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体育教学;专项选修课;概念;前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3(A)-0053-01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今天,从高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普通高中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可以克服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的缺陷,能够培养学生持久的体育兴趣和自我锻炼的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高中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对普通高中如何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笔者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一、体育专项选修课的概念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体育专项选修课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种体育选修课形式,也称之为“选项课”,其是在体育教学必修课的基础上,教师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年龄特点而开设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其是在打破以班级为单位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及社会需要出发选择和确定选修“专项”,以类似体育训练的方式,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普通高中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并不是避开国家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而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达到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根据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身体状况,体育专项选修课一般可设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武术、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对于这些运动项目,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起来也非常认真、积极,从而促进了广大高中学生在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进一步提高。
二、普通高中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的前提条件
普通高中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体育教师要转变“教”的观念。在普通高中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体育教师是关键。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主动迎接挑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服务。
2、学生要转变“学”的观念。高中阶段,学生正值学知识、长身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学生应去除依赖心理、抛弃被动的学习观,树立自主、开放的学习观。
3、学校应根据师资、运动场地、体育器材的实际情况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学校应提供多种选修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尽量做到每一位体育教师能够单独负责某一运动项目的教学;选修课教学可以以年级组为单位,一个年级组的选修课可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各位体育教师独立教学,并相互竞争,做到优势互补。
三、体育专项选修课教学策略
在体育专项选修课教学中,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是其中的关键。学生自主练习可以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准备阶段。即在每节课前,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技术水平、能力等,参照教材及教师的要求,明确自己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做好心理、知识、技术、技能等多方面的准备。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不应对教学目标作出统一要求,而是允许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力水平,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
2、自主练习阶段。体育专项选修课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教师可留出30分钟的时间作为学生自主练习时间。在此期间,首先,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技术动作问题予以正确的动作示范。然后,让每一个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独立进行练习,领悟动作要领。最后,教师或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纠正他们不规范的动作;或引导学生相互学习;或作示范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榜样等。
此外,由于学生选择运动项目的不同和教师专业性要求的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标准已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制定出一套适合新模式的评价标准与办法,以确保教学评价的公正、公平和准确,从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编辑:孟刚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3(A)-0053-01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今天,从高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普通高中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可以克服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的缺陷,能够培养学生持久的体育兴趣和自我锻炼的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高中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对普通高中如何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笔者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一、体育专项选修课的概念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体育专项选修课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种体育选修课形式,也称之为“选项课”,其是在体育教学必修课的基础上,教师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年龄特点而开设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其是在打破以班级为单位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及社会需要出发选择和确定选修“专项”,以类似体育训练的方式,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普通高中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并不是避开国家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而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达到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根据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身体状况,体育专项选修课一般可设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武术、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对于这些运动项目,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起来也非常认真、积极,从而促进了广大高中学生在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进一步提高。
二、普通高中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的前提条件
普通高中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体育教师要转变“教”的观念。在普通高中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体育教师是关键。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主动迎接挑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服务。
2、学生要转变“学”的观念。高中阶段,学生正值学知识、长身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学生应去除依赖心理、抛弃被动的学习观,树立自主、开放的学习观。
3、学校应根据师资、运动场地、体育器材的实际情况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学校应提供多种选修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尽量做到每一位体育教师能够单独负责某一运动项目的教学;选修课教学可以以年级组为单位,一个年级组的选修课可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各位体育教师独立教学,并相互竞争,做到优势互补。
三、体育专项选修课教学策略
在体育专项选修课教学中,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是其中的关键。学生自主练习可以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准备阶段。即在每节课前,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技术水平、能力等,参照教材及教师的要求,明确自己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做好心理、知识、技术、技能等多方面的准备。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不应对教学目标作出统一要求,而是允许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力水平,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
2、自主练习阶段。体育专项选修课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教师可留出30分钟的时间作为学生自主练习时间。在此期间,首先,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技术动作问题予以正确的动作示范。然后,让每一个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独立进行练习,领悟动作要领。最后,教师或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纠正他们不规范的动作;或引导学生相互学习;或作示范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榜样等。
此外,由于学生选择运动项目的不同和教师专业性要求的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标准已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制定出一套适合新模式的评价标准与办法,以确保教学评价的公正、公平和准确,从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编辑: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