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经常困扰着我:课文长,课时少,怎么办?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学习和实践,我觉得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克服面面俱到的心理,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善于突出一个“点”。教师要在深刻钻研、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进行“点”的训练。只要训练点找好了,语文学习也就有了抓手,这样不仅能使教学顺利地进行下去,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学效率十分有效。以下就是我的一点粗浅理解。
一、抓住文眼,找准切入点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是一篇文章的一两句关键的话。甚至是一两个字。文眼虽小,却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就像文章的一扇窗户,透过个窗口可窥见到全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在教《军神》一课时,我就让学生找到称赞刘伯承为军神的那句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你的确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然后整节课就围绕这句话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究、讨论,交流等弄明白沃克医生这样说的原因,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根据学生找出的描写刘伯承手术过程的言行的句段,指导他们抓住重点词语“平静”、“一声不吭”来深刻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训练朗读传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我就从“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这句话切入。这句话是本文的“文眼”,也是一句过渡句,承接上文对“镭的发现”的探究,开启下文对“执着追求”的探究。然后就围绕这句话来展开教学,探究“镭的发现”过程的漫长、居里夫人忍受的艰辛,在漫长而艰辛的岁月里,对“镭的提炼”不离不弃,没有献身科学的情怀,没有远大执著的追求,是不可能做得到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取得巨大成功的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没有远大执著的追求,同样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而“献身科学、执着追求、淡泊名利”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正是对“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诠释。由此可见,这种切入既可谓“踏雪无痕”,又可谓“水到渠成”,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抓住主旨,巧设质疑点
对于一些较长的没有“文眼”的课文,进行教学时,不可能通篇精读,要有取舍,这样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刀刃上。这就需要设计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带动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文章较长,其核心主旨却很明了:就是桑娜和她的丈夫虽然很穷,但他们的心地却很善良,时时不忘关心比自己处境还要艰难的西蒙一家,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我经过思考,决定用“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课文是否只写了穷人的‘穷’?”这一问题来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学生字新词,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入研读,学生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准确地理解课文的主旨了。又如《挑山工》一文,文章虽长,但内容浅显,按顺序讲易于平淡,我通过反复思考,决定以文章的一个关键词“不解之谜”为突破口,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不解之谜是什么意思?(2)“我”的不解之谜是什么?学生会很容易的找出文中的话: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面去了呢?这时再追问一句,挑山工为什么会走得慢?就可以随机学习挑山工登山的段落,了解他们的艰辛与执着。(3)我的不解之谜解开了吗?以此引导学生找到挑山工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并进行理解体会,这样,几个问题环环相扣,轻松地带动了整篇文章的学习。
三、抓住线索,找准串联点
有些文章处处都是闪光点,哪里都不能丢,但又不能平均用力,这时,如果能找到一根“线”,把这些闪光的珠子串在一起,那事情就好办了。比如《灯光》一文,在阅读引导里面就有这样的表述:“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事实上,“多好啊”就是《灯光》一文的线索,把文章的人和事有机地串起来了。教学时,只需把这几个问题讲清楚,就可以了。又如教学课文《夕照》时,我发现它主要是写夕阳颜色和光芒的变化之美,因此,我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题:开始太阳从杨树上滑落下去,是色的,没有了——的光芒,这时阳光下的房顶化作了——,每一片瓦都成了雀跃的;然后,太阳又向下溜了一截,颜色开始泛出一;如——一般,红色又变深了,成了小姑娘脸上的——;一会儿,出现在杨树——中的太阳,更红了,像一只熟透了的——;天色越来越暗,太阳却越发的红,宛然一团——然后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空填完了,课文内容也就了解了,然后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喜欢的描写夕阳的句子,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体会阅读,整节课有收有放,夕阳的美就这样悄悄地滋润了学生的心。
四、抓住结构,找准相似点
有些文章虽长,但它每一部分的写作思路是相同的。只要一个部分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归纳出方法,举一反三,其它部分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文章虽长,但在写小女孩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产生了美好的幻象时,写作思路基本是一致的(即:擦火柴时看到的,就是她生活中所没有的)。文章就是通过写她五次擦燃火柴,一步一步地揭示她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的。教学时,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对五次都平均用力,只需把第一、二次“她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好,以后的几次,学生自然就会心领神会了。再如《林海》一课,文章写了大兴安岭的“岭”、“林”、“花”,我们可以称感受大兴安岭“岭”的魅力,指导学生从词句中归纳出“岭”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自己感受“林”和“花”的特点,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堂课,找准了点,就抓住了全课的“神经中枢”,纲举则目张。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该下功夫去寻找训练点,把它看成是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一课一得,得得相连,不知不觉中他们知识和能力链条形成了,完成了从学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而这,也正是我们这些为人师者的最终目标。让我们为此继续努力吧。
