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所以课堂讨论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采用。但实验调查显示,由于课堂容量太大,钻研上不够深入及教师应变机智不够等原因,使教法留于形式、大多数教师放不开、无法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缺陷
(一)讨论的问题深度不够,讨论的价值不大。讨论的问题要有艺术性、科学性,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开展讨论,要有的放矢,要为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服务,但在平时的听课评课活动中,部分教师的课堂讨论成了求热闹的摆设。例如,第十一册《詹天佑》一课的教学。教师在个别学生示范讨论后,随即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讨论,于是,学生甲问:“詹天佑你听说过吗?”学生乙回答“没有。”原来这样简单的问题,看似热闹,其实意义不大。
(二)讨论的时间不够,留于形式主义。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往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是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唤醒和发展,但有些教师只是把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点缀。学生讨论刚刚开始不久,有时甚至才发表了一个意见,其他同学还没来得及发言,教师就匆匆收场。这时,学生的思维尚未碰撞、激活,讨论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而且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学生未完全弄懂,在学生“讨论”正浓时突然打断,往往使听课者和学生大惑不解。
(三)讨论只涉及少数学生。不知是什么原因,普遍的语文课上小组合作大多即使安排了,由于事先缺乏合理的分工,只有少数学生参与,侃侃而谈,其他人无所事事甚至说闲话,不参与问题的讨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种课堂讨论是不利于提高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只会形成“话语”、“霸权”。因此,在课堂讨论时应该有意识地、尽量多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
二、呼唤有效的课堂讨论
(一)讨论内容的精心组织
小学课堂讨论通常只是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几分钟而已,对讨论效果如何,不作探究,讨论内容的组织更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的,而不去探讨组织什么样的内容,进行讨论才有价值,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不管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极大关注并能展开讨论,这是值得教师们细细探究的。
1.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会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精心选择能展开的内容进行讨论。课堂讨论组织的好坏,产生的成效也迥然不同。组织的不好会出现冷场现象或偏离中心议题,变成拉瓜杂谈,貌似热闹,但无成效,讨论的议题必须富有知识结构和思维内涵,而且难度适中。讨论题的设计从以下各方面去展开。
从学生认知情感方面展开。要使课堂讨论能够展开,教师要善于寻找疑点,巧设问题,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特别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然而学生的认知过程还伴有情感因素,只有以情感为动力,以认知为依托,做到情理交融,才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巧设的问题也能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也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使课堂讨论能在充满情趣而且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如:《跳水》中“孩子听到下边的叫声才醒悟过来。”有些学生问:“为什么孩子才醒悟过来?他悟到了什么?”学生你一句我一句,课堂气氛趋向高潮。通过讨论学生们感受到了情况的危急。因为这一问题学生都有各自的见解。因此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给予了自由表达见解的机会,并且从中给予了表扬或中肯的建议,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而产生成功的喜悦感,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讨论中。
从议题的难易度方面展开。把握好议题的难易度应从学生知识的基础和认识水平为主要依据,提出问题的难易度应略高于全班的中等平均水平,因为太高和太低会导致多数学生坐冷板凳、兴味索然或对答如流,无法做深层次的展开而进行讨论,就不能达到教师的预定目标,不同的难易度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二)讨论时机的把握
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关键是要我们抓住机遇。时机把握的好坏产生的作用也不同。
1.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时。由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作用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的发言和交流中得到启发。所以,恰如其分地组织讨论,效果往往非常良好,这种心态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课堂的回答和情绪反馈中察觉到。
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他们的能动性调动起来并且通过讨论,让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磨练。
2.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状态时。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状态时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哪怕是有当堂解决不了的,也为教师课后提供了素材。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启发引导,组织讨论。比如:《嘱咐》一文中“母亲的手高高举起,手掌落在我身上却一点也不痛。”有学生提问:“我”欺负弱小,母亲十分生气,但为什么高高举起的手掌落在我身上会使人觉得不疼呢?的确,这是课文的矛盾处,激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但此处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组织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更深刻,思维更深化,诱导学进一步体会母亲教子疼子的复杂情感,领悟文章中心。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 ③因此当学生在认知冲突下提出的问题,教师组织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辨是非,增长知识,还要重视社会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在组织课堂讨论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方向。在讨论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说出来,也接收到其他同学的信息,做到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尽量做到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能想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对于有争议或尚未察觉的重要问题,教师及时加以启发引导,还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组织课堂讨论还应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从中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培养。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深入探究有效的课堂讨论,这就要求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弄清课文的重点处、难点处……从而使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缺陷
