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三年的历史中考命题中,各种新史料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加大对史料教学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史料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史料教学也应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如何才能够在历史课堂中充分利用史料来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我就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探索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从教学实践看历史史料运用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述“新航路开辟”时,设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评价哥伦布我使用了这样两段材料:“当地的居民都来到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来淡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一个老人坐船前来—包括妇女在内,每人都带来东西。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日记”“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王上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世界近代史资料》”通过两则史料的对比,学生显示出了较高的求知欲,为后面学生探究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对哥伦布的评价打下了基础。
此外教材中的大量图片史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进行初二历史教学中,邓世昌与黄海海战、时局图、谭嗣同英勇就义、国父孙中山、陈独秀等等,这些都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欲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文物、古迹、图片、历史地图、数据图表、漫画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利因素。
(2)培养学生历史探究、创新能力。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例如在进行美国历史专题复习过程中,给出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美国(1876年美国费城博览会)、一战前后的美国、二战前后的美国、今天的美国的史料(其中有图片、漫画、文献等),让学生在分析史料所反映的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设问美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进而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怎么做?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形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的几点思考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史料的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正确的运用史料,在这里我只是说一说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首先,教师选择史料时一定要真实,在指导学生搜集史料时要教会学生鉴定真伪,使用史料时要尝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和老师在学习中共同进步,共同受益。
其次,运用史料要适度,不能毫无原则的运用史料,史料选择要慎重。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无限制地滥用。面对大量的史料,教师应该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如何才能够在历史课堂中充分利用史料来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我就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探索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从教学实践看历史史料运用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述“新航路开辟”时,设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评价哥伦布我使用了这样两段材料:“当地的居民都来到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来淡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一个老人坐船前来—包括妇女在内,每人都带来东西。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日记”“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王上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世界近代史资料》”通过两则史料的对比,学生显示出了较高的求知欲,为后面学生探究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对哥伦布的评价打下了基础。
此外教材中的大量图片史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进行初二历史教学中,邓世昌与黄海海战、时局图、谭嗣同英勇就义、国父孙中山、陈独秀等等,这些都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欲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文物、古迹、图片、历史地图、数据图表、漫画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利因素。
(2)培养学生历史探究、创新能力。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例如在进行美国历史专题复习过程中,给出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美国(1876年美国费城博览会)、一战前后的美国、二战前后的美国、今天的美国的史料(其中有图片、漫画、文献等),让学生在分析史料所反映的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设问美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进而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怎么做?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形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的几点思考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史料的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正确的运用史料,在这里我只是说一说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首先,教师选择史料时一定要真实,在指导学生搜集史料时要教会学生鉴定真伪,使用史料时要尝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和老师在学习中共同进步,共同受益。
其次,运用史料要适度,不能毫无原则的运用史料,史料选择要慎重。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无限制地滥用。面对大量的史料,教师应该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