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好的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因此经过培养,人可以形成新的正确的习惯,改正不良习惯。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学习内容不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在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幼儿期是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期间培弄孩子是很重要的,也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
一、做好社会的正向引导
当今属于信息社会,社会高速发展中裹挟着无数的信息,信息更新日新月异,幼儿作为个体,处在这个社会中,必然会接收各种不同的信息。每一天都在发生信息的更新和替换,信息有好有坏,因此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要尤其注重选择和过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的载体也多种多样,比如各种电子屏幕不断切换动画文字,非常容易吸引幼儿,如果其中出现不良信息,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会有反向作用;比如各种书籍画册也承载着社会对幼儿进行宣传教育的作用。幼儿的身心都处在发展阶段,接收信息能力很强,同时他们还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如果书籍画册有不良引导,错误示范,也会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产生不利。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仅要杜绝不良信息,还要大力宣传正能量,这些积极引导出现在幼儿的生活中,能够全方位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重视家庭作用,加强亲子沟通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父母对幼儿的影响是深刻的。父母对孩子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现在大部分家长讲究科学育儿,可是还是有部分家长对幼儿一味溺爱,而且一个家庭不仅有父母亲,还有祖父母,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影响。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弱,在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抵制心理不能正确引导,那么培养行为习惯就是空话一句。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家长要学会角色互换,要以幼儿的思维去思考幼儿抵触的原因,不能急于求成,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孩子不能好好洗手,在洗手时玩水,周围溅得到处都是水,很多家长看到会对孩子大吼大叫,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要引导他洗手不要玩水,给他提供可以玩水的时间和地点,让孩子去探索、去游戏,满足他的基本要求,他自然能养成好好洗手的习惯。其次,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以身作则,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矛盾。如果要求孩子按时起床,不要赖床,那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按时起床,给孩子做好示范,陪伴孩子一起形成良好习惯。家长做好孩子的习惯基础,对于孩子步入学校甚至步入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充分发挥幼儿园全方位的影响力
幼儿园教师拥有专业教育知识和先进教育理念,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训练会让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快速接受并形成条件反射。以下是我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种方法:(1)观察法。选择一些行为习惯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演,请其他小朋友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对良好行为习惯做正向引导,同时也能利用幼儿相互学习、相互攀比的心理,放大其教育效果,也可以录制幼儿在平时表现出的好习惯,反馈到家长群,这样家长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也会有一个方向,方便家园沟通。(2)对比法。同时给幼儿出示正确和错误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去分析和思考,并说出自己喜欢哪一种,在对比中让幼儿明白有些行为习惯是错误的。(3)奖励法。将几项要求提出来,观察幼儿的日常表现,对于表现较好的幼儿进行奖励和评比,对于表现不好的幼儿要对他进行提醒和后续关注,一旦有了一点进步要及时进行正向奖励,这样设置多人比赛和单人比赛,能全面兼顾每一个幼儿。(4)歌谣法。将行为习惯编成歌谣和顺口溜,让幼儿学习歌唱。幼儿喜欢重复简单的音节和句子,编成歌谣能方便幼儿记忆,也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传唱,这样幼儿之间形成了学习关联,教育作用发挥由点到面,覆盖更大。(5)个别教育。有的孩子学习缓慢,需要教师监督和不断练习,要充满耐心与爱心,因材施教,让所有入园的孩子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调动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
良好的习惯最初表现为某种特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比如把自己的图书、糖果与别人分享,这就是“行为”。如果这种特定的行为在不同的环境里不断出现,就会渐渐成了“习惯”。从最初不自觉的某种特定行为到抽象的习惯,这是一个逐渐内化深化的过程。做为老师要细微地观察孩子,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1)要持之以恒,一贯到底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反复地实践巩固,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循序渐进才能逐渐养成。因此,施教者必须建立合理的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只有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
(2)要统一要求,意见一致
如果一个老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另一个放纵,或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家庭成员对孩子所提的要求不一致,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成人必须保持教育意见一致,即使有不一致的地方也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暴露矛盾,而是私下进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
(3)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说教
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哪怕是一张小小的贴画,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地抚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活动中因以表扬、鼓励为主,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
对幼儿来说,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孩子只有充满信心,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
总结
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幼儿会收获坚韧和毅力,变得自信、自强、自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直面挫折,自强不息;在复杂的社会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快速融入集体,这些品质对于幼儿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会让幼儿作息规律,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倩.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3).
