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大学生创业热潮,深入探讨创业教育与勤工助学相结合的可行路径。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找出创业视角下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体系的创新功能准则和引导策略方案,并围绕提出的创新人才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对相关的四方主体分别给予建议,为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创新 创业 勤工助学
  1.引言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勤工助学是我国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唯一的一个非直接给予型的资助。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学费逐年递增,加之各地区(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一些潜在问题逐渐凸显。尤其在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大学生就业严峻、创业已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的情形下,如何让勤工助学成为第二课堂、怎样引导大学生通过勤工助学经历改变“眼高手低”的不良就业心态、如何能够利用勤工助学来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技能等,这些均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拟从创业视角探讨高校勤工助学所应具备的新型功能及其引导策略。首先综合考虑在校大学生心理特征因素,选定资助性、育人性、经济性和维护性四个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工作体系的结构分析框架;然后从整个人才输送供应链所涉的高校、学生、政府和企业四方面提出合理可行的实施建议。研究结论不仅为完善高校资助管理体系提供参考建议,还有利于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实践。
  2.勤工助学与创业教育相关研究
  (1)国外研究
  国外不少高等院校都注重发挥勤工助学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勤工助学政策均值得借鉴。美国提倡“混合资助模式”,把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与国家人才需求相结合,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资助对象和资助额度,尤其重视加强社区和学校间的联系,鼓励各社区为学校提供丰富的勤工助学岗位[1]。英国将大学的收费标准划分为依赖家长和独立生活两类,特别针对大学生创业热情专设了大学生创业机构,并将助学贷款向大学生创业者给予一定倾斜[2]。德国则构建了较完备的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大学生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注重对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进行资助和指导,使基于勤工助学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活动高效进行。
  从国外高校勤工助学的工作经验中,可总结出一个成功的勤工助学体系具备三个特点:①资助形式多样,资助政策灵活;②设立专门机构实施管理,完善资助信用体系,构建合理的奖罚机制;③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创业的扶持。
  (2)国内研究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的理论探讨,在国内也获得众多学者的青睐,杨红波和林西平[3]认为大学生勤工助学具有经济活动的内涵,即在使学生获得或改善学习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以获得长远意义上的经济效益。姚圣梅指出我国学生勤工助学的发展进入到济困与成才相结合的社会实践阶段[4]。孙秀丽和夏春雨指出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仅把创业看作一种尝试是由于经验不足或受环境因素阻碍导致缺乏长期规划,并讨论实现校园创业和社会创业的对接策略[5]。郝菲菲提出高校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挖掘其育人性,尤其应拓展勤工助学在辅助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新功能[6]。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高校不应仅仅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物质上的资助,还需强调勤工助学对于大学生创业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面对当前创业热潮,如何联系当代大学生具体的创业需求和心理特征,寻找创业教育与勤工助学相结合的可行路径需要深入思考。
  3.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的层次分析结构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新型大学生勤工助学体系的构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要完善勤工助学绩效考核制度,健全勤工助学评价与反馈监督机制,以达到对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管理水平、助学育人等全方位检查评价的目的。(2)要立足当下创业形势,结合校内外市场需求,拓宽勤工助学的岗位来源及资助款项来源,多增加一些“技能型”或“管理型”勤工助学岗位来替代过去纯体力型劳动,从而推动勤工助学载体平台的创新。(3)要构建具有勤工助学功能的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机构与课程体系,注重对具有不同需求特征的贫困大学生提供机动灵活的创业指导与心理教育,真正实现勤工助学与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和促进。
  面对我国高校勤工助学体系中部分功能缺失及实施策略不健全的现状,综合考虑以上几个关键要点,本文构建一个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体系的层次分析结构,以讨论为实现具有创新创业功能的勤工助学体系需要采取哪些引导策略。由于勤工助学体系中各影响因素和判断准则大多难以量化,单纯依靠决策者的逻辑判断来评价体系方案的优劣又有失客观性,故而选择层次分析法实施辅助决策,能够为准确定位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所应具备的功能及其引导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勤工助学体系特征属性的分析,本文将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体系所应具备的功能分为四类:资助性、育人性、经济性和维护性。并且基于这些属性提出五种引导策略方案:开设并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校企合作,增设创业类助学岗位;建立健全勤工助学考核机制;构建勤工助学反馈监督机制;设立专门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如此,便形成如图1所示的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体系的三层结构:Z为总目标层,建立一个顺应创业需求的有效勤工助学体系;中间A■,A■,是方案层的五个引导策略。
