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是生成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p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以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要使语文教学直接指向语文素养,迅速有效生成语文素养,就必须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语文素养是可以通过体验来生成和获得的,体验对于生成语文素养有其功能上的特殊优势。体验式学习是语文学习的最佳学习方式,是帮助语文教学走出“受益少、进展慢、效果差、费时费力”的困境的有效途径和有效方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素养;体验式学习
  一、以生成语文素养为教学目标,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把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又提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把语文素养作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还把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要使语文教学直接指向语文素养,迅速有效生成语文素养,就必须有一種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体验是一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过程。语文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理念。作为学习方式,语文体验式学习是运用体验的方式对语文课程的言语对象进行学习,最终生成以言语素养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过程,它包括感受过程和表现过程。作为学习理念,它是一种认同素养语文观和体验学习观的教学理念,注重体验在生成语文素养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可以说,语文体验式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学习方法,它是以体验为核心和过程的语文学习方法的总和,是体验在语文学习中的具体应用,是以语文素养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中心,又以体验为学习手段和学习途径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体现。
  二、体验是生成语文素养的有效教学途径
  语文素养是可以通过体验来生成和获得的,而且体验对于生成语文素养有其功能上的特殊优势。语文知识的讲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都可以生成某方面的语文素养,但是这些学习方式较为单一,从生成效率上看,远比体验式学习差。
  对于学生来说,目前语文知识的讲授的不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被动地听,缺乏主体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只发挥听觉器官参与学习,既单调又容易疲劳;三是学习过程机械,主要是凭淡出的记忆和被动的理解来学习,不是自己“求证”所得,容易遗忘。上每一堂课时,教师生怕讲不透、讲不全,故而方方面面都讲到,事实上学生能记住的不多,能“内化”而生成素养的就更少了,往往只是用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于是,从语文素养的生成角度看,学习效率不佳。以学习李白的《静夜思》为例,学习这首诗时,教师如果把它进行拆分,分别讲解词义、语法、修辞、艺术手法、意境等等,就词义的解释、修辞的分析、诗人的介绍、意境的品评、思想感情的概括都能做得很好、很到位。但是光是这些并不能让学生真正领略到李白这首诗的艺术魅力,留在学生心中的就只能是一些抽象的、零碎的“语文信息”而已。因此,教师必须运用一种整体性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在对每个词义、每个意象进行理解和联想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积累和言语知识修养积累,通过对语文修辞的领悟,对“月下思乡”意境的体验,并调动自身个性心理去感受、品评、回味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审美意味,根据该诗的语境条件正确领会诗的表层与深层的含义等等。这个学习过程可以说是浑然一体的,不是分解的心理过程,从理解、品味、诵读、鉴赏来说,都离不开体验,没有体验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的。当前,那种拆分分析文章的语文学习方式正是语文教学急需改革的弊端。
  语文技能的训练在语文学习中是必需的,但把它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则不可行,因为会陷入“题海战术”的学习误区。语文技能训练从实现知识转化、学习迁移和巩固学习效果来看,有其优势和必要性,但如果技能练习不注重主体的心理特征和主体对练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所做的练习就会陷入机械和盲目,纵然能生成一定的语文素养,也是事倍功半。
  体验式学习讲究主体亲历,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多官能参与,比较容易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避免学习的疲劳。体验式学习因为体验能“直指人心”,缩短了学习内容和学习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因为强调“情感增力”,对情意性的学习内容有较高的学习效能。体验式学习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它强调感性和情感,同时也强调感知在学习中的作用,既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避免了学习的浅尝辄止和低效能。
  体验式学习与语文素养生成特征和语文的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相契合,同时它有着独特而强大的学习功能,因此可以说,体验式学习正是语文学习的最佳学习方式,而且是帮助语文教学走出“受益少、进展慢、效果差、费时费力”困境的有效途径和有效方式。
  总之,实施语文体验式学习不仅有理论的可能性,而且有现实的必要性。当然,在教学中,强调实施语文体验式学习,并不是意味着以它为唯一的学习方式,讲解式学习、训练式学习、直觉式学习等诸多学习方式均有其某方面的学习优势,可以为语文体验式学习所吸收,亦可成为语文体验式学习的必要辅助和配套。
其他文献
【摘 要】篮球教学是开阔学生运动视野,增强学生体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篮球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有利于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增强篮球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小学篮球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游戏教学法;运用途径  篮球作为一项深受全民喜爱的竞技运动,早已被列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其
摘要:当下初中生的阅读量、阅读效率不容乐观,特别是名著阅读板块,存在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方法不当、阅读欠深入等问题。为了提高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效率,笔者以小说《骆驼祥子》为例,探索了以下策略:一是重视课前导读,巧妙激趣引导;二是点拨阅读方法,指导圈点与批注;三是联系现实生活,让名著阅读更深入。  关键词: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是打开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关乎教育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也是促进学生各方面修养的基础。文章明确指出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从多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方法。  关键词:道德教育;环境活动;学校资源;家庭教育  笔者认为,要想学生在学习教育中有所收获、学业有所成就,在小学阶
【摘 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高低与教学效果成正比。本文着重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巧设悬疑、让学生动手操作、因材施教等教学策略,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效
【摘 要】家庭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亲子日记”是亲子沟通的一座桥梁,能为孩子的作文添翅插翼,能为家庭增添无限的乐趣,是家长进行言传身教的手段,得到家长的积极评价。“亲子日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为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亲子日记;家庭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平时,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听而不闻,闻而不做,没法教育;孩子也觉得家长啰嗦,产生抵触的情绪。其实,教育不是一
摘 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和具体体现。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来说,若能将形象有趣的绘本和写话结合在一起,让他们看图写话,将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文章从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绘本,在观察中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最后通过模仿绘本的方式进行迁移仿写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让小学低年段学生的看图写话妙笔生花。  关键词:绘本;小学低年段;看图写话  绘本
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学校管理因细节而成培增值。作为一名校长,要以前瞻的视阈确立有效策略,让办学理念扎根于学校肥沃的土壤之中。要认清学校的历史和现状,对学校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理性分析,知晓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现有的教育进行必要的继承和创新。校长要让办学理念被全体师生认同,从而形成共同愿景。  作为校长,要善于经营办学策略,为学校争取最大的资源,谋求最优发展。在办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校长要多看、多想、
【摘 要】数学实践活动既有数学课程的知识性特点,更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活动性的特点。“实践与综合应用”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并列为小学数学的四大学习领域,也是新课改结构性变革在小学数学学科的体现。就“神奇的七巧板”的研学课、练习课、设计课和展示课教学设计与评价这四方面探究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课型教学设计与评价的策略。  【关键词】七巧板;课型;教学设计;评价  一、“神奇
【摘 要】近年来,全国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然而,从高中作文教学和高考作文阅卷实践来看,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普遍较低。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学生时评作文现状提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学生时评写作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写作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时评写作;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
那是一个星期二的下午,放学铃响后,大部分学生就像雀跃的小鸟般欢快地奔出了教室。宽大的课室,迅速空荡起来,但,并不安静。因为里面有我,还有两个需要我“特别关照”的学生。教室的整个空间里充满着我那“歇斯底里”的责骂声和教训声,每一句都那样刺耳。我冷眼站在讲台前,尽情地表达着我的不满,恶狠狠地批评着那两个一而再,再而三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那天我究竟说了什么,我已经不再记得,但我知道,那绝不是轻风细雨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