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科举观”的改变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eme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对科举的批判主要以洋务派和维新派最为激烈,洋务派思想主要基于科举对西学的阻碍作用来谈废科举之事,没有脱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架,维新派则多从废八股来谈变科举。
  作为维新健将的梁启超对科举的批判也是基于对两派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梁启超对科举的批判主要基于科举对人才与学校的禁锢两个方面:(1)科举桎梏人才,而人才的兴衰关系一国之兴衰。清季之时,八股时文在坊间如山如海,无数知识分子沉溺其中,不知汉唐旧事,遑论西人近学,对科技人才起到了巨大的扼杀作用。梁启超叹曰:“学术界最大的障碍物自然是八股,八股和一切学问都不相容,而科学为尤甚。”科举作为主要的选材标准,致使洋务派培养的新式人才不能容于当世。严复回国后,不能得志于当时,曾多次参加科举。梁启超对此曾曰:“中国所谓洋务学生者,竭其精力,废其生业,离井去邑,逾幼涉壮,以从事于西学,幸薄有成就,谓可致身通显,光宠族游,及贸贸然归,乃置散投闲,瓠落不用,往往栖迟十载,未获一官,上不足以尽所学,下不足以救饥寒,千金屠龙,成亦无益。呜呼,人亦何乐而为此劳劳哉。”由此他认为洋务人才被束之高阁皆由科举之弊。科举的选士标准对人才起到了巨大的扼杀作用。(2)科举对新式学校有强烈的扼杀作用。梁启超认为,中国之衰弱在于教之未善,要想彻底改造教育,必须变科举,兴新式学堂。“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废八股、变科举成为新式学校成长的必要条件。由此梁氏主张广设学校,普及教育,开民智,申民权,培养近代新学人才。在此基础上,他对中国近代学制、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日本由学校开始变法不出三十年而崛起的例子,也让他感到改造教育的紧迫性,而当时科举的存在严重禁锢了学校的发展,学校作为科举的附庸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倡废科举成为梁氏改革的主要焦点。
  1905年,迫于各方面压力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光绪帝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于寿终正寝。美国学者罗兹曼认为科举制的废除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其划时代意义甚至超过辛亥革命。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科举重压下的新式学校步履蹒跚,非有大变革不能除千年之积弊,科举的废除终于使知识分子走出传统学术的牢笼,开始睁眼看世界,中国学术由传统逐渐走向多元,中国也走向了新纪元。但就在科举制度终于被取缔,新式学堂迅猛发展之时,作为倡废科举的维新健将,梁氏为什么又作恢复科举的惊世言论呢?这应该说是他在游历欧美等国家以后,对西方社会和制度有了更深的体悟之后,结合当时社会现状对科举制度重新作出的理性思考。
  1910年,梁启超在游历欧美,亲眼目睹西方国家借助科举制度改造成的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成效之后,发出惊世之论:
  “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实验,美人頌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对科举的赞美之辞溢于言表。梁氏复科举的言论是他对西方各种制度进一步熟悉以后的产物。另一方面笔者认为,自清廷废科举以后,在选士及其相关领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制度断层,选士制度的缺失,使得晚清政府对国家的控制进一步削弱。无数出路阻塞的生员,掀起了我国留学史上第一次高潮,但是比起全国近百万的生员来说,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生员只好在自己的家乡另谋出路,秀才当兵成为晚清的一个重要现象,这进一步催生了清朝覆灭以后近二十多年的军阀混战。科举终结之时,无数生员心如死灰,当时对其各种影响评价还为时过早,经过几年的沉寂以后,对这些现象感触颇深的梁启超的科举观必然也有所转变。其实对科举制度梁氏早就有正确的认识,在《变法通义·论科举》一文中,他写道:“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骏愚淫逸,亦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知学者毕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末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故世卿为据乱世之政,科举为升平世之政。”
  由此可知,梁启超当时已对科举积弊的现象和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和促进全民向学的风气等优越性作出了准确的评价。时至今日,反观梁氏的高论,令人叹服。
  其实,就科举制度本身来说,只是延续千年的选材古制,本无善恶,用之行善,则为善制,用之作恶,则为恶制。从制度变迁的过程来看,科举制在开放性、主动性和公平性方面比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有着无与伦比的绩效优势,对此梁氏已作简要阐述。但是,明代以降,以八股取士,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截搭之题层出,逐渐形成积弊。美国华人学者邓嗣禹在考察了70多种西方有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文献以后,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被介绍给了外国,为西欧各个国家所采用并得以逐步适应他们自己的特点”。欧美国家在吸收科举制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合理内核后,形成了现代高级文官考试制度,开辟了政治发展的新纪元。
