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功到呼吸法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k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气功之效
  气功据说可远溯至唐尧时代,典籍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的《素问》篇总结了当时已行之有效的几种医疗措施:砭石、毒药、灸爇(ruò)、九针、导引按跷。按跷主要指按摩,导引就属于气功了,但其实一直要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气功才开始成为一种流行称谓。气功并不是专对某种疾病的特异疗法,而主要是强调内因为主,通过松弛机体、宁静思想、意守丹田、调整气息,改善人的机体功能的一种整体性自我疗法。
  气功从姿势上大致可分为两类:静功和动功。静功的基本姿势就是坐与站,坐功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基础功法。内养功就属于坐功,与民国期间相当流行的“因是子静坐法”类似。书里当然讲得挺复杂,如何循序渐进,如何入静,如何调息,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但我看了几遍,只抓要点,就是盘腿挺胸,放松身心,摒除杂念,舌抵上腭,意守丹田,腹式呼吸。每晚睡觉前开始静坐,累了就躺下睡,睡不着再爬起来继续做。渐渐地丹田开始有了热度。
  感悟一:循序渐进与急用先学
  在很多气功教材中,“松、静、守、息”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要放松,慢慢入静,开始意守,这时才能逐渐调整气息。而练气功最困难的往往是静和守两个环节,即“静不下、守不住”,无论站坐,静不了一会儿就会百念丛生,心猿意马。很多人不愿练气功,就是总觉得自己静不下来。而从我的切身体验看,我从来没有在松静守三个环节上下过很大功夫,有时间或有需求时,或盘或站,直接就尽快进入呼吸调节。无论多少杂念袭来,仍不急不躁,处之泰然,何时意识到了,再重新守住,只要坚持时间够长,都会一定程度上入静,逐渐产生治疗效果。
  仔细梳理各种功法,我以为其发生效力的本质仍在于意念控制下的呼吸疗法。在气功锻炼中,呼吸和意念往往不可分割,或者可以说气功就是主要以意念控制呼吸的锻炼或修炼方式。气功具有调神(意念调整)、调息(呼吸调整)、调身(体力锻炼)三功能,其中调神是统帅。气功主要通过调神练意的过程或方法,起到调整脏腑机能、增强气化功能、发扬平秘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培育真气的作用。
  感悟二:套路与动作的辨证
  在我国气功的发展进程中有过很多流派,如内丹派、存思派、导引派、行气派等,各派现在都被纳入气功范畴,但其实各有很大不同。比如,以肢体远端的动作反射性地引起呼吸系统的运动,以此来引发体内气息的运行,是个被动引气的过程,称为“导引”。华佗的“五禽戏”属于导引。而以意念控制呼吸系统的运动,以此来支配气息在体内的运行,是个主动行气的过程,称为“行气”或“吐纳”。各种静坐、站桩等皆可归于此类。而源于道教炼丹术的内丹派成为后世大小周天功法的先导,则以人体为“鼎炉”,以炼制精气为“丹药”。总体上看,气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较模糊统称,比如“八段锦”主要是一种自我按摩,算不算是气功就有争议。
  而各类功法的共同落脚点都是呼吸,之所以后来统称为气功,就是将“气”视为呼吸的载体。也有研究者认为仅仅用呼吸概括不了气功,气功功法应该包括呼吸、体姿和意念三类手段,缺少意念控制的呼吸只能是自然呼吸。实际上,各种被称为气功的不同功法,尽管都会同时具备这三类因素,主导因素却各有不同。或主要以体姿导引呼吸,意念为辅,如鹤翔庄;或主要以意念运行呼吸,体姿为辅,如内养功;或主要以呼吸健身祛病,体姿意念均为辅,如六字诀呼气法。根据不同的养生疗病目标,可以有不同组合。一般来说,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种功法,每个动作都会是有针对性的。按套路练习,功效可能更全面,更长久,但在具体治疗病痛时,又不必拘泥于套路。
  二、呼吸之妙
  每个人一出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吸气,那响亮的哭声正是空气开始充盈肺腑,向世界发出的生命宣言。而当每个人辞世时,都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就是呼出最后那口氣,即所谓“咽气”。这一吸一呼之间,便是人的一生。
  产生疾病的原因是什么?《黄帝内经·素问》说:“百病生于气”,“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即人类的所有病患都与气相关,而气的关键就是呼吸。事实上,在远古时期,呼吸是人类治病的基本手段,我们的祖先曾经就是主要依靠呼吸术来治病的。
  中医认为气血基本决定了人的生命状态,但气和血还是有很大不同,因为血的运行属于机体自律行为,只有出问题后才能加以各种治疗。气就不同了,呼吸运动是一种完全可以主观调节并掌控的运动,所以调气血应该主要在调气。
