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塑造的关键阶段,为了保证道德教育的效果,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形成系统的道德教育观念,要在整个的小学阶段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课堂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要联系家庭来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对策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德育内容存在脱节想象,教学活动过于单调,不能贴近实际生活以及学生发展需求,而且教学过程也较为枯燥,难以进一步的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相当不利的。而且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多以纯理论内容为主,导致很多学生会产生一定的误解;其次,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育工作中也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模式欠缺多样化,教学效率也偏低。过于重视形式化教学。考查方式不够科学。采取书面方式进行考查,用试卷分数评价学生的个人素质,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利于其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融德育教育于升旗仪式之中。国旗下讲话是每周一升旗仪式的一项基本内容。国旗下讲话包括教师讲话与学生演讲。无论是教师讲话,还是学生演讲,对于全校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起到润物无声地教育作用。正因为如此,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周一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之中。不管是对于在国旗下讲话的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在国旗下演讲的学生来说,一份精彩且有内涵的演讲稿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更好地融入到升旗仪式之中,教师或学生都应该要对每一份演讲稿进行精打细磨,不仅能够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全体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德育的内容也就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了学生的心田。
融德育教育于班级周会之中。班队会课既是班主任教师管理班级的重要抓手,又是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相比于其他场合的德育教育而言,班队会课上的德育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班队会课上,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可以专门围绕近期班级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结合相关德育教育理论,展开深入浅出的德育教育。为了在班队会课上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班主任、辅导员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好每一节班队会课。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在准备班队会课内容时一定要找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唯有如此,班主任、辅导员教师才能放大在班级班队会课上开展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融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导入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设置的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被吸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幅度提升;但若所设置的情境偏僻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小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偏低。因此,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从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出发,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如学习“我们同有一个家”时,教师要求小学生深刻意识到56个民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多寡之分,这56个民族是平等的,是亲如兄弟姐妹的。教师在上课之初,就可导入脍炙人口的歌曲《爱我中华》。小学生对这首歌曲比较熟悉,再加上歌曲旋律比较激昂,小学生的情绪能在短时间内被调动起来,他们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流露出来。这不仅达到了德育教育的基本目的,也实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毕竟传统文化中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衷心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这份爱和衷心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所在。
融德育教育于互联网教学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而很多小学生也经常接触到手机、电脑等现代化的电子设备,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也更大。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就可借助互联网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新课改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如学习“我们的动物朋友”时,教师就可借助互联网的图片和视频等,让小学生了解小动物的形态特点及生活规律。由于小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例如有的小学生喜欢小狗,因为觉得狗忠诚听话,是自己的好朋友,这时候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播放清晨主人遛狗的视频,还有狗和主人一起玩耍的照片等,使小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通过环保话题的引入,小学生对小动物、对环境保护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融德育教育于实践活动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于说教类的知识并不感兴趣。但是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中,一般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小学生被动接受,使得整个课堂比较沉闷,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随着優秀传统文化的不断渗透,教师可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调动起小学生的兴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学习“我们爱整洁”时,教师可组织小学生参加“校园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要求他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去到校园里捡起随地乱扔的垃圾,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生会意识到不仅要保持自身的整洁状态,还应该还给校园一个整洁的面貌,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随时捡起他们丢弃的物品等,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得以加强。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生暴露出了很多行为习惯上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应该对活动中的小学生多一些观察,并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融德育教育于传统文化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小学生获得各种间接经验和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小学生阅读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不仅能丰富小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能使他们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提升德育教学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小学生选择与祖国各地风景有关的写景类文章进行赏析;也可以选择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叙事类文章进行阅读。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要求他们抄写自己最喜爱的句子,达到优秀传统文化要求的爱国爱民的基本目的,这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有利的。
三、结语
在进入新时期后,学生的思维、价值观以及教学方法等会因多种因素的改变而发生转变,这给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难度,也提出较高要求。因此高中德育教师应转变传统思想,对德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并制定完善的解决对策,提升德育教学水平,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为高中生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有利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张余.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外交流,2017,(51):226.
