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略讀课文,这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和略读能力的培养。《月是故乡明》一课的教学,以“建构”与“迁移”的方式学习知识,以“活动”与“体验”的方式把握本质,以“主体”与“主导”的方式促进发展,实现了略读课文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统编教材 略读课文 深度学习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均有一至两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感知课文大意,提取重要信息,自读与交流并重的课文。不少教师容易将略读课文上成自读课,指导不够,局限于回答问题等。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那么,略读课文教学如何做到略而不浅呢?吴江区绸都小学王宇蔚老师执教的《月是故乡明》一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且引发了笔者对深度学习的认识与思考:略读课文也可以进行深度学习。
一、统编视野下的教材理解
《月是故乡明》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单元导语中,人文主题引用了冰心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语文要素为:“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散文。季老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题目“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统领全文,揭示主旨。文章充分体现了“童年往事”这一人文主题,王老师整堂课以“寻找作者的思维轨迹”为主要任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很好地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二、教学设计的课堂呈现
1.板块一:说一说关于月亮的诗句
王老师以交流关于月亮的诗句作为本课的导入,由诗句引发学生进一步交流诗人由月想到了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想到了白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到了故乡;“月有阴晴圆缺”想到的是人间悲欢离合;“露似珍珠月似弓”想到的是弯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想到的是知己好友……继而出示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揭示课题。
王老师说:“这是季羡林爷爷写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处处都流露着作者的思乡之情,作者看到月亮,也和那些诗人一样,想到了很多很多的事物。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6自然段,边读边把作者联想到的事物圈画出来。”
2.板块二:画一画作者的思维轨迹
(1)方法指导。王老师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画出作者的思维轨迹。该指导分为三个步骤:①让学生认真地逐句读课文,交流作者由月亮想到了什么。②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按描写顺序梳理: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山,想象中的山、济南的山,最后想到了故乡的月。③教师将作者想到的事物板书在黑板上,如图1。
(2)合作探究。王老师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分小组合作学习,自读第3至6自然段,思考作者想到了什么,试着画一画思维轨迹。提示:3、4自然段都是关于“水”的,画一条思维轨迹;5、6自然段各画一条思维轨迹。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自读、探究,每人都画了三条思维轨迹。王老师分别请三位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画的思维轨迹,并介绍自己为什么这么画。
(3)引发思考。王老师在黑板上逐一呈现了自己画的三条思维轨迹,学生和老师画的基本一样。如图2、图3。
王老师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思维轨迹图(图3),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就发现,作者最后都是联想到故乡的小月亮。王老师继续追问:这是为什么呢?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很快就明白: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这时,王老师说:“这是一篇散文,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很多事物,看似凌乱,却有一条线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对故乡的情。字里行间流淌的是作者的思乡之情。”
3.板块三:品一品诗情画意的语言
(1)老师引读。
师:每一条思维轨迹的最后都是故乡的小月亮,那么作者小时候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呢?只有第4自然段写到了。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指名朗读)
师:小时候的月亮亮不亮?——亮。
师:干不干净?——干净。
师:故乡的小月亮,清光四溢,多美多亮。谁再来读?
师:作者不仅写了天上的月亮,还写了水里的月亮。天上的月亮亮,水里的月亮——也亮(生);天上的月亮净,水里的月亮——也净(生);天上的月亮动,水里的月亮——也动(生),这就叫——相映成趣。
师(引读):在我的梦中,两个月亮——叠在一起(生),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师:一份的清光四溢变成了两份——清光四溢(生),一份的晶莹澄澈变成了——两份晶莹澄澈(生)。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写故乡的小月亮的文字。
(2)学生赏读。
师:一个词就是一句话,一句话拆开来就是一首诗。请你找一找文中哪里写得诗情画意。
生1:“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作者用了排比句式,写出了对月亮的赞美,更写出对故乡的小月亮的喜爱。
师:作者到过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很多美妙绝伦的月亮,但是仍然比不过故乡的小月亮。
生2:“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作者用了“无论如何……”“不管……”等词,强烈地表达了自己难忘故乡的小月亮之情。
师:“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但难忘的还是故乡的小月亮。 生3:“夸张一点说……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文中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赏月胜地,但作者想到的仍然是故乡的小月亮。
师:面对赏月胜地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生激情朗读诗情画意的句子)
师:诗情画意的语言写出作者最真最深的情感。如果让我们写月亮,能写得出这样的情感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我们写不出?