  清代著名医家王应震认为,“人之生死由乎气,气之为用,无所不生,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地,故治病以气为首务”。凡是气不到或者哪怕气到了却不调的地方,都会生病。什么是病本所在之地?凡气不调的地方都会成为病源积聚的病灶。气既是我们身体中精、血、津液运行的必要动力,也是我们身体排出病源、排出毒素的重要动力。
  感悟三:以意领气的进击性
  气是什么?既是血脉,也是经络,还是生命得以运行的信息流(现在的流行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应该说远不止痛与不痛,从根本上就是气血的畅通与否,决定了某个部位或整个身体的状况,而通过调整呼吸改善气血的通畅会有明显效果。
  以往的气功主要强调呼吸方式,试图通过呼吸训练达到改进身体整体状况,从而祛除病患的目的,这虽然有效但收效甚缓,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进程,相当于吃补药治慢性疾病。而加入意念引导呼吸后,对疾病则产生了进击性。所谓不通的表象也可以理解为病气,调动意念,驱动呼吸,可以祛除病气,打通阻塞。
  宋代《圣济总录》载有“以意气攻病法”,曰“昔有宿疾,但用意并气,法之患处,不过三五日,必愈。若四肢有患,亦可想气以攻之,其病随散”。此种疗法,清代医家称为“运气法”。
  认识到这个程度,所有的姿势要求和某些清规戒律就都是手段,能够做到以意领气方为根本,所以可立、可坐、可行、可卧。气血阻滞当非一日之功,所以行功时间过短自然低效或无效。   感悟四:以呼吸为本的万法归宗
  有时会感到好奇,气功的概念和功法是否为中国独有?确实,在中华文化的传统影响圈里,气功的传播也源远流长,但许多国家和民族同样有着自己的类似呼吸养生方法。其实,从语义上,所谓气功即为呼吸法,尽管气功包含了千差万别的许多功法门派,仍只是世界上的呼吸养生锻练方式之一。在古印度,人们对呼吸养生的重视更甚于中国,现在社会上流行的瑜珈养生就是古印度呼吸养生的一个重要分支。已有5000年历史的瑜珈,首先是一种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通过运动身体和调控呼吸、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健康的身体,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成为一种追求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以达至身心合一的运动方式。瑜珈已成为世界广泛传播的一项身心锻炼修习法,相对气功,瑜珈应该更具思想性和体系性。2014年,联大将每年6月21日确定为国际瑜珈日。
  实际上,世界各地都有着不同种类的呼吸训练课程,不仅是养生与宗教,很多运动门类以及声乐的训练中,呼吸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性内容。而作为世界广泛流行的自愈养生方式,生物回授、冥想、禅修和东正教修持等都极为重视呼吸训练,在一定条件下,呼吸的方法甚至就是功法本身,作为维持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呼吸,确实能够直接疗疾解难。通过有序训练呼吸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效能,正是自古以来人类最主要的自愈方法之一。从呼吸法的角度认识气功,自是一种境界的拓展,从而可以更好地借鉴吸收。
  感悟五:呼吸的境界
  呼吸是一把重要的健康之钥,是调动每个人身体内在自愈系统的一个重要方法。人体有三大排毒器官:皮肤、肾及肺,其中大部分毒素必须经由肺通过呼吸排出去,而一般人往往只能用到肺活量的20%左右。功力越深厚,呼吸匀细深长的程度会越高,身体机能就会越活跃,排毒能力自会显著增强。《黄帝内经呼吸养生法》认为,生命在于呼吸!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90%的疾病至少可以得到缓解。
  遍阅典籍功法,我的体会是,人的呼吸可以归结为三个境界,一曰自然呼吸,二曰自主呼吸,三曰自在呼吸。自然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呼吸方式,个体之间可能有所不同但大致相差不远;自主呼吸是主动加以意念控制的呼吸方式,由于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千差万别;自在呼吸则是已经与自身融为一体的自主呼吸,其共同特点都是不必去时时刻意追求,而外在表现形态都会是一种贯彻呼吸始终的匀细深长。
  我现在进入练功状态时的呼吸,可以达到每分钟2次或2分钟3次,在这种频次上,呼吸必然是匀细深长的,这样比较容易入静,虽然尚远不能达到自在呼吸的境界,却可以逐渐影响日常呼吸变慢。
  三、取法之要
  无论练习各国各派的何种养生功法,能够从中领悟到其呼吸精髓,已是一种认识上的升华。看似简单的一呼一吸之间,深入进去则可谓博大精深。
