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教学预设;
动态生成;矛盾;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7(B)—0046—02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那种随机应变的调控能力所折服,也会为有的教师不能释放学习者的智慧火花而让课堂拘于陈式而感到遗憾。新课程教材无论从内容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经成为教学活动方式的主流,然而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鲜明特点是具有动态性、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随着课堂的开放,许多不确定因素也随之而产生,这就形成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预设”和“生成”的矛盾,首先要对教学的预设和动态生成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在课前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和程序,而“生成”则是在程序实施过程中引发出来的各种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预设的任务顺利完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生成的问题得到解决,而且还能不失时机加以拓展,满足学生的兴趣思维需要,这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以及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它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而这一切都应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将自己有益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独特的、有价值的经验随机融入课程内容中,并且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教学预案。教学预案是教师在课前研读文本时就“教什么”、“怎样教”、“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而进行的思考。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与“学”进行了思考,但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课堂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仍然重视预设性目标,忽视生成性目标。教师唯教案独尊,不敢超越教案半步,怕学生“节外生枝”,打乱了教学思路和原定计划。于是形式方面的东西成了教师追求的“重头戏”,如教学程序严谨化、教学结构完整化、教学时间限定化、教学板书精细化等,成为了教师考虑的主要内容。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课堂上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况,教师才能有效的控制。
学生的心理需求、已有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和个性差异都将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在进行课前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是善于求新、求奇、求趣。那么,教师在设计中就要考虑这些因素,使教材的呈现方式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和情境性。还要考虑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和交流的空间,创设问题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学习,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课堂才会有活力。
策略二: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使其成为教育资源。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使得课程具有开放性。在教学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如何把握教师预设目标和动态生成目标之间的关系?过分关注动态生成会不会偏离课程目标?动态生成与课程目标产生矛盾时如何协调?要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我们从思想深处对课堂教学要有这样的认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不能独辟蹊径。新课程的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预设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在设计教学时创设富有弹性的问题和情境。在教学设计中,不只是考虑预定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考虑依据这样的问题和情境会引发怎样的教学事件。
尽管我们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众多个体,依旧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节外生枝”是在所难免的。这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牵着学生按照预设的思路走,而是要面对意料之外的种种可能。有了这种开放的心态,教师才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并加以利用,使其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
要生成这种可贵的教育资源,教师需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并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想出多种办法解决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就会有差异,而这种差异,就可能生成新的教育资源。甚至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教师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它不仅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反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当新生成的资源呈现出来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经过再思考、再讨论,学生思维之间的碰撞,就会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生成性目标是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它是伴随课程的不断实施而不断完成的。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变化,新的目标不断生成。因此,在交流讨论中,教师要进一步关注学生,捕捉信息、判断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调整和形成进一步的活动方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和进行深层次思考,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新观点、新方法、新创意的生成。
策略三:课后及时反思,让课堂瞬间的“智慧火花”成为永恒。有位教育家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因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教学经验在不断的变化,教学结果往往和设计的初衷产生较大分歧。能自如应对动态的课堂教学,随机调控课堂教学的程序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仅靠教育理论的学习是不够的,它是在教师经过学习和内在的体验以及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反思基础上自发产生的,它是一种自觉的、不假思索的教育行为,而不是强制性的教育行为。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美国学者在1989年就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认为精心备好教学过程,精心上好课就行了,往往忽视了课后反思这一环节。其实,做好课后反思,既能帮助教师迅速整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又能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从而使课堂教学不断从优化走向成熟。
课后反思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学心得、课堂教学的闪光点等补充在教案中,作为今后改进教学的依据坚持下去,这样必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也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后的教学反思既可思失败之处,也可思成功之举。比如教法上的创新、知识点的新发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训练程度,特别是课堂活动中师生思维碰撞而产生的智慧火花,都会成为我们日后教学的宝贵资源。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成为遗憾。及时记下这些得失,进行归纳、取舍,作出新的教学设计。坚持进行教学反思,将会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
