契约”认为在一个组织中实际存在着两种契约关系:一种是正式的,以文字形式存在的经济性契约,而另一种则是非正式的,未写成文字的心理性契约,起着与经济契约同等重要的作用。“心理契约”是存在于组织与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无形的,内隐的,不能书面化的期望,是以承诺与感知为基础的,自己与组织间彼此形成的责任一位的某种信念。心理契约是内隐的,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有激励的效果,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内心愿望或期盼,就会是人们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因此。心理契约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了解教师的心理契约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教师的心理需要,了解教师与学校的关系,以此来判断教师对工作的效率、满意度等,来进行管理的改进,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主体,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教师管理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
坚持人文关怀。
(一)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立足于人的尊严、独立、自由的个性,给人的生命发展以关注,旨在提高
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校要构建良好的体现人文关怀的环境,就应该第一,要把教师的工作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第二,对不同的学科的教师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第三,时刻关心教师的生活和思想,保证教师有正常的休息,尊重教师的各项权利。
(二) 人本管理
对教师的人本管理是一种软环境的管理,在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工资、相应的福利待遇以及一流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下,为教师提供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建立起互信、互动的和谐关系,形成一种共同实现管理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管理者要做到诚信管理。“你希望如何被对待,就应该如何待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地认识到,管理者并不是对教师发号施令的人,而是应该给教师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去锻炼发展。诚信管理就是在管理中,做到以真诚为核心,诚实守信,做到讲真话,发布真实而全面的信息,并且必须持之以恒,言行一致。还要对教师的压力给予正确的疏导,根据教师的职业的特点,可以看出教师的职业压力来自社会、学校以及个人。他们长期承担着工作压力、精神压力、心理压力、经济压力等。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帮助教师缓解这些来自各方面压力,使教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避免压力对学校、教师个人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 通过人本管理做到对教师的服务性管理
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改变和智力劳动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特征的强化,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支配性和強制性管理功能逐渐弱化,而为整个组织服务的功能加强,以这种理念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即为服务性管理。
教师是专业人员,学校管理的本质功能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其实就是为教师的发展而服务的。学校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专业的机会,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来服务于教师的发展,而教师通过自己的发展又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管理者要秉承为教师服务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制度。
(一) 在教师工作任务的设计上采取分层的方法,面对不同的教师给予不同的工作任务。如面对新手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特点,对其工作进行合理分配,使其能够胜任,但也要有一些挑战。面对专家型教师要给予其创造和发展自己的舞台,并安排他们为新手型教师给予指导。面对研究型教师要鼓励其对更高水平的课程,课题进行理论创造。
(二) 加强激励措施,提高教师能力。在绩效考核指导方面采取多样的考核制度,设立不同的奖励方法。如教学质量奖、教学建设奖、科学研究奖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并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不同的奖励。使教师在良性的竞争中提升自己。
(三) 为教师量身定制职业发展策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主动了解教师,多与教师沟通、交流,了解教师对现阶段发展的需求,为其定制适合其发展的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并定期提供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使教师更有动力向着预想目标前进。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师服务性管理,是一种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建设学校的软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来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献梅.论需要层次理论在教师激励机制中的运用[N].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7(2):75-77.
[2]田宝军,蒋芳.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教师激励机制研究[N].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2):23-28.
[3]郎群秀.教师管理理念与策略探究[J].教育探索,2005,(12).
[4]吴天武.人性化管理——教师管理的灵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1)13-16.
[5]刘权辉,朱萍华.激励机制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管理,2007,(9)59-60.
[6]汤桂香.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6(2)55-58.
作者简介:高婷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
关键词:教师管理;人本管理;心理契约;服务性管理
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其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然而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的教师,是直接影响和作用于教育对象的,他们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那么在学校这个组织中,对于教师的管理应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有与其他职业所不同的特点,对于教师的管理应做到以协调、沟通、交流、激励为主的,以人为本的服务性管理。
一、 依据心理契约理论做到对教师的人本管理
“心理契约”认为在一个组织中实际存在着两种契约关系:一种是正式的,以文字形式存在的经济性契约,而另一种则是非正式的,未写成文字的心理性契约,起着与经济契约同等重要的作用。“心理契约”是存在于组织与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无形的,内隐的,不能书面化的期望,是以承诺与感知为基础的,自己与组织间彼此形成的责任一位的某种信念。心理契约是内隐的,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有激励的效果,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内心愿望或期盼,就会是人们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因此。心理契约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了解教师的心理契约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教师的心理需要,了解教师与学校的关系,以此来判断教师对工作的效率、满意度等,来进行管理的改进,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主体,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教师管理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
坚持人文关怀。
(一)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立足于人的尊严、独立、自由的个性,给人的生命发展以关注,旨在提高
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校要构建良好的体现人文关怀的环境,就应该第一,要把教师的工作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第二,对不同的学科的教师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第三,时刻关心教师的生活和思想,保证教师有正常的休息,尊重教师的各项权利。
(二) 人本管理
对教师的人本管理是一种软环境的管理,在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工资、相应的福利待遇以及一流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下,为教师提供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建立起互信、互动的和谐关系,形成一种共同实现管理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管理者要做到诚信管理。“你希望如何被对待,就应该如何待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地认识到,管理者并不是对教师发号施令的人,而是应该给教师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去锻炼发展。诚信管理就是在管理中,做到以真诚为核心,诚实守信,做到讲真话,发布真实而全面的信息,并且必须持之以恒,言行一致。还要对教师的压力给予正确的疏导,根据教师的职业的特点,可以看出教师的职业压力来自社会、学校以及个人。他们长期承担着工作压力、精神压力、心理压力、经济压力等。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帮助教师缓解这些来自各方面压力,使教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避免压力对学校、教师个人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 通过人本管理做到对教师的服务性管理
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改变和智力劳动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特征的强化,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支配性和強制性管理功能逐渐弱化,而为整个组织服务的功能加强,以这种理念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即为服务性管理。
教师是专业人员,学校管理的本质功能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其实就是为教师的发展而服务的。学校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专业的机会,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来服务于教师的发展,而教师通过自己的发展又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管理者要秉承为教师服务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制度。
(一) 在教师工作任务的设计上采取分层的方法,面对不同的教师给予不同的工作任务。如面对新手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特点,对其工作进行合理分配,使其能够胜任,但也要有一些挑战。面对专家型教师要给予其创造和发展自己的舞台,并安排他们为新手型教师给予指导。面对研究型教师要鼓励其对更高水平的课程,课题进行理论创造。
(二) 加强激励措施,提高教师能力。在绩效考核指导方面采取多样的考核制度,设立不同的奖励方法。如教学质量奖、教学建设奖、科学研究奖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并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不同的奖励。使教师在良性的竞争中提升自己。
(三) 为教师量身定制职业发展策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主动了解教师,多与教师沟通、交流,了解教师对现阶段发展的需求,为其定制适合其发展的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并定期提供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使教师更有动力向着预想目标前进。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师服务性管理,是一种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建设学校的软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来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献梅.论需要层次理论在教师激励机制中的运用[N].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7(2):75-77.
[2]田宝军,蒋芳.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教师激励机制研究[N].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2):23-28.
[3]郎群秀.教师管理理念与策略探究[J].教育探索,2005,(12).
[4]吴天武.人性化管理——教师管理的灵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1)13-16.
[5]刘权辉,朱萍华.激励机制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管理,2007,(9)59-60.
[6]汤桂香.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6(2)55-58.
作者简介:高婷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