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校内研究上,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他对第二自然段中“疾驰”一词的教学处理引起我的思考。
师:疾驰是什么意思?
生:速度非常快。
师:你能把这个速度读出来吗?
生:读。(语速快,情感淡。)
显然,教者只是把理解“疾驰”之意作为教学旨归。这样就造成词语教学浅层滑行,学生思维无法触及词语内核,自然就无法走进肖邦内心的情感世界,促成生本之“回音壁式”的对话效果。课后,笔者和这位老师就这个环节进行了交流:
我:你觉得“疾驰”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什么?
师:扣住了它的意思,通过读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其意。
我:你能谈谈对高段词语教学的一些认识吗?
师: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独立理解词语,因此可以淡化词语教学,所以,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而且我觉得这个词语和文章的难点没多大的关联,属于课文中的边缘词,理解其意就可以了。
通过交流结合他的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一、 认识缺位造成词语教学边缘化
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没错,但这不是边缘化词语教学的缘由。高年级词语教学被边缘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很多教师对词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如公开课上,尽力回避或者“浮光掠影”地处理词语教学,原因是大多数教师认为词语教学很难出彩。常态课中,学生认读之后,让他们谈谈对词语的初步理解,然后就进入课文内容分析,把词语教学和对文本的感悟割裂开来的现象并不罕见。教者对词语教学认识错位造成词语教学得不到应有重视,词语被边缘化就在所难免了。
二、 学段目标不明促使词语教学边缘化
词语教学在每一学段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唯一的区别是训练的重点有所区分。低段重在联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中段侧重于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高段着眼于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我们不难发现,课标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从“词意——词的表达作用——词性和内涵”呈螺旋式上升,序列非常鲜明。而现实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只是就词释词,用老经验、老方法应付新要求。这样词语教学怎能不被边缘化?
三、 整体意识不强加剧词语教学边缘化
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肖邦爱国之情昭然。站在篇的高度去解读“疾驰”,就不难发现这个词在整篇文章中的重要性。课文四、五两个自然段,虽然语言平实,但情真意切。在异国他乡的18年是肖邦为祖国解放奔波的18年,是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为祖国解放而创作音乐的18年,离别之际还恋恋不忘魂归故土,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把“疾驰”置于整篇文章的语境中,我们就不难发现“疾驰”背后那份让人动容的爱国之情:肖邦不忍耽搁,更不能、不肯耽搁呀。对文本解读浅尝辄止,缺乏整体观照的视野,加剧词语教学的边缘化。由此可见,“疾驰”一词本身不是边缘词,而是因为教者自身的种种原因造成这个词语被边缘化。
那么,教师该怎样处理“疾驰”这个词语,使学生透过对这个词语的学习走进肖邦的内心世界和文本有效对话呢?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想象面对恩师深厚的情义、殷切的期望,泪水溢满眼眶的肖邦回首华沙城会说点什么;进而引导学生走进肖邦的内心,感触其对恩师、亲人、祖国的留恋;然后叩问既然肖邦如此留恋祖国,为什么不是依依不舍地离开,而是疾驰而去?在矛盾处设疑,激起学生思维碰撞。
生1:因为肖邦太爱自己的祖国,他多待一会儿,就多一份离别的痛。
生2:肖邦眼里满是泪水,说明他很痛苦,他爱自己的老师,他不愿让老师看到自己内心的痛。
……
学生思维被激活,笔者因势利导,追问“仅仅如此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四、五两段,想一想,离别的18年是怎样的18年”,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展开。
生1:没时间概念的18年;工作、工作、再工作的18年。
生2:四处奔波的18年;日夜思念祖国的18年。
接着,笔者追问“他为什么而奔波、工作?肖邦真的没有时间概念了吗?”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促使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
生1:他在为祖国的解放而奔波,整整奔波18年。
生2:肖邦把分分秒秒都投入到工作中,创作音乐激发起同胞们的斗志。
生3:肖邦的时间概念是他的分分秒秒都属于祖国。
师:“疾驰”还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什么?
生1:“疾驰”告诉我们肖邦想尽快投入到为国家解放而斗争的新的战斗中去,一刻也不能耽搁。
生2:离开祖国的18年是为国家奔波的18年。“疾驰”让我感受到肖邦决心拿起音乐这样的武器去战斗,一分也不肯耽搁。
师:是呀,因为不忍面对而“疾驰”,更因不能耽搁、不肯耽搁而“疾驰”呀!读出肖邦此刻丰富的内心世界吧!
