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科技、新经济迅速发展,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建立和谐社会。我国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也处在一个推陈出新的发展时期。回顾春秋初,我国铁耕出现,奴隶在井田外开出大量“私田”,引发春秋变革,“官学制度”在春秋战火中失去垄断,新兴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开始聚徒讲学,出现了孔子等诸子百家。那里发生的教育与文化嬗变,交融激荡,孕育了博大久远的中华文明。即使时光流过千秋,中华悠久的文化背景和杰出人物仍然是新一代创造者创新生活的寶贵能源。
铁耕引发春秋剧烈变革
《汉书·儒林传》说:“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这校、庠、序,就是那时学校的名称。
夏代的事迹无文字记载,是传说,所以《汉书》用了一个“闻”字描述,就是“听说”。于是历史也可以载“传说”,相传帝舜命契为司徒掌教化,又命夔为乐官教诗歌乐舞,这是公元前22世纪中国的教育。
甲骨文有“学”字和“庠”字,这是关于殷代有学校的证据,那是距今约3600年的事了。西周的教育已分“国学”和“乡学”,国学还分“大学”和“小学”。这时的“国学”与“乡学”都是贵族子弟学校,就是所谓“学在官府”。
中国用铁始于西周末,铁器用于农耕就促进了井田外“私田”的开发。百年后齐桓公用管仲搞“相地而衰征”,用征税的方式承认私田,那是春秋初土地制度出现的最早变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霸主。
管仲于公元前645年去世,孔子于公元前551年诞生,中国教育在历史深处发生的重大嬗变,是可以追溯到铁耕出现引起社会变革的。
“私田”被承认,“私人”就出现了,这些最早的“私人”就是新兴的地主。这一时期因经济关系剧烈变动,上层建筑也不得不变了。天子无力号令诸侯,诸侯也不把天子当一回事,烽火连天,战车隆隆的时代出现,周朝的统治逐渐走向崩溃。原先的“官学制度”在春秋战火中失去垄断,官府所藏典籍流散民间,新兴的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开始“聚徒讲学”,发表和传播自己的政见与学识,这就出现了“私学”。
鲁国的“初税亩”,出现在公元前594年,这是鲁国承认私田并对土地收税的更明确的记载。这事发生在孔子出生前的40多年。今天我们称山东为齐鲁大地,春秋时相邻的齐鲁两国,确实风云激荡。
至此可以看到,因生产力更新换代,经济基础就更新换代,中国传“三代”近两千年的教育在这里出现了重大进步,于是在这经济形态大变迁的基础上,产生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孔子教育学的哲学基础
那是一个迄今值得我们探究的时代。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是什么意思?两千多年来人们有过多种解释。
我想,孔子说的“仁者为人”该是我们理解“仁”的关键。这是把“仁”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怎样才算“人”呢?大抵当是“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者。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者。这是有自主意识的人,是不受钱财收买、不受邪恶驱使、有是非善恶判断的志士。所以孔子也称志士为“仁人”。所谓“匹夫”,就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吧!
怎样才能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孔子重视的“修己”,也许是我们解读“仁”的一把钥匙。“仁”含“二人”,当指初生之人和长大成人之人。初生之人,只是父母给了一个有本能的人之形体,成人之人是需要“修己”的。“修己”在《中庸》里又称“成己”。学生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克己复礼,便是修己的方法。
我由此以为,“仁”的含义该是:从初生到成人,这是人生自我完善、自我完成的过程。“仁”就是成人之人所具有的内在的“质”,即人的本质。
孔子的学说,在政治方面通常被认为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在教育学方面被尊为中国第一教师、伟大的教育家。我认同这是孔子学说被后世运用的一部分。我还以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学”,在其学说的核心中蕴含着迄今值得我们认真解读的伟大的人生哲学,这也是孔子教育学的哲学基础。
因为“仁”所蕴含的“初生之人”到“成人之人”,凝聚着每个人自己的人生历程,无人可以替代,是必须由自己去完成的。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于是孔子说出“有教无类”。儒家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讲的不仅是平等观念,更道出在“成人”方面,天子与平民都要付出一样的努力。若说“仁学”是以人为本的,并非牵强附会。
既然无人可以替代,只能由学生本人接受教育以至成人,在孔子的教育观中,学生已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如果说烽火连天的春秋剧烈变革是出现“私学”的社会基础,孔子的思索则是这个背景下去开创民办教育的思想基础。不管怎么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民间办学出现,教育开始发生重大嬗变。
诸子百家,恢廓有容
没有什么比教育解放更能促进社会进步!
