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重庆市冬闲田现状、成因和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出台鼓励政策,调动农户积极性;加强政府考核,落实主体责任;科学规划,示范带动;改造基础设施,强化技术支撑”等重庆市冬闲田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 冬闲田;开发利用;现状;对策;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4-045-03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50226.1629.028.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2/26 15:55:4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全国耕地资源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重庆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和大山区的直辖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约(1.12×667) m2,近年来由于种植效益等因素影响,大量农田冬闲,冬闲田如何利用成为摆在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合理利用冬闲田,减少冬闲面积,提高冬种作物生产潜力和土地利用率,对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重庆市冬闲田的现状
重庆市现有耕地面积223.6万hm2,其中稻田面积109万hm2,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8.8%。根据重庆市农情调查结果,截止2014年初,重庆市冬闲田面积约52.8万hm2,其中已耕冬闲田面积为12.7万hm2,占整个冬闲田面积的24%。分区县来看,已耕冬闲田比重大于50%的区县有巫溪、涪陵、北碚、南岸、合川、巴南、铜梁、垫江和荣昌;比重在30%~50%的区县有长寿、黔江、渝北、璧山、巫山、石柱和永川;其他区县所占比重小于30%。重庆市冬闲田主要有囤水田、黄浑田和干板田三大类型,分类别分区县情况如下。
1.1 囤水田
囤水田面积约23.3万hm2(约占冬闲田58%),分区县看,囤水田比重大于50%的区县有奉节、忠县、永川、大足、渝北、铜梁、南岸、江津、垫江、合川、荣昌、巴南、彭水、涪陵、武隆、黔江、璧山、开县、巫溪、城口和江北,比重在30%~50%的区县有巫山、九龙坡、长寿、万州、綦江、石柱和秀山,其他区县所占比重小于30%。
1.2 黄浑田
黄浑田面积约8.2万hm2(约占冬闲田21%),分区县看,黄浑田比重大于30%的区县有北碚、长寿、沙坪坝、秀山、璧山、九龙坡、梁平、綦江和酉阳,其他区县所占比重小于30%。
1.3 干板田
干板田面积约8.5万hm2(约占冬闲田21%),分区县看,干板田比重大于50%的区县有云阳、南川、潼南和丰都,比重在30%~50%的区县有巫溪、城口、江北、开县、酉阳、武隆、梁平、沙坪坝、石柱和涪陵,其他区县所占比重小于30%。
2 重庆市冬闲田的成因
2.1 种植效益低,农民积极性不高
重庆市秋冬种作物主要是小麦、油菜、马铃薯和蔬菜。重庆市地少坡陡,机械化难以大面积推广;同时随着种粮投入成本和农业用工成本增加,种粮效益远远低于务工收益。不愿种田成为当前农村的普遍趋势,这就导致了冬闲田的普遍存在。
2.2 农田基础设施差,传统耕作方式落后
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开发利用冬闲田资源的难度[1]。重庆市耕地以坡耕地为主,不利于现代农机具的操作,而传统耕作方式落后,劳动强度大,也是造成农田冬闲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重视力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缺乏
重庆市农作物分为大春作物和小春作物2种。各级政府比较重视大春作物,加之农户认为小春作物普遍不如大春作物,冬闲田利用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已成为阻碍冬闲田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发展生产的优惠政策,但到基层后基本变成“普惠制”,农民只要有地,种与不种、种好种坏,人人都能享受粮食补贴[2],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田冬闲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种田农户的积极性。
3 重庆市冬闲田的危害
3.1 影响稻田肥力水平
冬闲田雨水侵蚀致土壤裸露,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板田冬闲,不能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不能氧化和排除残留于土壤中低价铁、铝、硫化氢和甲烷等有毒有害还原物质。冬水田是水稻长期栽培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稻田,一年四季淹水,土壤处于不通气、不透水的还原状态,潜在养分得不到矿化释放,导致养分缺乏;由于厌氧甲烷排放量高,影响后季作物正常生长[3]。
3.2 加重农田病虫害
板田冬闲稻桩一般裸露在地面,这为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虫卵、蛹越冬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导致后季作物病虫为害加重;此外农田长期闲置,易于杂草滋生蔓延,增加后季作物田间管理的难度,以及农药、除草剂等防治成本[3],进一步造成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利于农民增收。
3.3 影响温室气体排放
