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小学语文朗读指导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中强调:“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读。”语文课标中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不应是纯技巧的指导,更应该注重的是以生活体验来解读文本、朗读课文。
  一、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一是范读。
  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示范,以此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最直接的指导方式。
  例如于永正老师教学《秋天的怀念》中的片段:……哪位同学愿意读课文?(生读第一自然段。)师:“望着,望着。”第二个“望着”读轻些,再自然一些。(生读第二自然段。)师:别太急赶着读完,这句话较长,一齐练读一遍。(生读。)师:刚读就读得这么好,不容易。语文一定要好好地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想象。句号要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要长一些。听老师读(范读声情并茂,动情处几近哽咽)。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要去想,要注意停顿,速度不要快。(生读文。)
  这样的范读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引导学生怎样去读书,通过语速的变化、音量的变化等读出自己的理解。二是用教师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进入情境。三是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二是评读。
  在什么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回答: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好时,他们学得最好。怎样在朗读中发挥评价功能,让学生“被鼓舞,被信任”呢?孙双金老师执教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朗读指导片段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学习。
  训练朗读:“我抬头望了望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我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
  一学生朗读。(很正确、流利,但没有感情)
  师:读得真流利,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而且没有一个字读错。如果你能读得让我感到累那就更好了。
  又一学生读。
  师:你的音色真好听!我建议你以后去当个播音员!来,播音员,握个手。
  又一学生朗读。
  当学生读到“一千八百多级”的时候,孙老师在一旁仰天长望,并倒抽了一口冷气(学生们都笑了)。
  师:这天游峰可真高啊!爬天游峰可真累啊!
  孙老师通过言语、表情、行动等,把朗读要求巧妙地传递给学生,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暗示。特别是孙老师真诚的评价及“抽了一口冷气”的表演,是对学生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感觉到了自己的成功,这样谁不想展示一下自己呢?学生们兴趣高涨,反应积极。
  三是画读。
  即将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理解用笔画出来,使文字变成图画,更具体形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领悟。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时可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画出下图:
  学生边读边画出蜡烛点燃到熄灭、由危急万分到化险为夷的曲线图,从而对课文内容的“惊心动魄”有了深入的理解。
  二、指导学生用生活中的经验去朗读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在观察、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缺乏的是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重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引导。
  如在教学《赶海》时,其中抓到小海星时很高兴,课文句子是:“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学生朗读这句话时都能体会到高兴的语气。可是后面的“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头寻找着什么”,有些孩子不能体会到“好奇”,我就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啊”、“哦”、“呀”、“咦”等所表达的各种语气。那么,我看到小伙伴只努努嘴,不作声,会让人感觉到什么呢?孩子们自然就知道是“好奇”了。当涉及学生生活实际时,课文中“嘿、哎、咦、哦”的语气和表情便水到渠成了。因此,我们老师要在引导上多下工夫。
  三、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应从培养学生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开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主动的感受体悟,与课文内容产生情感共鸣,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也只有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准确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教师在朗读指导中不要急于给学生框定“××”、“××”感情范畴,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体会,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设身处地地做一做“文中人”。
  如在教学《船长》中哈尔威船长指挥人们脱险这一部分的朗读,让学生来做一回船长:如果你就是哈尔威船长,此时此刻你会想什么?又想说什么?你会怎样去做?通过学生对角色的扮演,从而让学生走进船长的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感悟了朗读的情感基础:镇定自若、当机立断、坚毅果敢。
  读中感悟,悟中生情,还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字词进行品析。“文章皆是有情物”,文本的情感表达常隐藏于字里行间,所以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现真情,就必须让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加以品析、揣摩、感悟。在品析中,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触摸文本中的情感,从而感悟、积蓄情感,继而与文中的情感相交融,此时学生的朗读必然出现真情的流淌。
其他文献
摘 要:要想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学法的指导很重要。摘句法,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串连法,若一个段落中只由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即可。归纳法,有些段意,可采用“主要人物——主要干什么——结果怎样”的方法来归纳段意。抓住要素法,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
期刊
兴趣的产生基于需要,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当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会觉得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故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任何一种兴趣都不是先天产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激发出来的。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
阅读教学备受关注,置身于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们都在积极探究,有的成效显著,有的依然徘徊不前,究其原因,还是未能摸索出科学实用的操作方法。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中的一员,现将我在阅读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叙述出来,仅供参考。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还原语言画面、理解语言思想、探究语言规律,进而通过语言运用以增加语言积累的动态过程。由于小学生认识能力的限制,在语言文字向语言画面、语言画面向语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充分利用各种数学故事和生活案例故事,让数学课堂更为丰富多彩、别开生面。创设有效的情境,能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数学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故事引入 情境创设 习惯培养  精彩的故事是儿童世界的一部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低年级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因此,在教学中,我巧妙地将数学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课程资源开发对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村小学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对农村小学的实际教育效果更为重要。通过问卷和访谈对农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存在教师对教材内涵挖掘不深、教师对隐形课程资源关注不够、数学课缺乏生活味、不会利用其他学科的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丰富农
期刊
新课标强调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让学生创新,就必须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产生思考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这也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思考的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呢?  一、联系生活,探索规律,唤起思考意识和兴趣  数学教学内容都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让学
期刊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把表情、声音作为非语言交流的符号,那么言语只表达信息的7%,而大部分是靠非言语来表达的。在言语行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言语只起方向性或规定性的作用,而非言语行为才能准确地反映出话语的真正思想和感情,担当起绝大部分的传播职能。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自己语调、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非言语行为,使之与言语相配合,就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注意学生
期刊
语文是各门课程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主阵地。作为语文教师,要乐为导师,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情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一、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创新意识。实施新课改,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当务之急是实现以下几个观念的转变:1.学生观念的转变。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当作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而且是最
期刊
一、主题研究方向  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激趣的案例,展示了我引导学生观察与想象相结合,计算与思考、判断相组合的综合思维训练过程。  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让生活的问题进入地理课堂,促使教师从生活中捕捉地理现象,然后设计出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挖掘地理知识的生活内涵,让地理贴近实际生活,达到学生生活地理化”,这是近几年来我们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一种方式。  二、列举密切联系
期刊
数学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的份量,它不但有智育的功能,也有其美育的功能。数学美深深地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它的欣赏。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欣赏数学美:  一、简洁美  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朴素,简单,是其外在形式。只有既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称得上至美。  欧拉给出的公式“V-E+F=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世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