其他文献
“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大”是中国国家最高权力和行政监督机关,“政协”则是中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机构。那么,古代中国人是如何表达民意的?古人有“提案”一说吗?  ?笏 古代“两会”是什么样的会议  从制度层面来说,现代“两会”制度为共和国首创,古代中国是没有的。但是,如果从议事形式来讲,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形式。当然,古代中国的国家议事体系与现代是有本质区别的。  
期刊
不能饿死齐白石  解放后,齐白石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他每月到学校一次,画一张画给学生看,作示范表演。有学生指出要把他的工资停掉,时任学校军代表的艾青说:“这样的老画家,每月来一次画一张画,就是很大的贡献。日本人来,他没有饿死。国民党来,他没有饿死。共产党来,怎么能把他饿死?”  谁是皇上  1962年,溥仪在社会主义学院学习。那里的学员就餐,每人先交四毛钱。一次,溥仪掏出一块钱,付过之后,转身就
期刊
邂逅萧军,开始文学生涯  1911年端午节,萧红出生于中国东北的一座小城呼兰,当时她还不叫萧红,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张廼莹,是慈祥的爷爷给起的。据说张家祖籍是山东人,早年闯关东来到东北,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到了萧红的爷爷张维祯一代,家势已经衰落,不过尽管如此,家里还有四十多垧(在东北地区一垧等于15市亩)土地、三十多间房子和一座油坊,在呼兰一带仍属于殷实人家。  萧红的父亲
期刊
西汉时期,高级官吏因年龄或健康问题而自行恳请免除官职,退休回家的,仍可以享受一定的经济待遇。有的临时规定其享受某一官职级别的俸禄,有的由皇帝一次性赏赐巨额财物,没有统一的规定。  孝景帝末年,诸侯相石奋告老还乡,退休待遇是上大夫的官俸。西汉时,诸侯相是“秩中两千石”,每月的俸禄是一百八十斛;上大夫为“秩比千石”,每月八十斛。也就是说,石奋退休后的收入还不到在任时的一半。汉武帝时,郎中周仁因病退休,
期刊
自陈胜、吴广举起反秦大旗,全国到处掀起了反抗秦朝的起义。秦朝被推翻后,又经过了五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皇朝,于是,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一个新时代。之所以说进入一个新时代,是因为从春秋以来,随着周天子的大权旁落,国家就陷入了战乱纷争状态。《史记》把这段历史依次概括为:“周室衰微,诸侯专政”,“五霸更盛衰”,“陪臣秉政,强国相王,以至于秦,卒并诸夏”,“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
期刊
中國的四大发明可谓人尽皆知,如果让你再选一种发明作为我国第五大发明,你会选什么?我想我会选一种制度上的发明——科举制。  推举是符合人的直观和习惯的,九品官人法之类则是顺势而为的产物。将这些轻车熟路的惯例和经验推翻,改以考试遴选政府官员,的确算得上一种大胆的创建。科举制让“布衣卿相”成为可能,用历史学家钱穆的话说,中国的知识分子自此开始自觉地关注国家的命运。然而同时,科举加重了读书的功利色彩,让学
期刊
“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问候语。姓氏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上,姓氏大家族成员众多。据调查统计,目前中国2万姓氏已经消失,仅余4100个常见姓。那么,这些姓氏又有着怎样的历史?  据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谱谍学研究学会李吉先生的说法,修姓来源有两支:  一支为满清入关后,原满族“休佳氏”改为汉姓“修”。  二支为出自古代少昊氏。关于少昊氏,《史记》上记载“黄帝生玄嚣;玄嚣
期刊
研究历史,一定要重视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历史当事人亲手写的文字。这些文字不一定公正客观,但是,它具备感性的特质,至少让我们可以探究到当事人想诉说什么,想掩盖什么,从而从这诉说和掩盖中探究历史的原本面目。  例如,清朝的科举如何?怎样录取,尤其是改卷的标准是什么?当年就有一位名为何德刚的前清官员,他亲自参与过清朝科举考试的监考和改卷,可以说是历史的亲历者,民国的时候,他将这些见闻发表在报纸上,后结集成
期刊
我国新科技、新经济迅速发展,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建立和谐社会。我国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也处在一个推陈出新的发展时期。回顾春秋初,我国铁耕出现,奴隶在井田外开出大量“私田”,引发春秋变革,“官学制度”在春秋战火中失去垄断,新兴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开始聚徒讲学,出现了孔子等诸子百家。那里发生的教育与文化嬗变,交融激荡,孕育了博大久远的中华文明。即使时光流过千秋,中华悠久的
期刊
宋代湖湘诗坛,留下不朽之作的有杰出爱国词人辛弃疾(1140—1207)。他是山东人。南宋淳熙六年至八年(1179—1181),从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任上调到荆湖南路继续当转运副使,来到长沙,后任潭州知府兼湖南安抚使。他在长沙组建防御金兵的“飞虎军”,威镇一方。“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从湖北调任湖南两年间,他写下不少词作。先看这首《贺新郎》: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千里潇湘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