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对策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育是素质教育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应该认识到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必要性,并付诸行动。鉴于此,文章对高校美育素质教育进行概述,分析了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规划课题“高校美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H19498)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向来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将发展美育工作放在了学校的系统规划之中,这为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虽然美育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路径还处于发展阶段,但在外在条件相对成熟的环境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探究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对策,以此促进美育的研究和实践。
  一、高校美育素质教育概述
  美育,即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这一概念最初由席勒提出,这一概念的出现为其他各国研究美育开启了大门[2]。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丰富的文化显示了其迷人的魅力。这样的环境为美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要是追溯我国的美育素质教育的源头,可以从奴隶制时期算起。西周时期强调的制、礼、作、乐,春秋时期孔子提倡的“六艺”——礼、 乐、书、数、射、御,无不体现了我国美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形式[3]。这些时期提倡的这些具体的美育形式,其中心思想就是“善”和“美”。对于高校美育素质教育工作者而言,其自身对于美育概念的认识程度和认知范围对其探究的实践路径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我国的美育思想,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应更注重培养个体品德,使个体拥有美好的品格。
  《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了这一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4]。在这一要求下,高校美育素质教育被纳入人才培养目标,这开启了高校美育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大门。之后,在国家陆续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我们也能看到关于美育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即高校美育素质教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以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为重点领域,加强和改进美育教学。美育以其本身的培养价值和特殊性,成为了素质教育中一项极受关注的内容。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美育的价值,探究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对策,以谋求美育这一体系的完善。
  二、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现实情况
  在各国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大环境下,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发展既获得了助力,也遇到了阻碍。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得到的助力是其能够吸收国际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的优秀经验,丰富自身的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如美国的美育注重创造自由的环境,给学生选择兴趣的机会,使其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进一步探究;欧洲的美育则是强调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拥有崇高的理想;日本的美育追求“真”和“善”;等等[5]。各国美育各有偏重,各有特色,为我國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提供了更多发展方向。
  虽如此,但是这些经验也可能成为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阻碍,即如何植根于我国的文化,在美育素质教育理论中挖掘自身特色,并将其凸显,是一件相对复杂的事情[6]。从我国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现实情况来看,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比重有所增加,主要通过开设美育课程,举办多方向、多方面、多维度的美育活动两种形式落实。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存在以下几项问题:第一,美育形式、美育内容过于单一,缺少相关的标准和相对完善的体系为美育教育的实施提供支持;第二,美育的优秀教师资源略有不足,未能形成独具特色的美育品牌。这些问题让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效果不甚理想,使得学生的参与性不足,受到的有益影响有局限。基于这一现实情况,探究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对策就成了每一位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需重点关注的课题。
  三、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对策
  (一)加强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为了形成高质量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需加强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具体实践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实施:第一,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相关文件的要求,明确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关的标准及体系。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面向全体,坚持改革创新,因校制宜,引领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基于这一目标,高校要设立关于美育的培养标准,并建立高校美育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为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提供依据。第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做好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组织保障工作。高校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后勤保障部和美育相关部门要共同合作,建立美育工作领导小组,由该小组负责统筹推进美育实施的规划、美育专项经费的调拨等工作,保障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工作有序开展。
  (二)打造独具特色的美育素质教育品牌
  美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教育途径,在相关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应该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凸显其魅力。高校不仅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拥有其所处区域的特色烙印,在这些条件聚集的情况下,高校想要打造独具特色的美育素质教育品牌,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联系区域特色,将本区域的历史、人文、艺术、自然等因素引入美育素质教育内容之中,并根据这些内容推进品牌性的美育主题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植根于本校特色专业,创立美育品牌课程。高校可以专业视角为切入点,在大剧院、美术馆、青少年宫等文化艺术活动场所的支持下举办偏向于各个专业的美育大讲堂,让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支持下,开设传统美育这一讲堂,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高校以美育为中心,打造独具特色的美育素质教育品牌,是完善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道路的一个重要程序。   (三)重视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成效。鉴于此,高校要重视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教师队伍建设,探索相应的举措,打造一支优秀的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教师队伍。通常情况下,考虑到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复杂性,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设置符合美育特點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助推教师成长。同时,在日常工作中,高校可以邀请有美育理论功底与精湛美育技能的民间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美育教育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等,以开设讲座的形式,对本校教师进行定向培训,或者交流美育理念和经验,优化本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展其美育素质教育理论的认知范畴,提高美育教师整体的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可以鼓励美育相关教育工作者参加美育交流、美育实践等活动,推动美育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另外,高校基于优化美育师资结构的考虑,可通过定向设置美育工作室、加入高校美育联盟等途径吸纳一些有美育理论功底与精湛美育技能的人才,使其负责或者辅助承接一些美育工作。只有搞好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教师队伍建设,才能让高校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四、结语
  高校实施美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并拥有发现美的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熏陶其品质有积极作用。重视并普及美育,是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学术界对此多有研究。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美育素质教育的内涵,结合实际需求,致力于寻找美育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现实路径,这样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有责任、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胜男,霍楷,籍亚玲.高等学校美育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效研究[J].戏剧之家,2020(14):190.
