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米兰·昆德拉的《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思索存在的小说,围绕着主人公托马斯展开的是关于“轻与重”的辩证性思考。生命的永无轮回性决定了生命只能是一次性的,而失去了可比性的维度的生命,也就成为了不可承受的存在之轻。
关键词:一次性;选择;轻与重;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其代表性著作《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以“轻与重”、“灵与肉”、“不解之词”等词条的形式展开其小说叙事的结构框架。昆德拉把小说分为三种:一种是叙事的小说,比如巴尔扎克、大小仲马;二是描绘的小说,以福楼拜为代表,三是思索的小说。昆德拉大体上把自己的小说看成是思索的小说。在这种“思索的小说”中,叙述着不只是讲故事、推动叙事进程、下达叙事指令的人,昆德拉说在这种思索的小说中,叙事者更是提出问题的人,思索的人,整部小说的叙事都服从于这种问题和思索[1]。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围绕托马斯的问题和思索主要就是存在的轻与重的问题,全书分六个章节,其中第一、第五章节都是围绕着托马斯关于“轻与重”的思考而展开叙事的。第一章节主要是关于托马斯对一次性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轻的思索,第五章节主要是关于对一次性历史的不可承受之轻的思索。本文重在论述小说的第一章节所涉及的中心问题。
昆德拉曾在此小说中说过:“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在这个小说的一开头,昆德拉就提出了尼采关于“永恒轮回”的神秘想法。但是昆德拉设想“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所以,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
昆德拉从现实生活的一次性出发,来比照永恒轮回的虚妄性。“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之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
智者昆德拉说:“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消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2]
选择重还是轻,这也成了困扰着托马斯终身的问题。重,就是一种“非如此不可!”的东西,而轻则意味着“别样亦可”。在托马斯的内心深处,早已十分恼火这一庄重、严肃、逼人的“非如此不可”,于是,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对改变的深切渴望,渴望按照巴门尼德的精神,把重变为轻。当初托马斯在片刻内就作了决断,永世不见第一任妻子和他的儿子,而且当他得知父母与他断绝关系,反倒松了口气。他要推开那试图压倒他身上的沉重责任,推开那“非如此不可!”
正因为如此,风流成性的托马斯起初是跟爱情绝缘的。他得意于自己与情人之间令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性友谊”。因为爱情,同时也意味着一份责任,而责任是与“重”息息相关的。托马斯既想抛弃“重”之枷锁,自然也就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爱情保持着一段遥不可及的距离。然而,乡间女招待特蕾莎的出现打破了他生活中这种奇特的平衡感。
特蕾莎在与托马斯二次相见后得了流感,在夜间发了高烧。看着烧的直喘气的特蕾莎,托马斯感到自己对她有一种无法解释的爱。对他而言,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这种同情(最高境界的情感想象力,即情感的心灵感应艺术)这种比喻,也使托马斯的心田种下了爱的种子。身边这个不相识的姑娘就这样敲打着他的诗化记忆之门,而爱则开始于一个女人一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托马斯就这样被他的诗化记忆所俘虏,违背了自己一贯的与女性交往的原则,将这个并不出众的乡间女招待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并且,为安抚敏感柔弱的特蕾莎,他与她结了婚。然而即便如此,托马斯并没有停止思索,他对自己选择的依据、对生命的玄妙仍然不得要领。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和特蕾莎在一起好呢,还是一个人好呢?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彩排就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张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生命只有一次,选择却有无数可能,而每一个选择都以放弃其他诸多选择为前提。正如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写一个人在树林中遇上了两条小路,通向不同的地方。这个人很想两条路都试探一下,他对自己说先试探一条人烟稀少的路,回头再试另一条。结果是简单的,他选择了一条以后,还会遇上别的分岔的两条路甚至更多的路。再想回头走当初的另一条路已是不可能的了。当初在两条小路之间的选择也许是不很关键的,但这一选择的重要性在于它深刻地影响了这个人以后的道路,从而一生中的经历和未选的路的经历就完全不同了。
