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压拔伸下肢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健词 指压拔伸下肢法 人工牵引 稚间孔封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治疗上方法颇多。本人于1991 年至今通过110 病例观察, 采用指压拔伸下肢法、椎间孔封闭、人工牵引等方法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0 例中男81 例, 占73.6%; 女29 例, 占26.4%; 男与女的比例为3.6: 1, 年龄21~55 岁以上,其中21~30 岁占17 例, 百分比15.5%, 31~40 岁占45 例百分比41%, 41~50 岁占39 例百分比35.4%,51~55 岁占7 例百分比6.3%, 55 岁以上占2 例百分比1.8%, 最小为21 岁, 最大为65 岁, 发病最多在31~50 岁之间, 平均42.3 岁。发病部位: 腰4~5 97例, 占88.2%; 腰5 骶113 例, 占11.8%; 二个间隙5 例。病程3 个月以上20 例, 3 个月~1 年19 例, 1~2年6 例, 3 年以内10 例, 4 年以内7 例, 5 年以内10例, 5 年以上32 例, 不详6 例, 最短3 日, 最长22年。职业与发病系: 110 例中工人46 例, 占42%; 干部32 例, 占29%; 农民及司机各7 例, 各占6.4%; 教师6 例, 占5.5%; 其他12 例, 占11%。
  
  2 治疗方法
  2.1 指压拔伸下肢法按摩: 俯卧位, 医生立于患侧, 在其背腰部痛点及患侧下肢推、揉、滚、按、理等手法由轻到重, 再由重到轻, 反复操作时间10~15 分钟。
  侧卧位(患侧在上): 医生立于背后放松患侧腰部及臀部, 然后一手拇指按压腰部痛点, 一手托起患肢屈膝、屈髋、后伸下肢, 两手协调相对用力数次。
  仰卧位: 医生立于患侧屈膝、屈髋、拔伸患肢数次, 随体位取穴: 肾俞、大肠俞、腰俞、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委阳、承山、昆仑、太溪、阿是穴、巨风市、梁丘、阳陵泉、足三里、气冲、解溪。
  2.2 人工牵引胸部用棉垫和皮革制作的护胸带束于胸部固定于床头上, 双下肢用宽带折叠固定踝部,进行人工对抗牵引, 其牵引力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牵引重量以自身体重相等或稍超体重为宜, 下肢牵引人员可根据脊柱侧弯及后凸程度的不同, 按术者的要求给予适当的牵拉力量和正确的牵拉方向; 也可在牵引下抖动使腰背部肌肉松弛。一般每次2~3 分钟, 重复牵引2 次。术者站于患者患侧, 在牵引中, 先用双手拇指向下按揉痛点, 而后用上下、左右分推手法及晃法, 有时可听到腰椎间关节“咔咔”声。
  2.3 椎间孔封闭方法①俯卧位或侧卧位均可进行。②以腰4~5 突出为例, 以腰4 棘突中点旁开2~2.5cm 为进针点, 做好标记。③选好进针点, 行皮肤常规消毒, 先做普鲁卡因皮肤过敏试验阴性后用1%普鲁卡因作局麻, 然后用6~7 号长针垂直刺进皮肤进针5~6cm, 当针进入椎间孔有触电感, 向下肢放射, 如抽吸无回血即可推药, (0.5~1%普鲁卡因15~20 加强的松龙1.5~2cm), 每7 天1 次, 一般2~3 次,最多不超过5 次, 封闭后腰部压痛点立即减轻, 直腿抬高可增加30°~0°。
  2.4 术后处理①施术手法后, 出现肌肉、皮肤反应, 缓解2~3 天后消失。②人工牵引和椎间孔封闭后卧床休息3 天, 重者5 天, 本法无明显负作用, 个别患者有头晕、恶心, 有的患者在术后1~2 小时疼痛加重, 可能与药物扩散有关, 可肌注强痛定或口服止痛药, 2~3 小时逐渐消失, 不必作特殊处理, 多数患者封闭后下肢发软、无力麻药过后即可消失。
  
  3 疗效标准
  治愈: 自觉症状完全或接近完全消失, 直腿抬高85°以上, 脊柱侧凸有改善, 腰部无明显压痛及下肢放射痛, 恢复原工作; 显效: 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腰部活动尚好, 腰部无明显压痛及下肢放射痛, 恢复原工作, 偶尔腰部有微痛; 好转: 腰腿痛症状大部分消失,但不能恢复原工作, 直腿抬高亦有进步, 其他症状及体征较前均有改善; 无效: 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变。
  
  4 治疗结果
  110 例中治愈41 例, 占37.3%; 显效48 例, 占43.6%; 好转20 例, 占18.2%; 无效1 例, 占0.9%; 总有效率为99.1%。
  
  5 典型病例
  方某某, 男, 42 岁, 工人, 住院号01894, 腰伴左下肢疼痛8 个月, 经中西药治疗无效, 2001 年6 月18 日收入院。腰椎旁右侧压痛并向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试验左25°右70°, 腹压增高时疼痛力重, 腰生理曲度消失, 脊柱向左侧凸, 肌电图提示: 左侧腰4~5 节段支配肌呈部分神经源性受损改变(提示L5 神经根受损)。经按摩配合椎间孔封闭、人工牵引治疗症状基本消失, 稍有腰部酸困, 用轻手法按摩巩固达临床治愈出院。
  