有研究表明,冬闲田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尚未确定的N2O(氧化亚氮)排放源,粗略估计N2O(以N2O-N计算)年释放量为7.5×108 kg[4]。众所周知,水汽、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臭氧(O3)和少量存在大气中的其他气体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成分。稻田由于冬季休闲期抛荒,不进行排水和翻耕,也不种植其他作物,加之南方地区降雨较多,使稻田长期保持湿润或有水层,冬闲田水分差异较大,对CH4和N2O排放有较大影响,余佳认为冬闲田有一定的N2O排放,是冬闲稻田温室气体观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试验表明冬闲稻田排放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以CO2-eq计)为7.58 g/m2,其中,CH4和N2O产生的温室效应(以CO2-eq计)分别为2.33 g/m2和5.25 g/m2 [5]。 4 重庆市冬闲田开发利用建议
开发利用冬闲田土不仅能使季节性闲置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还能缓解重庆市人、地、粮之间的矛盾。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冬闲田种养业,对于减少冬闲面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种养业快速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4.1 出台鼓励政策,调动农户积极性
为提高冬闲田开发利用率和农户实际收益,政府应针对秋冬农业生产出台相应的扶持和倾斜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等惠农政策,鼓励农户利用冬闲田大力发展秋冬种植和养殖,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鼓励政策主要用于冬闲田综合治理、以奖代补和对生产资料进行补贴。同时,应加强冬闲田利用宣传培训,使广大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利用冬闲田的重要性。
4.2 加强政府考核,落实主体责任
开发利用冬闲田,应强化政府考核,各级各部门应将冬闲田利用提上政府工作议程。落实领导责任和部门主体责任,建立基层乡镇领导干部联系制度,以及政府主要领导抓任务、抓落实的冬闲田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
4.3 科学规划,示范带动
根据地形地貌以及不同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冬闲田资源和现有的成熟技术,发展当地优势种养殖业,培育壮大冬季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利用冬闲田,应建立示范区,发展示范户,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激励农民开发利用冬闲田。近年来,南方各地积极探索冬闲田利用技术措施。
(1)利用冬闲田种植马铃薯。不仅能增加复种指数和粮食总产量,而且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目前,南方地区已被农业部确定为未来中国马铃薯发展的重点区域[6]。
(2)利用冬闲田进行立体养殖。如养鱼养鸭[7],一方面可以提高稻田利用率,减少虫害,节约化肥农药开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水稻增产,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是冬季农民增收的途径[8]。
(3)利用冬闲田种草,大力促进养殖业发展。如盘县冬闲田养牛技术模式[9],通过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利用冬闲田土种草养畜,是减轻天然草地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10]。
(4)利用冬闲田种植榨菜。重庆涪陵是全国闻名的榨菜产地,利用冬闲田可以种植榨菜,实行稻菜轮作,从而增加菜农收入。
4.4 改造基础设施,强化技术支撑
各级政府应加大项目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冬闲田的耕作条件,配套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田内渠系水路管网,提高冬闲田排灌能力。同时,应强化冬闲田开发利用模式引进和推广工作,通过先进模式的试验示范带动,建立稳定的技术模式推广基地,提高秋冬种农副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冬闲田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郭凤,罗小敏,夏波.重庆市冬闲农业开发潜力及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2011,5(5):71-74.
[2] 黄煜.黔南州冬闲田成因分析及开发利用对策[J].耕作与栽培,2013,(4):35-36.
[3] 谢六月.大力开发冬闲田的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120-121.
[4] 徐文彬,洪业汤.冬闲水田土壤——一个重要的尚未确定的N2O释放源[J].环境科学研究,1999,(3):42-45.
[5] 余佳,刘刚,马静,等.红壤丘陵区冬闲稻田CH4和N2O排放通量的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1):55-58.
[6] 刘明月,秦玉芝,何长征,等.南方冬闲田马铃薯播种技术[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2):156-160.
[7] 李新政.山区冬闲田鱼鸭立体养殖技术探讨[J].广西畜牧兽医,2009,25(3):148-149.
[8] 卢健平.冬闲田养鱼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2,(10):19.
[9] 余昌培,秦家秀.发展冬闲田种草促进盘县养牛业发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7):3-4.