  比如呼吸的方法有多少種?据说印度人统计可达一百三十余种,中国也起码有100种以上。有一种说法认为每次呼吸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寿命,有人观察到不同动物以及人类的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寿命的关系,据说鸡、鸭、狗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分别是32、28、24,对应寿命约为12年、16年、20年;牛和象每分钟分别呼吸20和18次,寿命则约为32年和60年。人类的每分钟呼吸次数一般为18次到14次左右,对应寿命应为60~80岁左右。
  这种对应关系虽说并不一定准确,但如果有人听起来呼吸老是很急促,若不是病患缠身,亦断非长寿之相。修道炼内丹,呼吸要能做到一分钟两次,呼吸匀细深长,越来越深,道行方可越来越高。放慢呼吸是延长寿命的关键之一,通过思维活动控制呼吸,即通常所称的意念呼吸,意念呼吸就是将自律性的呼吸转变为由思维意识主动控制的呼吸,可谓是一种呼吸革命。
  在所有的人类行为中,改变呼吸是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最根本的方法。改变呼吸,运用正确有效的呼吸方式,就能改变身体,改变精神。当新的呼吸方式进行时间较长,身体会逐渐习惯并产生记忆,使呼吸自然变得更为深长,形成新的良好呼吸习惯。
  感悟六:功法的规则与追求
  这套呼吸法对我确实受益匪浅,一度颇为自得。后来看到记载,南北朝大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方知此法古已有之。而隋朝太医令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给出了更具体的方法,“治四肢痛闷及不随……安心定意,调和气息,莫思余事,专意念气,徐徐漱醴泉,徐徐以口吐气,鼻引气入喉,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方法虽简单却行之有效。但细思之,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解决,如病患在脚,与口中吐气如何衔接?我的领悟之处应是探索如何为病气排出建立通路。有人将运用呼吸直接治疗病痛称为“进击式呼吸法”,我的通路假说至少具有实践意义。寻找排出病气的通路是每个人根据自身病患部位以及进展效果,经过不断尝试选择得出的,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与身体对话的过程。
  纵观世界各种呼吸法,相同之处也表现在都有呼吸、姿势、意念三要素,并无本质不同,但追求的目标却各有不同。
  日本有个丹田呼吸法治疗协会,要求练功者每天早上进行10次深呼吸,将意识集中于丹田,增加腹中压力,并透过长吸长吐,上下运动横膈膜,连带着刺激腹部内脏的活动,可以提升免疫力,对外抵御外邪,对内自我修复。
  国际生命呼吸课程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呼吸灵修团体,在联合国派有代表以推广呼吸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呼吸训练加心理辅导,这种呼吸训练自成体系,要求练习者学会把握深呼吸与慢呼吸的节奏变换,意守部位则在鼻尖。
  与传统气功的意守丹田不同,近年来很多呼吸训练开始强调意守鼻尖。据认为,在身体的所有肌肉中,只有鼻尖的肌肉能够带动并依次调节其他所有的肌肉,这种调节不是通过神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气的鼓动实现的,从而实现一种非常独特的调节。当注意力集中在鼻尖时,呼吸是最深的,可以使气全面运行到身体各个部位。   功法只是一套游戏规则,姿势或动作都是表象的东西,必须认识到,呼吸法的最高境界所追求的仍然在于入静,入静的深度和速度,是人体进行调整的一种重要能力。真正有奇效的功法往往非常简单但难练,成效有限的原因可能是静不下来。如养生桩简单易学有奇效,但一天能站上一个小时的人很少。当练功达到入静状态时,不仅能主观上感受到那些极其舒适的心理效应,身体上也会出现许多客观的变化,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这些生理变化可以表现在全身各个系统。
  感悟七:与身体的自我对话
  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说过:“病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具有以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主的自愈系统,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有医生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人类就是主要靠这种自愈力,才得以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得以生存繁衍。自愈是机体自我修护,抗御疾病的机制,也是所有疾病康复的基础。无论今天的医学多么发达,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愈力,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我们要深入理解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和最快地调动和发挥人体的自愈能力。
