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字》中,霍桑成功地描述了清教社会的残酷和它对人性的扼杀。在如此严厉的清教社会里,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清晰可见。另一方面,霍桑也呈现了大自然的抚慰力量。通过对照残酷的清教社会和宁静的大自然,霍桑旨在呼吁人类:只有回归自然,内心才会平衡,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也才会得到突围。
关键词:《红字》;精神生态;危机;突围
一、引言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它自1850年问世以来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有关小说的种种评论多是从女性主义视角、清教思想、超验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学视角来审视作品中的人物,还有的评论家则采用结构主义方法来分析作品,而对小说中精神生态危机的研究并不多见。《红字》以十七世纪清教统治下的美国波士顿为背景,通过真实的场景和现实的清教哲学,成功地描述了清教社会的残酷和它对人性的扼杀。在如此严厉的清教社会里,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清晰可见。因此,霍桑倡导人类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此来突围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本文将从小说本身出发,试图解析《红字》中的精神生态危机。
二、清教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危机
精神生态是当今生态批评学者较为重视的研究领域,其新颖性和跨学科性令评论家们对它的理解见仁见智。早在新世纪之初,我国生态学者鲁枢元教授就在其《生态文艺学》一书中,提出了精神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主体的人与其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P148)。李显文认为,“精神生态研究两个关系:一是精神内各因素,包括信仰、欲望、动机、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本身是否处于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二是精神与其外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与自然是否处于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态状态。”[2]《红字》的背景是殖民时期严酷教权统治下的新英格兰清教社会,所有居民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到清教教义的制约。冷酷严厉的清教社会导致了人们自己精神内在各因素以及与其外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都严重的失衡。
1.冷漠自私的城镇市民
小说开头,赫斯特怀抱三个月大的婴儿游街时,围观的市民无一不讥讽、咒骂她。当时的新英格兰被认为是文明的社会,然而,冷漠、无情和疏离却是这个社会的特征。劳伦斯说,“工业文明使人们变得疏远和自私”[3](P81)。相对于那些普通的旁观者,州长是受过文明社会熏陶的政府官员。即使他无法原谅赫斯特的罪行,也应表现出“文明人”的大度。当有人想从赫斯特身边夺走她的女儿时,天真的赫斯特试图寻求州长的帮助。谁知威严的州长回答道,“贱妇,这就是你耻辱的标志!正是因为那个字母所表示的污点,才使我们把你的孩子转手给他人照管”[4](P82)。孩子应该是最天真无暇的,但所处的清教社会也让他们耳濡目染了清教教义的严厉。当赫斯特被驱逐到城郊的农舍时,“孩子们年龄太小,不明白这个妇人何以被摈弃在人类的慈悲之外,可是一看到她胸前的红A字,就带着一种奇怪的、像怕接触传染病一样的恐惧心理跑开了”[4](P46)。
由此可见,无论是普通的市民,上层社会的州长,还是天真的孩子,对赫斯特都没有表示出些许的同情。清教社会里的人是自私麻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冷漠疏离的。因此,不论是人本身,还是与其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都处在一种不和谐状态,人们陷入了严重的精神生态危机。
2.人性的压制
