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了激发学生的数学自学兴趣的作用和方法,探讨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数学自学习惯以及自我监控能力的具体措施,得出了把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成长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学能力;学习方法
自学能力是信息时代人们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实现个体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数学自学能力是一种以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多因素的综合能力,是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和最终形成数学技能的能力.高中数学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需要以自学为数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提高,对数学课程学习以及自学其他学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应该机械地传递知识,而更应该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自主地、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高中数学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相对其他学科,学生自学的难度较大.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想方设法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自学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有兴趣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会引发一切学习活动.自学是一种属于学生个体的、自觉的活动,需要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去开始这项活动并加以长时间的坚持,提高自学的效果.高中数学自学主要涉及预习、练习和复习等枯燥的抽象内容,学生往往感到十分枯燥无味,难以坚持进行,最终无法形成自学能力.因此,要想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就应该从激发学生的数学自学兴趣入手.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们,应该站在数学教育的专业角度上,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找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有意识地、适时适度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学意识.当然,高中生的心理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教师也可以向他们说明学习数学和自学数学的意义,引导他们建立起适合时代特点的学习需要.
数学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数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的用途和价值,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自学的乐趣,形成数学自学的积极态度.
二、锻炼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其数学自学能力的关键.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数学中的定理、概念的表述都相当严密,而数学语言尤为平淡无奇、枯燥乏味.数学知识里面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多学生往往就是因为不习惯读数学书而放弃自学数学的念头.
教材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工具,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可以从教会学生阅读数学材料开始.刚开始自学时,学生可能不太懂得阅读方法,不善于思考,对抽象的数学符号、数学专用术语不解其意,可能并没有什么收获.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试着引领学生精读,分析定义、公理或者公式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对数学语言理解透彻.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学教材的时间,给学生布置好阅读要求,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同时要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深入地思考问题推理过程中的思路、方法和逻辑表述,鼓励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自己发现疑问、自己寻找规律,使学生学到如何读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逐步掌握阅读数学教材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地阅读数学教材.
在学生学会阅读的同时,高中数学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整理好所学知识,理清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整理出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给一个数学专业名称作出界定.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是学习的外在形式,思考才是学习的实质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自己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头脑里面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顺应过程,最终形成个体独特的认知结构.如果高中学生在阅读数学资料的过程中,不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理解、消化,不与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同化或者顺应,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
学习就必须学会思考,学会思考是会学的核心.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让学生多观察、多实践,找到知识点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养成随时发问的好习惯,充分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质疑,积极地发现问题,善于寻求方法和途径,用多种思维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思维水平.
反思是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整理、深化、加工和提炼的过程,即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再思考、再建构.学生的反思能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随着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变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反思,要求学生对解析习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和总结,找出最佳的方法.课程总结时反思本课堂的知识内容,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习惯
数学自学习惯是学生必须进行数学自学的内在需要,导致学生的数学自学活动变成一种规律性的、必需的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引导、监督和培养,同时也可以借助教师的数学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自学习惯.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也是一项必需的工作,让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慢慢使自学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
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前进行预习,这也是一种自学活动,需要学生主动地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分析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初步了解数学课上的新知识,并能够对新知识有所掌握,搞清楚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主动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老师释疑解惑,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留出一些时间组织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对于疑难问题,教师可以进行讲解,也可以组织同学进行讨论、辩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课后复习则是另外一种自学.通过学习教师布置的复习提纲和复习习题或资料,学生掌握所有要求的知识内容,并通过练习进行灵活运用,巩固学到的新知识,深化以前学过的旧知识.
五、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自学目标是通过自学过程实现的,自学过程又需要学生的自我监控才能够完成.自学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自学目标,学生对自己的自学行为进行自觉的计划、监察、评价、调节和控制的意志能力.高中学生的意识水平和自制能力已经达到了自我监控的要求,其数学自学成果与自我监控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培养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提高学生数学自学的质量和效果,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自我监控是个体主观意识能动性的表现.高中数学自学过程中,学生自我监控行为的发生是需要建立在学生个体的积极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对数学自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他就无法在自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控.
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数学当作自己的需要,个体的需要内化成学生数学自学的动力,也是自我监控的动力,从而驱动学生在自学数学的过程中克服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不断地修正、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全面发展.
总之,把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其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学科课程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严格训练和自我坚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给学生制定合理的自学要求,努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赵良斌.略论数学教学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5).
