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主要文化力量,学好数学是每位小学生成长发展所必需的。然而,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许多小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厌烦上数学课,数学成绩不理想。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目前已成为能否使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通过做游戏,激发兴趣。教师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使枯燥的数学知识轻松地深入大脑。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左、右”认识的教学中,做动作游戏: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抓左耳,右手抓右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通过游戏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充分认识“左、右”,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新课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新颖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师系统、准确、抑扬顿挫的讲解等,都可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索意向,引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例如,在六年级数学“分数的除法”教学中,在讲新课前提出这个问题:同学们去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教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一算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动的多少人领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学生们都感到无从下手时,教师可以说:我用口算就可以算出来。于是同学们都非常惊奇。老师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解开了这个谜。这时同学们就会带着急于探究知识的心情去认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创设成功体验,激发兴趣。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舞学生去进一步学习。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可以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有意注意“学困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特别是肯定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从情感上、态度上对他们和其他同学一视同仁,使这些同学感到自己也是成功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4)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兴趣。运用直观教学,启迪兴趣。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数是抽象的,而形是具体、直观、生动的,而具体、直观、生动最能引起学生感官的感知。所以,数学教学要适当地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易懂、易记。从而使他们不畏惧学习数学,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
(5)巧设练习,激发兴趣。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转化,而且可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体积”的教学结束之后,在练习课上,老师拿着一个形状极不规则的土豆,要求学生计算出它的体积。这个练习的设计就非常有意思。开始,学生是议论纷纷,认为无能为力。过一会儿,有一个学生提出把这个土豆蒸熟,通过拍一拍、挤一挤的办法,使它变成长方体,然后再计算它的体积。另一个学生又提出一种方法:往一个长方体容器里倒水,先来计算水的体积,然后把土豆放入容器内,水面升高,再计算水和土豆的体积,之后这两个体积之差就是土豆的体积。第三个学生说:把土豆放在天平上称一称重量,然后切下一立方厘米,称一称重量,再计算一下土豆的重量是这个小块土豆重量的多少倍,是多少倍即是多少立方厘米。还有许多同学提出各自的方法。最后教师总评,和同学们一起评说哪种方法最优。这样巧设练习,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物体的体积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又激发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对数学问题更深一层的探究。
(6)适时引入数学史教学,激发兴趣。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引入数学史教学,不仅开阔学生视野,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中,讲到圆周率时,适时给学生讲: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圓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1000年。通过这样的讲述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总之,由于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思想意识和思维的局限,要想使小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必须适时采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保障数学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者单位:河南省鹿邑县教师进修学校)
(1)通过做游戏,激发兴趣。教师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使枯燥的数学知识轻松地深入大脑。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左、右”认识的教学中,做动作游戏: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抓左耳,右手抓右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通过游戏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充分认识“左、右”,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新课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新颖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师系统、准确、抑扬顿挫的讲解等,都可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索意向,引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例如,在六年级数学“分数的除法”教学中,在讲新课前提出这个问题:同学们去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教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一算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动的多少人领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学生们都感到无从下手时,教师可以说:我用口算就可以算出来。于是同学们都非常惊奇。老师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解开了这个谜。这时同学们就会带着急于探究知识的心情去认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创设成功体验,激发兴趣。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舞学生去进一步学习。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可以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有意注意“学困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特别是肯定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从情感上、态度上对他们和其他同学一视同仁,使这些同学感到自己也是成功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4)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兴趣。运用直观教学,启迪兴趣。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数是抽象的,而形是具体、直观、生动的,而具体、直观、生动最能引起学生感官的感知。所以,数学教学要适当地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易懂、易记。从而使他们不畏惧学习数学,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
(5)巧设练习,激发兴趣。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转化,而且可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体积”的教学结束之后,在练习课上,老师拿着一个形状极不规则的土豆,要求学生计算出它的体积。这个练习的设计就非常有意思。开始,学生是议论纷纷,认为无能为力。过一会儿,有一个学生提出把这个土豆蒸熟,通过拍一拍、挤一挤的办法,使它变成长方体,然后再计算它的体积。另一个学生又提出一种方法:往一个长方体容器里倒水,先来计算水的体积,然后把土豆放入容器内,水面升高,再计算水和土豆的体积,之后这两个体积之差就是土豆的体积。第三个学生说:把土豆放在天平上称一称重量,然后切下一立方厘米,称一称重量,再计算一下土豆的重量是这个小块土豆重量的多少倍,是多少倍即是多少立方厘米。还有许多同学提出各自的方法。最后教师总评,和同学们一起评说哪种方法最优。这样巧设练习,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物体的体积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又激发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对数学问题更深一层的探究。
(6)适时引入数学史教学,激发兴趣。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引入数学史教学,不仅开阔学生视野,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中,讲到圆周率时,适时给学生讲: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圓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1000年。通过这样的讲述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总之,由于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思想意识和思维的局限,要想使小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必须适时采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保障数学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者单位:河南省鹿邑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