更为重要的是,每当我们做出了一种选择,我们就不得不承担这个选择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后果。选择就意味着随后的承担责任,哪怕有人选择了逃避责任,而逃避本身也是一种消极的承担其选择所带来的影响及后果。在这里,小说家及读者都触到了一种严酷的现实----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次性的生命是无法为我们提供其他可供参考的坐标系的,因为一切可比性的选择都只能是想象中的一种可能性,而无法成为现实性。一旦这种选择成为了现实性,那么其他的选择就只能是可能性了。人只能活一回,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因此,一次性的生命使我们无法真正地去比较究竟哪一种选择更好。生活,虽然诚如昆德拉所说,它是一棵长满可能性的树,然而涉及到选择时,它就变成了一种唯一的此在的现实性,我们的生活是一条飞速向前的直线,时间的永不回头、生命的一次性注定了人的不幸福,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事实上,人的生活道路,人的幼稚的、充满激情的偏执,人的自以为是的理想主义,人对生活目标的各种预设,都会把我们自己引向各种各样的误区。从迷茫的人生境况出发,我们不难想象,我们其实就生活在自己设定的各种生活误区之中。当然,谴责自己的愚蠢也是愚蠢的,因为没有人能摆脱各种各样的误区对我们的诱惑。睿智是折磨人的。如果我们不心甘情愿地进入我们预设的误区,那么我们又能怎么样,我们又能往哪里去。[3]一次性的、盲目的、冲动的、被美感诱惑的、充满各种误区的、没有切实可比性的生命就成了我们最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了。
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在托马斯看来,特蕾莎是六次偶然的化身,然而这个绝对偶然的化身曾经让他感到绝望,但是,对这个看似荒谬的存在,托马斯又多次感到对她那不可解释的爱。在他看来,一个事件由多次偶然构成,本身或许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证明了其必然性。在此,偶然的“轻”也悄然转化成了必然的“重”。
参考文献:
[1]昆德拉著 《小说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6),《小说的艺术》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2]昆德拉著 许钧译《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M.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李森著 《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 M. 学林出版社,2004.
关键词:一次性;选择;轻与重;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其代表性著作《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以“轻与重”、“灵与肉”、“不解之词”等词条的形式展开其小说叙事的结构框架。昆德拉把小说分为三种:一种是叙事的小说,比如巴尔扎克、大小仲马;二是描绘的小说,以福楼拜为代表,三是思索的小说。昆德拉大体上把自己的小说看成是思索的小说。在这种“思索的小说”中,叙述着不只是讲故事、推动叙事进程、下达叙事指令的人,昆德拉说在这种思索的小说中,叙事者更是提出问题的人,思索的人,整部小说的叙事都服从于这种问题和思索[1]。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围绕托马斯的问题和思索主要就是存在的轻与重的问题,全书分六个章节,其中第一、第五章节都是围绕着托马斯关于“轻与重”的思考而展开叙事的。第一章节主要是关于托马斯对一次性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轻的思索,第五章节主要是关于对一次性历史的不可承受之轻的思索。本文重在论述小说的第一章节所涉及的中心问题。
昆德拉曾在此小说中说过:“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在这个小说的一开头,昆德拉就提出了尼采关于“永恒轮回”的神秘想法。但是昆德拉设想“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所以,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
昆德拉从现实生活的一次性出发,来比照永恒轮回的虚妄性。“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之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
智者昆德拉说:“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消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2]
选择重还是轻,这也成了困扰着托马斯终身的问题。重,就是一种“非如此不可!”的东西,而轻则意味着“别样亦可”。在托马斯的内心深处,早已十分恼火这一庄重、严肃、逼人的“非如此不可”,于是,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对改变的深切渴望,渴望按照巴门尼德的精神,把重变为轻。当初托马斯在片刻内就作了决断,永世不见第一任妻子和他的儿子,而且当他得知父母与他断绝关系,反倒松了口气。他要推开那试图压倒他身上的沉重责任,推开那“非如此不可!”