  自愈当然并不万能,每个人体质不同自愈能力也不同,一定意义上,医学就是为了辅助机体自愈治疗疾病为目的而存在的,“治疗学的第一原则是自愈力的利用”。当人体的自愈力下降时,就出现了疾病和衰老,所以增加人体自愈力是修复疾病的关键。有研究指出,只要注意调养和改善生活习惯,60%~70%的疾病都能够自愈。体育锻炼、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戒除不良嗜好、保持心情舒畅等,都是提升自愈力的有效方式;而无论气功还是呼吸法,所起的作用则不仅是提升自愈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自愈力。人类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改变自身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其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体内部的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实现,这就是通常所说自愈的基本机理,呼吸法的功效就主要体现在对人体内部自调机制的开发和利用上。
  当人体的自愈力下降,便会产生病痛,通常我们会去找医生看病,医生了解病情时,西医主要靠各种检查,中医主要靠望闻切问,这个过程就是用不同的方式与患者的身体对话,而呼吸的可控性和可感受性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身体进行自我对话的重要途径。哪种呼吸方式可以改善自己的哪些不适?练功过程中身体会发生何种变化?应该尝试做出哪些功法或动作调整?我们都可以直接感受到并及时做出反应。这种自我反馈机制的建立,将带给我们很多新的体验。
  结语:气运之道
  “气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概念,常与命运相关。“气数”则是气运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在人的一生中,人体器官和功能的使用都是有限度的,但这个限度又可能富含变化。呼吸次数也是如此,因此对所谓“气数”的解读有时也包括一生呼吸的總次数。“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气数是一种变化,同时也是一种必然。气无所不至,气数已尽,便无可挽回。
  人生不可妄测,气运自行其道。再深的道行,再神乎其技的特异功能,都与气数没有必然关系,我们所能追求的,只能是生命的质量。无论是何种气功还是呼吸法,都只是值得我们努力掌握的一种更有质量的生存方式。
  编辑:若愚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物质能量的养生方式,殊不知,“五德”修养才是养生保健的基础。“仁义礼智信”对应“心肝脾肺肾”,五种德性元素能量,分别支撑着人体五脏系统的生理功能。所以修养五德方能滋养五脏,有益于健康长寿。  仁德养肝  肝五行属木合“仁”。“仁”则肝气和、心情好,肝疏则木达,所以“仁”能养肝。仁德品格缺乏的人,表现为自傲抗上、心胸狭隘、脾气急躁、易动怒。常在心里仇恨别人,憋到心里生闷气,就会伤肝
期刊
一贯成绩不错的孩子怎么就突然不肯上学了,从小开朗活泼的孩子为何突然不肯出门见人?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情绪困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约为3000万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已达到30.5%,甚至更高。  心理科门诊里,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从接诊情况来看,这几年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前来就诊的青少年主要是抑郁和焦虑。 
期刊
我对莲花有一种天然的情愫。每年的夏天,无论天气有多炎热,我是一定要到我所居住城市公园的池塘边去看莲花。  喜欢莲花,还因为莲花像灵动的仙子一样,常年开在我的心间,让我念念不忘,时时心生莲香。  想到莲花,自然想到绿水清扬;想到高贵圣洁,自然想到那些写莲花的文人墨客。其中,最容易想到的,莫过于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这句话成了古今人们品行圣洁的象征。  同样写莲花的还有
期刊
