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题的多角度解读,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思维发散活动,在阅读文章时,人们一定会有所思考,进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有所引申、创造。这就造成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局面,当我们面对同一篇文章时,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段对文章的主题有不同的理解。
【关键词】文章主题 多角度 解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57
在还没有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时就知道这么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但当时却一直无法理解,随着阅历的增加,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的丰富,才知道这句话来自莎士比亚的一句谚语:“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不同的观众对他的看法各不相同。用在文章的解读上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教师讲解文章主题时,要从多角度加以考虑,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
一、从教育学传播理论分析文章主旨的多元性
从教育学传播理论来看,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有四大基本要素:信息源、信息体、通道、接受者。放在一个文章中来说,作者可以看作是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文章在的内容就是教育信息;书本看以看作是教育媒体;读者可以看作是受教育者。那么,文章的多角度解读指的就是:传播一样的教育信息,对不同的信息知识的接受者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用SMCR图示表示为:
首先,作者看作是信息的编码者,信息内容则是作者的思想观点、认识态度以及在时代背景下根据自己的认知、情感创作出来的人物。在整个信息编码、创作的过程中加入了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读者通过阅读文章来接受信息。在信息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存在干扰因素,如时代背景的变化,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以及语言、风俗的差异等,都会造成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章内容的多角度理解。
最后,对于接受者即读者来讲,不同的接受者由于自身的知识背景、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背景、价值取向的不同,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感知能力不同,最终就造成了不同读者对同一篇文章的不同理解,形成自己各自的观点。
二、文章主题的多角度解读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表现
阅读是依靠读者的全部的心智活动和情感倾向完成对书面信息的认知和理解,让读者了解文章中的客观事物以及文章的内在精神,以达到阅读的效果。因此,由阅读的性质可以看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活动,这就决定了阅读只能是读者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读者对于文章中的语言信息,只有在读者自己的信息库中找到相似的模块类别,进行相似匹配,从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然而,由于阅读主体头脑中的信息理解有所差异,因此,即使阅读同一篇文章,也会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角度解读,即个性化理解。所以,可以说,文章的多角度解读实质上是个性化阅读中读者对文章信息带有的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情感体验,不同的人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差异。
学生对于文章的多角度解读是可喜的、正常的、健康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多角度理解并积极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就意味着尊重和发展个性化思维,是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在鼓励求异的原则下,多角度解读文章的主题是轻松、民主的氛围,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标新立异,拥有自我意识,因此,在这种教育状态下,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张扬,人格品质得以健全。
三、文章的多角度解读有助于培养学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强调:知识不能被硬性灌输,要由学生通过认知能力进行自行建构。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协作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权威者。在传统的文章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一种维持性的教学方式。把教参对文章的解读奉为金科玉律,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文章主题理解是否贴切的唯一标准;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在教学中善于采用循序诱导的教学方式,但最终还是想法设法地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教材书的解释上来,从而表现出对文章主题的解读过度追求一致性、同一性的取向,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差异,忽略了作品的丰富内涵。这种教学模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灵活应用与勇于创新的能力,导致了学生缺乏发散性的科学思维以及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社会文化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大大减弱,结果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文章的多角度解读,实质上就是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一种,即教师通过一个发展自己思维能力的文本信息,使学生主动地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与发现,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促进知识基础体系的建构。这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可能性为基准点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以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去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体验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创作性,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真正会学习的学习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现成的知识,并获得自主获取其他知识的能力。
四、文章的多角度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或创新意识是一种独创性、主动性的思维能力,它能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得到一片新的天地。其中,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往往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知识,他们更倾向于发掘更多的知识,并善于运用思考、赋予想象,能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掘文章的丰富内涵与创新性因素,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分析、联想,发展创新思维。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上,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表明自己反权威、反中心、反传统的个性化见解,作出对文章主旨的多角度解读。
