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97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理论教育而轻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以至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发生脱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应主动顺应新文科的建设需要,立足于校情实际和市场需求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构建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翻译教学方法、创新翻译教材编写以及注重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为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还应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文科;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2-0162-04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ing mode of translation talents overemphasizes theoretical education but neglects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bility so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translation talents is disjointed with the social need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cultivation of translation tal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active to conform to the constructing needs of new arts and explore the new cultivating mode of practical translation talent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s of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market requirement.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ng the cultivating mode, we should optimize the setting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ranslation, innovate the compilation of translation textbook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mode that the double subjects(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o-cultivate translation talent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cultivating mode of practical talents, we should als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for cultivating practical talents, perfect the rules and polici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talents,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strengthen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dual-qualified teachers.
  Keywords: new arts; 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practical translation talents; cultivating modes
  “新文科”概念由美國希拉姆学院在2017年率先提出,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在我国,新文科理念现已成为高教领域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在这一新的形势背景下,新时代外语教育更应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以新文科理念指引探索切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基于此,立足于地方高校实际和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现状,探索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现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逐步形成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随着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交流日益密切,各行各业亟需具有良好语言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据中国翻译协会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各种翻译机构约3000家,翻译从业人员约4万人,而专业从事同声传译的翻译人才尚不足百人,专业翻译人才缺口达到近90%。由此可见,现有的翻译人才培养并不能满足翻译行业乃至整个语言服务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长期以来的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我国本科教育一直比较重视课程的学科标准和知识的内在逻辑,注重人才培养的理论性,强调培养对象的学术水平。但是,学科体系组合理论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运用存在一定的差距,行业外语和翻译技能训练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其二,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角度看,外语人才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人才结构调整与之相配合。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和升级需要借助人才结构的作用。然而,我国现有的外语人才多以语言理论型人才培养为主、以翻译实践型人才培养为辅,以至于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严重脱节,也因此出现了外语翻译人才短缺和外语语言人才积压并存的现象;其三,社会对外语翻译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投入不足。目前,翻译人才培养前期主要由个人投入培养经费,得到录用后再由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再培训,然而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则是完全依靠个人深造来提高翻译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政府对于外语专业人才的投入主要流向高端人才,因此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投入来源相对单一且数量不足。    为探明翻译人才的实际培养现状,作者对国内20所地方高校的近三年外语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每所高校分发50份;回收有效问卷987份,有效率达98.7%。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77.6%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的所学知识和技能无法完全帮助其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调查翻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时,68.6%的毕业生认为“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和“课程设计不合理”是人才培养环节最为突出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外语专业教育长期以来侧重于语言理论型人才培养,强调培养对象的理论水平和继续深造能力,在专业人才布局上忽视了翻译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以至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发生脱节,进而造成翻译人才先天能力不足和相关人才的极度短缺。发展外向型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离不开外语翻译人才。因此,外语翻译人才培养需同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培养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改善人才结构、促进产业提升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才效益。
   二、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内涵素质要求