  [2]吴炫桦.改进音乐美育教学,丰盈素质教育新活力[J].中国文艺家,2020(4):168.
  [3]孙雪勤.美育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意义[J].新西部,2020(3):148,166.
  [4]陈培霞.浅论美育与大学生的发展[J].文学教育(下),2019(12):170-171.
  [5]高言珂,张爱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3.
  [6]肖开勇.试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接[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5):36-37.
  作者单位: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郑振铎是中国编辑出版古代木刻版画书籍的第一人。工作以后,郑振铎对古代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古籍中插图尤其受郑振铎的关注,因而他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产生了写一部中国古代木刻版画书籍的想法,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产生背景到时代思想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基于郑振铎对版画编辑的梳理和总结,分析郑振铎的美术教育思想,通过版画史研究其与美术教育思想产生的关联,并讨论郑振铎研究木刻版画史的意义及
期刊
摘 要: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对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只是延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定会出现大量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影响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为了能够避免相关问题的产生,则需要以数字媒体艺术为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并且适当地增加一些实践训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视听语言课程的专业知识。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内涵,并詳
期刊
摘 要:声乐教学作为一种以声乐艺术为载体的教育行为,旨在从声乐传承的角度培养表演和教学人才,以期能夠实现声乐艺术的长远和高度发展。文章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论述声乐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首先根据声乐教学改革中以人为本的内涵论述声乐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及宏观意义,其次从具体实施路径方面阐述相关措施。  关键词:声乐教学改革;以人为本;思维向度  从学理的角度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等,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铺垫。在高等院校的美术教学当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现代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能力;高等院校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大力
期刊
摘 要:近年來,音乐在人们心中越来越重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音乐在美育中的作用和价值。开展高校音乐教育与人文教育,有助于繁荣高校音乐文化。文章通过研究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探讨音乐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现状、作用、价值,分析了音乐的功能和价值,总结并提出了繁荣校园文化的策略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音乐;大学;校园文化  注: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音乐价值”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新媒体发展速度异常猛烈,我们已经步入了全媒体时代。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并与传统媒体不断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播音主持遇到了种种困扰,而新闻播音主持作为播音主持的一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严峻的考验,面临极大挑战。文章就新闻播音主持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出发,分析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促进播音主持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新闻播音主持;新闻传播;新媒体  随着全媒体
期刊
摘 要:当下许多高职院校艺术类课程普遍存在授课形式单一、课时量少的现象,影响艺术设计人才全面深度培养的目标及质量。基于此,文章以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为例,在艺术鉴赏课程中积极引入慕课的教学优势,结合传统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实践,以便更好地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慕课;艺术鉴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慕课作为大规模、开放性的在线课程,拥有高、精、尖的教育资源应用在教学中,掀起了高校
期刊
摘 要:当代的表演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指导和反馈是很重要的。游戏训练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好地沟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戏剧的魅力,感受表演的情绪,丰富自我的想象力,等等。文章分析了戏剧游戏训练的作用,阐述了戏剧游戏的实操训练方法以及教师在戏剧游戏中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创作的具体步骤,以实现更好的表演教学。  关键词:戏剧游戏;游戏训练;表演教学  彼得·布鲁克曾提到,“完
期刊
摘 要:文章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音乐类实践课程线上教学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指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对于音乐实践课程的意义,对音乐类实践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音乐;实践课程;线上教学  注:本文系2018宁夏教育厅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音乐专业实践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改革——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NXBJG2018078)阶段性成果。  一、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更加重视体育事业,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更是印证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文章以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为例,依托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剖析冬奥会结束后与冬奥会有关的文化遺产所面临的保护和传承问题,探讨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从六个方面提出保护和传承张家口文化遗产的实施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