在那里出现的不是一个孔子,那里出现了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
那里的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自己来编纂教材,如孔子将西周以来五百年间的诗歌选编为《诗经》,用来陶冶人的精神情操,这使远古的诗歌得以传播下来;又将自己的鲁国史修订为《春秋》,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当然更有按自己的政见和学说来培育学生的,比如孔子说“仁”,孟子说“義”……“義”是什么?有人解释为“我的羔羊”義,就是说我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我们知道,井田制时代奴隶是没有“私产”的,孟子的时代,私田和私人已是那个时代变革的新事物,但是该不该有,在各国以及贵族和平民间仍有剧烈的甚至兵锋相加的争论。孟子讲“義”,是一种新理论新道德,这样来理解,可不可以呢?如果您对此种解释有怀疑,那么还可以听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确切的进步思想。
墨家讲“兼爱”,名家更主张“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与儒家主张的“四海之内皆兄弟”都在冲击旧时代的等级观念,呼唤平等。孙子则用一部兵法帮助弱小的国家和民众维护自己的利益。 何谓诸子百家?诸子不是诸侯,也不是大王,是民间的“小子”。正是这些民间之子的学说,那样振聋发聩,激动人心。这些学说通过教育去传播,有那么多的平民色彩,那么大的生活意义。是那样的激荡交融、五彩缤纷,那样的相互辉耀、恢廓有容,最终导致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最早实现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造就了大一统的中国,造就了中华博大久远的灿烂文化。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孟子持“性善说”,认为人性本善,因后天习染不同才分善恶。孟子还提出“良知”的概念,这是把从外部世界得来的学问看作是知识,把从内心,亦即人的善良本性中发现出来的认识称“良知”。荀子持“性恶说”,认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伪”不是指“虚假”,而是“人为”的意思,这“人为”便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如此,不论“性善说”还是“性恶说”,都导向人生必须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好人。中国古代的教学,从孔子开始就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注重启迪良知,有了“育人”的意识,所以称“教育”。
孔子有弟子三千,但他的讲学之地肯定不是最有规模的。战国时的齐国稷下学宫,是齐宣王的祖父在都城临淄附近创办的,经三代扩建成为汇集各国文人学士讲学著书的中心。
郭沫若在《奴隸制时代》一书中说,孟子是稷下学宫的一位老师,他的出入就有“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还说“像孟子那样的老师,在宣王时就有七十六位”。像孟子这样的大夫都住在“康庄之衢,高门大屋”,郭沫若认为“七十六家高门大屋”再加上“数百千人”的弟子宿舍,稷下之学的宏大可想而知。
这是奴隶制逐渐瓦解后,新兴的地主阶级政权建立的讲学议论中心,这里的教育是生机勃勃的。因而孟子能在那里一边住着“高门大屋”享受车马随从,一边说着“君轻民贵”。它反映出春秋时期教育发生重大嬗变后,到战国时代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君和民众对教育重视的程度。
再看一个经典故事。寓言《刻舟求剑》见于《吕氏春秋·察今》,此书是吕不韦在秦国组织大批学者编写的,那是秦国将完成大一统的前夜。写这则寓言的人已经看到时代天翻地覆了,但也有人不识时务,他就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不慎把宝剑掉进了江里,便在船帮坠剑处刻上记号,想待船停泊后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那能找得到吗?
这寓言在说什么?在说时代变化已是潮流,船都走了,可是你这个读书人还把工夫下在这条航船不变的船帮上,这有用吗?这寓言收在《吕氏春秋》的《察今》篇里,那不是说古,那是在喻今!