17世纪第一批清教徒移民来到这片充满生机的大陆,他们显著的特点是对于宗教和道德的狂热精神,而对触犯教规的人则进行公开和严厉的惩罚。如此社会中伦理道德和宗教势力的残酷性和虚伪性不可避免的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赫斯特在年少无知时嫁给了奇林沃思,但她对这无爱的婚姻并不满意。在与丈夫失去联系两年后,赫斯特遇见了让自己燃起爱火的丁梅斯代尔,并暗中结合生下了女儿珍珠。在那个时代,她听从人类生命本性的呼唤,追求自己的真爱是清教教义所不允许的,也是社会所不耻的,所以受到了公开的惩罚。受罚后,赫斯特被逐出社会,和女儿定居在远郊的茅舍里,孩子们像躲瘟疫一样远离她,妇女们用尖刻的语言、不屑的表情排斥她,政府官员们用无情的字眼讽刺她。赫斯特被清教社会的条条框框所桎梏,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人性受到了压制。
奇林沃思是当时倡导工业化的新兴阶层,是拥有科学知识的文明人。但他忽略了心灵上的情感,凭借自己的学识一直使自己陷在疯狂的报复中。如果奇林沃思这个老学者,拥有科学的“理性”少一些,对人的心灵和情感多一些,他也许会意识到自己与赫斯特无爱婚姻的罪恶而成全赫斯特。奇林沃思正是由于灵魂的迷失,人性遭到扭曲,才使自己变成了一个靠复仇才能活下去的可怜虫。
丁梅斯代尔作为一位博学的正统神学家,一个有着极强的宗教信仰和权威的牧师,他身上打上了深深的清教教义的烙印。雷旭辉认为,“情感本是人类进化的文明产物,但如果因外力使它长久受抑,便容易使人产生狂乱的行为。”[5]正是长期以来受压抑的人性和爱的喜悦使他走出宗教的樊篱,与赫斯特结合并生下女儿。然而,身为牧师,他对上帝的虔诚不允许他背弃自己的信仰和搪塞自己的过失,但他也知道一旦坦白自己的罪行就不会再被允许通过布道来造福人类。所以他既要维护表面的尊严,又要隐藏内心的自责,长期的矛盾折磨使他的精神处于崩溃边缘,深深地陷入了精神生态危机中。
三、精神生态危机的突围
在霍桑的《红字》中,自然是生命力的源泉,赋予了被社会压抑的灵魂以生命。在自然中,人们可以发泄那淤积已久的情绪,甩掉社会规范加给他们的层层外衣,真正治愈来自社会的各种创伤,使精神生态危机得到缓解。
1.善良热情的印第安人和海员
梭罗在“孤独”篇中写道:“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一定是心静平和,决不会有晦暗隐语的情感”[6](P480)。以林为家的印第安人几乎没有受到清教社会的影响,他们还保持着善良热情的品格。当奇林沃思在海上遇险后,印第安人不但救了他,还授予他许多有关当地草药的知识。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奇林沃思只是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但他们却可以无所顾忌的帮助他。相对于那些清教社会里吝啬于对赫斯特表示同情心的城镇市民,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印第安人显得高尚得多。不受清教教义影响的海员也比那些城镇市民善良得多,当人们冷酷无情地排斥赫斯特时,海员们并没有因为赫斯特所谓的“罪行”而疏远她,船长还亲切地称她为“夫人”,而不是城镇市民称的“女人”或“荡妇”。显然,热心的海员把赫斯特视为普通的人而不是一个罪人,所以他们还准备帮助她逃离这个冷漠的社会。
由此可见,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印第安人和海员比生活在清教社会里的城镇市民更善良热情,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使他们免于受到精神生态危机的困扰。
2.大自然的抚慰力量
当人们融入大自然后,可以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尽情地释放心中的压抑,安静地舔舐来自清教社会的创伤。孟宪印和高全喜说,“霍桑在《红字》中对美丽的大自然进行了赞美,他认为:自然是自由的,是人类暂时远离尘世,摆脱社会束缚的避难所。”[7]
在清教社会远郊的茅舍里,赫斯特过着极其朴素压抑的生活,然而回到大自然里,她敢放下一直高高束起的秀发,也敢丢掉那个让她感到耻辱的红字,甚至敢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情。当她在大自然里向丁梅斯代尔坦言奇林沃思是她的丈夫时,丁梅斯代尔痛苦万分,一时无法接受。这时,赫斯特“以突如其来的,不顾一切的柔情,伸出双臂拥抱着牧师,把他的头压在她的胸口”[4](P194)。在清教社会里,纵然赫斯特对丁梅斯代尔有多么深的爱,也只能埋在心底,是万不敢表露出来的。但回到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必担心那些约束和压力,赫斯特开始显露自己的真性情,与爱人计划出逃、憧憬未来,享受美好的爱情。
奇林沃思是“文明社会”里博学的老中医,但他被所谓的“文明”的“理性”摧残得已无人性。只有从严厉的清教社会回到大自然,他才能把自己从“恶魔”又变回“人”。靠复仇才能活下去的可怜虫在大自然的抚慰下,也变得豁达。所以,在他临终之际,才会把巨额财产留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私生女。