对文章主题的多角度解读,对学生个性化观点的赞同和认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激活其发散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文章的多角度解读既是学生的一种科学学习方式,又是一种面对新课改应运而生的新教学方式。它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发挥自身潜能,最终完成人格品质的自我完善。
【关键词】文章主题 多角度 解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57
在还没有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时就知道这么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但当时却一直无法理解,随着阅历的增加,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的丰富,才知道这句话来自莎士比亚的一句谚语:“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不同的观众对他的看法各不相同。用在文章的解读上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教师讲解文章主题时,要从多角度加以考虑,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
一、从教育学传播理论分析文章主旨的多元性
从教育学传播理论来看,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有四大基本要素:信息源、信息体、通道、接受者。放在一个文章中来说,作者可以看作是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文章在的内容就是教育信息;书本看以看作是教育媒体;读者可以看作是受教育者。那么,文章的多角度解读指的就是:传播一样的教育信息,对不同的信息知识的接受者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用SMCR图示表示为:
首先,作者看作是信息的编码者,信息内容则是作者的思想观点、认识态度以及在时代背景下根据自己的认知、情感创作出来的人物。在整个信息编码、创作的过程中加入了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读者通过阅读文章来接受信息。在信息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存在干扰因素,如时代背景的变化,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以及语言、风俗的差异等,都会造成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章内容的多角度理解。
最后,对于接受者即读者来讲,不同的接受者由于自身的知识背景、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背景、价值取向的不同,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感知能力不同,最终就造成了不同读者对同一篇文章的不同理解,形成自己各自的观点。
二、文章主题的多角度解读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表现
阅读是依靠读者的全部的心智活动和情感倾向完成对书面信息的认知和理解,让读者了解文章中的客观事物以及文章的内在精神,以达到阅读的效果。因此,由阅读的性质可以看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活动,这就决定了阅读只能是读者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读者对于文章中的语言信息,只有在读者自己的信息库中找到相似的模块类别,进行相似匹配,从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然而,由于阅读主体头脑中的信息理解有所差异,因此,即使阅读同一篇文章,也会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角度解读,即个性化理解。所以,可以说,文章的多角度解读实质上是个性化阅读中读者对文章信息带有的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情感体验,不同的人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差异。
学生对于文章的多角度解读是可喜的、正常的、健康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多角度理解并积极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就意味着尊重和发展个性化思维,是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在鼓励求异的原则下,多角度解读文章的主题是轻松、民主的氛围,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标新立异,拥有自我意识,因此,在这种教育状态下,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张扬,人格品质得以健全。
三、文章的多角度解读有助于培养学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强调:知识不能被硬性灌输,要由学生通过认知能力进行自行建构。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协作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权威者。在传统的文章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一种维持性的教学方式。把教参对文章的解读奉为金科玉律,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文章主题理解是否贴切的唯一标准;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在教学中善于采用循序诱导的教学方式,但最终还是想法设法地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教材书的解释上来,从而表现出对文章主题的解读过度追求一致性、同一性的取向,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差异,忽略了作品的丰富内涵。这种教学模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灵活应用与勇于创新的能力,导致了学生缺乏发散性的科学思维以及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社会文化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大大减弱,结果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文章的多角度解读,实质上就是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一种,即教师通过一个发展自己思维能力的文本信息,使学生主动地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与发现,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促进知识基础体系的建构。这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可能性为基准点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以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去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体验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创作性,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真正会学习的学习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现成的知识,并获得自主获取其他知识的能力。
四、文章的多角度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或创新意识是一种独创性、主动性的思维能力,它能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得到一片新的天地。其中,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往往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知识,他们更倾向于发掘更多的知识,并善于运用思考、赋予想象,能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掘文章的丰富内涵与创新性因素,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分析、联想,发展创新思维。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上,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表明自己反权威、反中心、反传统的个性化见解,作出对文章主旨的多角度解读。
对文章主题的多角度解读,对学生个性化观点的赞同和认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激活其发散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文章的多角度解读既是学生的一种科学学习方式,又是一种面对新课改应运而生的新教学方式。它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发挥自身潜能,最终完成人格品质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