今天,在我国科技、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教育、文化如何创新发展,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该有怎样的历史性创建,我相信中华悠久的文化背景和杰出人物仍然是新一代创造者创新生活的宝贵能源。
铁耕引发春秋剧烈变革
《汉书·儒林传》说:“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这校、庠、序,就是那时学校的名称。
夏代的事迹无文字记载,是传说,所以《汉书》用了一个“闻”字描述,就是“听说”。于是历史也可以载“传说”,相传帝舜命契为司徒掌教化,又命夔为乐官教诗歌乐舞,这是公元前22世纪中国的教育。
甲骨文有“学”字和“庠”字,这是关于殷代有学校的证据,那是距今约3600年的事了。西周的教育已分“国学”和“乡学”,国学还分“大学”和“小学”。这时的“国学”与“乡学”都是贵族子弟学校,就是所谓“学在官府”。
中国用铁始于西周末,铁器用于农耕就促进了井田外“私田”的开发。百年后齐桓公用管仲搞“相地而衰征”,用征税的方式承认私田,那是春秋初土地制度出现的最早变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霸主。
管仲于公元前645年去世,孔子于公元前551年诞生,中国教育在历史深处发生的重大嬗变,是可以追溯到铁耕出现引起社会变革的。
“私田”被承认,“私人”就出现了,这些最早的“私人”就是新兴的地主。这一时期因经济关系剧烈变动,上层建筑也不得不变了。天子无力号令诸侯,诸侯也不把天子当一回事,烽火连天,战车隆隆的时代出现,周朝的统治逐渐走向崩溃。原先的“官学制度”在春秋战火中失去垄断,官府所藏典籍流散民间,新兴的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开始“聚徒讲学”,发表和传播自己的政见与学识,这就出现了“私学”。
鲁国的“初税亩”,出现在公元前594年,这是鲁国承认私田并对土地收税的更明确的记载。这事发生在孔子出生前的40多年。今天我们称山东为齐鲁大地,春秋时相邻的齐鲁两国,确实风云激荡。
至此可以看到,因生产力更新换代,经济基础就更新换代,中国传“三代”近两千年的教育在这里出现了重大进步,于是在这经济形态大变迁的基础上,产生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孔子教育学的哲学基础
那是一个迄今值得我们探究的时代。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是什么意思?两千多年来人们有过多种解释。
我想,孔子说的“仁者为人”该是我们理解“仁”的关键。这是把“仁”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怎样才算“人”呢?大抵当是“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者。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者。这是有自主意识的人,是不受钱财收买、不受邪恶驱使、有是非善恶判断的志士。所以孔子也称志士为“仁人”。所谓“匹夫”,就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吧!
怎样才能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孔子重视的“修己”,也许是我们解读“仁”的一把钥匙。“仁”含“二人”,当指初生之人和长大成人之人。初生之人,只是父母给了一个有本能的人之形体,成人之人是需要“修己”的。“修己”在《中庸》里又称“成己”。学生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克己复礼,便是修己的方法。
我由此以为,“仁”的含义该是:从初生到成人,这是人生自我完善、自我完成的过程。“仁”就是成人之人所具有的内在的“质”,即人的本质。
孔子的学说,在政治方面通常被认为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在教育学方面被尊为中国第一教师、伟大的教育家。我认同这是孔子学说被后世运用的一部分。我还以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学”,在其学说的核心中蕴含着迄今值得我们认真解读的伟大的人生哲学,这也是孔子教育学的哲学基础。
因为“仁”所蕴含的“初生之人”到“成人之人”,凝聚着每个人自己的人生历程,无人可以替代,是必须由自己去完成的。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于是孔子说出“有教无类”。儒家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讲的不仅是平等观念,更道出在“成人”方面,天子与平民都要付出一样的努力。若说“仁学”是以人为本的,并非牵强附会。
既然无人可以替代,只能由学生本人接受教育以至成人,在孔子的教育观中,学生已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如果说烽火连天的春秋剧烈变革是出现“私学”的社会基础,孔子的思索则是这个背景下去开创民办教育的思想基础。不管怎么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民间办学出现,教育开始发生重大嬗变。
诸子百家,恢廓有容
没有什么比教育解放更能促进社会进步!
