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31日,美国街头报摊上的《新闻周刊》(Newsweek)杂志格外引人注目。封面是纽约众多标志性摩天大楼包围中的原新闻周刊办公楼,这张显得陈旧的黑白照片上的标题却充满现代感,在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常用的井字符号后写着:最后一期印刷(Last Print Issue)。
其实早在10月18日,《新闻周刊》的主编蒂娜·布朗(Tina Brown) 就向员工宣布这家近80年历史的著名刊物将结束印刷,而进入数字时代,只出版网络版。这位新闻界的女强人向世界宣告:《新闻周刊》这一举动是拥抱未来,纸媒进入数字时代已经不是有无必要的问题,而只是时间先后而已。
当然她没有说的是《新闻周刊》此时已不堪每年4200万美元的印刷费用等等巨额亏损和债务。这本数十年来和美国《时代》周刊几乎齐名的杂志,已从2007年发行310万份一直跌到2010年的170万本,而2012年6月只有157万,其中包括2.9万网络订户。而同期广告销售也急剧下滑,仅从2007年到2009年收入就减少了百分之三十。
2010年不堪重负的华盛顿邮报集团将手中拥有半个世纪的《新闻周刊》出售,当时引来的投标者中也有大陆买家,而且出价不菲,但美方怕引起争议,没有太多考虑中方投标者。而从当时实际情况看,无论中国的新闻体制和美国的环境对中国企业购买美国标志性的《新闻周刊》时机并未成熟。现在看来,没有中标是万幸。最终,加州92岁的慈善富翁西德尼·哈曼 (Sidney Harman) 以一美元购得,同时他也承担了《新闻周刊》近5000万美元的债务。
2010年11月《新闻周刊》和蒂娜·布朗的网络出版物《每日野兽》(The Daily Beast)合并,虽然合并后的《新闻周刊》在网络上吸收了很多《每日野兽》擅长的电子媒体手段,但重新改版设计后的《新闻周刊》却受到了同行众多的指责,被公认为败笔,而出版的封面故事,包括称奥巴马为首位同性恋总统和对穆斯林暴动的文章,都导致不少读者抗议。此时,这位曾经使《名利场》(Vanity Fair)、《纽约客》(New Yorker)等杂志变得风光无限的蒂娜·布朗也回天乏术,没有能救活《新闻周刊》。此时富翁西德尼·哈曼也于2011年4月12日辞世,其家人也不愿再为这本亏损杂志买单。
蒂娜·布朗后来也承认,当初接手《新闻周刊》时,就觉得其内容形式落伍。虽然自己对该杂志还有浪漫的回忆和设想,但最终还是觉得这本印刷品已不再适合做新闻类周刊印刷品。
她认为每年4200万美元的印刷费如果可以用在人力资源投入上,那会对银根吃紧的新闻机构更为重要。
《环球新闻周刊》的前途
新的网络版《新闻周刊》更名为《环球新闻周刊》(Newsweek Global),于2013年1月4日出版第一期。每月定价为2.99美元,而每年订费为24.99美元。其目标读者为那些习惯使用移动电子阅读器、有思想的高端读者。
其实《新闻周刊》这类故事已不新鲜,比如同样著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杂志在2010年就改出网络版。
而在2011年2月2日,传媒大亨默多克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高调宣布其网络新闻出版物《每日新闻》(The Daily)面世。但默多克极其钟情的这个供读者在iPad上阅读的数字媒体结果只存活了两年不到,于2012年12月15日停止运行。而此时虽然有十万个付费读者,但每年亏损达3000多万美元。精于商道的默多克坦言没能及时找到吸引网络读者的商业模式。同样不成功的还有《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该报网络版的付费读者只有可怜的2.5万人。
当然也有相对成功的例子,《纽约时报》自2011年3月引进付费阅读功能以来,每个月阅读超过20篇文章的读者都要付费才可以读更多的文章。仅2012年3月18日到6月24日,《纽约时报》和旗下的《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and Tribue)网络付费读者就增加百分之十二,而此后《纽约时报》的股价也创下52周最高。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华盛顿邮报》也准备步《纽约时报》后尘,在2013年开始引入网络收费墙(paywall)。而《华盛顿邮报》目前的网络读者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华盛顿以外居住。
据美国波因特新闻研究所(Poynter Institute) 估计,到2012年底,美国约360家报纸开始引入收费墙,而这个数字在未来将不断上升。其涵盖美国最主要的报业集团,如甘乃特(Gannette)和论坛(Tribune)集团等等。
