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合理的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通过贴近日常生活从而收获习作相关素材,同时还可以推进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了解和感受,这对于提升学生语文习作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引入生活化教学,对于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有巨大意义。本文,通过多方研究和探索,从而分析出实际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习作教学,但是由于传统教学与当下的教育改革严重的水土不符,所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的。而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内容从而忽视了学生习作教学与生活化之间的强烈联系,从而导致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成效不理想。但是,通过生活化教学作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入手点,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良好的教学经验还可以作为日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宝贵经验和教学依据。
  一、科学拓展学生习作范围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一直着重强调,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应该围绕着生活而开展,生活一直是我们教育的重点和核心。但是,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度的重视学生的成绩、效率以及教材,极大的忽视了学生与实际生活的实践教学联系,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教学活动更是少之又少[1]。当下,对于语文教学当中的习作非常重视,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勤于习作练习,并且还要求学的习作练习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水准,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实践依据为依托,光凭借着学生的想象力去想、去写,如能写出那些多优秀的作文呢?这些要求对于学生来讲其实根本就是不科学、不现实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并且积极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学生的有效观察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从而有效的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和习作资源。这样利于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更大的拓展和开展,让学生的习作思维得到自由的发散,从而不被课堂、教材等局限和禁锢。
  二、强化学生积淀习作素材
  生活化教学其实非常利于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教育,那么,为什么当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会出现脱离生活、情感匮乏的情况呢?其实,通过深入的研究可以得知,正是由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严重的脱离了生活的实践教学,缺少了对于生活当中的认真观察和体验,学生严重的忽视了生活实践的重要性,缺乏对于生活、对于自然的深层次感受和体验,从而导致学生即使是接受再好的教育,但是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和感悟都无法满足他们的根本需求。同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不利于学生积累、积淀习作素材,所以对于学生习作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影响。例如,学生的习作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对于一些声音或者是以于一些景色进行描写,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不够,所以无法灵活的对于这些内容进行更加详细或者是惟妙惟肖的描写,这就给学生的习作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2]。但是,如果学生经济进行生活实践,那么学生的习作素材肯定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积淀,那么在习作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词语的描述以及对于生活的感受和感悟都是非常丰富及高质量的,那么学生的习作教学效果肯定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激发学生产生习作灵感
  其实,想要提升学生的习作教学质量,那么就应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于习作的创作灵感和源泉,要知道,很多知识的开展和进行都是先从感官开始的,而学生的有效习作教学其实就是将生活通过知识的表达形式从而还源,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对于生活当中的情境、事物以及一些相關的时代背景进行高度的发展和拓宽。而想要激发学生产生习作的灵感,就得培养学生可以经过生活实践教学的有效引导,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启发和感悟,而教师将这些启发和感悟有效的利用,并且帮助学生重现生活实际的模样,这样非常利于学生对于生活进行认真的观察,并且将已学的知识与观察的结果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的习作灵感获得极大的启发。以《我的植物朋友》为例来进行习作教学的探讨,学生必须好好观察植物,充分了解植物的形状、颜色和用途来写。在《我的植物朋友》写作中,老师首先讲授了一些植物写作的基本方法,比如先写植物的什么,再写植物的什么,找关键词,突出重点,写植物功能和效果,最后是植物的品质,学习升华等基本方法,可以观察到春天桃花和杏花的盛开,秋天果实的成熟。只有确保学生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四、有效增强学生习作成效
  有效的设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习作成效,因为合理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利于学生的脑活动和思维发散,并且推进学生自主对于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科学的设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达到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高效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的让学生之间的思维进行碰撞,从而产生全新的知识火花,而学生在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过程中,其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开发,这样就很好的增强了学生的习作成效,提升了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目标[3]。例如小学生身边的好人,行为举止,旅行经历等都是很好的学习对象。在疫情流行期间,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他们每天听到和看到的“最美丽的逆行天使”,通过本课题的实践,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激发他们对医生的热爱。
  总结: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切入点非常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理念,同时,也可以极大的满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的通过生活化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经婷婷.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232+234.
  [2]黄晓华.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7(26):112.
  [3]周友中.小学习作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7):255.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抽象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抽象素养既是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落实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举措,针对数学学科抽象素养关键要素,分析抽象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抽象素养;落地过程;探究  引言  在新课改的抽象素养背景下,学生要具备基础的观察能力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接受最早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扎实做好家庭教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助力;孩子;成长  家庭是人生最早的教育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我们要扎实做好家庭教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一、多措并举,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师高弟子强,名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充分全面地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有效地拓展英语教育的内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行之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积极渗透科学的生命教育。可以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积极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始终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为此,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科特征,科学全面地渗透生命教育。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命教育;重要意义;渗透方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
期刊
摘要:数学学科在小学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习数学可以有效地开发智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接触数学学科的初始阶段,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激励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基于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阐述了激励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期刊
摘要:目前,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并且被推行了很多年,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考虑自身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考虑到初中学生自身性格特点的形成以及领悟能力的提升,需要将自身的教学实施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以使学生强化不断学习及参与的意识,并使学生探究及实践操作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从而在其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方面得以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方式;思考  前言
期刊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古诗词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具体表现形式,在小学课本中出现,给小学生提供了传统文化学习机会。我国古诗词文化内容繁杂,对于小学生而言想要短期掌握并不容易,需要教师找对方法循序渐进进行渗透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掌握好传统文化是一个需要长时间下苦功夫进行积累的。如果不能做到长时间坚持进行渗透教学,那么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古诗词知识的程度将会有所影响。利用渗透策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传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接受相应教育阶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的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从岭南民间艺术融入美育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新思路,岭南民间艺术资源进校园的主要措施,以及实施过程和主要效果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丰富美术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核心素养;美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应充分利用当地民族、乡土艺术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在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思想观念方面的引导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而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特色导致其教学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年,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划中对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的占比较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类公共基础学科所留的课时较少。因此课程思政理念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合至关重要,其在不影响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节奏的情况下实现了思政育人的理念,由此,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学法》为例,论述课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未来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时期是学生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小学教育要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与价值观的养成。在小学教育时期,语文教师需加强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才能为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也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倾听能力;策略  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往往将语言知识与技
期刊
摘要: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多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这是现代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行成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提生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自我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真正沉浸在学习环境中后,会更加积极地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预习;习惯培养  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