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随笔的起源及发展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像所有的文体一样,随笔也有它的起源,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高唱凯歌。
   在中国古代,随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洪迈的《容斋随笔》中。宋淳熙十一年,洪迈在《容斋随笔》的自序中说:“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因其先后,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容斋随笔》之后,以随笔名其书者渐多。然而在中国古代,随笔是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中国古代文论家或目录学家的笔下并没有随笔的名目,《容斋随笔》之类皆被归为“史部杂说类”、“子部小说类”或者“子部杂家类”,并未以独立的文体目之。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自秦汉而下,文愈盛;文愈盛,故类愈增;类愈增,故体愈众;体愈众,故辨当愈严”,文体竟达127类,然而其中就是没有随笔的位置。
   在国外,随笔滥觞于16世纪的法国,法国散文家蒙田创造了“essai”这一名称,成为近现代随笔的鼻祖。蒙田“杂谈”似的随笔文体,是“希腊议论文的一种复兴”。文章长短不一,长可十万言,短则千把字。内容包罗万象,大至社会人生,小至草木鱼虫,远则新大陆,近则小书房,上有怀疑等主义的思考,下有日常诸经历的描绘,但无处不有“我”在;写法上是随意挥洒,信马由缰,旁征博引,汪洋恣肆,但无时不流露出“我”的真性情,表现出一个隐逸之士对人类命运的深刻的忧虑和思考。蒙田是“随笔”这一文体的开创者,而最终确立其文体地位的却是培根。Essay由法国流传到英国后,经由培根、兰姆、赫兹列特等人发展壮大。
   “五四”前后,西方随笔始译介到我国。1921年,周作人将西方的“essay”译作“美文”。他率先指出:“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种美文似乎在英语国民里最为发达”,并倡仪“我们可以看了外国的模范做去”。周作人、胡梦华、梁遇春、林语堂、鲁迅等借助西方的“essay”理论,构建了中国现代随笔理论。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随笔作家在随笔的创作中,自觉承担起“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重任,进行社会思想启蒙,促进社会的进步改革,从而将中国现代随笔的创作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艺术的新高峰。
   新中国成立后,在节日的欢庆氛围下,作家们以昂然的热情讴歌新人物、新气象和新生活,多疏远了尚知识理趣的随笔创作。建国后至“文革”前,坚持随笔写作并卓有成绩的只有秦牧一人,他的知识小品就是现代随笔的变种。秦牧提倡的散文领域“海阔天空”论以及谈天说地的文风,回应并且扩展了林语堂“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一不可入我范围矣”的随笔观。
   其后,随笔开始沉寂、黯淡。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一股热热闹闹的“随笔”潮占据了各类报刊,蔚为壮观,随笔开始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很多学者加盟当代随笔创作队伍,譬如张中行、余秋雨等。这些学者凭借多年学术研究与积累,在历史和现实两端自在游走,在知识和理趣之间闲庭信步,视野广阔无疆,笔法纵横开阖,文气从容畅达。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现代随笔的文化品格。不过,除在重知识、理趣、启悟与认知上与现代随笔一脉相承外,当代随笔还表现出了两种新的艺术倾向。一是除表现“个人”的情趣外,还承担起“大我”的责任。从余秋雨开始,“文化大散文”即文化随笔的创作蔚然成风。余秋雨的一声叹息让众多散文作者随他踏上了“文化苦旅”,现代随笔中最见个人情趣的茶话酒谈被当代随笔“大写的人字”的责任担当所取代。二是抒情性增加。当代随笔增加了抒情要素,常使用直接的诘问、叹息和呼告,主观色彩更为浓重。但是,新的艺术特质在增强了当代随笔社会批评及文明批评力度的同时,也给当代随笔带来了消极影响。过度重视批判性和参与性导致了当代随笔个人性、闲适性、幽默性的弱化,也限制了当代随笔可能达到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当代随笔的兴旺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与随笔自身独特的文体特性密切相关。首先,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开放、宽容的环境基本消解了昔日那种“我花开罢百花杀”的大一统局面,社会空间能给不同的“声音”留出一席之地。正是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宽容的文化氛围里,作家们找到了“自我”,不再担忧“我手写我口”的作品会异化为“吾丧吾”的证明。其次,由于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现象带来的多元认识、多向思维增强了人们选择的迷惘和困惑,带来了认识判断的渴求。这样,随笔正好以其轻松平易而又睿智深刻的特点,承担起了引导人们思想开放之任。
其他文献
静夜里,静静地倾听那首《胡笳十八拍》,一任泪水滑落……   那幽怨的、绵长的声音,带给人的是一种痛彻心髓后的沉寂,是一种对人生无奈的无语的抗争,一首哀曲,囊括了蔡文姬一生的痛……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学士蔡邕深受董卓青睐,据传曾经一日内三升其职,董卓死后,蔡邕感其知遇之恩,忍不住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送了蔡邕的性命,从此寡居在家的蔡琰失去了依靠。不久匈奴人也趁机烧杀抢掠,二十三岁的蔡文姬在逃