据美国皮尤中心(Pew Center)卓越新闻项目2012年10月的调查显示,一半的美国人不是拥有智能手机,就是有电子阅读器。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拥有者说他们每周至少一次用智能手机或电子阅读器阅读新闻。
但益普索(IPSOS)2011年对欧洲4500名消费者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的人,包括那些18-24岁之间被认为网络的一代,仍然更喜欢纸的感觉。
当然,也有人并不认为新闻周刊类印刷品会死亡,美国《时代》周刊主编里克·斯滕格尔(Rick Stengel)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印刷的《时代》周刊才是他们的核心品牌。
即使如此,综合类新闻刊物现在被快速发展的免费网络新闻冲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时代》周刊的发行量也从2006年的400万下降到2012年的330万。
当然也有成功的例子,《经济学家》杂志在2012年比一年前发行量翻倍,达160万。
整个杂志行业的状况也并不完全像《新闻周刊》反映出的那样凄惨。
据研究机构电子营销(eMarketer)数据,美国杂志广告收入在2012年上升百分之二点六,达183亿美元。这种增长已持续三年,主要是网络广告业务上升,而印刷出版物的广告基本平平。 而据美国发行审计局统计,2012年上半年美国杂志付费读者增加了百分之一点一,而在报摊零售下降了百分之九点六。在2012年前九个月,美国新出版的杂志有181家,关门大吉的只有61家。
《新闻周刊》和中国对外传播
享誉80年的《新闻周刊》的变迁令世界震撼,也不能不让踌躇满志进军美国的中国传媒深思。
首先,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中国媒体,特别是印刷媒体,针对的是细分的小众群体,通过传统方式发行,不仅成本高,而且根本无法保证及时投递。而过期的新闻和报刊即使质量再好也无人问津。另外,有些国家和地区,利用传统媒体手段根本无法到达,只有新媒体才能打破地理的障碍。
同时,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用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的读者越来越多,这已是大势所趋。正因如此,《中国日报(美国版)》等媒体在初期就很重视iPad、 iPhone、Android黑莓手机、Kindle、Nook等电子阅读器的开发。同时积极利用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互动性来传播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影响力。目前,《中国日报(美国版)》在热门Kindle阅读器的排名已名列亚洲第一。
其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文化和节奏上都有很多不同。现在24/7的新闻节奏并不是纯网络媒体的风格,所有传统媒体都应该拥抱这个新时代。比如说,原来你认为自己是传统媒体,网页每天才更新一次,那就该逐步转入24时的运作方式。而且如何不断利用那些层出不穷的新社交媒体和读者加强互动,让读者常常处于兴奋状态,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定期做读者调查分析,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另外,中国的媒体无论在海内外,长期在投资硬件上非常舍得,而对于投资人力资源却没有清晰认识。其实只有网络版的《环球新闻周刊》,在大腕作者的数量上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如果我们的媒体也能按照这个思路,打造一支真正有实力的队伍,就能使我们的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更上一层楼,更有持续力。
最后,同时拥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机构比纯粹的新媒体机构更具优势,应该结合两者的优势,产生更多的协同效应。