丁梅斯代尔在清教社会里被他的教民视为尘世间一切美德的化身,虽然对赫斯特母女感到愧疚和心疼,但碍于牧师的身份,他无法认罪。只有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他才能摆脱社会习俗的束缚,忘掉牧师的身份,做回真实的自己。最终,赫斯特的爱使他下定决心,在大选之日承认自己的罪行,并向人们展示胸口上的红字。这一举动可以说是与清教社会的一种决裂,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使他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也得到了永远的安宁。
四、结语
《红字》中,一方面,霍桑成功地描述了清教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疏离,并清晰地揭露了主人翁严重的精神生态危机;另一方面,他又向我们展示了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印第安人和海员的善良热情,以及和谐安宁的大自然对人类精神的抚慰力量。通过这有力地对比,霍桑旨在告诉我们:只有融入大自然,内心才会平衡,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也才会得到突围。因此,通过解析《红字》中的精神生态危机,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同时,也希望指出:在现代人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我们人类应该亲近自然,感悟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失衡的精神生态在大自然中得到平衡。
参考文献:
[1]鲁枢元. 生态文艺学[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显文. 浅议精神生态危机的突围[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4).
[3]D.H.劳伦斯. 劳伦斯论美国名著[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霍桑. 红字[M]. 余士雄译.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5]雷旭辉,陈亚斐. 《红字》男主人翁悲剧人性探析[J]. 湘南学院学报,2008(4).
[6]梭罗. 梭罗集[M]. 北京:三联书店,1996.
[7]孟宪印,高全喜. 《红字》的生态批评解读[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3).
关键词:《红字》;精神生态;危机;突围
一、引言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它自1850年问世以来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有关小说的种种评论多是从女性主义视角、清教思想、超验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学视角来审视作品中的人物,还有的评论家则采用结构主义方法来分析作品,而对小说中精神生态危机的研究并不多见。《红字》以十七世纪清教统治下的美国波士顿为背景,通过真实的场景和现实的清教哲学,成功地描述了清教社会的残酷和它对人性的扼杀。在如此严厉的清教社会里,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清晰可见。因此,霍桑倡导人类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此来突围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本文将从小说本身出发,试图解析《红字》中的精神生态危机。
二、清教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危机
精神生态是当今生态批评学者较为重视的研究领域,其新颖性和跨学科性令评论家们对它的理解见仁见智。早在新世纪之初,我国生态学者鲁枢元教授就在其《生态文艺学》一书中,提出了精神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主体的人与其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P148)。李显文认为,“精神生态研究两个关系:一是精神内各因素,包括信仰、欲望、动机、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本身是否处于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二是精神与其外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与自然是否处于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态状态。”[2]《红字》的背景是殖民时期严酷教权统治下的新英格兰清教社会,所有居民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到清教教义的制约。冷酷严厉的清教社会导致了人们自己精神内在各因素以及与其外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都严重的失衡。