   “应用型翻译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理论型)外语人才而言的一种人才类型。所谓应用型翻译人才是指能够顺应国家新文科建设需要,紧密围绕翻译应用方向,面向行业企业所培养的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系统的翻译实践技能,能够在外事、涉外企业、文化、教育、管理等部门从事翻译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普通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院校均承担着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任务。但鉴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主要作用是服务地方,因此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还是在地方院校。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应用型翻译人才还需具备一定的素质。首先是人文素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它注重人的心灵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价值观。在内容上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其次是专业素质,学科理论知识、经验性知识、工作过程型知识是专业素质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影响着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效果。基于知识传播对知识的诠释,前述知识可以具体化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既要重视语法理论、翻译实践、应用写作等显性知识的教育,也要注重创新、逻辑推理、跨文化交际等隐性知识的教育;再次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重要特征,具体包括应用能力和关键能力两类。其中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关键能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能不能“学以致用”以及有没有“学以致用”的意识;第二,表达和沟通能力,包括与人的沟通能力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国际化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三,团队合作能力,主要是指分工协作和主动配合能力;第四,组织协调能力,包括在团队中的优化资源能力和组织团队完成任务的能力;第五,创新意识、前瞻性意识以及创造能力等。
   三、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面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必须立足于校情实际和市场需求,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构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優化课程体系设置
   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在课程体系上应采取模块化教学。即按照职业和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设计课程,注重引入最新知识和翻译技术,增强学生面向市场的技术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以翻译能力的培养为主,以培养广博人文知识为辅,力求语言与相关专业科学整合,体现出跨学科专业的特点。具体而言,一是要合理构建通识课程模块,适当压缩概论型、休闲型公共必修课的课时数,增加市场与经济、职业伦理等综合素质培养相关课程,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健康人格;二是要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模块,突出翻译理论和翻译技能课程教学,增加实用文体翻译和现代翻译技术应用等相关内容,构建“翻译理论+翻译技能+翻译资格+辅助工具运用”的专业课程体系;三是要加大实践教学模块比重,尤其是要增加企业实习实训、社会服务(外宾接待、国内外翻译会议会务服务等)的学分权重,以满足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笔译与口译并重、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并重。
   (二)改革翻译教学方法
   我国高校外语翻译教学长期以来过分倚重灌输教育,以至于学习成效和教学效果欠佳。改革翻译教学方法就是要改变将灌输教育手段唯一化的倾向,要灵活运用各种新型教学方法,使其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例如,混合式教学法,即依托于现代媒体技术的学习资源平台(PPT课件、微视频、雨课堂、翻译资料库等)采取线上教师导学和线下面对面教学,教师利用平台媒介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提前思考并带着问题参与课堂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改变传统翻译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产出导向教学法,即教师在输出驱动下设计产出任务,通过视频、音频等现代媒体技术完成输入材料的处理并进行产出联系,学生认领产出任务后进行学习、展示、自评和互评。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解决传统翻译教学“学用分离、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再如基于问题的学习法,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和“让学习者主动研究,把理论用于实践,应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特定的问题”,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主动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具体教学细节可以细化为“给定翻译任务”“确定翻译问题”“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小组汇报”“巩固所学”等六个环节。这一方法是一种“强调问题驱动”的教与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特性的专业能力和翻译人才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翻译教材编写
   教材与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习理论和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是各种教学理念、路径、方法和手段的体现。要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教材编写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面向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教材一是要展现先进性,即在指导思想、设计理念、内容编排上应当根据所涉及的翻译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二是要具有实用性,教材编写不仅要求语言规范,更要注重鲜活实用,要有利于引导学生以实用的语言为工具,领会和掌握实用的翻译专门知识;三是要体现差别化,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源质量、外语教学基础有很大不同,因此教材编写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特点编写个性化的翻译专业教材。此外,创新翻译教材编写还可以考虑适当引进国外原版教材。由于国外教材往往内容新颖、素材多元,能够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因此适当选择国外先进的翻译专业原版教材,更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注重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
   实践证明,加强校企联合,创造有利于翻译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和实践条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对一线工作的适应能力。推进校企融合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翻译企业和相关机构的横向合作,多方建立校外翻译实习实训基地,为专业学生提供充足的企业一线实习实训时间,使学生通过跟岗学习方式展开翻译实践训练、了解翻译案例、熟悉工作流程、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引企入教”,协同地方翻译企业实施规范化的协作教学,导入“学生中心、成效导向、持续改进”的育人理念,从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主体要素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施全过程人才培养,同时注重校企协同双主体模式的效果评价以不断修正与完善合作模式。此外,地方高校还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與地方翻译企业共同开展科研公共合作,就翻译企业管理、翻译质量监控、翻译技术应用等关键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帮助翻译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公关形象,从而真正实现校企互惠互利与合作共赢。
  四、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构建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了切实有效地保障这一模式的运行,必须建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以岗位管理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为改革重点,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投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要突出增加有效供给的设岗原则,坚持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能够增加有效和高质量供给的重点岗位,重点投放岗位资源;二是要强化应用型办学和人才培养导向,将行业经历、指导学科竞赛获奖等应用型成果纳入职称评价指标体系,改变过去片面注重论文、项目、成果奖励的做法;三是要坚持供给侧发力的原则,坚持优劳优酬,体现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等重点岗位倾斜的政策导向,激发教师的教学主体活力。