[2]王明晖.浅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3).
[3]刘晨亮.“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薛明.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6).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学能力;学习方法
自学能力是信息时代人们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实现个体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数学自学能力是一种以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多因素的综合能力,是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和最终形成数学技能的能力.高中数学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需要以自学为数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提高,对数学课程学习以及自学其他学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应该机械地传递知识,而更应该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自主地、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高中数学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相对其他学科,学生自学的难度较大.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想方设法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自学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有兴趣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会引发一切学习活动.自学是一种属于学生个体的、自觉的活动,需要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去开始这项活动并加以长时间的坚持,提高自学的效果.高中数学自学主要涉及预习、练习和复习等枯燥的抽象内容,学生往往感到十分枯燥无味,难以坚持进行,最终无法形成自学能力.因此,要想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就应该从激发学生的数学自学兴趣入手.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们,应该站在数学教育的专业角度上,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找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有意识地、适时适度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学意识.当然,高中生的心理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教师也可以向他们说明学习数学和自学数学的意义,引导他们建立起适合时代特点的学习需要.
数学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数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的用途和价值,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自学的乐趣,形成数学自学的积极态度.
二、锻炼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其数学自学能力的关键.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数学中的定理、概念的表述都相当严密,而数学语言尤为平淡无奇、枯燥乏味.数学知识里面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多学生往往就是因为不习惯读数学书而放弃自学数学的念头.
教材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工具,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可以从教会学生阅读数学材料开始.刚开始自学时,学生可能不太懂得阅读方法,不善于思考,对抽象的数学符号、数学专用术语不解其意,可能并没有什么收获.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试着引领学生精读,分析定义、公理或者公式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对数学语言理解透彻.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学教材的时间,给学生布置好阅读要求,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同时要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深入地思考问题推理过程中的思路、方法和逻辑表述,鼓励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自己发现疑问、自己寻找规律,使学生学到如何读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逐步掌握阅读数学教材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地阅读数学教材.
在学生学会阅读的同时,高中数学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整理好所学知识,理清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整理出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给一个数学专业名称作出界定.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是学习的外在形式,思考才是学习的实质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自己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头脑里面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顺应过程,最终形成个体独特的认知结构.如果高中学生在阅读数学资料的过程中,不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理解、消化,不与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同化或者顺应,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
学习就必须学会思考,学会思考是会学的核心.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让学生多观察、多实践,找到知识点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养成随时发问的好习惯,充分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质疑,积极地发现问题,善于寻求方法和途径,用多种思维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思维水平.
反思是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整理、深化、加工和提炼的过程,即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再思考、再建构.学生的反思能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随着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变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反思,要求学生对解析习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和总结,找出最佳的方法.课程总结时反思本课堂的知识内容,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习惯
数学自学习惯是学生必须进行数学自学的内在需要,导致学生的数学自学活动变成一种规律性的、必需的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引导、监督和培养,同时也可以借助教师的数学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自学习惯.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也是一项必需的工作,让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慢慢使自学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
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前进行预习,这也是一种自学活动,需要学生主动地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分析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初步了解数学课上的新知识,并能够对新知识有所掌握,搞清楚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主动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老师释疑解惑,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留出一些时间组织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对于疑难问题,教师可以进行讲解,也可以组织同学进行讨论、辩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课后复习则是另外一种自学.通过学习教师布置的复习提纲和复习习题或资料,学生掌握所有要求的知识内容,并通过练习进行灵活运用,巩固学到的新知识,深化以前学过的旧知识.
五、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自学目标是通过自学过程实现的,自学过程又需要学生的自我监控才能够完成.自学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自学目标,学生对自己的自学行为进行自觉的计划、监察、评价、调节和控制的意志能力.高中学生的意识水平和自制能力已经达到了自我监控的要求,其数学自学成果与自我监控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培养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提高学生数学自学的质量和效果,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自我监控是个体主观意识能动性的表现.高中数学自学过程中,学生自我监控行为的发生是需要建立在学生个体的积极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对数学自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他就无法在自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控.
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数学当作自己的需要,个体的需要内化成学生数学自学的动力,也是自我监控的动力,从而驱动学生在自学数学的过程中克服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不断地修正、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全面发展.
总之,把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其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学科课程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严格训练和自我坚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给学生制定合理的自学要求,努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赵良斌.略论数学教学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5).
[2]王明晖.浅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3).
[3]刘晨亮.“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薛明.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