[2]杨万里.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速读,2017,(01):73.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梅园小学)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对策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德育内容存在脱节想象,教学活动过于单调,不能贴近实际生活以及学生发展需求,而且教学过程也较为枯燥,难以进一步的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相当不利的。而且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多以纯理论内容为主,导致很多学生会产生一定的误解;其次,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育工作中也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模式欠缺多样化,教学效率也偏低。过于重视形式化教学。考查方式不够科学。采取书面方式进行考查,用试卷分数评价学生的个人素质,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利于其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融德育教育于升旗仪式之中。国旗下讲话是每周一升旗仪式的一项基本内容。国旗下讲话包括教师讲话与学生演讲。无论是教师讲话,还是学生演讲,对于全校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起到润物无声地教育作用。正因为如此,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周一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之中。不管是对于在国旗下讲话的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在国旗下演讲的学生来说,一份精彩且有内涵的演讲稿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更好地融入到升旗仪式之中,教师或学生都应该要对每一份演讲稿进行精打细磨,不仅能够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全体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德育的内容也就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了学生的心田。
融德育教育于班级周会之中。班队会课既是班主任教师管理班级的重要抓手,又是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相比于其他场合的德育教育而言,班队会课上的德育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班队会课上,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可以专门围绕近期班级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结合相关德育教育理论,展开深入浅出的德育教育。为了在班队会课上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班主任、辅导员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好每一节班队会课。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在准备班队会课内容时一定要找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唯有如此,班主任、辅导员教师才能放大在班级班队会课上开展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融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导入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设置的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被吸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幅度提升;但若所设置的情境偏僻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小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偏低。因此,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从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出发,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如学习“我们同有一个家”时,教师要求小学生深刻意识到56个民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多寡之分,这56个民族是平等的,是亲如兄弟姐妹的。教师在上课之初,就可导入脍炙人口的歌曲《爱我中华》。小学生对这首歌曲比较熟悉,再加上歌曲旋律比较激昂,小学生的情绪能在短时间内被调动起来,他们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流露出来。这不仅达到了德育教育的基本目的,也实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毕竟传统文化中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衷心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这份爱和衷心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所在。
融德育教育于互联网教学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而很多小学生也经常接触到手机、电脑等现代化的电子设备,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也更大。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就可借助互联网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新课改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如学习“我们的动物朋友”时,教师就可借助互联网的图片和视频等,让小学生了解小动物的形态特点及生活规律。由于小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例如有的小学生喜欢小狗,因为觉得狗忠诚听话,是自己的好朋友,这时候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播放清晨主人遛狗的视频,还有狗和主人一起玩耍的照片等,使小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通过环保话题的引入,小学生对小动物、对环境保护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融德育教育于实践活动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于说教类的知识并不感兴趣。但是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中,一般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小学生被动接受,使得整个课堂比较沉闷,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随着優秀传统文化的不断渗透,教师可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调动起小学生的兴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学习“我们爱整洁”时,教师可组织小学生参加“校园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要求他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去到校园里捡起随地乱扔的垃圾,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生会意识到不仅要保持自身的整洁状态,还应该还给校园一个整洁的面貌,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随时捡起他们丢弃的物品等,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得以加强。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生暴露出了很多行为习惯上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应该对活动中的小学生多一些观察,并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融德育教育于传统文化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小学生获得各种间接经验和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小学生阅读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不仅能丰富小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能使他们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提升德育教学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小学生选择与祖国各地风景有关的写景类文章进行赏析;也可以选择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叙事类文章进行阅读。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要求他们抄写自己最喜爱的句子,达到优秀传统文化要求的爱国爱民的基本目的,这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有利的。
三、结语
在进入新时期后,学生的思维、价值观以及教学方法等会因多种因素的改变而发生转变,这给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难度,也提出较高要求。因此高中德育教师应转变传统思想,对德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并制定完善的解决对策,提升德育教学水平,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为高中生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有利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张余.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外交流,2017,(51):226.
[2]杨万里.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速读,2017,(01):73.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梅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