[2]芦丽.“四度”策略,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J].好家长,2018(95).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幼儿期是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期间培弄孩子是很重要的,也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
一、做好社会的正向引导
当今属于信息社会,社会高速发展中裹挟着无数的信息,信息更新日新月异,幼儿作为个体,处在这个社会中,必然会接收各种不同的信息。每一天都在发生信息的更新和替换,信息有好有坏,因此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要尤其注重选择和过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的载体也多种多样,比如各种电子屏幕不断切换动画文字,非常容易吸引幼儿,如果其中出现不良信息,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会有反向作用;比如各种书籍画册也承载着社会对幼儿进行宣传教育的作用。幼儿的身心都处在发展阶段,接收信息能力很强,同时他们还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如果书籍画册有不良引导,错误示范,也会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产生不利。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仅要杜绝不良信息,还要大力宣传正能量,这些积极引导出现在幼儿的生活中,能够全方位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重视家庭作用,加强亲子沟通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父母对幼儿的影响是深刻的。父母对孩子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现在大部分家长讲究科学育儿,可是还是有部分家长对幼儿一味溺爱,而且一个家庭不仅有父母亲,还有祖父母,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影响。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弱,在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抵制心理不能正确引导,那么培养行为习惯就是空话一句。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家长要学会角色互换,要以幼儿的思维去思考幼儿抵触的原因,不能急于求成,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孩子不能好好洗手,在洗手时玩水,周围溅得到处都是水,很多家长看到会对孩子大吼大叫,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要引导他洗手不要玩水,给他提供可以玩水的时间和地点,让孩子去探索、去游戏,满足他的基本要求,他自然能养成好好洗手的习惯。其次,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以身作则,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矛盾。如果要求孩子按时起床,不要赖床,那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按时起床,给孩子做好示范,陪伴孩子一起形成良好习惯。家长做好孩子的习惯基础,对于孩子步入学校甚至步入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充分发挥幼儿园全方位的影响力
幼儿园教师拥有专业教育知识和先进教育理念,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训练会让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快速接受并形成条件反射。以下是我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种方法:(1)观察法。选择一些行为习惯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演,请其他小朋友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对良好行为习惯做正向引导,同时也能利用幼儿相互学习、相互攀比的心理,放大其教育效果,也可以录制幼儿在平时表现出的好习惯,反馈到家长群,这样家长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也会有一个方向,方便家园沟通。(2)对比法。同时给幼儿出示正确和错误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去分析和思考,并说出自己喜欢哪一种,在对比中让幼儿明白有些行为习惯是错误的。(3)奖励法。将几项要求提出来,观察幼儿的日常表现,对于表现较好的幼儿进行奖励和评比,对于表现不好的幼儿要对他进行提醒和后续关注,一旦有了一点进步要及时进行正向奖励,这样设置多人比赛和单人比赛,能全面兼顾每一个幼儿。(4)歌谣法。将行为习惯编成歌谣和顺口溜,让幼儿学习歌唱。幼儿喜欢重复简单的音节和句子,编成歌谣能方便幼儿记忆,也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传唱,这样幼儿之间形成了学习关联,教育作用发挥由点到面,覆盖更大。(5)个别教育。有的孩子学习缓慢,需要教师监督和不断练习,要充满耐心与爱心,因材施教,让所有入园的孩子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调动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
良好的习惯最初表现为某种特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比如把自己的图书、糖果与别人分享,这就是“行为”。如果这种特定的行为在不同的环境里不断出现,就会渐渐成了“习惯”。从最初不自觉的某种特定行为到抽象的习惯,这是一个逐渐内化深化的过程。做为老师要细微地观察孩子,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1)要持之以恒,一贯到底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反复地实践巩固,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循序渐进才能逐渐养成。因此,施教者必须建立合理的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只有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
(2)要统一要求,意见一致
如果一个老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另一个放纵,或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家庭成员对孩子所提的要求不一致,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成人必须保持教育意见一致,即使有不一致的地方也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暴露矛盾,而是私下进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
(3)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说教
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哪怕是一张小小的贴画,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地抚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活动中因以表扬、鼓励为主,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
对幼儿来说,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孩子只有充满信心,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
总结
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幼儿会收获坚韧和毅力,变得自信、自强、自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直面挫折,自强不息;在复杂的社会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快速融入集体,这些品质对于幼儿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会让幼儿作息规律,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倩.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3).
[2]芦丽.“四度”策略,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J].好家长,20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