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想境界:人的天性渴望与音乐交流
《孝经》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说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民闻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说明在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对音乐的教化力量就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小学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审美情趣、道德修养、 高雅情操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同时,人在天性里对音乐就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与渴望。从最早洪荒时代,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知道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而它往往与舞蹈相结合,作为人类表达感情最完满最丰沛的方式,如《诗?大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音乐与舞蹈是最高的感情表达手段。
因此,音乐作为表达情感的一种本能,人们没有理由不热爱它,不喜欢它。尤其作为正在接受新知识的小学生,天性的好奇与渴望更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向往。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
但据我多年的从教经验,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自己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浅析了有以下几点原因:
1.音乐课地位较低。虽然从国家层面讲,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加强了。如教育部2002年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并印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2007年和2008年又分别颁布了加强艺术教育的意见,但在应试教育大体制下,音乐作为非必考科目,学校层面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音乐老师的配备不够齐全,兼职老师屡见不鲜,学生上课更是没有负担,很多学生上课是为了享受或者放松,部分学生上音乐课往往是为了应付,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对老师安排的教学环节配合程度不够。
2.教材离学生生活太远。我觉得教材是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现在通用的教材离学生生活太远,我在课余跟学生沟通,常会听他们抱怨:这节课需要讲的乐理太多;课本上那些歌太难听,太难学;老师让我们欣赏的曲子我们不喜欢;我们喜欢的流行音乐老师不给我们教也不让我们听……与学生兴趣和生活脱节的内容必然不能被他们悦纳。
3.音乐课以教学为主。音乐课不应像很多科目一样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应该以音乐为主体。据我观察,很多老师上课容易以讲为主,只有少数时间给学生去欣赏、感悟,这就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萌芽被扼杀。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音乐中走进音乐课堂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让孩子喜欢音乐课是我的天职。针对这一现状,我采取了几种措施,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对音乐课的兴趣有了很大提升:
1、在律动中走进音乐世界。律动是音乐最鲜明的特点,也非常符合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能把它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带动孩子兴趣的一个有效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孩子多对流行音乐特别感兴趣。因此我把“律动”和“流行”这两个元素有机结合,让孩子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或红遍大江南北的“神曲”作为课前热身歌,或者经过改编变成班歌,每节课前五分钟,让孩子进行领唱,领舞,带动全班集体律动,整个课堂的氛围顿时热烈起来,为整节课的开场奠定欢快活泼的基础。比如今夏很火的《小苹果》一曲,就被所教一个班级作为律动歌,课前有学生在讲台领唱领舞,全班同学在下面遍唱边舞,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青春、快乐的笑容,各个热情活泼,与之前死气沉沉,没精打采的课堂现象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做法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和他们是一样的,想他们所想,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同时我也会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尽可能选择一些品味高雅,或雅俗共赏的音乐,以免孩子们在不经意间降低审美格调。
2、在创编中了解音乐殿堂。乐理知识作为音乐的必授知识,即使再枯燥,音乐老师都没有办法跨过这一关。怎么样让孩子们不那么“谈理色变”呢?我运用“创编”的方式来克服这一困难。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音乐教育其实是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它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长期从教高年级音乐教学,高年级学生有了几年的音乐基础,己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创编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我非常注重培养他们这一特点,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乐理知识,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歌词创编作为学生创造性表达心中的情感及对音乐的理解的思维方式之一,难度相对较小。如《打麦号子》一歌,学生在学习以后,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对歌词进行重新创作,加入自己的感情和理解,再次演唱,从中可以体会到作为“词曲家”的喜悦。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我们在课堂上也创编了一些念读来辅助教学,如:切分节奏X
《孝经》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说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民闻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说明在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对音乐的教化力量就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小学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审美情趣、道德修养、 高雅情操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同时,人在天性里对音乐就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与渴望。从最早洪荒时代,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知道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而它往往与舞蹈相结合,作为人类表达感情最完满最丰沛的方式,如《诗?大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音乐与舞蹈是最高的感情表达手段。
因此,音乐作为表达情感的一种本能,人们没有理由不热爱它,不喜欢它。尤其作为正在接受新知识的小学生,天性的好奇与渴望更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向往。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
但据我多年的从教经验,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自己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浅析了有以下几点原因:
1.音乐课地位较低。虽然从国家层面讲,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加强了。如教育部2002年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并印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2007年和2008年又分别颁布了加强艺术教育的意见,但在应试教育大体制下,音乐作为非必考科目,学校层面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音乐老师的配备不够齐全,兼职老师屡见不鲜,学生上课更是没有负担,很多学生上课是为了享受或者放松,部分学生上音乐课往往是为了应付,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对老师安排的教学环节配合程度不够。
2.教材离学生生活太远。我觉得教材是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现在通用的教材离学生生活太远,我在课余跟学生沟通,常会听他们抱怨:这节课需要讲的乐理太多;课本上那些歌太难听,太难学;老师让我们欣赏的曲子我们不喜欢;我们喜欢的流行音乐老师不给我们教也不让我们听……与学生兴趣和生活脱节的内容必然不能被他们悦纳。
3.音乐课以教学为主。音乐课不应像很多科目一样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应该以音乐为主体。据我观察,很多老师上课容易以讲为主,只有少数时间给学生去欣赏、感悟,这就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萌芽被扼杀。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音乐中走进音乐课堂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让孩子喜欢音乐课是我的天职。针对这一现状,我采取了几种措施,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对音乐课的兴趣有了很大提升:
1、在律动中走进音乐世界。律动是音乐最鲜明的特点,也非常符合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能把它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带动孩子兴趣的一个有效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孩子多对流行音乐特别感兴趣。因此我把“律动”和“流行”这两个元素有机结合,让孩子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或红遍大江南北的“神曲”作为课前热身歌,或者经过改编变成班歌,每节课前五分钟,让孩子进行领唱,领舞,带动全班集体律动,整个课堂的氛围顿时热烈起来,为整节课的开场奠定欢快活泼的基础。比如今夏很火的《小苹果》一曲,就被所教一个班级作为律动歌,课前有学生在讲台领唱领舞,全班同学在下面遍唱边舞,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青春、快乐的笑容,各个热情活泼,与之前死气沉沉,没精打采的课堂现象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做法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和他们是一样的,想他们所想,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同时我也会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尽可能选择一些品味高雅,或雅俗共赏的音乐,以免孩子们在不经意间降低审美格调。
2、在创编中了解音乐殿堂。乐理知识作为音乐的必授知识,即使再枯燥,音乐老师都没有办法跨过这一关。怎么样让孩子们不那么“谈理色变”呢?我运用“创编”的方式来克服这一困难。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音乐教育其实是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它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长期从教高年级音乐教学,高年级学生有了几年的音乐基础,己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创编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我非常注重培养他们这一特点,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乐理知识,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歌词创编作为学生创造性表达心中的情感及对音乐的理解的思维方式之一,难度相对较小。如《打麦号子》一歌,学生在学习以后,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对歌词进行重新创作,加入自己的感情和理解,再次演唱,从中可以体会到作为“词曲家”的喜悦。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我们在课堂上也创编了一些念读来辅助教学,如:切分节奏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