[10] 陈国南,赵熙贵,刘贵林,等.贵州喀斯特山区冬闲田土种草模式与特点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3):85-86.
(责任编辑:敬廷桃)
关键词 冬闲田;开发利用;现状;对策;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4-045-03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50226.1629.028.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2/26 15:55:4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全国耕地资源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重庆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和大山区的直辖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约(1.12×667) m2,近年来由于种植效益等因素影响,大量农田冬闲,冬闲田如何利用成为摆在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合理利用冬闲田,减少冬闲面积,提高冬种作物生产潜力和土地利用率,对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重庆市冬闲田的现状
重庆市现有耕地面积223.6万hm2,其中稻田面积109万hm2,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8.8%。根据重庆市农情调查结果,截止2014年初,重庆市冬闲田面积约52.8万hm2,其中已耕冬闲田面积为12.7万hm2,占整个冬闲田面积的24%。分区县来看,已耕冬闲田比重大于50%的区县有巫溪、涪陵、北碚、南岸、合川、巴南、铜梁、垫江和荣昌;比重在30%~50%的区县有长寿、黔江、渝北、璧山、巫山、石柱和永川;其他区县所占比重小于30%。重庆市冬闲田主要有囤水田、黄浑田和干板田三大类型,分类别分区县情况如下。
1.1 囤水田
囤水田面积约23.3万hm2(约占冬闲田58%),分区县看,囤水田比重大于50%的区县有奉节、忠县、永川、大足、渝北、铜梁、南岸、江津、垫江、合川、荣昌、巴南、彭水、涪陵、武隆、黔江、璧山、开县、巫溪、城口和江北,比重在30%~50%的区县有巫山、九龙坡、长寿、万州、綦江、石柱和秀山,其他区县所占比重小于30%。
1.2 黄浑田
黄浑田面积约8.2万hm2(约占冬闲田21%),分区县看,黄浑田比重大于30%的区县有北碚、长寿、沙坪坝、秀山、璧山、九龙坡、梁平、綦江和酉阳,其他区县所占比重小于30%。
1.3 干板田
干板田面积约8.5万hm2(约占冬闲田21%),分区县看,干板田比重大于50%的区县有云阳、南川、潼南和丰都,比重在30%~50%的区县有巫溪、城口、江北、开县、酉阳、武隆、梁平、沙坪坝、石柱和涪陵,其他区县所占比重小于30%。
2 重庆市冬闲田的成因
2.1 种植效益低,农民积极性不高
重庆市秋冬种作物主要是小麦、油菜、马铃薯和蔬菜。重庆市地少坡陡,机械化难以大面积推广;同时随着种粮投入成本和农业用工成本增加,种粮效益远远低于务工收益。不愿种田成为当前农村的普遍趋势,这就导致了冬闲田的普遍存在。
2.2 农田基础设施差,传统耕作方式落后
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开发利用冬闲田资源的难度[1]。重庆市耕地以坡耕地为主,不利于现代农机具的操作,而传统耕作方式落后,劳动强度大,也是造成农田冬闲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重视力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缺乏
重庆市农作物分为大春作物和小春作物2种。各级政府比较重视大春作物,加之农户认为小春作物普遍不如大春作物,冬闲田利用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已成为阻碍冬闲田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发展生产的优惠政策,但到基层后基本变成“普惠制”,农民只要有地,种与不种、种好种坏,人人都能享受粮食补贴[2],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田冬闲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种田农户的积极性。
3 重庆市冬闲田的危害
3.1 影响稻田肥力水平
冬闲田雨水侵蚀致土壤裸露,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板田冬闲,不能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不能氧化和排除残留于土壤中低价铁、铝、硫化氢和甲烷等有毒有害还原物质。冬水田是水稻长期栽培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稻田,一年四季淹水,土壤处于不通气、不透水的还原状态,潜在养分得不到矿化释放,导致养分缺乏;由于厌氧甲烷排放量高,影响后季作物正常生长[3]。
3.2 加重农田病虫害
板田冬闲稻桩一般裸露在地面,这为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虫卵、蛹越冬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导致后季作物病虫为害加重;此外农田长期闲置,易于杂草滋生蔓延,增加后季作物田间管理的难度,以及农药、除草剂等防治成本[3],进一步造成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利于农民增收。
3.3 影响温室气体排放