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经常困扰着我:课文长,课时少,怎么办?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学习和实践,我觉得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克服面面俱到的心理,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善于突出一个“点”。教师要在深刻钻研、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进行“点”的训练。只要训练点找好了,语文学习也就有了抓手,这样不仅能使教学顺利地进行下去,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学效率十分有效。以下就是我的一点粗浅理解。
一、抓住文眼,找准切入点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是一篇文章的一两句关键的话。甚至是一两个字。文眼虽小,却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就像文章的一扇窗户,透过个窗口可窥见到全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在教《军神》一课时,我就让学生找到称赞刘伯承为军神的那句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你的确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然后整节课就围绕这句话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究、讨论,交流等弄明白沃克医生这样说的原因,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根据学生找出的描写刘伯承手术过程的言行的句段,指导他们抓住重点词语“平静”、“一声不吭”来深刻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训练朗读传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我就从“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这句话切入。这句话是本文的“文眼”,也是一句过渡句,承接上文对“镭的发现”的探究,开启下文对“执着追求”的探究。然后就围绕这句话来展开教学,探究“镭的发现”过程的漫长、居里夫人忍受的艰辛,在漫长而艰辛的岁月里,对“镭的提炼”不离不弃,没有献身科学的情怀,没有远大执著的追求,是不可能做得到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取得巨大成功的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没有远大执著的追求,同样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而“献身科学、执着追求、淡泊名利”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正是对“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诠释。由此可见,这种切入既可谓“踏雪无痕”,又可谓“水到渠成”,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抓住主旨,巧设质疑点
对于一些较长的没有“文眼”的课文,进行教学时,不可能通篇精读,要有取舍,这样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刀刃上。这就需要设计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带动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文章较长,其核心主旨却很明了:就是桑娜和她的丈夫虽然很穷,但他们的心地却很善良,时时不忘关心比自己处境还要艰难的西蒙一家,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我经过思考,决定用“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课文是否只写了穷人的‘穷’?”这一问题来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学生字新词,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入研读,学生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准确地理解课文的主旨了。又如《挑山工》一文,文章虽长,但内容浅显,按顺序讲易于平淡,我通过反复思考,决定以文章的一个关键词“不解之谜”为突破口,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不解之谜是什么意思?(2)“我”的不解之谜是什么?学生会很容易的找出文中的话: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面去了呢?这时再追问一句,挑山工为什么会走得慢?就可以随机学习挑山工登山的段落,了解他们的艰辛与执着。(3)我的不解之谜解开了吗?以此引导学生找到挑山工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并进行理解体会,这样,几个问题环环相扣,轻松地带动了整篇文章的学习。
三、抓住线索,找准串联点
有些文章处处都是闪光点,哪里都不能丢,但又不能平均用力,这时,如果能找到一根“线”,把这些闪光的珠子串在一起,那事情就好办了。比如《灯光》一文,在阅读引导里面就有这样的表述:“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事实上,“多好啊”就是《灯光》一文的线索,把文章的人和事有机地串起来了。教学时,只需把这几个问题讲清楚,就可以了。又如教学课文《夕照》时,我发现它主要是写夕阳颜色和光芒的变化之美,因此,我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题:开始太阳从杨树上滑落下去,是色的,没有了——的光芒,这时阳光下的房顶化作了——,每一片瓦都成了雀跃的;然后,太阳又向下溜了一截,颜色开始泛出一;如——一般,红色又变深了,成了小姑娘脸上的——;一会儿,出现在杨树——中的太阳,更红了,像一只熟透了的——;天色越来越暗,太阳却越发的红,宛然一团——然后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空填完了,课文内容也就了解了,然后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喜欢的描写夕阳的句子,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体会阅读,整节课有收有放,夕阳的美就这样悄悄地滋润了学生的心。
四、抓住结构,找准相似点
有些文章虽长,但它每一部分的写作思路是相同的。只要一个部分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归纳出方法,举一反三,其它部分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文章虽长,但在写小女孩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产生了美好的幻象时,写作思路基本是一致的(即:擦火柴时看到的,就是她生活中所没有的)。文章就是通过写她五次擦燃火柴,一步一步地揭示她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的。教学时,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对五次都平均用力,只需把第一、二次“她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好,以后的几次,学生自然就会心领神会了。再如《林海》一课,文章写了大兴安岭的“岭”、“林”、“花”,我们可以称感受大兴安岭“岭”的魅力,指导学生从词句中归纳出“岭”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自己感受“林”和“花”的特点,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堂课,找准了点,就抓住了全课的“神经中枢”,纲举则目张。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该下功夫去寻找训练点,把它看成是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一课一得,得得相连,不知不觉中他们知识和能力链条形成了,完成了从学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而这,也正是我们这些为人师者的最终目标。让我们为此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