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目标的设计和实施欠科学、问题的预设和生成欠精细、知信行循环提升欠实效等问题,提出“无目标不教,无问题不学”的观点,构建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促进知信行循环提升的中学思政课“双导向大循环”教学模式,以此优化中学思政课教学,推进学生思政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 中学思政课 知信行循环
中学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实践和交往、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修养品德和陶冶情操。[1]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双导向大循环”的教学模式,以此优化中学思政课教学,推进学生思政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全面发展。
一、教学缺陷:当前中学思政课教学问题分析
(一)目标的设计和实施欠科学
陈美兰教授通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上的27篇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设计稿的分析,认为当前一线思政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以下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是目标指向模糊,过多关注自身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忽视了学生是目标达成的真正主体;二是目标聚焦不够,割裂素养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三是目标过于烦冗,把教学目标写成教学内容的缩小版;四是目标流于形式,没有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2],即虚化了学习主体,淡化了学习梯度,窄化了学习的素养指向。思想引领行动,中学思政课教学设计的缺陷直接导致在教学中不能有效聚焦主题,课堂教学策略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评估失去准确性。
(二)问题的预设和生成欠精细
“以生为本”的教学观仍未有效落实,对学生的关注仍然不够,体现在问题的预设和生成上表现为:一是部分教师基于自身教学任务完成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臆想预设问题,陷入经验主义;二是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依据预设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课堂学习中因疑问、反问而生成的问题常被忽视;三是缺乏对问题解决的即时评估,缺乏对学生应答的及时追问,学生学习动力未能有效激发,教育时机常被耽误。
(三)知信行循环提升欠实效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思政课的学习状态离“真学真知真信真行”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一是以单一“讲”的方式讲政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学科的时代价值讲解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堂节奏未能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生成点和体验点进行有效调控,高阶认知能力的培养欠缺;以议题为抓手的议辨式学习方式还没有普遍实行,学生的信念系统未能有效构建;活动型课程的要求未能有效落实,学生学知多而践行少,“知信行”相互促进循环提升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
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中学思政课的亲合力、针对性,以及思想性、理论性的落实,影响到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育。
二、“双导向大循环”:优化中学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建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思政课教学模式实践探究》课题组根据建构主义、生本主义等教学理论,在实践基础上持续探究,提出了“无目标不教,无问题不学”的观点,构建了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促进知信行循环提升的中学思政课“双导向大循环”教学模式。
(一)基本内涵: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双向互动,根据目标确定问题,针对问题调控目标;并以目标和问题引导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导教),引导学生个人自学、互学共学、提升拓学、以行践学(导学),从而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知信行)的循环提升。
這里的目标是指向教育目标,以课程目标引领的课时教学目标,这里的问题既指表明学生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中的问题,也指表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状态问题;大循环指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课堂内外的整合,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在知、信、行等方面的循环提升。
(二)“三段五环”操作程序:
[课前]:
1.“目标--问题”分析环节。即根据课标确定目标、课前调研预设问题。包括:分析课标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解析教材以发挥学习范例作用,调研学生以把握真实学习问题,了解场景以充分运用教学工具。
2.“预设--预习”引导环节。即细化目标设计教学、课前自学反馈问题,包括:细化目标导方向,预设情境导问题,预设标准导任务,预设过程导进度,预习反馈导起点。
[课中]:
3.“互学--共学”指导环节。即聚焦目标生成问题、课中探究分析问题,包括:启发问题交流,指导学习方式,评估目标达成,调控课堂节奏,辅导个体差异。
4.“课内--社会”拓展环节。即评估目标挖掘问题、举一反三规划实践,包括:内容运用情境列举,拓展见识升华情感,课外实践行动规划。
[课后]:
5.“践学--反思”行动环节。即课后践行达成目标、自我反思提升境界,包括:课外活动延伸课内,活动记载反思提升,教学研协同共发展。
通过上述三段五环的推进,使“知”为“信”和“行”奠定坚实基础,使“信”为“行”提供强大动力,使“行”真正达成“知”“信”的目的;同时,通过行动反馈深化信念,通过信念激发求知的动力,通过行动为求知提供来源,由此培育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思想政治“知信行”循环提升。
(三)基本原则:
1.目标引领,问题为主线。教师始终锁定目标(确定、细化、评估)进行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始终以学生是否真学、是否真懂、是否真信、是否真行为着眼点从事教学;学生始终以目标的理解、目标的分层、目标的自评引领学习,始终以发现、分析和解决情境问题为主线逐步推进。
2.评价前置,学教评一致。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后,即设置教学评价方式,再根据评价方式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即时的学和教的状况的评估,确保教的重点是学的重点,学的重点是评的重点。 3.内外贯通,知信行循环。教学不仅在课内,还在课外,通过课堂内外(课前课后)的循环学习活动,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養,实现知信行的循环发展。
4.创新发展,师生双主体。摒弃传统教育观,坚持“生本”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实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做到真学真知真信真行;教师承担起教学改革主体责任,增强创新意识和奋斗精神,遵循坚持“八个统一”的要求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四)落实“双导向大循环”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教案和学案
教案的基本结构:
基本项目基本要求