  6 讨论
  按摩配合椎间孔封闭、人工牵引疗效显著,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按摩手法缓解椎管外软组织痉挛性疼痛, 改善肌肉的弹性, 促进血液循环, 减轻炎症, 松解肌肉, 椎间孔封闭法直接作用于神经根, 普鲁卡因能阻断恶性刺激的传导, 改善局部血液及营养状态, 使神经根局部得到休息, 从而使神经根受挤压症状得以缓解, 通过牵引对抗力的作用可使脊柱椎间隙增宽, 减轻椎间盘组织受压, 产生椎间隙内负压, 使后纵韧带拉紧, 利用纤维环外层与后纵韧带的张力与内负压而产生吸力, 给突出的髓核还纳和手法复位创造有利条件, 故而按摩配合椎间孔封闭、人工牵引治疗可获得迅速和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关键词 颈椎病 按摩治疗 牵引治疗 频谱仪治疗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方法多样,一般认为综合疗法比单一治疗效果明显。我采用枕颌牵引,推拿手法,周林频普仪治疗及医疗练功治疗颈椎病185例,优良率96%。    1 临床资料    185例中男83例,女102例;年龄35~76岁;病程3个月~2年。诊断依据及分析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85例患者具有典
期刊
关键词 腰腿痛 推拿治疗    1 临床资料    本文386例腰腿痛患者,为1995年8月~2007年6月住院病例,经作一般腰腿痛常规检查并摄X线片,部分患者经CT检查排除结核、肿瘤、骨折等病变后确诊。386例中,男292例,女94例;年龄]6岁~75岁;发病时间1小时~30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89例,急性腰扭伤37例,梨状肌综合征35例,腰肌劳损32例,臀上皮神经损伤29例,腰椎后关节滑膜嵌
期刊
关键词 骨折,膝关节 持续被动运动器康复    胫骨平台、髌骨骨折及股骨远端等膝关节周围骨折,是一种多发性损伤。过去我院对此类患者术后治疗即使鼓励患者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也因锻炼太迟、怕疼痛等不能有效的长久锻炼,从而致膝关节活动度受限,严重者可出现膝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关节僵硬强直。  我科2003年6月~2007年6月,对153例行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手术后早期使用持续被动运动器(Co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自拟干姜黨参半夏汤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给予自拟干姜党参半夏汤治疗。结果:痊愈41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1%。结论:自拟干姜党参半夏汤治疗妊振恶阻疗效确切。  关键词 妊振恶阻 中医药治疗 干姜党参半夏汤    妊娠恶阻是指妇女怀孕1~3个月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头晕,厌食、甚至恶闻食味食人即吐等症状。笔者在吸取先辈经验基础上,自拟干姜
期刊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治疗 牵引治疗    多年以来,本人运用推拿的平衡补泻治疗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2年。诊断均依据症状体征及X线或CT结果。    2 治疗方法    取穴:健侧值腿抬高试验阴性的肾俞、大肠俞,患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肾俞、气海俞
期刊
关键词 跖筋膜劳损按摩治疗  肠筋膜劳损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临床以患者足跟下或足心疼痛,足底有紧张感,不能久行,每遇劳累则疼痛更甚,得热则舒,遇寒痛增为主的病症。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按摩治疗跖筋膜劳损的手法,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计观察治疗4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42岁;病程最长的两年半,最短的3个月。   
期刊
关键词 落枕 推拿治疗    落枕是颈部肌肉受牵拉性外力后, 出现肌肉痉挛疼痛的一种颈部软组织损伤。笔者自2004 年1月~2007 年4 月共治疗“落枕”患者45 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45 例, 均为笔者在学院门诊, 手法医学协会练习馆治疗者。其中男26 例, 女19 例; 年龄16~53 岁; 病程4 小时~1 周。    2 治疗方法  操作要点: 以揉、拿
期刊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症 推拿治疗 TDP治疗    颞颌关节紊乱症(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syndrome, TMJD)临床较为常见, 以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表现, 对患者进食有相当的影响。笔者自1995 年2 月以来采用下颌平推法配合TDP照射治疗本病, 与对照组( 消炎止痛膏外敷加TDP 照射) 相比, 明显提高了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关键词 腰扭伤, 急性 按摩治疗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 是一种骨伤科常见疾病, 多因弯腰干活, 弯腰取物, 搬提重物, 超限用力或突然改变体位, 侧旋用力, 致使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囊及小关节发生扭挫伤, 腰部疼痛活动受限, 腰部肌肉、韧带、小关节等扭挫伤可单独发生, 也可合并存在。  急性腰扭伤可引起腰部肌肉韧带小关节等组织的撕裂伤使部分肌腱韧带纤维断裂, 损伤组织渗血,血肿局部
期刊
关键词 肩周炎, 粘连期 综合治疗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与该关节运动有关的, 骨骼、肌肉、肌腱、韧带、滑膜等各种组织的急慢性损伤, 退行性改变, 导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 从而引起的肩部疼痛, 形成保护性制动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该期的临检特点为关节束挛缩并与周围软组织粘连, 关节间隙狭窄, 展举肌萎缩, 主被动运动受限功能丧失。笔者在临床上以板拿被动运动为主,辅以药物、水针、电疗等综合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