  最终计算出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向量w[3]=(0.1801,0.3563,0.1346,0.1346,0.1943)。根据此例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显示:(1)w[1]表明属性层中资助性与育人性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维护性,相对来说,经济性在四种属性中所占权重比较小。换句话说,此例数据说明在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勤工助学体系构建中,资助性与育人性两个属性有较强的重要性,维护性占其次,经济性属性对整个体系的影响较小。(2)w[3]表明面对实施引导策略的方案层,校企合作以增设创业类助学岗位可作为重点考虑方案,其他策略选择依次为健全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开设并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勤工助学反馈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勤工助学考核机制。   4.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体系构建的建议
  从上述运用层次分析法演绎如何构造具有创新功能的勤工助学体系及怎样选择引导策略可看出,创业视角下的勤工助学教育体系是复杂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必要子系统,它并非游离于原有教育体系之外,而是与原有教育完美融合进而提升整个高等教育水平的创新型教育模式之一。在构建勤工助学体系过程中,基于四大功能属性和五类引导策略方案,应倡导所涉主体——高校、学生、政府和企业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创新人才输送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的顺利运转(见图2)。
  (1)高校方面
  高校在人才供应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仅因其身兼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共享市场需求信息等多方面职能,而且与学生、政府和企业均紧密关联。①在培养人才方面,一则高校可尝试聘请在人才教育和企业管理方面均有出色表现的“双师型”人员充实教师队伍,这些优秀教师的职责是搭建高校、学生和身为需求市场的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开设并完善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师资力量;二则高校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例如对学生可开辟创业实践折抵少量学分的绿色通道,对教师可提出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折抵部分工作量等政策。②在面向市场输送人才时,高校需关注学生的求职表现,以及学生进入人才需求市场、参与工作后所面临的问题等,随时进行教育成果的监督和反馈,以便在后续人才输送循环中更好地自我改进和提高效率。③所谓共享信息,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和企业在人才需求过程中担当信息和资金提供者的角色,高校需实时关注政府政策和企业市场需求,将搜集的多方动向汇总反馈给创新人才输送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以做出正确且有前瞻性的决策。另一方面是高校与企业之间、各高校之间均要加强分工合作,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及能力,各自明确在创新人才输送供应链中的职能,量体裁衣式地共同进行创新教育研发,在实现勤工助学创业教育功能的各类实践中形成校企之间、校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
  (2)学生方面
  借鉴文献[8]的观点,笔者也赞成作为勤工助学资助的对象学生而言,可以通过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因人而异地分为普遍勤工助学类、实践行动类和创业发展类三类不同的群体[8]。学生自身可从提高自我认知的层面,通过积极参与创业教育课程、努力尝试各创业类勤工助学岗位,全面激发自我创新能力和未来企业家潜能。具体来说,可以从心理素质、行为技能、社会活动能力等发面予以提升,充分体现勤工助学体系的育人性。①笔者设计问卷调查结合走访反馈发现,70%以上因家庭贫困而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都有轻微的抑郁倾向和自卑心理,这是阻碍大学生走向创新创业的关键潜在因素。因此,学生通过选修创业心理指导课程来培养健康自信的心态很有必要。②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岗位的实践,不仅要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良好行为规范,而且要注意积累相关职业和创新创业的技能。③学生在勤工助学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社会活动能力的锻炼,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责任心等。
  (3)政府方面
  ①政府方面的力量一方面体现在资助性和经济性的功能上。可参考美国政府实行的策略,在全国范围推行“联邦勤工助学计划”:由联邦政府提供勤工助学基金用以支付学生的工资(其中70%~75%的薪水由美国联邦政府提供,剩余酬劳由各用人企业单位支付),并授权纳入该计划的高校实施具体的基金管理运作[1]。可倡导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设立统一的勤工助学基金,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基金进行调配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根据各高校参加勤工助学学生人数、岗位数量、创业教育经费预算等因素,确定勤工助学基金调拨的金额,完善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基金管理制度,避免不合理的浪费,降低成本,在完成资助性的同时实现经济性指标。②政府在推动高校与企业加强合作方面应承担主导力量,出台科学合理的政策鼓励高校寻找与适合自身特长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企业为高校提供创业类勤工助学岗位、高校为企业提供就业人才服务的良性互动局面。③从健全考核和反馈监督机制层面来讲,政府仍需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可对受资助创业项目的经济效益实施周期性检查,可对勤工助学创业实践成绩突出的高校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加大扶持力度,以增强创业功能勤工助学体系的可实施性,使其进入良性循环。
  (4)企业方面
  企业力量主要体现在岗位、资助的供给和培训等方面。①企业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增设创业类勤工助学岗位,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校企合作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共同建立模拟创业园,即为学生提供虚拟智能化的创业园,选择学生担任园区管理员,通过智能模拟平台,进行创业前期准备及模拟运营;再如协作研发网上店铺的运营模式,即企业负责网店的开设和维护,由参与勤工助学的大学生从事网店经营管理,盈利按一定比例返给学生,以形成积极的反馈激励机制,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能力。②针对勤工助学岗位提供部分资助,比如选择高校建立企业创业实践平台,即划拨一定数量资金,以企业实际运营中的问题作为命题,面对勤工助学的学生开放项目申报,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进行创新和创造。③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也需企业的鼎力相助,尤其在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中,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岗位培训使学生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形成很好对接,利用岗位培训与高校共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平台,凭借岗位培训让勤工助学这一原本特殊的校内实践方式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实施手段。