将“疾驰”置于文本整体语境中,可以拓宽学生整体领悟语言文字内涵的背景,让学生的思维触摸到“疾驰”的内核——肖邦不忍耽搁(他不愿让恩师看到自己内心的痛楚),更不肯、不能耽搁(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他必须立刻投入到解放祖国的斗争中去)。整体观照“疾驰”,其在学生认知世界就不只是速度的符号,而是肖邦情感迸发,爱国志向的张扬。由此可见,词语教学切不可被边缘化。因为词语教学不只是为了理解其意(自身的,在具体语境中的),也不只是为了通过词语教学架起学生和文本深入对话的桥梁,更不是仅仅为了领悟其表情达意的作用,词语教学还有更深层次的价值。
首先,活用语言的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从语用层面讲,学习语言其实就是更好地运用语言。学以致用,是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在实践中活用词语的前提是正确理解词语,获得词语表达的方法和艺术。重视词语,聚焦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品味、欣赏、运用词语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活动,通过这样的基本活动学生活用词语的能力才能达到提升。
其次,培养语感的需求。
阅读教学其实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其阅读品质为己任的。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标准是什么?其实就是看学生是否在阅读中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进而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情感,领会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语言感应能力,而这样的感应能力是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来培养的,繁琐、支离破碎的分析自然不堪此任。词语因语境而丰富多彩,词语教学自然要密切联系语境。这样就要引导学生以整体语境为背景,通过对相关词句的含英咀华、咀嚼涵咏,读出词语的言中之情、言外之意。学生语言感应能力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培养下得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得到质的提升。
最后,培养整体感悟能力的需求。
语文教学要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整体把握,这是共识。教法即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过程影响着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词语因语境而多姿多彩,词语教学自然要密切联系语境,这样才能品出词语的质地和芬芳。如果课堂教学中能经常引领学生从具体语境的视角去品析词语,那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能力、整体感悟能力就能得到锤炼、提高,其语文素养自然会不断提升。
词语教学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切不可被边缘化!
师:疾驰是什么意思?
生:速度非常快。
师:你能把这个速度读出来吗?
生:读。(语速快,情感淡。)
显然,教者只是把理解“疾驰”之意作为教学旨归。这样就造成词语教学浅层滑行,学生思维无法触及词语内核,自然就无法走进肖邦内心的情感世界,促成生本之“回音壁式”的对话效果。课后,笔者和这位老师就这个环节进行了交流:
我:你觉得“疾驰”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什么?
师:扣住了它的意思,通过读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其意。
我:你能谈谈对高段词语教学的一些认识吗?
师: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独立理解词语,因此可以淡化词语教学,所以,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而且我觉得这个词语和文章的难点没多大的关联,属于课文中的边缘词,理解其意就可以了。
通过交流结合他的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一、 认识缺位造成词语教学边缘化
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没错,但这不是边缘化词语教学的缘由。高年级词语教学被边缘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很多教师对词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如公开课上,尽力回避或者“浮光掠影”地处理词语教学,原因是大多数教师认为词语教学很难出彩。常态课中,学生认读之后,让他们谈谈对词语的初步理解,然后就进入课文内容分析,把词语教学和对文本的感悟割裂开来的现象并不罕见。教者对词语教学认识错位造成词语教学得不到应有重视,词语被边缘化就在所难免了。
二、 学段目标不明促使词语教学边缘化
词语教学在每一学段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唯一的区别是训练的重点有所区分。低段重在联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中段侧重于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高段着眼于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我们不难发现,课标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从“词意——词的表达作用——词性和内涵”呈螺旋式上升,序列非常鲜明。而现实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只是就词释词,用老经验、老方法应付新要求。这样词语教学怎能不被边缘化?