一、课标要求分析课标,拆解或合并课标对应课题的内容并列出。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写清教材内容的基本逻辑结构和经调研明确的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上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基本情况。
三、学习目标采用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主要包括情境条件、行为要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素养指向等内容,如: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视频(如城管与小摊贩的在地摊经济发展中的行为等),能够结合视频内容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关系,培养科学精神素养。
四、评价任务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回答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用图示法呈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联系。
五、知识板书用思维导图等方式画出知识结构。
六、教学过程
学案的基本结构:
基本项目基本要求说明
一、学习目标列出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时学习的起点、终点和重点。从已经完成、基本完成、尚未完成等层次进行自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表述,提出完善办法。
二、知识梳理以学科概念统领和整合教材知识(画知识结构图);以知识清单进行关键概念填空(填空题)。
三、课前测试重点问题重点测,兼顾知识检测的全面性;试题的选编注意调控教材知识理解、材料信息解读、逻辑推理方式三种考法的比重,体现基础性和拓展性两个层次。
四、课中探究基于预设的情境,按“自学--互学共学--拓学”的环节展开学习;注意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
五、课后检测强化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检测;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优化试题的选编。
六、课后实践记录对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含测试分数、言语评价、活动情况等;填写反思及改进措施。
三、“三效”提升:“双导向大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经过课题组依据“双导向大循环”教学模式在校内的教学实践和市内外的送教实践,我们感悟到:这一教学模式运用于中学思政课教学,对目标的达成而言,提高了教学效果;对教学成效而言,提高了教学效率;从学生学习价值看,提高了教学效益。
具体表现在:着力于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明显作用;强调锁定目标、以问题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有了聚集点和着力点,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知信行循环提升遵循了学生德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将课堂内的学习内容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相对接,既提高了学生课堂内外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参研教师在推进本课题研究中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思考和实践,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也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这一教学模式在推进中学思政课教学初高中一体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进行探究完善。
参考文献:
[1]高青兰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6
[2]陈美兰.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素养化设计的问题与对策.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J].2020,21(4):31
四川省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安权
[关键词]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 中学思政课 知信行循环
中学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实践和交往、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修养品德和陶冶情操。[1]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双导向大循环”的教学模式,以此优化中学思政课教学,推进学生思政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全面发展。
一、教学缺陷:当前中学思政课教学问题分析
(一)目标的设计和实施欠科学
陈美兰教授通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上的27篇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设计稿的分析,认为当前一线思政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以下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是目标指向模糊,过多关注自身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忽视了学生是目标达成的真正主体;二是目标聚焦不够,割裂素养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三是目标过于烦冗,把教学目标写成教学内容的缩小版;四是目标流于形式,没有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2],即虚化了学习主体,淡化了学习梯度,窄化了学习的素养指向。思想引领行动,中学思政课教学设计的缺陷直接导致在教学中不能有效聚焦主题,课堂教学策略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评估失去准确性。
(二)问题的预设和生成欠精细
“以生为本”的教学观仍未有效落实,对学生的关注仍然不够,体现在问题的预设和生成上表现为:一是部分教师基于自身教学任务完成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臆想预设问题,陷入经验主义;二是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依据预设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课堂学习中因疑问、反问而生成的问题常被忽视;三是缺乏对问题解决的即时评估,缺乏对学生应答的及时追问,学生学习动力未能有效激发,教育时机常被耽误。
(三)知信行循环提升欠实效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思政课的学习状态离“真学真知真信真行”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一是以单一“讲”的方式讲政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学科的时代价值讲解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堂节奏未能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生成点和体验点进行有效调控,高阶认知能力的培养欠缺;以议题为抓手的议辨式学习方式还没有普遍实行,学生的信念系统未能有效构建;活动型课程的要求未能有效落实,学生学知多而践行少,“知信行”相互促进循环提升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
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中学思政课的亲合力、针对性,以及思想性、理论性的落实,影响到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育。
二、“双导向大循环”:优化中学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建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思政课教学模式实践探究》课题组根据建构主义、生本主义等教学理论,在实践基础上持续探究,提出了“无目标不教,无问题不学”的观点,构建了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促进知信行循环提升的中学思政课“双导向大循环”教学模式。