1.冷漠自私的城镇市民
小说开头,赫斯特怀抱三个月大的婴儿游街时,围观的市民无一不讥讽、咒骂她。当时的新英格兰被认为是文明的社会,然而,冷漠、无情和疏离却是这个社会的特征。劳伦斯说,“工业文明使人们变得疏远和自私”[3](P81)。相对于那些普通的旁观者,州长是受过文明社会熏陶的政府官员。即使他无法原谅赫斯特的罪行,也应表现出“文明人”的大度。当有人想从赫斯特身边夺走她的女儿时,天真的赫斯特试图寻求州长的帮助。谁知威严的州长回答道,“贱妇,这就是你耻辱的标志!正是因为那个字母所表示的污点,才使我们把你的孩子转手给他人照管”[4](P82)。孩子应该是最天真无暇的,但所处的清教社会也让他们耳濡目染了清教教义的严厉。当赫斯特被驱逐到城郊的农舍时,“孩子们年龄太小,不明白这个妇人何以被摈弃在人类的慈悲之外,可是一看到她胸前的红A字,就带着一种奇怪的、像怕接触传染病一样的恐惧心理跑开了”[4](P46)。
由此可见,无论是普通的市民,上层社会的州长,还是天真的孩子,对赫斯特都没有表示出些许的同情。清教社会里的人是自私麻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冷漠疏离的。因此,不论是人本身,还是与其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都处在一种不和谐状态,人们陷入了严重的精神生态危机。
2.人性的压制
17世纪第一批清教徒移民来到这片充满生机的大陆,他们显著的特点是对于宗教和道德的狂热精神,而对触犯教规的人则进行公开和严厉的惩罚。如此社会中伦理道德和宗教势力的残酷性和虚伪性不可避免的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赫斯特在年少无知时嫁给了奇林沃思,但她对这无爱的婚姻并不满意。在与丈夫失去联系两年后,赫斯特遇见了让自己燃起爱火的丁梅斯代尔,并暗中结合生下了女儿珍珠。在那个时代,她听从人类生命本性的呼唤,追求自己的真爱是清教教义所不允许的,也是社会所不耻的,所以受到了公开的惩罚。受罚后,赫斯特被逐出社会,和女儿定居在远郊的茅舍里,孩子们像躲瘟疫一样远离她,妇女们用尖刻的语言、不屑的表情排斥她,政府官员们用无情的字眼讽刺她。赫斯特被清教社会的条条框框所桎梏,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人性受到了压制。
奇林沃思是当时倡导工业化的新兴阶层,是拥有科学知识的文明人。但他忽略了心灵上的情感,凭借自己的学识一直使自己陷在疯狂的报复中。如果奇林沃思这个老学者,拥有科学的“理性”少一些,对人的心灵和情感多一些,他也许会意识到自己与赫斯特无爱婚姻的罪恶而成全赫斯特。奇林沃思正是由于灵魂的迷失,人性遭到扭曲,才使自己变成了一个靠复仇才能活下去的可怜虫。
丁梅斯代尔作为一位博学的正统神学家,一个有着极强的宗教信仰和权威的牧师,他身上打上了深深的清教教义的烙印。雷旭辉认为,“情感本是人类进化的文明产物,但如果因外力使它长久受抑,便容易使人产生狂乱的行为。”[5]正是长期以来受压抑的人性和爱的喜悦使他走出宗教的樊篱,与赫斯特结合并生下女儿。然而,身为牧师,他对上帝的虔诚不允许他背弃自己的信仰和搪塞自己的过失,但他也知道一旦坦白自己的罪行就不会再被允许通过布道来造福人类。所以他既要维护表面的尊严,又要隐藏内心的自责,长期的矛盾折磨使他的精神处于崩溃边缘,深深地陷入了精神生态危机中。
三、精神生态危机的突围
在霍桑的《红字》中,自然是生命力的源泉,赋予了被社会压抑的灵魂以生命。在自然中,人们可以发泄那淤积已久的情绪,甩掉社会规范加给他们的层层外衣,真正治愈来自社会的各种创伤,使精神生态危机得到缓解。
1.善良热情的印第安人和海员
梭罗在“孤独”篇中写道:“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一定是心静平和,决不会有晦暗隐语的情感”[6](P480)。以林为家的印第安人几乎没有受到清教社会的影响,他们还保持着善良热情的品格。当奇林沃思在海上遇险后,印第安人不但救了他,还授予他许多有关当地草药的知识。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奇林沃思只是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但他们却可以无所顾忌的帮助他。相对于那些清教社会里吝啬于对赫斯特表示同情心的城镇市民,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印第安人显得高尚得多。不受清教教义影响的海员也比那些城镇市民善良得多,当人们冷酷无情地排斥赫斯特时,海员们并没有因为赫斯特所谓的“罪行”而疏远她,船长还亲切地称她为“夫人”,而不是城镇市民称的“女人”或“荡妇”。显然,热心的海员把赫斯特视为普通的人而不是一个罪人,所以他们还准备帮助她逃离这个冷漠的社会。