三、 整体意识不强加剧词语教学边缘化
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肖邦爱国之情昭然。站在篇的高度去解读“疾驰”,就不难发现这个词在整篇文章中的重要性。课文四、五两个自然段,虽然语言平实,但情真意切。在异国他乡的18年是肖邦为祖国解放奔波的18年,是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为祖国解放而创作音乐的18年,离别之际还恋恋不忘魂归故土,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把“疾驰”置于整篇文章的语境中,我们就不难发现“疾驰”背后那份让人动容的爱国之情:肖邦不忍耽搁,更不能、不肯耽搁呀。对文本解读浅尝辄止,缺乏整体观照的视野,加剧词语教学的边缘化。由此可见,“疾驰”一词本身不是边缘词,而是因为教者自身的种种原因造成这个词语被边缘化。
那么,教师该怎样处理“疾驰”这个词语,使学生透过对这个词语的学习走进肖邦的内心世界和文本有效对话呢?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想象面对恩师深厚的情义、殷切的期望,泪水溢满眼眶的肖邦回首华沙城会说点什么;进而引导学生走进肖邦的内心,感触其对恩师、亲人、祖国的留恋;然后叩问既然肖邦如此留恋祖国,为什么不是依依不舍地离开,而是疾驰而去?在矛盾处设疑,激起学生思维碰撞。
生1:因为肖邦太爱自己的祖国,他多待一会儿,就多一份离别的痛。
生2:肖邦眼里满是泪水,说明他很痛苦,他爱自己的老师,他不愿让老师看到自己内心的痛。
……
学生思维被激活,笔者因势利导,追问“仅仅如此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四、五两段,想一想,离别的18年是怎样的18年”,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展开。
生1:没时间概念的18年;工作、工作、再工作的18年。
生2:四处奔波的18年;日夜思念祖国的18年。
接着,笔者追问“他为什么而奔波、工作?肖邦真的没有时间概念了吗?”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促使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
生1:他在为祖国的解放而奔波,整整奔波18年。
生2:肖邦把分分秒秒都投入到工作中,创作音乐激发起同胞们的斗志。
生3:肖邦的时间概念是他的分分秒秒都属于祖国。
师:“疾驰”还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什么?
生1:“疾驰”告诉我们肖邦想尽快投入到为国家解放而斗争的新的战斗中去,一刻也不能耽搁。
生2:离开祖国的18年是为国家奔波的18年。“疾驰”让我感受到肖邦决心拿起音乐这样的武器去战斗,一分也不肯耽搁。
师:是呀,因为不忍面对而“疾驰”,更因不能耽搁、不肯耽搁而“疾驰”呀!读出肖邦此刻丰富的内心世界吧!
将“疾驰”置于文本整体语境中,可以拓宽学生整体领悟语言文字内涵的背景,让学生的思维触摸到“疾驰”的内核——肖邦不忍耽搁(他不愿让恩师看到自己内心的痛楚),更不肯、不能耽搁(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他必须立刻投入到解放祖国的斗争中去)。整体观照“疾驰”,其在学生认知世界就不只是速度的符号,而是肖邦情感迸发,爱国志向的张扬。由此可见,词语教学切不可被边缘化。因为词语教学不只是为了理解其意(自身的,在具体语境中的),也不只是为了通过词语教学架起学生和文本深入对话的桥梁,更不是仅仅为了领悟其表情达意的作用,词语教学还有更深层次的价值。
首先,活用语言的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从语用层面讲,学习语言其实就是更好地运用语言。学以致用,是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在实践中活用词语的前提是正确理解词语,获得词语表达的方法和艺术。重视词语,聚焦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品味、欣赏、运用词语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活动,通过这样的基本活动学生活用词语的能力才能达到提升。
其次,培养语感的需求。
阅读教学其实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其阅读品质为己任的。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标准是什么?其实就是看学生是否在阅读中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进而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情感,领会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语言感应能力,而这样的感应能力是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来培养的,繁琐、支离破碎的分析自然不堪此任。词语因语境而丰富多彩,词语教学自然要密切联系语境。这样就要引导学生以整体语境为背景,通过对相关词句的含英咀华、咀嚼涵咏,读出词语的言中之情、言外之意。学生语言感应能力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培养下得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得到质的提升。
最后,培养整体感悟能力的需求。
语文教学要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整体把握,这是共识。教法即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过程影响着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词语因语境而多姿多彩,词语教学自然要密切联系语境,这样才能品出词语的质地和芬芳。如果课堂教学中能经常引领学生从具体语境的视角去品析词语,那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能力、整体感悟能力就能得到锤炼、提高,其语文素养自然会不断提升。
词语教学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切不可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