生:因为作者离开家乡好多年,深深地思念着故乡。
师:是啊,作者背井离乡,有着浓浓思乡情。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5、6自然段。
三、深度学习理论下的教学评析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学生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的,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郭华教授说,判断深度学习是否发生,可以从“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几个方面来说明。基于此观点看王老师的《月是故乡明》一课,就是带着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以“建构”与“迁移”的方式学习知识
“联想与结构”既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样态,又是这样的学习方式所处理的学习内容。作为学习方式的样态,就是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通过学习活动去联想、调动、激活自己的经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习内容本身也是有逻辑、有体系、有结构的。这就是以建构的方式学习知识(如图4):
《月是故乡明》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王老师敏锐地捕捉到文本的内在逻辑,设计了“画一画作者的思维轨迹”这一环节,妙不可言。她调动了五年级学生的已有阅读经验,让学生读中抓关键——作者想到了什么,然后带着学生画出第一条思维轨迹,实现了经验与知识的转化,让看似凌乱的文本内容一下变得条理清晰,有迹可循。再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画,完成其他几条思维轨迹,最后呈现完整的思维导图,将全文内容浓缩其中。在此过程中,学生将知识再度转化,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迁移与应用”与“联想与结构”是相对应的。“迁移”是经验的扩展与提升,“应用”是将内化了的知识外显化、操作化的过程。学习内容的系统性、结构性、丰富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都在“迁移与应用”中体现。
王老师的整堂课都体现了“迁移与应用”的智慧。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从精读而略读,譬如孩子学走路,初起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地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跤。”如王老师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学情,迁移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首先“扶着牵着”学生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思维轨迹,让学生的阅读方法得到扩展和提升;然后渐渐放手,让学生将这样的阅读方法进一步迁移、应用,自己完成其他段落的思维轨迹。再如,王老师带领学生品读诗情画意的语言时,并没有烦琐的指导和分析,只是巧妙地通过反复“引读”,不断深化和提升学生的朗读感悟;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迁移与运用这样的朗读经验,自由赏读,尽情交流,课堂上书声琅琅,情意浓浓。
2.以“活动”与“体验”的方式把握本质
“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亲身经历”,通过自己的活动激活知识,体验知识本身蕴含的内涵和意义,体会到深刻的思想情感。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活动与体验”中进行质疑、探究、归纳、演绎等,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加工,把握事物本质,同时发展思维品质。
王老师通过设计“画思维轨迹图”的活动,让学生清晰感受到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一下子就把握了本文的主旨。当全文的“思维轨迹图”展现在黑板上時,王老师就让学生透过图看本质,发现了每一幅思维轨迹图的最后都是“故乡的小月亮”,然后质疑:“这是为什么呢?”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作者的思乡之情深入学生的心灵。可赞的是,王老师的教学并未到此停止,而是通过反复引读描写故乡的小月亮的语句,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体验故乡的小月亮多美多亮,思乡之情聚焦于此,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在“活动与体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带领学生进入知识发现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文本内容,还包含教师对学生素养形成的自觉规划与引领。
王老师设计的两大环节“画一画作者的思维轨迹图”和“品一品诗情画意的语言”都直接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王老师问学生:“如果让我们写月亮,能写得出这样的情感吗?”学生说不能,因为只有背井离乡的人才会望月思乡。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均借月抒发自己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这就是“月是故乡明”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此时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鲜活。
3.以“主体”与“主导”的方式促进发展
深度学习是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成就。学生需要好教师的引导;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得到自身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可忽视。即使是略读课文,依然要处理好“主体”和“主导”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做引导、帮助学生成为知识发现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指挥官”。
王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智慧地将文本内容转化为教学材料,巧妙地将教学过程设计为活动体验,科学地将学生经验建构为知识结构,促进了学生的成长。透过课堂教学,我们可以看到王老师历经了与学生、与教材、与作者、与文化等多元化的解读,实现了自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2]罗秋婵.突显略读功能,探索略读教学范式——以部编版语文略读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
