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以来,如何将通用技术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何提高通用技术教学的创新性?本文从设计任务,挖掘教材内容,整合重组内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通用技术;创新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77
新课程把激发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教学现状,探索通用技术创新教学的措施。
一、精心设计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
通用技术是一门新课程,绝大多数高中生对技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手工技能的层面上,几乎意识不到技术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高中学生开始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对与自己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因此,如何在导入课堂时便让学生明白目的,教学双方进行有效配合呢?
如《技术与设计1》活动手册:洗衣粉性能对比试验。
在课堂前3分钟的情境导入模块,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 【教师】:(讲台上实物展示三种不同品牌的洗衣粉)我先来问问大家,现在商场或超市中有几十种不同品牌的洗衣粉,大家能否给我个理由,在茫茫的洗衣粉中,你为何就选中这种洗衣粉?
【学生回答】看价格,听广告,父母推荐……
2. 【教师】我们经常看见一些洗衣粉生产厂家在广告中把自己的产品说的天花乱坠,比如说:立白洗衣粉:立白,不伤手的;雕牌:不选贵的,只选对的;奥妙:包装上写着能去除99种污渍。
大家相不相信?
3. 今天,假设大家都是洗衣粉专家,我们来做一回洗衣粉检测员,检测一下这些洗衣粉去污力到底如何?
在通用技术课堂中,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尝试从自己以外的角度来认识,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又可以在参与中获得直接经验。
二、挖掘教材内容,吸引学生关注度
新课程教材中虽然已经拥有一定量的案例,但这些案例只是基础性、普通性的表现,大部分学生都有所熟悉了解,且早在开学刚发下新书伊始已然私下品阅,教师如再一次照本宣科,那学生会索然无味,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荡然无存。但如果不介绍书本上已有的案例,那知识点的架构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空中楼阁,更是得不偿失。怎么办?
例如,《技术与设计1》第一节课《导学》的教学,涉及到这样几个关键词:“技术”“技术素养”“技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同学们,欢迎你们进入技术世界”。对于“技术”的定义,《学科指导意见》已经明确不作要求,何况教材(苏教版)没有明确、完善的定义,但有些教师擅自主张“技术就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我觉得不可取,因为这样定义显然不够严谨)。笔者的意见是,既然有这样一门学科的概念,有这样一个名词,那就有必要作一个阐述,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技术的定义,笔者的设计如下:1.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2.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技术是一个包括设计、制作及评价的过程。
……
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什么是技术,从技术的定义自然过渡到学习技术的重要性“技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既然“你离不开技术”“已身处技术世界里了”,又谈何“同学们,欢迎你们进入技术世界”这样自相矛盾的言语。)
只有让学生对技术的定义有深层的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三、整合重组内容,注重问题的梯度
比如在复习《控制与设计》时,涉及的内容和概念很多,比如控制现象的理解(三要素),控制的手段的分类,控制系统的分类,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干擾与反馈,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这些内容如何整合在一起,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 提出问题:夏天,游泳馆的游泳池每天要换水,请帮助设计一个注水控制系统。
2. 分析问题:(1)该系统控制的目的是什么?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的手段是什么?(2)选择人工控制还是自动控制?(3)选择机械控制、气动控制、液压控制还是电子控制?(4)是选择开环控制系统还是闭环控制系统?(5)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怎么写?
3. 解决问题:(1)如果将游泳池设计成一个开环控制系统,可以选择什么作为控制器?方框图怎么写?(2)如果将游泳池设计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应该增加什么装置或元件?方框图怎么写?(3)你所知道的开环控制系统有哪些?闭环控制控制系统有哪些?(4)游泳池注水控制中存在的主要的干扰因素是什么?对哪一个系统影响比较大?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体现新课程理念(所有问题都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二是回归课本(游泳池是课本介绍的案例);三是用一道设计题将各种概念整合在一起;四是注重问题设置的梯度,层层铺垫,降低难度。因此,比较适合某一单元的系统复习。
总之,教师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通用技术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设计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挖掘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关注度;整合重组内容,注重问题的梯度。愿我们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 325400)
关键词:通用技术;创新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77
新课程把激发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教学现状,探索通用技术创新教学的措施。
一、精心设计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
通用技术是一门新课程,绝大多数高中生对技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手工技能的层面上,几乎意识不到技术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高中学生开始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对与自己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因此,如何在导入课堂时便让学生明白目的,教学双方进行有效配合呢?