(一)基本内涵: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双向互动,根据目标确定问题,针对问题调控目标;并以目标和问题引导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导教),引导学生个人自学、互学共学、提升拓学、以行践学(导学),从而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知信行)的循环提升。
這里的目标是指向教育目标,以课程目标引领的课时教学目标,这里的问题既指表明学生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中的问题,也指表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状态问题;大循环指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课堂内外的整合,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在知、信、行等方面的循环提升。
(二)“三段五环”操作程序:
[课前]:
1.“目标--问题”分析环节。即根据课标确定目标、课前调研预设问题。包括:分析课标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解析教材以发挥学习范例作用,调研学生以把握真实学习问题,了解场景以充分运用教学工具。
2.“预设--预习”引导环节。即细化目标设计教学、课前自学反馈问题,包括:细化目标导方向,预设情境导问题,预设标准导任务,预设过程导进度,预习反馈导起点。
[课中]:
3.“互学--共学”指导环节。即聚焦目标生成问题、课中探究分析问题,包括:启发问题交流,指导学习方式,评估目标达成,调控课堂节奏,辅导个体差异。
4.“课内--社会”拓展环节。即评估目标挖掘问题、举一反三规划实践,包括:内容运用情境列举,拓展见识升华情感,课外实践行动规划。
[课后]:
5.“践学--反思”行动环节。即课后践行达成目标、自我反思提升境界,包括:课外活动延伸课内,活动记载反思提升,教学研协同共发展。
通过上述三段五环的推进,使“知”为“信”和“行”奠定坚实基础,使“信”为“行”提供强大动力,使“行”真正达成“知”“信”的目的;同时,通过行动反馈深化信念,通过信念激发求知的动力,通过行动为求知提供来源,由此培育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思想政治“知信行”循环提升。
(三)基本原则:
1.目标引领,问题为主线。教师始终锁定目标(确定、细化、评估)进行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始终以学生是否真学、是否真懂、是否真信、是否真行为着眼点从事教学;学生始终以目标的理解、目标的分层、目标的自评引领学习,始终以发现、分析和解决情境问题为主线逐步推进。
2.评价前置,学教评一致。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后,即设置教学评价方式,再根据评价方式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即时的学和教的状况的评估,确保教的重点是学的重点,学的重点是评的重点。 3.内外贯通,知信行循环。教学不仅在课内,还在课外,通过课堂内外(课前课后)的循环学习活动,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養,实现知信行的循环发展。
4.创新发展,师生双主体。摒弃传统教育观,坚持“生本”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实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做到真学真知真信真行;教师承担起教学改革主体责任,增强创新意识和奋斗精神,遵循坚持“八个统一”的要求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四)落实“双导向大循环”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教案和学案
教案的基本结构:
基本项目基本要求
一、课标要求分析课标,拆解或合并课标对应课题的内容并列出。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写清教材内容的基本逻辑结构和经调研明确的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上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基本情况。
三、学习目标采用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主要包括情境条件、行为要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素养指向等内容,如: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视频(如城管与小摊贩的在地摊经济发展中的行为等),能够结合视频内容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关系,培养科学精神素养。
四、评价任务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回答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用图示法呈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联系。
五、知识板书用思维导图等方式画出知识结构。
六、教学过程
学案的基本结构:
基本项目基本要求说明
一、学习目标列出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时学习的起点、终点和重点。从已经完成、基本完成、尚未完成等层次进行自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表述,提出完善办法。
二、知识梳理以学科概念统领和整合教材知识(画知识结构图);以知识清单进行关键概念填空(填空题)。
三、课前测试重点问题重点测,兼顾知识检测的全面性;试题的选编注意调控教材知识理解、材料信息解读、逻辑推理方式三种考法的比重,体现基础性和拓展性两个层次。
四、课中探究基于预设的情境,按“自学--互学共学--拓学”的环节展开学习;注意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
五、课后检测强化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检测;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优化试题的选编。
六、课后实践记录对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含测试分数、言语评价、活动情况等;填写反思及改进措施。
三、“三效”提升:“双导向大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经过课题组依据“双导向大循环”教学模式在校内的教学实践和市内外的送教实践,我们感悟到:这一教学模式运用于中学思政课教学,对目标的达成而言,提高了教学效果;对教学成效而言,提高了教学效率;从学生学习价值看,提高了教学效益。
具体表现在:着力于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明显作用;强调锁定目标、以问题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有了聚集点和着力点,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知信行循环提升遵循了学生德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将课堂内的学习内容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相对接,既提高了学生课堂内外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参研教师在推进本课题研究中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思考和实践,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也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这一教学模式在推进中学思政课教学初高中一体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进行探究完善。
参考文献:
[1]高青兰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6
[2]陈美兰.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素养化设计的问题与对策.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J].2020,21(4):31
四川省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