  5.研究结论及展望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勤工助学与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体系的功能属性层与引导策略层,为实现这些功能和方案提出构建人才输送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并依托此平台分别对高校、学生、政府和企业四方主体给出相应建议。
  需要指出的是,勤工助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坚持济困育人与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同时,人才输送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可能还会需要其他主体的辅助力量,这将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予以完善。另外,如何由过去单纯将高校视为教育培训主体转变为学生从事创业运营的载体,逐步将高校发展成为人才实验工厂,为有创新思想的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同时使新型勤工助学体系更加完善化、多元化和系统化地实施,这些均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庄丽君.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91-95.
  [2]邹树梁,黄建美.中英大学生资助体系比较与借鉴[J].湖南社会科学,2010(1):164-166.
  [3]杨红波,林西平.从输血到造血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市场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211(1):131-132.
  [4]姚圣梅,肖莉.创业型勤工助学资助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青年探索,2010,159(4):93-96.
  [5]孙秀丽,夏春雨.解析大学生校园创业与社会创业的错位与对接[J].高教探索,2011(4):134-137.
  [6]郝菲菲.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及功能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3):12-14.
  [7]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8]胡庭胜,秦聪立,黄建平.创业导向下高校勤工助学市场化的模型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0,182(7):93-9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110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61030007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平行光线(5米外)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这种光学状态的眼称为近视眼。  近视的初发年龄为7-10岁,该时期发生的近视,如不及时
摘 要: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之中,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途径 化学实验 绿色化  实验是体现化学学科特色的关键活动,是沟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桥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技能。但是,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结合中
摘 要: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主要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诸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能力的总和,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  关键词: 创新精神 高中化学 实验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
  背景:20世纪初,意大利医生DiGuglielmo提出红白血病后,这种以骨髓红系异常增生为主要表现的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治等方面一直存在争议。虽然1976年FAB分类
自主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课程改革的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能力。学校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终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自主课堂”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  国内外对“自主学习”的系统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各种理论和应用空前繁荣。但由于学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对“
期刊
摘 要: 在全球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日益加速,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巨大,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探索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
摘 要: 分组实验是初中阶段实验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能否有效开展分组实验对实现化学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本文以实践体会为出发点,列举有效开展分组实验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分组实验 实验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没有了实验活动支撑的化学不能视为真正的化学,而掌握化学实验能力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在初中阶段,学生实验能力的养成主要通过实验教学活动实现,按照实验主体分类,实验教学主要分为教师演示实
  本文对女性SLE患者性激素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病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用电化学法检测了E2、T、Prog、PRL;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E3、IL-2、IL-6、IL-8,ELISA法检测IL-4和