《新闻周刊》虽然成了数字《环球新闻周刊》,但前途仍不可预料。她的遭遇应该给我们很多思考,希望蒂娜·布朗能成功地拥抱未来,也希望我们中国众多的媒体居安思危,利用身处海外的优势,学习他人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让中国媒体尽早在世界这个舞台上演出更精彩的节目。
其实早在10月18日,《新闻周刊》的主编蒂娜·布朗(Tina Brown) 就向员工宣布这家近80年历史的著名刊物将结束印刷,而进入数字时代,只出版网络版。这位新闻界的女强人向世界宣告:《新闻周刊》这一举动是拥抱未来,纸媒进入数字时代已经不是有无必要的问题,而只是时间先后而已。
当然她没有说的是《新闻周刊》此时已不堪每年4200万美元的印刷费用等等巨额亏损和债务。这本数十年来和美国《时代》周刊几乎齐名的杂志,已从2007年发行310万份一直跌到2010年的170万本,而2012年6月只有157万,其中包括2.9万网络订户。而同期广告销售也急剧下滑,仅从2007年到2009年收入就减少了百分之三十。
2010年不堪重负的华盛顿邮报集团将手中拥有半个世纪的《新闻周刊》出售,当时引来的投标者中也有大陆买家,而且出价不菲,但美方怕引起争议,没有太多考虑中方投标者。而从当时实际情况看,无论中国的新闻体制和美国的环境对中国企业购买美国标志性的《新闻周刊》时机并未成熟。现在看来,没有中标是万幸。最终,加州92岁的慈善富翁西德尼·哈曼 (Sidney Harman) 以一美元购得,同时他也承担了《新闻周刊》近5000万美元的债务。
2010年11月《新闻周刊》和蒂娜·布朗的网络出版物《每日野兽》(The Daily Beast)合并,虽然合并后的《新闻周刊》在网络上吸收了很多《每日野兽》擅长的电子媒体手段,但重新改版设计后的《新闻周刊》却受到了同行众多的指责,被公认为败笔,而出版的封面故事,包括称奥巴马为首位同性恋总统和对穆斯林暴动的文章,都导致不少读者抗议。此时,这位曾经使《名利场》(Vanity Fair)、《纽约客》(New Yorker)等杂志变得风光无限的蒂娜·布朗也回天乏术,没有能救活《新闻周刊》。此时富翁西德尼·哈曼也于2011年4月12日辞世,其家人也不愿再为这本亏损杂志买单。
蒂娜·布朗后来也承认,当初接手《新闻周刊》时,就觉得其内容形式落伍。虽然自己对该杂志还有浪漫的回忆和设想,但最终还是觉得这本印刷品已不再适合做新闻类周刊印刷品。
她认为每年4200万美元的印刷费如果可以用在人力资源投入上,那会对银根吃紧的新闻机构更为重要。
《环球新闻周刊》的前途
新的网络版《新闻周刊》更名为《环球新闻周刊》(Newsweek Global),于2013年1月4日出版第一期。每月定价为2.99美元,而每年订费为24.99美元。其目标读者为那些习惯使用移动电子阅读器、有思想的高端读者。
其实《新闻周刊》这类故事已不新鲜,比如同样著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杂志在2010年就改出网络版。
而在2011年2月2日,传媒大亨默多克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高调宣布其网络新闻出版物《每日新闻》(The Daily)面世。但默多克极其钟情的这个供读者在iPad上阅读的数字媒体结果只存活了两年不到,于2012年12月15日停止运行。而此时虽然有十万个付费读者,但每年亏损达3000多万美元。精于商道的默多克坦言没能及时找到吸引网络读者的商业模式。同样不成功的还有《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该报网络版的付费读者只有可怜的2.5万人。
当然也有相对成功的例子,《纽约时报》自2011年3月引进付费阅读功能以来,每个月阅读超过20篇文章的读者都要付费才可以读更多的文章。仅2012年3月18日到6月24日,《纽约时报》和旗下的《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and Tribue)网络付费读者就增加百分之十二,而此后《纽约时报》的股价也创下52周最高。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华盛顿邮报》也准备步《纽约时报》后尘,在2013年开始引入网络收费墙(paywall)。而《华盛顿邮报》目前的网络读者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华盛顿以外居住。
据美国波因特新闻研究所(Poynter Institute) 估计,到2012年底,美国约360家报纸开始引入收费墙,而这个数字在未来将不断上升。其涵盖美国最主要的报业集团,如甘乃特(Gannette)和论坛(Tribune)集团等等。
据美国皮尤中心(Pew Center)卓越新闻项目2012年10月的调查显示,一半的美国人不是拥有智能手机,就是有电子阅读器。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拥有者说他们每周至少一次用智能手机或电子阅读器阅读新闻。
