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学所具有的综合、动态演化及多科学交叉等特点,决定了它将成为培养各类创新素质人才的良好载体之一。地理教育也只有围绕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这一主导方向,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地理学习 课堂学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是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还有制度与体制创新,将是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关键性基础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培养未来公民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教育。只有从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就开始抓创新教育,才可能使"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课堂教学是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中学地理课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地理教师,传授知识是基本的任务。然而,还有四个方面更重要: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三是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四是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中国有句古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运探索。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并探索。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教师讲授知识的水平,不在于如何准确、完整、系统地把知识交给学生,而在于能否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激发其学习动机,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和胆识,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2.7"大气环境保护时,出示漫画"啊,地球出"汗"了,先提出容易的问题,地球为什么出汗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变暧呢?从学生熟悉的问题着手:启动思维,然后再提问,二氧化碳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浓度不断增加呢?请说明理由。海平面为什么会上升?同时可能会带来哪些灾害?哪些国家与城市有可能受到威胁?除了海平面上升的危害外,还有哪些影响呢?这样一步步深入富有启发性的思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使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得以充分地锻炼与思考。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地理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满足现有的答案,勇于从"确信无疑"的答案中发现破绽,提出疑问,独创己见,不怕出错和失败,因为即使错了和失败了,老师也不会批评,同学也不会耻笑。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和思考,形成一种以创新意识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进入最活跃的状态,因此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一种能激起情感的境界。
三、容纳学生的错误,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创新的自信心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而应该帮助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这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评价。例如:课堂上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不遵守课堂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这时就要看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好奇心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思维的源泉,更是创新的能力要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下降趋势。而对创造性人才而言,好奇心都是永驻的。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这个世界。所以教师对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和维护,比如:学生的"刨根究底"精神。鼓励、支持、赞许,增强学生创新的自信心。学生时代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也片面地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作出自我评价。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的行为表示明确的赞许,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你好!""太棒了!""大有进步""你真行!""不错"等等,可表示教师的关注和赞许,从而增强学生创新的自信心。
总之,地理教学要加强创新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才能适应新世纪创新教育的挑战。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注重知识的更新,关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捕捉地理新信息,掌握现代教育的新手段,大胆尝试,勇敢实践,努力使地理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广阔平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地理学习 课堂学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是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还有制度与体制创新,将是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关键性基础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培养未来公民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教育。只有从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就开始抓创新教育,才可能使"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课堂教学是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中学地理课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地理教师,传授知识是基本的任务。然而,还有四个方面更重要: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三是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四是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中国有句古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运探索。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并探索。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教师讲授知识的水平,不在于如何准确、完整、系统地把知识交给学生,而在于能否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激发其学习动机,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和胆识,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2.7"大气环境保护时,出示漫画"啊,地球出"汗"了,先提出容易的问题,地球为什么出汗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变暧呢?从学生熟悉的问题着手:启动思维,然后再提问,二氧化碳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浓度不断增加呢?请说明理由。海平面为什么会上升?同时可能会带来哪些灾害?哪些国家与城市有可能受到威胁?除了海平面上升的危害外,还有哪些影响呢?这样一步步深入富有启发性的思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使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得以充分地锻炼与思考。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地理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满足现有的答案,勇于从"确信无疑"的答案中发现破绽,提出疑问,独创己见,不怕出错和失败,因为即使错了和失败了,老师也不会批评,同学也不会耻笑。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和思考,形成一种以创新意识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进入最活跃的状态,因此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一种能激起情感的境界。
三、容纳学生的错误,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创新的自信心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而应该帮助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这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评价。例如:课堂上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不遵守课堂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这时就要看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好奇心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思维的源泉,更是创新的能力要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下降趋势。而对创造性人才而言,好奇心都是永驻的。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这个世界。所以教师对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和维护,比如:学生的"刨根究底"精神。鼓励、支持、赞许,增强学生创新的自信心。学生时代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也片面地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作出自我评价。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的行为表示明确的赞许,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你好!""太棒了!""大有进步""你真行!""不错"等等,可表示教师的关注和赞许,从而增强学生创新的自信心。
总之,地理教学要加强创新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才能适应新世纪创新教育的挑战。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注重知识的更新,关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捕捉地理新信息,掌握现代教育的新手段,大胆尝试,勇敢实践,努力使地理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广阔平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