有研究表明,冬闲田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尚未确定的N2O(氧化亚氮)排放源,粗略估计N2O(以N2O-N计算)年释放量为7.5×108 kg[4]。众所周知,水汽、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臭氧(O3)和少量存在大气中的其他气体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成分。稻田由于冬季休闲期抛荒,不进行排水和翻耕,也不种植其他作物,加之南方地区降雨较多,使稻田长期保持湿润或有水层,冬闲田水分差异较大,对CH4和N2O排放有较大影响,余佳认为冬闲田有一定的N2O排放,是冬闲稻田温室气体观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试验表明冬闲稻田排放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以CO2-eq计)为7.58 g/m2,其中,CH4和N2O产生的温室效应(以CO2-eq计)分别为2.33 g/m2和5.25 g/m2 [5]。 4 重庆市冬闲田开发利用建议
开发利用冬闲田土不仅能使季节性闲置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还能缓解重庆市人、地、粮之间的矛盾。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冬闲田种养业,对于减少冬闲面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种养业快速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4.1 出台鼓励政策,调动农户积极性
为提高冬闲田开发利用率和农户实际收益,政府应针对秋冬农业生产出台相应的扶持和倾斜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等惠农政策,鼓励农户利用冬闲田大力发展秋冬种植和养殖,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鼓励政策主要用于冬闲田综合治理、以奖代补和对生产资料进行补贴。同时,应加强冬闲田利用宣传培训,使广大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利用冬闲田的重要性。
4.2 加强政府考核,落实主体责任
开发利用冬闲田,应强化政府考核,各级各部门应将冬闲田利用提上政府工作议程。落实领导责任和部门主体责任,建立基层乡镇领导干部联系制度,以及政府主要领导抓任务、抓落实的冬闲田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
4.3 科学规划,示范带动
根据地形地貌以及不同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冬闲田资源和现有的成熟技术,发展当地优势种养殖业,培育壮大冬季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利用冬闲田,应建立示范区,发展示范户,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激励农民开发利用冬闲田。近年来,南方各地积极探索冬闲田利用技术措施。
(1)利用冬闲田种植马铃薯。不仅能增加复种指数和粮食总产量,而且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目前,南方地区已被农业部确定为未来中国马铃薯发展的重点区域[6]。
(2)利用冬闲田进行立体养殖。如养鱼养鸭[7],一方面可以提高稻田利用率,减少虫害,节约化肥农药开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水稻增产,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是冬季农民增收的途径[8]。
(3)利用冬闲田种草,大力促进养殖业发展。如盘县冬闲田养牛技术模式[9],通过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利用冬闲田土种草养畜,是减轻天然草地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10]。
(4)利用冬闲田种植榨菜。重庆涪陵是全国闻名的榨菜产地,利用冬闲田可以种植榨菜,实行稻菜轮作,从而增加菜农收入。
4.4 改造基础设施,强化技术支撑
各级政府应加大项目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冬闲田的耕作条件,配套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田内渠系水路管网,提高冬闲田排灌能力。同时,应强化冬闲田开发利用模式引进和推广工作,通过先进模式的试验示范带动,建立稳定的技术模式推广基地,提高秋冬种农副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冬闲田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郭凤,罗小敏,夏波.重庆市冬闲农业开发潜力及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2011,5(5):71-74.
[2] 黄煜.黔南州冬闲田成因分析及开发利用对策[J].耕作与栽培,2013,(4):35-36.
[3] 谢六月.大力开发冬闲田的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120-121.
[4] 徐文彬,洪业汤.冬闲水田土壤——一个重要的尚未确定的N2O释放源[J].环境科学研究,1999,(3):42-45.
[5] 余佳,刘刚,马静,等.红壤丘陵区冬闲稻田CH4和N2O排放通量的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1):55-58.
[6] 刘明月,秦玉芝,何长征,等.南方冬闲田马铃薯播种技术[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2):156-160.
[7] 李新政.山区冬闲田鱼鸭立体养殖技术探讨[J].广西畜牧兽医,2009,25(3):148-149.
[8] 卢健平.冬闲田养鱼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2,(10):19.
[9] 余昌培,秦家秀.发展冬闲田种草促进盘县养牛业发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7):3-4.
[10] 陈国南,赵熙贵,刘贵林,等.贵州喀斯特山区冬闲田土种草模式与特点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3):85-86.
(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