在那里出现的不是一个孔子,那里出现了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
那里的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自己来编纂教材,如孔子将西周以来五百年间的诗歌选编为《诗经》,用来陶冶人的精神情操,这使远古的诗歌得以传播下来;又将自己的鲁国史修订为《春秋》,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当然更有按自己的政见和学说来培育学生的,比如孔子说“仁”,孟子说“義”……“義”是什么?有人解释为“我的羔羊”義,就是说我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我们知道,井田制时代奴隶是没有“私产”的,孟子的时代,私田和私人已是那个时代变革的新事物,但是该不该有,在各国以及贵族和平民间仍有剧烈的甚至兵锋相加的争论。孟子讲“義”,是一种新理论新道德,这样来理解,可不可以呢?如果您对此种解释有怀疑,那么还可以听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确切的进步思想。
墨家讲“兼爱”,名家更主张“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与儒家主张的“四海之内皆兄弟”都在冲击旧时代的等级观念,呼唤平等。孙子则用一部兵法帮助弱小的国家和民众维护自己的利益。 何谓诸子百家?诸子不是诸侯,也不是大王,是民间的“小子”。正是这些民间之子的学说,那样振聋发聩,激动人心。这些学说通过教育去传播,有那么多的平民色彩,那么大的生活意义。是那样的激荡交融、五彩缤纷,那样的相互辉耀、恢廓有容,最终导致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最早实现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造就了大一统的中国,造就了中华博大久远的灿烂文化。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孟子持“性善说”,认为人性本善,因后天习染不同才分善恶。孟子还提出“良知”的概念,这是把从外部世界得来的学问看作是知识,把从内心,亦即人的善良本性中发现出来的认识称“良知”。荀子持“性恶说”,认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伪”不是指“虚假”,而是“人为”的意思,这“人为”便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如此,不论“性善说”还是“性恶说”,都导向人生必须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好人。中国古代的教学,从孔子开始就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注重启迪良知,有了“育人”的意识,所以称“教育”。
孔子有弟子三千,但他的讲学之地肯定不是最有规模的。战国时的齐国稷下学宫,是齐宣王的祖父在都城临淄附近创办的,经三代扩建成为汇集各国文人学士讲学著书的中心。
郭沫若在《奴隸制时代》一书中说,孟子是稷下学宫的一位老师,他的出入就有“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还说“像孟子那样的老师,在宣王时就有七十六位”。像孟子这样的大夫都住在“康庄之衢,高门大屋”,郭沫若认为“七十六家高门大屋”再加上“数百千人”的弟子宿舍,稷下之学的宏大可想而知。
这是奴隶制逐渐瓦解后,新兴的地主阶级政权建立的讲学议论中心,这里的教育是生机勃勃的。因而孟子能在那里一边住着“高门大屋”享受车马随从,一边说着“君轻民贵”。它反映出春秋时期教育发生重大嬗变后,到战国时代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君和民众对教育重视的程度。
再看一个经典故事。寓言《刻舟求剑》见于《吕氏春秋·察今》,此书是吕不韦在秦国组织大批学者编写的,那是秦国将完成大一统的前夜。写这则寓言的人已经看到时代天翻地覆了,但也有人不识时务,他就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不慎把宝剑掉进了江里,便在船帮坠剑处刻上记号,想待船停泊后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那能找得到吗?
这寓言在说什么?在说时代变化已是潮流,船都走了,可是你这个读书人还把工夫下在这条航船不变的船帮上,这有用吗?这寓言收在《吕氏春秋》的《察今》篇里,那不是说古,那是在喻今!
今天,在我国科技、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教育、文化如何创新发展,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该有怎样的历史性创建,我相信中华悠久的文化背景和杰出人物仍然是新一代创造者创新生活的宝贵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