【关键词】统编教材 略读课文 深度学习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均有一至两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感知课文大意,提取重要信息,自读与交流并重的课文。不少教师容易将略读课文上成自读课,指导不够,局限于回答问题等。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那么,略读课文教学如何做到略而不浅呢?吴江区绸都小学王宇蔚老师执教的《月是故乡明》一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且引发了笔者对深度学习的认识与思考:略读课文也可以进行深度学习。
一、统编视野下的教材理解
《月是故乡明》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单元导语中,人文主题引用了冰心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语文要素为:“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散文。季老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题目“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统领全文,揭示主旨。文章充分体现了“童年往事”这一人文主题,王老师整堂课以“寻找作者的思维轨迹”为主要任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很好地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二、教学设计的课堂呈现
1.板块一:说一说关于月亮的诗句
王老师以交流关于月亮的诗句作为本课的导入,由诗句引发学生进一步交流诗人由月想到了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想到了白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到了故乡;“月有阴晴圆缺”想到的是人间悲欢离合;“露似珍珠月似弓”想到的是弯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想到的是知己好友……继而出示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揭示课题。
王老师说:“这是季羡林爷爷写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处处都流露着作者的思乡之情,作者看到月亮,也和那些诗人一样,想到了很多很多的事物。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6自然段,边读边把作者联想到的事物圈画出来。”
2.板块二:画一画作者的思维轨迹
(1)方法指导。王老师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画出作者的思维轨迹。该指导分为三个步骤:①让学生认真地逐句读课文,交流作者由月亮想到了什么。②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按描写顺序梳理: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山,想象中的山、济南的山,最后想到了故乡的月。③教师将作者想到的事物板书在黑板上,如图1。
(2)合作探究。王老师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分小组合作学习,自读第3至6自然段,思考作者想到了什么,试着画一画思维轨迹。提示:3、4自然段都是关于“水”的,画一条思维轨迹;5、6自然段各画一条思维轨迹。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自读、探究,每人都画了三条思维轨迹。王老师分别请三位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画的思维轨迹,并介绍自己为什么这么画。
(3)引发思考。王老师在黑板上逐一呈现了自己画的三条思维轨迹,学生和老师画的基本一样。如图2、图3。
王老师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思维轨迹图(图3),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就发现,作者最后都是联想到故乡的小月亮。王老师继续追问:这是为什么呢?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很快就明白: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这时,王老师说:“这是一篇散文,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很多事物,看似凌乱,却有一条线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对故乡的情。字里行间流淌的是作者的思乡之情。”
3.板块三:品一品诗情画意的语言
(1)老师引读。
师:每一条思维轨迹的最后都是故乡的小月亮,那么作者小时候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呢?只有第4自然段写到了。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指名朗读)
师:小时候的月亮亮不亮?——亮。
师:干不干净?——干净。
师:故乡的小月亮,清光四溢,多美多亮。谁再来读?
师:作者不仅写了天上的月亮,还写了水里的月亮。天上的月亮亮,水里的月亮——也亮(生);天上的月亮净,水里的月亮——也净(生);天上的月亮动,水里的月亮——也动(生),这就叫——相映成趣。
师(引读):在我的梦中,两个月亮——叠在一起(生),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师:一份的清光四溢变成了两份——清光四溢(生),一份的晶莹澄澈变成了——两份晶莹澄澈(生)。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写故乡的小月亮的文字。
(2)学生赏读。
师:一个词就是一句话,一句话拆开来就是一首诗。请你找一找文中哪里写得诗情画意。
生1:“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作者用了排比句式,写出了对月亮的赞美,更写出对故乡的小月亮的喜爱。
师:作者到过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很多美妙绝伦的月亮,但是仍然比不过故乡的小月亮。
生2:“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作者用了“无论如何……”“不管……”等词,强烈地表达了自己难忘故乡的小月亮之情。
师:“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但难忘的还是故乡的小月亮。 生3:“夸张一点说……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文中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赏月胜地,但作者想到的仍然是故乡的小月亮。
师:面对赏月胜地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生激情朗读诗情画意的句子)
师:诗情画意的语言写出作者最真最深的情感。如果让我们写月亮,能写得出这样的情感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我们写不出?