如《技术与设计1》活动手册:洗衣粉性能对比试验。
在课堂前3分钟的情境导入模块,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 【教师】:(讲台上实物展示三种不同品牌的洗衣粉)我先来问问大家,现在商场或超市中有几十种不同品牌的洗衣粉,大家能否给我个理由,在茫茫的洗衣粉中,你为何就选中这种洗衣粉?
【学生回答】看价格,听广告,父母推荐……
2. 【教师】我们经常看见一些洗衣粉生产厂家在广告中把自己的产品说的天花乱坠,比如说:立白洗衣粉:立白,不伤手的;雕牌:不选贵的,只选对的;奥妙:包装上写着能去除99种污渍。
大家相不相信?
3. 今天,假设大家都是洗衣粉专家,我们来做一回洗衣粉检测员,检测一下这些洗衣粉去污力到底如何?
在通用技术课堂中,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尝试从自己以外的角度来认识,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又可以在参与中获得直接经验。
二、挖掘教材内容,吸引学生关注度
新课程教材中虽然已经拥有一定量的案例,但这些案例只是基础性、普通性的表现,大部分学生都有所熟悉了解,且早在开学刚发下新书伊始已然私下品阅,教师如再一次照本宣科,那学生会索然无味,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荡然无存。但如果不介绍书本上已有的案例,那知识点的架构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空中楼阁,更是得不偿失。怎么办?
例如,《技术与设计1》第一节课《导学》的教学,涉及到这样几个关键词:“技术”“技术素养”“技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同学们,欢迎你们进入技术世界”。对于“技术”的定义,《学科指导意见》已经明确不作要求,何况教材(苏教版)没有明确、完善的定义,但有些教师擅自主张“技术就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我觉得不可取,因为这样定义显然不够严谨)。笔者的意见是,既然有这样一门学科的概念,有这样一个名词,那就有必要作一个阐述,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技术的定义,笔者的设计如下:1.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2.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技术是一个包括设计、制作及评价的过程。
……
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什么是技术,从技术的定义自然过渡到学习技术的重要性“技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既然“你离不开技术”“已身处技术世界里了”,又谈何“同学们,欢迎你们进入技术世界”这样自相矛盾的言语。)
只有让学生对技术的定义有深层的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三、整合重组内容,注重问题的梯度
比如在复习《控制与设计》时,涉及的内容和概念很多,比如控制现象的理解(三要素),控制的手段的分类,控制系统的分类,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干擾与反馈,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这些内容如何整合在一起,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 提出问题:夏天,游泳馆的游泳池每天要换水,请帮助设计一个注水控制系统。
2. 分析问题:(1)该系统控制的目的是什么?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的手段是什么?(2)选择人工控制还是自动控制?(3)选择机械控制、气动控制、液压控制还是电子控制?(4)是选择开环控制系统还是闭环控制系统?(5)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怎么写?
3. 解决问题:(1)如果将游泳池设计成一个开环控制系统,可以选择什么作为控制器?方框图怎么写?(2)如果将游泳池设计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应该增加什么装置或元件?方框图怎么写?(3)你所知道的开环控制系统有哪些?闭环控制控制系统有哪些?(4)游泳池注水控制中存在的主要的干扰因素是什么?对哪一个系统影响比较大?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体现新课程理念(所有问题都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二是回归课本(游泳池是课本介绍的案例);三是用一道设计题将各种概念整合在一起;四是注重问题设置的梯度,层层铺垫,降低难度。因此,比较适合某一单元的系统复习。
总之,教师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通用技术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设计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挖掘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关注度;整合重组内容,注重问题的梯度。愿我们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 3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