动态生成;矛盾;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7(B)—0046—02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那种随机应变的调控能力所折服,也会为有的教师不能释放学习者的智慧火花而让课堂拘于陈式而感到遗憾。新课程教材无论从内容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经成为教学活动方式的主流,然而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鲜明特点是具有动态性、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随着课堂的开放,许多不确定因素也随之而产生,这就形成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预设”和“生成”的矛盾,首先要对教学的预设和动态生成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在课前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和程序,而“生成”则是在程序实施过程中引发出来的各种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预设的任务顺利完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生成的问题得到解决,而且还能不失时机加以拓展,满足学生的兴趣思维需要,这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以及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它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而这一切都应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将自己有益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独特的、有价值的经验随机融入课程内容中,并且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教学预案。教学预案是教师在课前研读文本时就“教什么”、“怎样教”、“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而进行的思考。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与“学”进行了思考,但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课堂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仍然重视预设性目标,忽视生成性目标。教师唯教案独尊,不敢超越教案半步,怕学生“节外生枝”,打乱了教学思路和原定计划。于是形式方面的东西成了教师追求的“重头戏”,如教学程序严谨化、教学结构完整化、教学时间限定化、教学板书精细化等,成为了教师考虑的主要内容。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课堂上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况,教师才能有效的控制。
学生的心理需求、已有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和个性差异都将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在进行课前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是善于求新、求奇、求趣。那么,教师在设计中就要考虑这些因素,使教材的呈现方式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和情境性。还要考虑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和交流的空间,创设问题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学习,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课堂才会有活力。
策略二: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使其成为教育资源。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使得课程具有开放性。在教学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如何把握教师预设目标和动态生成目标之间的关系?过分关注动态生成会不会偏离课程目标?动态生成与课程目标产生矛盾时如何协调?要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我们从思想深处对课堂教学要有这样的认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不能独辟蹊径。新课程的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预设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在设计教学时创设富有弹性的问题和情境。在教学设计中,不只是考虑预定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考虑依据这样的问题和情境会引发怎样的教学事件。
尽管我们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众多个体,依旧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节外生枝”是在所难免的。这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牵着学生按照预设的思路走,而是要面对意料之外的种种可能。有了这种开放的心态,教师才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并加以利用,使其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
要生成这种可贵的教育资源,教师需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并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想出多种办法解决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就会有差异,而这种差异,就可能生成新的教育资源。甚至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教师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它不仅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反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当新生成的资源呈现出来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经过再思考、再讨论,学生思维之间的碰撞,就会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生成性目标是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它是伴随课程的不断实施而不断完成的。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变化,新的目标不断生成。因此,在交流讨论中,教师要进一步关注学生,捕捉信息、判断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调整和形成进一步的活动方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和进行深层次思考,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新观点、新方法、新创意的生成。
策略三:课后及时反思,让课堂瞬间的“智慧火花”成为永恒。有位教育家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因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教学经验在不断的变化,教学结果往往和设计的初衷产生较大分歧。能自如应对动态的课堂教学,随机调控课堂教学的程序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仅靠教育理论的学习是不够的,它是在教师经过学习和内在的体验以及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反思基础上自发产生的,它是一种自觉的、不假思索的教育行为,而不是强制性的教育行为。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美国学者在1989年就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认为精心备好教学过程,精心上好课就行了,往往忽视了课后反思这一环节。其实,做好课后反思,既能帮助教师迅速整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又能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从而使课堂教学不断从优化走向成熟。
课后反思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学心得、课堂教学的闪光点等补充在教案中,作为今后改进教学的依据坚持下去,这样必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也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后的教学反思既可思失败之处,也可思成功之举。比如教法上的创新、知识点的新发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训练程度,特别是课堂活动中师生思维碰撞而产生的智慧火花,都会成为我们日后教学的宝贵资源。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成为遗憾。及时记下这些得失,进行归纳、取舍,作出新的教学设计。坚持进行教学反思,将会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