(一)讨论的问题深度不够,讨论的价值不大。讨论的问题要有艺术性、科学性,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开展讨论,要有的放矢,要为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服务,但在平时的听课评课活动中,部分教师的课堂讨论成了求热闹的摆设。例如,第十一册《詹天佑》一课的教学。教师在个别学生示范讨论后,随即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讨论,于是,学生甲问:“詹天佑你听说过吗?”学生乙回答“没有。”原来这样简单的问题,看似热闹,其实意义不大。
(二)讨论的时间不够,留于形式主义。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往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是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唤醒和发展,但有些教师只是把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点缀。学生讨论刚刚开始不久,有时甚至才发表了一个意见,其他同学还没来得及发言,教师就匆匆收场。这时,学生的思维尚未碰撞、激活,讨论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而且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学生未完全弄懂,在学生“讨论”正浓时突然打断,往往使听课者和学生大惑不解。
(三)讨论只涉及少数学生。不知是什么原因,普遍的语文课上小组合作大多即使安排了,由于事先缺乏合理的分工,只有少数学生参与,侃侃而谈,其他人无所事事甚至说闲话,不参与问题的讨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种课堂讨论是不利于提高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只会形成“话语”、“霸权”。因此,在课堂讨论时应该有意识地、尽量多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
二、呼唤有效的课堂讨论
(一)讨论内容的精心组织
小学课堂讨论通常只是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几分钟而已,对讨论效果如何,不作探究,讨论内容的组织更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的,而不去探讨组织什么样的内容,进行讨论才有价值,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不管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极大关注并能展开讨论,这是值得教师们细细探究的。
1.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会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精心选择能展开的内容进行讨论。课堂讨论组织的好坏,产生的成效也迥然不同。组织的不好会出现冷场现象或偏离中心议题,变成拉瓜杂谈,貌似热闹,但无成效,讨论的议题必须富有知识结构和思维内涵,而且难度适中。讨论题的设计从以下各方面去展开。
从学生认知情感方面展开。要使课堂讨论能够展开,教师要善于寻找疑点,巧设问题,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特别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然而学生的认知过程还伴有情感因素,只有以情感为动力,以认知为依托,做到情理交融,才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巧设的问题也能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也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使课堂讨论能在充满情趣而且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如:《跳水》中“孩子听到下边的叫声才醒悟过来。”有些学生问:“为什么孩子才醒悟过来?他悟到了什么?”学生你一句我一句,课堂气氛趋向高潮。通过讨论学生们感受到了情况的危急。因为这一问题学生都有各自的见解。因此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给予了自由表达见解的机会,并且从中给予了表扬或中肯的建议,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而产生成功的喜悦感,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讨论中。
从议题的难易度方面展开。把握好议题的难易度应从学生知识的基础和认识水平为主要依据,提出问题的难易度应略高于全班的中等平均水平,因为太高和太低会导致多数学生坐冷板凳、兴味索然或对答如流,无法做深层次的展开而进行讨论,就不能达到教师的预定目标,不同的难易度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二)讨论时机的把握
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关键是要我们抓住机遇。时机把握的好坏产生的作用也不同。
1.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时。由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作用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的发言和交流中得到启发。所以,恰如其分地组织讨论,效果往往非常良好,这种心态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课堂的回答和情绪反馈中察觉到。
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他们的能动性调动起来并且通过讨论,让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磨练。
2.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状态时。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状态时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哪怕是有当堂解决不了的,也为教师课后提供了素材。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启发引导,组织讨论。比如:《嘱咐》一文中“母亲的手高高举起,手掌落在我身上却一点也不痛。”有学生提问:“我”欺负弱小,母亲十分生气,但为什么高高举起的手掌落在我身上会使人觉得不疼呢?的确,这是课文的矛盾处,激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但此处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组织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更深刻,思维更深化,诱导学进一步体会母亲教子疼子的复杂情感,领悟文章中心。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 ③因此当学生在认知冲突下提出的问题,教师组织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辨是非,增长知识,还要重视社会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在组织课堂讨论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方向。在讨论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说出来,也接收到其他同学的信息,做到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尽量做到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能想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对于有争议或尚未察觉的重要问题,教师及时加以启发引导,还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组织课堂讨论还应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从中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培养。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深入探究有效的课堂讨论,这就要求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弄清课文的重点处、难点处……从而使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