由此可见,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印第安人和海员比生活在清教社会里的城镇市民更善良热情,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使他们免于受到精神生态危机的困扰。
2.大自然的抚慰力量
当人们融入大自然后,可以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尽情地释放心中的压抑,安静地舔舐来自清教社会的创伤。孟宪印和高全喜说,“霍桑在《红字》中对美丽的大自然进行了赞美,他认为:自然是自由的,是人类暂时远离尘世,摆脱社会束缚的避难所。”[7]
在清教社会远郊的茅舍里,赫斯特过着极其朴素压抑的生活,然而回到大自然里,她敢放下一直高高束起的秀发,也敢丢掉那个让她感到耻辱的红字,甚至敢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情。当她在大自然里向丁梅斯代尔坦言奇林沃思是她的丈夫时,丁梅斯代尔痛苦万分,一时无法接受。这时,赫斯特“以突如其来的,不顾一切的柔情,伸出双臂拥抱着牧师,把他的头压在她的胸口”[4](P194)。在清教社会里,纵然赫斯特对丁梅斯代尔有多么深的爱,也只能埋在心底,是万不敢表露出来的。但回到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必担心那些约束和压力,赫斯特开始显露自己的真性情,与爱人计划出逃、憧憬未来,享受美好的爱情。
奇林沃思是“文明社会”里博学的老中医,但他被所谓的“文明”的“理性”摧残得已无人性。只有从严厉的清教社会回到大自然,他才能把自己从“恶魔”又变回“人”。靠复仇才能活下去的可怜虫在大自然的抚慰下,也变得豁达。所以,在他临终之际,才会把巨额财产留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私生女。
丁梅斯代尔在清教社会里被他的教民视为尘世间一切美德的化身,虽然对赫斯特母女感到愧疚和心疼,但碍于牧师的身份,他无法认罪。只有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他才能摆脱社会习俗的束缚,忘掉牧师的身份,做回真实的自己。最终,赫斯特的爱使他下定决心,在大选之日承认自己的罪行,并向人们展示胸口上的红字。这一举动可以说是与清教社会的一种决裂,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使他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也得到了永远的安宁。
四、结语
《红字》中,一方面,霍桑成功地描述了清教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疏离,并清晰地揭露了主人翁严重的精神生态危机;另一方面,他又向我们展示了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印第安人和海员的善良热情,以及和谐安宁的大自然对人类精神的抚慰力量。通过这有力地对比,霍桑旨在告诉我们:只有融入大自然,内心才会平衡,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也才会得到突围。因此,通过解析《红字》中的精神生态危机,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同时,也希望指出:在现代人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我们人类应该亲近自然,感悟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失衡的精神生态在大自然中得到平衡。
参考文献:
[1]鲁枢元. 生态文艺学[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显文. 浅议精神生态危机的突围[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4).
[3]D.H.劳伦斯. 劳伦斯论美国名著[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霍桑. 红字[M]. 余士雄译.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5]雷旭辉,陈亚斐. 《红字》男主人翁悲剧人性探析[J]. 湘南学院学报,2008(4).
[6]梭罗. 梭罗集[M]. 北京:三联书店,1996.
[7]孟宪印,高全喜. 《红字》的生态批评解读[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