  (二)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
  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政策保障机制应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在政府层面,特别是在省级和地方层面应立法支持地方翻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明确企业参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制定促进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在地方高校层面,应积极顺应新文科的建设需要,在管理中采取有效措施,针对目前激励机制失衡导致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情况,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杠杆鼓励和引导教师教书育人、合作育人,进而提高广大教师在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中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注重综合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指标的设立上要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对于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合作教育等评价标准的描述要突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办学定位。教学质量评价还应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了解不同层面对应用型翻译人才能力、素质的期待和需求。根据评价反馈,翻译专业负责人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保障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体,其教学能力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进程。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中所起到的保障作用,以提升教师的翻译教学能力为抓手,以深化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请进来、送出去、懂教育、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而言,一是要选送教师到地方翻译企业和实习实训基地长期挂职锻炼,不断积累一线的实践经验,更新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真正做到既懂教育又通实践;二是要建立起专兼结合的教师选聘体制,从地方翻译企业柔性引进一定比例的高级专业译员充实教师队伍,指导校内专职教师不断提高翻译教学能力,从而确保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任务落到实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培养对象的理论水平,忽视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至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发生脱节,进而造成外语翻译人才先天能力不足和高端人才的极度短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应当主动顺应新文科的建设需要,立足于校情实际和市场需求探索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构建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翻译教学方法、创新翻译教材编写以及注重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此外,地方高校还应切实制定政策措施,通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等政策鼓励和引导教师教书育人、合作育人,与此同时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俊宗.新文科:四个维度的解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3-17.
  [2]周彦君.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J].双语教育研究,2015(3):71-75.
  [3]王颖,崔卉,蔡欣欣,等.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4]刘立香,李德超.PBL与翻译教学:案例分析与启示[J].外语与翻译,2019(4):73-79.
  [5]胡宇萱.全面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9(22):57-59.
  [6]王根顺.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7]青立花.翻译技术人才培养策略实证研究[J].高教学刊,2020(30):159-161.
  [8]蒋领敏.浅谈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上海翻译,2018(6):63-67.
其他文献
H大学从XX学院分院到独立办学并升为一类大学,历经了48年的发展和变革.学校根据办学规模和教育大环境,努力寻求办学定位,力图通过出台科研工作量文件激励教师们积极投入科研
摘 要:新工科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求学生能够面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运用新的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采用以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MOOC资源在混合式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方法,把对问题的分析“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线上和线下、课前和课后的结合,从问题导入、问题的分析与研判等环节构建真实的分析
摘 要:地球化学在现代地质学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实验更是获得地球化学数据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及实验资源的限制,学生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对地球化学实验在专业体系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安全问题和实验操作规范等等。文章探讨了在地球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发扬集体合作精神等几个方面,以确保学
摘 要:新媒体时代通过改变传播媒介的方式,将权威媒体转向自媒体,击碎了传统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中将控制渠道作为唯一传播手段的固定思维模式,在传播环境快速变革的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维呈现出“去中心化與媒体失焦”“标题化与自媒体传播”“注意力缺失与碎片化思维”等特点,如何利用新媒体把握高校大学生网络思维特点并对其传播行为进行正向引导,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
摘 要:文章分析了MOOC、BOPPPS两种模式的内涵及发展状况;提出了基于“循环五步骤”(线上-线下-线上下同步-线下-线上)与“非常6+1”模块(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后测-总结+拓展)有机融合体系的MOOC/BOPPPS混合教学新模式,探索所构建的融合模式在打造食品类专业“金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MOOC;BOPPPS;一体化教学模式;金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任务艰巨。将案例教学引入思政课有助于增强课程的感染力、提高课堂“抬头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实践中,思政课案例教学存在案例脱离教材、理论讲授弱化、案例选取不当、实施方法不当等问题。只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可以更好地利用案例教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互联网+”时代背景对高校后勤高质量服务提出崭新要求,如何建立智慧化后勤服务路径,进一步深入高校育人工作,是高校后勤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总结高校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凸显线上教学的重要性.而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何应对这个挑战,以及虚拟实验能否达到设计的教学效果?运用自创工具调查学生对此问题的反应,结果显示
高校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结合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
摘 要:新生适应性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其中突出的一个方面。文章从心理资本理论出发,诠释心理资本与适应性教育的内在联系,分析高职贫困新生的现状、特点,探索其适应性教育方法、策略,总结其积极作用和意义,希望能为增强高职院校贫困新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心理资本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完善高职院校适应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心理资本;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