但益普索(IPSOS)2011年对欧洲4500名消费者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的人,包括那些18-24岁之间被认为网络的一代,仍然更喜欢纸的感觉。
当然,也有人并不认为新闻周刊类印刷品会死亡,美国《时代》周刊主编里克·斯滕格尔(Rick Stengel)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印刷的《时代》周刊才是他们的核心品牌。
即使如此,综合类新闻刊物现在被快速发展的免费网络新闻冲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时代》周刊的发行量也从2006年的400万下降到2012年的330万。
当然也有成功的例子,《经济学家》杂志在2012年比一年前发行量翻倍,达160万。
整个杂志行业的状况也并不完全像《新闻周刊》反映出的那样凄惨。
据研究机构电子营销(eMarketer)数据,美国杂志广告收入在2012年上升百分之二点六,达183亿美元。这种增长已持续三年,主要是网络广告业务上升,而印刷出版物的广告基本平平。 而据美国发行审计局统计,2012年上半年美国杂志付费读者增加了百分之一点一,而在报摊零售下降了百分之九点六。在2012年前九个月,美国新出版的杂志有181家,关门大吉的只有61家。
《新闻周刊》和中国对外传播
享誉80年的《新闻周刊》的变迁令世界震撼,也不能不让踌躇满志进军美国的中国传媒深思。
首先,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中国媒体,特别是印刷媒体,针对的是细分的小众群体,通过传统方式发行,不仅成本高,而且根本无法保证及时投递。而过期的新闻和报刊即使质量再好也无人问津。另外,有些国家和地区,利用传统媒体手段根本无法到达,只有新媒体才能打破地理的障碍。
同时,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用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的读者越来越多,这已是大势所趋。正因如此,《中国日报(美国版)》等媒体在初期就很重视iPad、 iPhone、Android黑莓手机、Kindle、Nook等电子阅读器的开发。同时积极利用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互动性来传播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影响力。目前,《中国日报(美国版)》在热门Kindle阅读器的排名已名列亚洲第一。
其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文化和节奏上都有很多不同。现在24/7的新闻节奏并不是纯网络媒体的风格,所有传统媒体都应该拥抱这个新时代。比如说,原来你认为自己是传统媒体,网页每天才更新一次,那就该逐步转入24时的运作方式。而且如何不断利用那些层出不穷的新社交媒体和读者加强互动,让读者常常处于兴奋状态,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定期做读者调查分析,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另外,中国的媒体无论在海内外,长期在投资硬件上非常舍得,而对于投资人力资源却没有清晰认识。其实只有网络版的《环球新闻周刊》,在大腕作者的数量上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如果我们的媒体也能按照这个思路,打造一支真正有实力的队伍,就能使我们的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更上一层楼,更有持续力。
最后,同时拥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机构比纯粹的新媒体机构更具优势,应该结合两者的优势,产生更多的协同效应。
《新闻周刊》虽然成了数字《环球新闻周刊》,但前途仍不可预料。她的遭遇应该给我们很多思考,希望蒂娜·布朗能成功地拥抱未来,也希望我们中国众多的媒体居安思危,利用身处海外的优势,学习他人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让中国媒体尽早在世界这个舞台上演出更精彩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