人类应用香味始于原始社会,香药同源,以香疗疾最早的传说始于上古,即黄帝的妻子嫘祖,焚烧香草为父亲治病。  古代中医早有芳香療法,以前宫廷里用花椒和泥涂墙,称为椒房。花椒多籽,且阳气足,抹在墙上温暖芳香,更易生儿子。这就是古代以香扶阳的做法。  传统香疗法是通过口、鼻、舌和皮毛等感觉器官发挥功能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康复的目的。芳香气味通过口、鼻、皮毛等孔窍,在心、肺、脾、胃等脏腑功能的作用,气味
期刊
中国是一个茶文化极为丰富的国家,茶的种类繁多,又根据其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发酵过程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相较于其他五大类茶叶,黄茶的受众较少,仿佛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黄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有芽茶与叶茶之分,按其鲜叶老嫩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广为人知的君山银针是黄芽茶的代表茶叶,独具特色的秭归黄茶属于黄小茶,而湖北英山等鲜为人知的茶叶则是黄大茶。黄茶的历史底蕴深厚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肺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下肺肿瘤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手术室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独立性、心理功能、生理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妊娠期妇女的血脂检验指标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接收的200例健康孕妇,设为观察组,抽取同期来院体检的200例未孕健康育龄女性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脂检验结果。结果 (1)整体来看,观察组的血脂6项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孕早期孕妇的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孕中期和孕晚期孕妇的血脂6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某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的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落实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2019年全国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专项工作方案,实现手卫生行为的持续改进。方法 根据专项工作方案对调查员进行专项培训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全院各临床科室的医师、护士、工勤人员在各诊疗活动过程中的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进行观察。结果 2019年9月共观察到全院各临床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时机799次,执行手
期刊
晓丽从20岁开始,就经常在月经前和月经期间感觉双侧乳房胀痛,严重时只要一碰到乳房就疼,只有在月经结束后才能缓解一些。这样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晓丽的生活和工作。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晓丽是乳腺增生,给晓丽开了一些中成药,并说药物可以控制乳房胀痛的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治愈乳腺增生,要想彻底摆脱乳腺增生,最主要的是要心情舒畅,注意平衡饮食,并定期复查。医生最后安慰晓丽说:“这个病跟性激素水平有关,过几年自然会好
期刊
简单解释,原发性免疫缺陷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因遗传或基因缺陷所致的功能缺陷慢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但有70%~90%病例因缺乏知识和意识而未确诊,即使病情严重时才求医诊治,也因缺乏真正熟知此症的专科而辗转折腾,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性命。  免疫缺陷影响终身,绝对不能等闲视之。若是动不动就感染,一年之中反复感染,是PID的基本讯号,务必采用正确管道确认原因,及早治疗,让孩子避免身心折磨,好好成长,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