正因为如此,风流成性的托马斯起初是跟爱情绝缘的。他得意于自己与情人之间令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性友谊”。因为爱情,同时也意味着一份责任,而责任是与“重”息息相关的。托马斯既想抛弃“重”之枷锁,自然也就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爱情保持着一段遥不可及的距离。然而,乡间女招待特蕾莎的出现打破了他生活中这种奇特的平衡感。
特蕾莎在与托马斯二次相见后得了流感,在夜间发了高烧。看着烧的直喘气的特蕾莎,托马斯感到自己对她有一种无法解释的爱。对他而言,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这种同情(最高境界的情感想象力,即情感的心灵感应艺术)这种比喻,也使托马斯的心田种下了爱的种子。身边这个不相识的姑娘就这样敲打着他的诗化记忆之门,而爱则开始于一个女人一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托马斯就这样被他的诗化记忆所俘虏,违背了自己一贯的与女性交往的原则,将这个并不出众的乡间女招待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并且,为安抚敏感柔弱的特蕾莎,他与她结了婚。然而即便如此,托马斯并没有停止思索,他对自己选择的依据、对生命的玄妙仍然不得要领。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和特蕾莎在一起好呢,还是一个人好呢?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彩排就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张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生命只有一次,选择却有无数可能,而每一个选择都以放弃其他诸多选择为前提。正如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写一个人在树林中遇上了两条小路,通向不同的地方。这个人很想两条路都试探一下,他对自己说先试探一条人烟稀少的路,回头再试另一条。结果是简单的,他选择了一条以后,还会遇上别的分岔的两条路甚至更多的路。再想回头走当初的另一条路已是不可能的了。当初在两条小路之间的选择也许是不很关键的,但这一选择的重要性在于它深刻地影响了这个人以后的道路,从而一生中的经历和未选的路的经历就完全不同了。
更为重要的是,每当我们做出了一种选择,我们就不得不承担这个选择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后果。选择就意味着随后的承担责任,哪怕有人选择了逃避责任,而逃避本身也是一种消极的承担其选择所带来的影响及后果。在这里,小说家及读者都触到了一种严酷的现实----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次性的生命是无法为我们提供其他可供参考的坐标系的,因为一切可比性的选择都只能是想象中的一种可能性,而无法成为现实性。一旦这种选择成为了现实性,那么其他的选择就只能是可能性了。人只能活一回,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因此,一次性的生命使我们无法真正地去比较究竟哪一种选择更好。生活,虽然诚如昆德拉所说,它是一棵长满可能性的树,然而涉及到选择时,它就变成了一种唯一的此在的现实性,我们的生活是一条飞速向前的直线,时间的永不回头、生命的一次性注定了人的不幸福,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事实上,人的生活道路,人的幼稚的、充满激情的偏执,人的自以为是的理想主义,人对生活目标的各种预设,都会把我们自己引向各种各样的误区。从迷茫的人生境况出发,我们不难想象,我们其实就生活在自己设定的各种生活误区之中。当然,谴责自己的愚蠢也是愚蠢的,因为没有人能摆脱各种各样的误区对我们的诱惑。睿智是折磨人的。如果我们不心甘情愿地进入我们预设的误区,那么我们又能怎么样,我们又能往哪里去。[3]一次性的、盲目的、冲动的、被美感诱惑的、充满各种误区的、没有切实可比性的生命就成了我们最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了。
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在托马斯看来,特蕾莎是六次偶然的化身,然而这个绝对偶然的化身曾经让他感到绝望,但是,对这个看似荒谬的存在,托马斯又多次感到对她那不可解释的爱。在他看来,一个事件由多次偶然构成,本身或许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证明了其必然性。在此,偶然的“轻”也悄然转化成了必然的“重”。
参考文献:
[1]昆德拉著 《小说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6),《小说的艺术》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2]昆德拉著 许钧译《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M.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李森著 《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 M. 学林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