期刊
《陶庵梦忆序》是古代诗歌散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被安排于第六单元,作为推荐篇目,我安排了一课时的教学时间,打算让学生自主完成文本梳理工作然后结合单元知识做一些分析即可。然而在梳理课文至第三段时,其中的一句话却引发了一场深入的探究,以至于未能如课前所料,一课时完成教学。   引起学生热烈探究的是第三段最末的那句“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翻译此句话其实并不难,其意思为:真的是痴人面前不能够说梦啊。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就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自主探索学习” 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的特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
期刊
一、作文题   以“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成记叙文或者议论文。(60分)   二、写作指导   (一)审题指导   1.常规审题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所以不能自行调换题目。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则只能是二者选其一,不能写成诗歌等其他体裁。   2.具体审题   题目为“闹”,同学们首先要思考“闹”的含义。“闹”常见的含义有①喧哗、不安静,如热闹。②吵、扰乱,如“
期刊
在新课标语文高考试卷中,论说类文本共设计为三道选择题,一般设置为必考题,是高考语文试卷打头阵的试题,这类题型虽然设置单一,但模糊性强,区别度较小,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在此类试题中失分。那么,如何才能准确解读文本,选准解题要点,从而有效提高得分率呢?我认为,做好这类试题,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把握。  1.通读全文。准确地把握各段的内容,从而有利于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几个部分有机
期刊
高考语文卷中,语文阅读题覆盖面宽,分数比重大。其中对阅读题中心的把握更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一旦命错中心,全盘皆输,损失惨重。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准确地命准中心呢?须切切实实抓好以下几点:  一、把握时代背景 命准中心思想  有些时代背景隐藏文中。如文中“过去”“以前”“而今”“现在”等字眼往往隐含新旧时代的对比。  二、理解压轴句子 定位中心思想  有些文章喜欢开门见山,但多数文章的中心置后。如记叙文
期刊
千古名篇《琵琶行》是高中学生唐诗学习中的重要篇目,但在课文注释上却存有争议之处。《中学语文杂志》去年第四期黄昊、黄灵庚两位在《高中语文课本(苏教版)古诗文注释补正(下)》一文中,指出教材的纰漏,将《琵琶行》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理解为“琵琶女所乘的船离开江口”。依据有二:其一,从语义上看,认为既然下句承以“绕船月明江水寒”,四周光水相绕,那么船当在江中,而非“江口”,即离开“江口”;其二,援引唐诗作
期刊
高中语文中的古代诗歌鉴赏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高考对古代诗歌的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文字表述性试题来体现的。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诗歌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诗言志,歌咏言”,诗歌中往往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要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纵观近几年来高考语
期刊
高三语文复习策略直接决定高三的教学质量。回顾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尤其是回顾在高三年级教学中走过的不清闲日子,为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虚心向能者请教,并结合自身实际,本人认为应根据高考的三轮复习安排相应策略,方能取得预期效果。   第一,复习的准备策略   首先,“备考纲”。在复习备考前,我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说明》,并对近3年来全国卷语文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且认真做了一遍
期刊
目前,中学生厌学行为已成为一种普通性的问题,且年龄有低龄化的危险倾向。作为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成长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研究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预防和控制厌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一、中学生厌学行为的心理分析  中学生厌学行为的心理特点主要为虚荣心理、逆返心理、刺激心理、无为心理。  1.中学生在情绪上爱慕虚荣。其心理尚未健全,也没成熟,在受外界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