生:因为作者离开家乡好多年,深深地思念着故乡。
师:是啊,作者背井离乡,有着浓浓思乡情。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5、6自然段。
三、深度学习理论下的教学评析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学生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的,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郭华教授说,判断深度学习是否发生,可以从“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几个方面来说明。基于此观点看王老师的《月是故乡明》一课,就是带着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以“建构”与“迁移”的方式学习知识
“联想与结构”既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样态,又是这样的学习方式所处理的学习内容。作为学习方式的样态,就是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通过学习活动去联想、调动、激活自己的经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习内容本身也是有逻辑、有体系、有结构的。这就是以建构的方式学习知识(如图4):
《月是故乡明》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王老师敏锐地捕捉到文本的内在逻辑,设计了“画一画作者的思维轨迹”这一环节,妙不可言。她调动了五年级学生的已有阅读经验,让学生读中抓关键——作者想到了什么,然后带着学生画出第一条思维轨迹,实现了经验与知识的转化,让看似凌乱的文本内容一下变得条理清晰,有迹可循。再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画,完成其他几条思维轨迹,最后呈现完整的思维导图,将全文内容浓缩其中。在此过程中,学生将知识再度转化,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迁移与应用”与“联想与结构”是相对应的。“迁移”是经验的扩展与提升,“应用”是将内化了的知识外显化、操作化的过程。学习内容的系统性、结构性、丰富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都在“迁移与应用”中体现。
王老师的整堂课都体现了“迁移与应用”的智慧。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从精读而略读,譬如孩子学走路,初起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地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跤。”如王老师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学情,迁移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首先“扶着牵着”学生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思维轨迹,让学生的阅读方法得到扩展和提升;然后渐渐放手,让学生将这样的阅读方法进一步迁移、应用,自己完成其他段落的思维轨迹。再如,王老师带领学生品读诗情画意的语言时,并没有烦琐的指导和分析,只是巧妙地通过反复“引读”,不断深化和提升学生的朗读感悟;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迁移与运用这样的朗读经验,自由赏读,尽情交流,课堂上书声琅琅,情意浓浓。
2.以“活动”与“体验”的方式把握本质
“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亲身经历”,通过自己的活动激活知识,体验知识本身蕴含的内涵和意义,体会到深刻的思想情感。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活动与体验”中进行质疑、探究、归纳、演绎等,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加工,把握事物本质,同时发展思维品质。
王老师通过设计“画思维轨迹图”的活动,让学生清晰感受到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一下子就把握了本文的主旨。当全文的“思维轨迹图”展现在黑板上時,王老师就让学生透过图看本质,发现了每一幅思维轨迹图的最后都是“故乡的小月亮”,然后质疑:“这是为什么呢?”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作者的思乡之情深入学生的心灵。可赞的是,王老师的教学并未到此停止,而是通过反复引读描写故乡的小月亮的语句,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体验故乡的小月亮多美多亮,思乡之情聚焦于此,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在“活动与体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带领学生进入知识发现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文本内容,还包含教师对学生素养形成的自觉规划与引领。
王老师设计的两大环节“画一画作者的思维轨迹图”和“品一品诗情画意的语言”都直接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王老师问学生:“如果让我们写月亮,能写得出这样的情感吗?”学生说不能,因为只有背井离乡的人才会望月思乡。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均借月抒发自己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这就是“月是故乡明”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此时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鲜活。
3.以“主体”与“主导”的方式促进发展
深度学习是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成就。学生需要好教师的引导;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得到自身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可忽视。即使是略读课文,依然要处理好“主体”和“主导”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做引导、帮助学生成为知识发现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指挥官”。
王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智慧地将文本内容转化为教学材料,巧妙地将教学过程设计为活动体验,科学地将学生经验建构为知识结构,促进了学生的成长。透过课堂教学,我们可以看到王老师历经了与学生、与教材、与作者、与文化等多元化的解读,实现了自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2]罗秋婵.突显略读功能,探索略读教学范式——以部编版语文略读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