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探讨与实践

来源 :南北桥·教学探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sm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高素质的IT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一、所需知识结构与素质结构的要求
  
   职业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与素质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和提高。
   1.理论知识结构
   (1)公共课。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法学知识、伦理道德知识,还有数学物理知识,外语知识;专业技术课;岗位技术课;素质拓展课。包括文化艺术、历史等知识。
   2.素质知识结构。①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②身体心理素质;③业务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了专业人才的业务素质。此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也是成功人士所必须的素质。④文化素质。专业人才也应对本民族和国外文化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以上分析可见,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进行是可行的。周远清在“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一文中也提出:素质教育思想强调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与素质结构应思考的两个问题
  
   从前面的分析可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可结合进行,我们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但从目前对素质教育本质内涵的认识人们也有不同看法,在实践中也有不同效果。
   1.素质教育能否代替专业教育。①素质教育与“过窄的专业教育”不应对应起来,不应片面夸大素质教育有紧密关系,但不是必然关系。“通才”的成长即与专业有关,也与素质教育有关。②应认真研究大学教育如何与中学素质教育衔接,不应对大学生本来应在中学阶段形成的素质在大学期间“补缺”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2.素质教育是否是均衡发展的统一模式。①不应仅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目的实施素质教育。这样可能形成“千校一面”的素质教育模式。这本质上是不分专业类型、不分层次、不求特色的所谓“普遍、适用的统一模式”。②大学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不是过多过强了,而应继续加强科学教育。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型知识、高科技的应用及其务业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WTO的到来,我国经济面临巨大压力,更应以科学教育为本,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素质教育,要同时实施素质教育。
   基于上述的分析,针对我国各种类型、不同层次和各个科类的高校而言,素质教育应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体现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新型教育模式。
  
   三、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对专业人才实施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时,核心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潘云鹤在“大学应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一文中指出如下二点:
   1.引导学生建立独特的知识结构。创新的思想总是生长在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上。
   2.鼓励探索式、研究式和批判式学习。边研究边学习,不仅能学会解决问题,而且学会提出问题。批判式学习不仅可以多方位、多视角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同时能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精神,崇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价值观。
   为更好地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避免教条主义,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独立思考余地,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可让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低年级学生偏重于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高年级学生应偏重于分析、设计与系统开发。
  
   四、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进行的实践
  
   近几年来,武汉理工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注重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结合进行,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1.在本专业培养方案中体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举。在每年的新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特别是1999年教育部新专业目录出台后,我们将本专业教学计划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等。公共基础课包含政治、军事、法学、外语等课程;专业基础课包括相关专业(信息类专业)课程;跨专业选修课含文艺、历史、管理、经济等人文、社会、经管等方面的课程。
   2.在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中体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几年来,我们在“计算机科学概论”和“数据结构”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中同时进行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计算机科学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低年级专业入门性、引导性专业课。它主要从学生学习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出发,就学科特点、学科形态、历史渊源、发展变化、典型方法、学科知识组织和分类体系、各年级课程重点以及如何认识计算机科学、如何学好计算机科学等问题从科学哲学和高级科普的角度去回答学生的疑问,将学生正确地引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领域。在本课程教学中,即有理论教学又有实验课时;即要讲授专业知识,又要介绍哲学、历史、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对专业入门与素质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课程和课程实践中,我们组织了若干名学生参加了湖北省教改项目“计算机科学概论多媒体课件”和教育部网络课程项目“计算机科学导论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水平,也增加了他们勇于探索、求实进取、团结协作的科研道德与综合素质。这些同学中有的被推荐或考上硕士研究生,有的被华为等著名公司吸纳为技术人员。在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都表现出了很好的专业能力和很高的素质水平。
   “数据结构”是本专业非常重要的骨干专业课程,它涉及各种离散结构(如线性表、链、栈、队列、字符串、树、图、查找、排序、文件的组织等)在计算机上如何存储和处理。现代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工具,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信息处理系统也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要用到数学、管理、控制、电子等方面的知识。在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环节中,我们也组织了若干学生参与小型应用系统、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经过这些理论教学与研究开发的综合训练,学生们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也有了较大提高。这些学生中有些考上北大、清华、国防科大、上海交大、复旦、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有的被著名IT企业招入为技术人员,为国家的建设起到了自己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国家对IT人才的需求规格也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充实新的内容。只有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适应本专业发展的变化。
   从本专业人才结构和素质要求来看,作为一个成功的IT人士,上述两方面缺一不可。同时基于专业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的互相兼容性,在大学教育过程可以将这二种教育融合一起进行实施。经过我们这几年的实践,效果是明显的,人才培养也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笔者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期刊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其实践性的主要表现。我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岗位上已经近七年了,在小学工作的这几年里,我发觉情景英语交际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英语教学与学习方法。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他们使用英语进行对话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从中将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考实行开卷考试,这是新课改的趋势,也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它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思想品德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开卷考试的“指挥棒”,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品德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实现以下三个突破。
期刊
[摘 要] 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改革任重道远,每个学校的改革也不尽相同。本文着手于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等几方面介绍了我校目前正在进行的计算机公共基础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 大学计算机 教学改革 课程内容 教材 教学方式     一、引言     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中开设计算机课程,向全体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为了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相区别,
期刊
[摘 要] 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网络的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管理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水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稳步推进。  [关键词 ] 思想政治教育 新视野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教育体制的改革、思想文化观念的创新、
期刊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在高等学校的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青年教师年龄、思想、生活等方面较接近学生,所以青年教师的言行举止更容易被学生所效仿。下面就 “青年教师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谈一点个人体会,即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发扬如下四种精神。     一、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虽然只为我国的教
期刊
[摘 要] 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发挥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重视对教师进行激励,并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应学校特色、时代特点和教职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以便求得学校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 教师管理 激励 教育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某高中新引进的几位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听课、观察、记录以及自身体会后,发现刚刚走出校门的师范毕业生与老教师存在一定差距,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开始就影响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针对此问题从师范院校对师范毕业生的培养视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从“源头”上解决这些困扰新教师的问题,为师范院校更好地培养优秀的毕业生起到一个借鉴作用。  [关键词 ]
期刊
[摘 要] 以创新实验基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以创新设计和创新竞赛为手段,论述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模式,并提出解决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 重点实验室 创新设计 创新竞赛 创新人才     一、前言     近年来我系开展以创新设计为手段的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通过在机械CAD/CAM专业学生中多年的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将我系机械CAD/CAM
期刊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着。师生关系既有和谐的因素,也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探讨师生关系的目的,就是分析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转化,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融合的局面,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教育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