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德拉对“一次性”存在的思索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u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米兰·昆德拉的《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思索存在的小说,围绕着主人公托马斯展开的是关于“轻与重”的辩证性思考。生命的永无轮回性决定了生命只能是一次性的,而失去了可比性的维度的生命,也就成为了不可承受的存在之轻。
  关键词:一次性;选择;轻与重;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其代表性著作《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以“轻与重”、“灵与肉”、“不解之词”等词条的形式展开其小说叙事的结构框架。昆德拉把小说分为三种:一种是叙事的小说,比如巴尔扎克、大小仲马;二是描绘的小说,以福楼拜为代表,三是思索的小说。昆德拉大体上把自己的小说看成是思索的小说。在这种“思索的小说”中,叙述着不只是讲故事、推动叙事进程、下达叙事指令的人,昆德拉说在这种思索的小说中,叙事者更是提出问题的人,思索的人,整部小说的叙事都服从于这种问题和思索[1]。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围绕托马斯的问题和思索主要就是存在的轻与重的问题,全书分六个章节,其中第一、第五章节都是围绕着托马斯关于“轻与重”的思考而展开叙事的。第一章节主要是关于托马斯对一次性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轻的思索,第五章节主要是关于对一次性历史的不可承受之轻的思索。本文重在论述小说的第一章节所涉及的中心问题。
  昆德拉曾在此小说中说过:“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在这个小说的一开头,昆德拉就提出了尼采关于“永恒轮回”的神秘想法。但是昆德拉设想“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所以,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
  昆德拉从现实生活的一次性出发,来比照永恒轮回的虚妄性。“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之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
  智者昆德拉说:“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消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2]
  选择重还是轻,这也成了困扰着托马斯终身的问题。重,就是一种“非如此不可!”的东西,而轻则意味着“别样亦可”。在托马斯的内心深处,早已十分恼火这一庄重、严肃、逼人的“非如此不可”,于是,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对改变的深切渴望,渴望按照巴门尼德的精神,把重变为轻。当初托马斯在片刻内就作了决断,永世不见第一任妻子和他的儿子,而且当他得知父母与他断绝关系,反倒松了口气。他要推开那试图压倒他身上的沉重责任,推开那“非如此不可!”
  正因为如此,风流成性的托马斯起初是跟爱情绝缘的。他得意于自己与情人之间令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性友谊”。因为爱情,同时也意味着一份责任,而责任是与“重”息息相关的。托马斯既想抛弃“重”之枷锁,自然也就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爱情保持着一段遥不可及的距离。然而,乡间女招待特蕾莎的出现打破了他生活中这种奇特的平衡感。
  特蕾莎在与托马斯二次相见后得了流感,在夜间发了高烧。看着烧的直喘气的特蕾莎,托马斯感到自己对她有一种无法解释的爱。对他而言,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这种同情(最高境界的情感想象力,即情感的心灵感应艺术)这种比喻,也使托马斯的心田种下了爱的种子。身边这个不相识的姑娘就这样敲打着他的诗化记忆之门,而爱则开始于一个女人一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托马斯就这样被他的诗化记忆所俘虏,违背了自己一贯的与女性交往的原则,将这个并不出众的乡间女招待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并且,为安抚敏感柔弱的特蕾莎,他与她结了婚。然而即便如此,托马斯并没有停止思索,他对自己选择的依据、对生命的玄妙仍然不得要领。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和特蕾莎在一起好呢,还是一个人好呢?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彩排就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张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生命只有一次,选择却有无数可能,而每一个选择都以放弃其他诸多选择为前提。正如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写一个人在树林中遇上了两条小路,通向不同的地方。这个人很想两条路都试探一下,他对自己说先试探一条人烟稀少的路,回头再试另一条。结果是简单的,他选择了一条以后,还会遇上别的分岔的两条路甚至更多的路。再想回头走当初的另一条路已是不可能的了。当初在两条小路之间的选择也许是不很关键的,但这一选择的重要性在于它深刻地影响了这个人以后的道路,从而一生中的经历和未选的路的经历就完全不同了。
  更为重要的是,每当我们做出了一种选择,我们就不得不承担这个选择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后果。选择就意味着随后的承担责任,哪怕有人选择了逃避责任,而逃避本身也是一种消极的承担其选择所带来的影响及后果。在这里,小说家及读者都触到了一种严酷的现实----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次性的生命是无法为我们提供其他可供参考的坐标系的,因为一切可比性的选择都只能是想象中的一种可能性,而无法成为现实性。一旦这种选择成为了现实性,那么其他的选择就只能是可能性了。人只能活一回,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因此,一次性的生命使我们无法真正地去比较究竟哪一种选择更好。生活,虽然诚如昆德拉所说,它是一棵长满可能性的树,然而涉及到选择时,它就变成了一种唯一的此在的现实性,我们的生活是一条飞速向前的直线,时间的永不回头、生命的一次性注定了人的不幸福,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事实上,人的生活道路,人的幼稚的、充满激情的偏执,人的自以为是的理想主义,人对生活目标的各种预设,都会把我们自己引向各种各样的误区。从迷茫的人生境况出发,我们不难想象,我们其实就生活在自己设定的各种生活误区之中。当然,谴责自己的愚蠢也是愚蠢的,因为没有人能摆脱各种各样的误区对我们的诱惑。睿智是折磨人的。如果我们不心甘情愿地进入我们预设的误区,那么我们又能怎么样,我们又能往哪里去。[3]一次性的、盲目的、冲动的、被美感诱惑的、充满各种误区的、没有切实可比性的生命就成了我们最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了。
  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在托马斯看来,特蕾莎是六次偶然的化身,然而这个绝对偶然的化身曾经让他感到绝望,但是,对这个看似荒谬的存在,托马斯又多次感到对她那不可解释的爱。在他看来,一个事件由多次偶然构成,本身或许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证明了其必然性。在此,偶然的“轻”也悄然转化成了必然的“重”。
  
  参考文献:
  [1]昆德拉著 《小说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6),《小说的艺术》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2]昆德拉著 许钧译《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M.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李森著 《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 M. 学林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院校教育转型的动因分析分析,指出了院校教育转型的内涵发及在转型条件下应强调的几个原则。  关键词:信息化;转型;院校教育发展    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使得信息的生产与内容日益多元、多样与多变。信息的传播与接受也日益迅速、方便与自由,这已经促使并将继续促使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向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提出了前
期刊
“没有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教育的现代化;没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就没有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让现代教育技术为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学科教育插上翅膀。在当前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已呈现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姿态,那就是以往我们是以教材为世界,而如今,我们是要以世界为教材,尤其是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主动获取大量的远远超过书本知识量的事实,更能说明这一点。因此,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财经金融活动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财经管理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健康与和谐的发展前景,因而良好的人格品质是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高等财经类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财经管理的专业人才的职责,毕业生主要将进入市场经济的第一线,从事与经济、金融、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工作,掌握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这需要具有正确的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高素质人才来担当。而作为培
期刊
摘 要:鲁迅的《伤逝》与萧红的《广告副手》都写到了“娜拉走后怎样”的内容,对出走后的现代女性境遇、命运进行了观照,并在不同性别的写作立场下各自表现了不同的内容和思考,构成了一个相互指涉、极富启示性和探讨性的空间,深化了我们对启蒙理性和男权文化“二合一”的中国现代社会中女性解放神话和女性尴尬现代身份的思考。  关键词:《伤逝》;《广告副手》;性别立场;启蒙理性;男权文化;女性现代身份    关于五四
期刊
摘 要:忏悔是主体在内心反思自己的过错时所进行的自我谴责与否定,体现着人希望自我超越的潜在渴望和欲求。统观中国文学史,其中并不缺乏有深刻忏悔意识的作品。本文以忏悔意识为视角,对部分文学作品做了大致的梳理和解读。对中国文学忏悔意识的发掘和整理,应全面深入,忌浅尝辄止。  关键词:古代文学;忏悔意识;悔;罪     忏悔意识是主体对自身的过错或罪性自发进行内心审判的思想和意识。中国传统语境下,忏悔意识
期刊
摘 要:小说《小姨多鹤》是严歌苓的新力作。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日本遗孤在中国家庭里生存的故事,表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体察。本文从底层写作、女性形象和强势文化渗透三个方面,对《小姨多鹤》进行解读。  关键词:底层写作;女性形象;强势文化渗透    严歌苓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极具影响力的一员。她的小说创作独具个性,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但她最典型的创作是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和独特的女性
期刊
摘 要: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蓬勃发展,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社会群体,已经逐渐成为志愿者行列的主力军,二外学生也积极投身于志愿者活动之中。此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意在调查我校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情况及事后的各方反馈,明确志愿者工作内涵,深化二外学生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理解,使二外学生明确自己作为志愿者的责任,用自身行动诠释奉献,达到实现自我与服务社会的双赢,
期刊
新农合工作是一项重大惠及民生的民心工程,是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途径,扎实做好新农合管理工作对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升卫生事业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曹县卫生局高度重视新农合管理工作,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工作宗旨,以科学规范、精简高效、务实作为的工作思路,突出人性化服务,创新工作理念,采取多种工作方法,着重抓好新农合精致化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新农合管理工
期刊
人们常说,现代学校过于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实际上,对美育的忽视程度绝对不亚于德育。人们不重视美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对美育的功能缺乏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美育的经济功能缺乏深刻的认识,应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现代社会,经济功利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相当广泛。这种影响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就是教育的经济价值令人瞩目地凸显出来,科技教育和智力开发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由于人们缺乏对美育的经济功
期刊
摘 要:《红字》中,霍桑成功地描述了清教社会的残酷和它对人性的扼杀。在如此严厉的清教社会里,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清晰可见。另一方面,霍桑也呈现了大自然的抚慰力量。通过对照残酷的清教社会和宁静的大自然,霍桑旨在呼吁人类:只有回归自然,内心才会平衡,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也才会得到突围。  关键词:《红字》;精神生态;危机;突围    一、引言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它自1850年问世以来得到了文学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